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孩子要考名校,家長應該做些什麽?

(2011-03-04 23:39:42) 下一個


孩子要考名校,家長應該做些什麽?

裔錦聲博士

美國《漢新》月刊要辦一個講座,給人口最多、最注重教育的新澤西州孩子和家長支招:

孩子如何上名校?

邀我說上兩句。

董事長美倫的盛情一是因為我的工作是為大洋行推薦高端人才10多年;二是因為我這幾年在中國為大學生求勝職場做了10幾場演講,是南開、北大和中華全國工商聯素質教育和金融教育顧問;再加上我女兒去年(2006)高中畢業,由學校推薦獲得由美國教育部部長和布什總統共同簽名的優秀學生總統獎;新澤西州州議院特別獎;還是由學生選舉而出的2006年畢業生中最具藝術氣質的女生,在放棄兩所大學的商學院+文學院雙學士獎學金後,最後決定去世界排名第一的電影學院——紐約大學電影學院求學。這所電影學院的畢業生,去年有7名走上奧斯卡紅地毯,這包括最佳電影CRASH的男主角和電影《斷背山》的著名導演李安。

鑒於這些原因吧,我有些體會,願意和與我有同樣心情的家長們,在這裏交流。

誰不願意自己的兒女能夠考上好學校,畢業後找工作時,路要寬一些?我們中國人,一是能吃苦,二是腦子好用,稍經指點,就會避免走很多彎路。

人生的路很長,但關鍵的,隻有幾步:上大學,上名校,是能改變一個人一生的重要一步。對如何考上名校,總結起來,我有三點體會:

1、  孩子為什麽要考名校?目的明確,成功一半。

2、  考上名校的三大硬性指標、一大軟性指標、三封推薦信:你和孩子都了解其實質嗎?

3、  孩子的真正激情所在--你知道嗎?怎樣助燃它?

一.             孩子為什麽要上名校?

首先,何為名校?美國共有四千多所大學,關於名校的定義,有硬性指標,也有軟性指標,而且這個指標每年都在改變,根據該校的學術成就、學生和老師的比例,校友捐款和社會讚助的數目¥等等;這裏還分學校的綜合排名和專業排名,有縱向和橫向兩大指標,且每年也都在改變。這些資料全是公共資料,上網或去書店都可以查到。

排名前20名的大學基本上是在這個20名框架裏交換位置,沒什麽大的改變。比如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今年哈佛大學可能第一,明年可能普林斯頓大學第一。由於在這20名頂極名校中,一半是在美國建國初期的東部建立的,這些學校因為年深久遠,牆外覆蓋上一層厚厚的綠色常春藤,於是又被稱為常春藤大學。顧名思義,名校就=等於常春藤大學。

但這個定義是狹隘的。因為隨著美國疆土的擴展,西部、中西部也出現了許多後起之秀,比如加州的柏克力、斯坦福大學,中西部的華盛頓大學、西北大學等等;而且更有一些女子大學和專業性極強的學院,為美國政界、媒體輸送了大批風雲人物和第一夫人,你一定要對這些學院有所了解,否則有知識的美國人會認為你是出來乍到淘金的新移民,對美國的支柱經濟之一——教育,毫無知曉。

有那麽多大學可以上—4000多所任你挑,那為什麽一定要上名校呢?

上名校總結起來有五大好處:

1、  能遇見大師或名師,受到特別啟發。

2、  遇上旗鼓相當的同學,互相挑戰激發自己最優秀的潛能。

3、  建立起一個極有用的強力人脈網。

4、  求職有路。還沒畢業,大公司的門就為你開著,你不用到處碰壁,損傷自信。十多年前,我剛工作時替高聖、摩根這些在華爾街有名的外國大洋行去學校招人時,他們的首選全是排名頭號的美國名校畢業生,且是畢業生中的佼佼者。對他們來講,名校品牌就是貼了金的硬指標。

5、  高回報。好的教育都是花錢買來的。哥倫比亞大學文學院、紐約大學電影學院這些學校的本科生,是沒有獎學金的;助學金有,但我們這樣的雙收入家庭是得不到的。如果你急需學費,這些學校可以低息貸款給你,因為學校相信你畢業後,他們的品牌可以讓你在大公司立足,你的投資可以得到回報,且連本帶息。如果你今天沒有這個信心,那我也勸你別花家裏這個錢。讀書已經不再是一塊精品裝飾,那是務實。結婚、生子、養家、孝敬父母、回報社會,能是紙上談兵?

十年寒窗,可以;一生清貧還帶賬,不可以!

二、考上名校的三大硬性指標、一個軟性指標、三封推薦信

孩子一天8小時在學校以學為主,學校的老師和輔導員更應該知道我們孩子的長處和他們的弱點。兩條腿有時還不一樣長呢,何況一個人的後天發展?那麽,我們家長該如何幫助我們的孩子接上那條短腿呢?這就要求我們時常與學校取得聯係,因為最後能否考上名校,三個硬性指標、一個軟性指標、在校兩位主科老師的兩封推薦信和輔導員的一封推薦信,缺一不可。

首先,這三個硬性指標:一是指美國升學考試的英數主科SAT成績;二是學生過去高中四年的平均分數GPA;三是SAT Subject兩門輔科成績。

1.SAT:各名校在招生簡章上清清楚楚的寫著SAT(數學和英文)兩門主考分數不能低於1400分(總分1600分;從今年開始,增加了寫作,三門總分為2400分。)對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這些頭號名牌大學來講,SAT得滿分是常見的。每門700分對前20名學校來講,也是最低要求。有些招生簡章上則要求你的SAT成績,必須是全國考試成績的前10%比例當中。

2. GPA:前20名大學全都要求你高中四年的平均分數GPA必須是學校的前10%、5%、1%比例中的優秀生,不能低於3。6或3。8(總分4。0)。美國學校不排斥有天賦的學生,因此這個底線隻供學校在普招時做參考。如果你是數學天才,可是在英文考試或寫作上丟了一些分數,是會被原諒的。

3.SAT Subject: 除了這必考的SAT考試外,名校還需要另外兩門“選科考分”——SAT Subject。學生可根據自己喜好的課程,比如化學、數學、文學、語言什麽的,自選。我女兒酷喜動漫,從10歲起就開始在國際動漫少兒畫中得過獎(東京、巴黎和中國的一、二、三等獎都拿過);從六年級開始,女兒每年都由學校推薦,代表學校去參加各種畫展,地區圖書館、書店、大學藝術館、高中生藝術館等,都展過她的作品。但在SAT Subject考試中,沒有繪畫這一科目。其實中國家庭看重的藝術熏陶,比如繪畫、音樂、表演等等,如果不去專業學院,在普通大學考試中,沒有競爭力。但是,如果你的三個硬性指標(SAT、GPA、SAT Subject)很強,過了名校的分數線,這些天賦和特長就會讓考生大放異彩--大有可能獲得全獎學金。讀名校本科而不花錢——讀研究生的時候總能申請到各項獎學金、助學金、TA的,找錢的路子要寬的多--能不是天下所有家長和學生的心願?那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更是能力和榮譽!

第二,主科老師的兩封推薦信

在填寫大學申請表時,誰給你寫推薦信?各個頂級名校的要求非常清楚:你的主要推薦人是教你的主科老師,以數學和英語為主;化學,寫作,人文學等等為輔。這就要求學生一定要注意平時成績,不懂的東西一定要隨時隨地問,不要拉帳。

無論如何,要進名校,這三個硬性指標(SAT、GPA、SAT Subject)和兩門主科的推薦信,必須過硬.

第三,一大軟性指標和輔導員的推薦信

軟性指標和輔導員的推薦信往往是連在一起的,這主要指孩子的非成績表現,可以說是德育或是素質教育。你在長知識和長大的過程中,對家庭、集體和社區有無責任心?你學的知識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自己的同時還為了他人和社會?放學後假期中,你都做了些什麽?哪些工作?哪些義工?那些對他人有意義的事?這包括對父母、對親友。說到底,就是看你有無公民意識和領袖情愫。學校輔導員的這封推薦信,起著很關鍵的作用。

重點高中的輔導員,全是在大學受過專門心理培訓的佼佼者,他們有專業精神,對學生的一舉一行都很清楚,對美國社會,對美國大學更加了解,因此,我們中國家長務必要隨時與這些美國輔導員溝通,他們的建議往往是最忠誠的。比如,我女兒的輔導員在升學指導的“家長與輔導員會談”的第一次見麵上,就給了我一份美國排名前10的藝術學院名單,且答應動用學校的校友關係幫助推薦我女兒去藝術學院,但,我拒絕了。

我就怕孩子在美國學藝術,我認識的著名的前歌唱家、舞蹈家、前演員、前作曲家、前畫家、前國學家不少,一到美國為了生活就得脫胎換骨,很是痛苦—包括我自己:學明清小說比較文學。一個人總不能老是在應聘表上寫上10年前、20年前的輝煌吧?而且,20來歲,有什麽輝煌?隻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還做得不錯而已。所以我的女兒,不能上藝術學院。我在外國銀行的人際關係,也不能白白的浪費掉了。再說,女兒不能站在父母的肩上往高處走,那站誰的肩上呢?誰又讓你去站呢?

  其實,在大轉了一圈後,在放棄了兩所商學院和文學院的高額獎學金後,我的女兒照樣走了自己的路——去學動漫導演和遊戲製作。所以,孩子上什麽學校,學什麽專業,我們家長不能對學校的建議,充耳不聞。

主意一定要孩子自己拿,是他要去讀四年書,而不是你,對嗎?他不幸福,你會高興?

三、孩子的真正激情,你知道嗎?怎樣去助燃它?

最好的學生是積極主動的學生,我說這話,一是我的個人經曆,二是我教授學生和鼓勵女兒的經曆。我在四所大學教過書,在華盛頓大學我教美國學生學中文,教了四年。在教書的過程中,成績最好的學生,全是對這門課有真正興趣的學生,他們無論年齡多大、多小,都想著法子要把布置的作業完成。比如,一次我帶一個班的美國學生去中國店買了做餃子的材料,然後讓他們回家集體包餃子,叫他們將自己負責的那一部分用簡單的中文描述出來,比如怎麽和麵、調陷、包餃子、煮餃子、吃餃子——如何用筷子,醋碟,拍大蒜……結果18個學生寫了18篇全過程--夠我改的!其中一位美國學生,成為NIKE在中國深圳鞋廠的總管,那是1989年吧?為什麽呢?他當時就有心學中文,明白學中文將來拿它幹什麽。

目標清楚就有動力,就能積極主動地去學好它。

我的女兒更是一個例子。每天下午2:38分左右,她放學回家,因為我很多時間不在美國,所以當我在家時,下午2:38分就成為我在北美生活中的一大亮點:和女兒用餐。一邊用餐,一邊聊天。從政治經濟美國攻打伊拉克到三國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從《紅樓夢》中的石頭有了欲望也能走上120章,留下一本《石頭記》到蘇格拉底的對話教育;又回到中國的企業界和銀行界:該有怎樣的銀企關係和公司哲學,才能從好的董事長導向好的公司,導向好的股票市場,最終健康的國民經濟?我們也談親情、友情、愛情,談如果一個女人愛她的丈夫,就要幫他擔擔子,如果愛自己的國家,就要為她分憂,除作賢妻良母外,還該對社會盡責——如何去做義工、當一個好的公民等等。

主題在不斷變換,女兒的誌向也跟著我們談話的內容不斷變換,她會兩眼亮亮的看著我說:“媽咪,我要去當律師,為那些沒有出生的孩子、被墮胎掉的孩子說話,他們不是蘋果的種子,他們是人類的種子,是要長成人類的;媽咪,我要去當腦科醫生,為那些出了車禍腦子一時缺氧的人,找來靈藥,不讓他們造成腦壞死;媽咪,我要去幼兒園當老師,給天下的孤兒天天講故事……”

可一到四點鍾我們必須結束談話將杯盤碗盞放進洗碗機時,她總是說同樣的一句話:媽咪,我得畫畫去了,2小時後做作業!

於是我就知道了女兒可以被一時的激情左右,但是她真正的激情--永遠是畫畫。

畫畫和寫小說--為她遊戲中的人物畫出一個性格來,寫出一個故事來。所以,她最終放棄了學文學、學商學,去學電影製作。我相信女兒後勁大,但更相信,一個人隻要幹著自己激情所在的事,就會不辭勞苦的將它幹好。

不幹好不罷休!

今天我無法回美國來參加這場講座,原因之一就是我要接送我的女兒去向動漫界的大師學習,以補償我對她過去的不支持,甚至打擊。今天,教她動漫畫的正是和李安合作2008年奧運項目、多次在Disney動漫大片中參與設計、今年7月獲得大連主題公園動漫人物中標的韓輝--中標獎金一百二十萬人民幣。我的讀者都記得當我知道我的女兒隻做了八套SAT題而朋友的女兒做了200套複習題時,我不知怎樣把女兒罵得死去活來!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多做題就能輕車熟路地麵對考試,她不明白嗎?我也恨不得煽自己幾個大耳光:一個女人,怎能把對社會的責任,淩架於對子女的責任之上?

但是,正如我的朋友--第一位走上奧斯卡獎台抱上小金人(1999年,動漫BUNNY)的華人、紐約大學教授、北師大副校長,中國第一所動漫學院創始人、800集動漫《三國演義》總導演肖永亮教授說:你將他人的事當做了自己的事;你需要幫助時,別人也會把你的事當做自己的事。

確實是這樣。我們在北京見麵後,他立刻將自己的高材生介紹給我女兒做朋友,將他妻子——中國動漫界出版第一人介紹給我女兒,向我女兒約稿。(我女兒的第一部小說《RO:仙境傳說》—那是她拿本該用來做192套SAT練習題的時間寫成的20萬字動漫小說—不久就會在中國出版)。不少出版界和媒體策劃公司的朋友也鼓勵我女兒說:做出一個好項目來,叔叔、阿姨的公司,很需要好的LOGO哦!

說到底,孩子要考上名校,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尊重孩子所在的美國中學老師和輔導員提出的建議;一定要發現和尊重孩子的激情;一定要在銀行裏為我們的子女存錢,在人生的路上,為我們的子女存愛!

孩子就能上名校,就能成為更有用的---社會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