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風

如風的歲月裏依稀有幾行深深淺淺的腳印 ,,,,,,
個人資料
正文

《宋詞名篇賞析-- 晏殊》

(2009-10-04 18:36:36) 下一個
 
  
晏殊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首詞抒寫光陰流逝的感傷。詞人以有限的生命來體察無窮的宇宙,把人生放到時空這一廣大範疇中來進行思考,於是,這首詞便具有某種厚重的哲理韻味了。上片三句貌似淡淡寫來,其中卻蘊涵著時間永恒而人生短暫的深長歎惋。下片通過最有特征的具體事物和生活細節來深化上片勾畫的意境:“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是人們心中所有但卻是筆底所無的一種“詩意”的感受。“花落去”與“燕歸來”每交替一次,便過了一年,而人生正是在這無窮的交替之中逐漸衰老直至死亡。晏殊雖然位極人臣,但是他無法挽回流逝的時光,隻能“無可奈何”地看著歲月的腳步匆匆離去。宦海風波中,晏殊也免不了有沉浮得失。在官場平庸無聊的應酬中,敏感的詩人當然會時時痛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無意義消耗。這就是詞人在舒適生活環境中也不能避免的“閑愁”,是擺脫不了的一種淡淡的哀傷。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這首詞創構的是一個大的時空框架,但它所寫卻是極其深細的離恨相思。框架雖大,使人銷魂的“離別”之情卻在不斷擴充、膨脹,一直彌漫到框架的所有空間,甚至連支撐框架的實體都被這離情所掩蓋、吞沒,直至實處化虛,整個空間剩下的隻有離情了。不過,它並沒有虛到一無所有,而是在“滿目山河”、“落花風雨”之中,擺設下一台“酒筵歌席”,在歌聲與風雨交織聲中再落實到“眼前人”身上,這就證明了現實的存在。既然無法擺脫“年光有限”的苦惱,不如及時行樂,“憐取眼前人”。這就是詞人解決生命短暫、時光永恒矛盾的方法了。與其說是解脫,不如說是沉湎。   

【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這首詞寫深秋懷遠,氣象闊大。一切的景物都因詞人的情感而設置。檻菊、幽蘭,清香芬芳,然而,此時卻與離人同愁同泣。雙飛的燕子,在刺激著孤獨的離人;無知的明月,不懂得離別的“恨苦”,月光穿過“朱戶”,整夜地照著無眠的離人。強烈的離愁別恨,使周圍所有的客觀景物都塗抹上濃烈的主觀情緒。下片登樓遠眺,視野開闊。水長山闊,天涯無盡,卻不見情人歸來的身影。沒有蹤跡可以尋覓,甚至書信也無由寄達。離人的愁苦也將無休盡地延續下去。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則是對此詞的另一種理解。   

【采桑子】   

時光隻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這首詞寫相思離情。上片的意境是悲涼的。起拍便從人生這一大的範疇著眼,但通過離情的反複抒寫,最終又落墨於小小的“淚滴”之上。下片寫秋夜難挨,隻有在夢裏才能得到片刻的安慰。但好夢難成,心神不定,經常被驚醒過來。這時,耳邊傳來了大雁的啼叫之聲。當離人從夢中驚醒過來之時,耳邊聽到“何處高樓雁一聲”,便想到會傳來盼望已久的家書,想到大雁按時南歸,人也該按時回鄉了。而這一切,又都融入朦朧的“淡月”、颯颯作響的“梧桐”枯葉與勁厲的“西風”之中。這首詞情感悲咽,但在悲涼之中透出一種樂觀的希望,境界清新明麗,境高韻遠,耐人咀嚼。   

【木蘭花】   

池塘水綠風微暖,記得玉真初見麵。重頭歌韻響錚琮,入破舞腰紅亂旋。  玉鉤闌下香階畔,醉後不知斜日晚。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    

一位舞女出色的表演給詞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分手之後還能時時清晰、生動地回憶起來。那一次見麵是在池塘水綠、微風送暖的明媚時節,歌妓不僅有仙人般的美貌,更有美妙動聽的歌喉與婀娜多姿的舞腰,急旋變化,令人眼花繚亂。下片回到眼前,寫別後的思念。結尾兩句則落實到好景不常在的時光流逝的哀歎,詞人總是能從繁華喧鬧中品味到人生的悲涼。《詞林紀事》卷三評雲:“往事關心,人生如夢,每讀一過,不禁惘然。”   

【踏莎行】   

祖席離歌,長亭別宴,香塵已隔猶回麵。居人匹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轉。  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隻送平波遠。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詞寫送別全程。長亭餞別,離歌哽咽。雖然“行人”的航船已隨波遠去,卻仍站在船頭隔著飄飛的塵土不斷回頭遙望;“居人”的馬匹也久久地站在岸邊背映叢林在高聲嘶叫。正如江淹所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別賦》)不過,這隻是“別賦”的一般場景。下片才把離情別恨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畫閣中的居者無法忍受離情的折磨,隻好登上高樓絕頂縱目遠望,但他望見的卻隻是西去斜陽映射著平靜的水波靜靜地流向遠方。隨著行人的遠去,無窮無盡的離愁隨之蔓延,乃至“天涯地角”無處不在。唐圭璋說此詞“足抵一篇《別賦》。”並非過譽。   

【踏莎行】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台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麵。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詞人麵對芳草綠遍、花紅稀落的郊外景色,麵對濛濛撲麵、四處紛飛的柳絮楊花,內心不免蕩起春光消逝的情感之波,盡管這波紋十分細小,但卻久久地難以平息。詞人總是有時光無法把握、生命短暫的悲慨,一年中最好的季節的消逝,更能牽引出詞人心中微妙複雜的情感。麵對嫋嫋爐煙和飄拂於空中的遊絲,詞人在靜靜地思考著,但又得不到任何答案。詞人始終是不能擺脫時空永恒、生命短暫的矛盾痛苦。也隻能借助醉酒來消磨愁苦了。   

【山亭柳】   
贈歌者)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花柳上,鬥尖新。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  數年來往鹹京道,殘杯冷炙謾銷魂。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這首詞寫歌女悲慘的一生,前後呈鮮明對比,反差極大。上片通過三個方麵寫歌女年輕時紅得發紫的盛況。一是自幼便學得一身好技藝;二是在歌唱與演奏方麵不斷有自己的獨創與革新;三是聲名大振,紅極一時,收入可觀。下片則寫歌妓的景況一落千丈。由於年老色衰,聽眾銳減,為糊口仍往來奔波,而得到的卻隻是“殘杯冷炙”的淒涼境遇。她孤身一人,難覓“知音”,每當憶起當年,思慮今後,便止不住“當筵落淚”。詞人對這位歌女寄寓了深切的同情,其中恐怕夾雜著的是自我的身世感傷。這是一首帶有敘事性的作品,聲情激越,感慨悲涼,可以說是晏殊《珠玉詞》中的別調。   

【破陣子】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裏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這首詞抓住少女鬥草獲勝後的一個鏡頭,反映出她們充滿青春活力的精神麵貌。筆觸生動,格調輕靈。開篇點明季節特色。“燕子來時”與“ 梨花落後”,一紫一白,一動一靜,相映成趣。有此二句,“新社”與“清明”這兩個抽象的季節名稱也都具有豐富的內容和鮮明的形象性了。那時,閨中婦女盛行鬥草、踏青與蕩秋千的遊戲。三、四句承此再作發揮,把清明節時的風光描畫得有聲有色。下片人物開始出場。但這隻是一種虛出,因為觀眾並未見到人物本身,而是少女的笑聲最先傳來耳際。這笑聲劃破了春天田野的寂靜,壓倒了黃鸝的鳴囀,溫馨的生活氣息撲麵而來。結二句刻畫出少女天真無邪的活潑情態。點睛破壁,全篇皆活。   

【玉樓春】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時窮,隻有相思無盡處。    

這首詞以閨中少婦的口吻,極寫相思之苦。開篇從“綠楊芳草”連及告別的“長亭”和離人遠去之“路”,於是,便產生了因年少無知而把離別看得過於輕易的怨悔之情。“樓頭殘夢”兩句就是這種情感的升華,它形象具體,色彩明豔,音韻鏗鏘,對句工整,把讀者帶進了一個如夢如幻的廣闊藝術空間。五更時的鍾聲傳來耳際,三月的細雨敲打著,花片飄落大地,還有傾吐“離恨”的喁喁絮語。下片,緊接著便是這“絮語”的詩化。雖然這“絮語”近似嘮叨,但聽之悅耳動心,因為所有這一切都出自一個少婦的內心深處。詞人善於把一般人心中所有但又難以形諸筆墨的感受和盤托出,同時又蘊藉風流,恰到好處。詞中多用對偶,新巧工整,富有畫意詩情。   

【清平樂】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麵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這首詞寫閨中情思。所有的相思,都寫成“紅箋小字”,但是,意中人卻不知在何處,因此也無法寄達。無奈之下,隻能“獨倚西樓”,直到斜陽在山,還不忍回房。在這樣孤獨寂寞中煎熬時光,閨中人又多了一份擔心:時間飛逝,如眼前“綠波依舊東流”,萬一紅顏老去,意中人即使回來也有“人麵不知何處去”的失落,那時將不再有兩情相聚的歡樂。愁苦的思念中,於是增添了一份焦慮。   

【清平樂】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嚐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幹。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詞寫秋日裏獨居的寂寞。秋風吹起、梧桐葉落的季節,環境變得冷清淒寒。與意中人分離的現實,更加叫人百無聊賴。隻能靠“綠酒”和“濃睡”消磨時光,每日就是如此打發過去。下闋寫次日,時間又到了黃昏斜陽西下的時候了,想起“昨夜”的寂寞“微寒”,就不知今夜如何打發時光,或許又要在無眠的折磨中度過。全詞擅長用秋天凋零枯萎的景象烘托人物淒涼落寞的心境,感情表達非常隱約含蓄,幾乎隻有動作與感覺的描寫,而不直接抒寫情懷。   

【木蘭花】   

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一場追尋歡樂的時光過去,與歌妓分手之後,時而會有浮生如夢的感覺。其間,談情說愛是沒有任何可信度的,所以,隻求得燈紅酒綠之際的 “爛醉”也就可以了。這是詞人出入秦樓楚館狎妓生活與心態的真實寫照。宋代文人士大夫在生活方麵就是如此地放縱自我,盡情享樂,連晏殊這樣的高官達貴也不例外。   

【踏莎行】   

碧海無波,瑤台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當時輕別意中人,山長水遠知何處?   綺席凝塵,香閨掩霧,紅箋小字憑誰附?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詞以流暢明白、深情綿綿的語言寫離情別思。開篇便是別後的懊悔。“當時輕別意中人”,留下這麽多的痛苦折磨。早知如此,當年應該“碧海”、“瑤台”一起攜手歸去,免得眼前“山長水遠知何處”的思念。下闋寫閨中寂寞,以抒相思之情。“綺席凝塵,香閨掩霧”是誇張,極寫閨中無聊,停止了一切日常應酬活動。惟一的行動就是上高樓眺望遠方,梧桐葉雨則增添了淒涼。
 
【作者簡介】

晏殊:(991-1055),北宋詞人。字同叔,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景德中賜同進士出身。慶曆中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諡元獻。晏殊曆任要職,更兼提拔後進,如範仲淹、韓琦、歐陽修等,皆出其門。

他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有《珠玉詞》一百三十餘首,風格含蓄婉麗,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情致,頗受南唐馮延已的影響,與歐陽修並稱「晏歐」。其代表作為《浣溪沙》、《蝶戀花》、《踏莎行》、《破陣子》、《鵲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千古傳誦的名句。他亦工詩善文,原有詩文二百四十卷,原有集,已散佚,僅存《珠玉詞》及清人胡亦堂所輯《晏元獻遺文》。又編有類書《類要》,今存殘本。《浣溪沙》中“無可奉告花落去,似曾相似燕歸來”二句,傳誦頗廣。原有集,已散佚,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又編有類書《類要》,今存殘本。(《辭海》1989年版)

(文章來源:北京國學文化傳播, 編輯製作:zw)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williamzou 回複 悄悄話 這裏有很多經典詩句,讀起來確實讓人惆悵。人的情感從古至今也沒變,讀古人的詩詞更讓人體會到人生如夢。。。。。。
麥子lily 回複 悄悄話 他的詞,自是極美的,隻是讀著常憂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