雙手互搏

舍己從人,必勝之道。
個人資料
正文

拚死吃河豚------抄底與摸頂的感受。

(2010-03-13 07:45:05) 下一個




造物者真是神奇,竟把至毒極鮮二物融於一體,讓人又愛又恨,而且欲罷不能,想要一膏饞吻,隻有拚命一試。

  基本上,“拚死吃河豚”這句流傳甚廣的民諺,早在宋代即有,當時人孫奕所撰的《示兒編》這部書內,載有一則蘇軾吃河豚的軼事,寫得頗為生動。話說蘇軾謫居常州(今江蘇省常熟、武進、陽湖、靖江一帶)時,愛吃河豚。有一士大夫家,烹製河豚有獨到之處,想請大名鼎鼎的 “蘇學士”吃一頓。既蒙這位婦孺皆知的名士首肯,士大夫的家人,無不大為興奮。待蘇軾吃河豚時,都躲在屏風後麵,想聽“蘇學士”如何品題。即使擠得水泄不通,依舊鴉雀無聲。

  但見蘇軾埋頭大啖,不聞讚美之聲,當這家人相顧失望之際,這時已打飽嗝、停止下筷的蘇軾,忽又下箸,口中說道: “也值得一死!”屏風後麵的人,聽到無不大悅。

  名小說家高陽便稱:“由一‘也’字去推敲,可知‘拚死吃河豚’為當時通行的俗諺。”不過,另有筆記指出:蘇軾所說的,乃“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意思是說如此美味,毒死也值得的。字句略有出入,本意卻無不同。

在長江邊上生活過的人都有過吃河豚的經曆,清明前後是最佳季節。即使沒吃過,也都會聽說過,差不多就是“某某某吃河豚掛了”。

河豚魚又名氣泡魚,古名:鯔兀。在我國,河豚魚有30餘種,常見的有黃鰭東方 、蟲紋東方 、紅鰭東方 、暗紋東方等,其中以暗紋東方產量最大。一般體長70--500毫米,其中紅鰭東方豚已見最大體長為750毫米。 河豚魚味道極為鮮美,與鰣魚、刀魚並稱為“長江三鮮”。

河豚的身體短而肥厚。河豚生有毛發狀的小刺。堅韌而厚實的河豚皮曾經被人用來製作頭盔。河豚的上下頜的牙齒都是連接在一起的,好像一塊鋒利的刀片。這使河豚能夠輕易地咬碎硬珊瑚的外殼。河豚大都是熱帶海魚,隻有少數幾種生活在淡水中。河豚一旦遭受威脅,就會吞下水或空氣使身體膨脹成多刺的圓球,天敵很難下嘴。 許多種類的河豚的內部器官含有一種能致人死命的神經性毒素,它的毒性相當於氰化鈉的1250倍,隻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實,河豚的肌肉中並不含毒素。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髒,其次是腎髒、血液、眼、鰓和皮膚。河豚毒性大小,與它的生殖周期也有關係。晚春初夏懷卵的河豚毒性最大。這種毒素能使人神經麻痹、嘔吐、四肢發冷,進而心跳和呼吸停止。因此許多長江上的漁民和魚販子打到河豚魚也會扔掉。

國內外,每年都有吃河豚喪命的報道。因此國內食品衛生法明文規定不準食用,食客們往往象做賊,有偷嘴的意思,店家也隻好憑口碑做這門買賣,難免萬無一失。雖然,品嚐河豚要冒著生命危險,由於河豚的味道十分鮮美,還是有眾多貪食的人拚死吃河豚。聽一位收藏家說,吃河豚時是不說話的,也有人為了獨享美味會突然冒出一句“不好,我舌頭麻了!”眾人於是停筷,再也不敢以身試魚了。

世界上最盛行吃河豚的國家是日本。日本的各大城市都有河豚飯店。廚師要經過嚴格的專業培訓。畢業考試時,廚師要吃下自己烹飪的河豚。因此,有些技術不過硬的人,就不敢參加考試逃跑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