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務院會議室開會喝茶要收費

(2009-03-31 00:55:20) 下一個

文章摘自《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

作者:田紀雲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從副秘書長到副總理,我在中南海度過了12個春秋,這12年給我留下的記憶太多太深刻了,很多事使我終生難忘。在這裏,我主要講講80年代初我剛到國務院機關時的一些記憶。

  國務院辦公廳在周總理的長期熏陶下,有著許多優良傳統。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四點:

第一,國務院辦公廳的工作人員來自四麵八方,他們不欺生,不排外,沒有這幫那夥,同誌關係比較融洽,能夠很好地合作共事。在內部,包括行文,從總理到一般工作人員都以同誌相稱,從不叫官銜。我剛到國務院時,真是有點像《紅樓夢》裏的劉姥姥初進大觀園,不知東西南北。對於辦公廳機構設置、工作運轉、行文程序、各方麵的關係等,更是 “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 。

  第二,任人唯賢、五湖四海。我任副總理第一任期還兼任國務院秘書長和機關黨組書記,是管幹部的,但從來沒有人到我這裏來跑官要官的。我主持研究了那麽多局、部級幹部的提拔問題,也從來沒有人請我吃過一頓飯,或者送點什麽禮品。所謂 “ 紅包 ” ,那時還沒有這個名詞,而且至今也沒聽說那時提起來的幹部,有哪個因腐敗而落馬的。

 第三,艱苦樸素的作風。國務院機關是很節儉的。比如,從周總理時代就有一個規矩,在國務院會議室開會喝茶收費。80年代初,與會人員喝一杯茶要放一毛錢,後來物價漲了,放兩毛,喝白開水不收錢。有幾年,上午開會到12點時可以吃一頓飯,但要收8毛錢,喝酒一杯收4毛。國務院北門與院子不對稱,1985年有人建議修整一下,但基於節約的考慮,始終未下決心。1986年,秘書長們商量,把國務院常務會議室的桌子換成了比較時尚的橢圓形會議桌,第一次使用時趙紫陽就批評說,國務院不要帶這個頭。所以,當時其他會議室沒有再更換會議桌。趙紫陽一貫倡導節儉,反對鋪張浪費、講排場。為了製止公費請客,他曾明確規定,公費請客隻限 “ 四菜一湯 ” 。雖然執行中有阻力,未能堅持下去,但對當時不良風氣起到一定遏製作用。他嚴格要求幹部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自己首先身體力行,在位期間,從未對自己的住宅、辦公室大興土木或購置貴重高檔用品,一切從儉,不浪費國家一分錢。

  第四,領導外出輕車簡從,作風深入,求真務實。我在國務院副總理的第一任期內,多次陪同趙紫陽同誌去外地調研。那時,領導同誌出去要求很嚴格,到各地調研,輕車簡從,與陪同人員同坐一輛麵包車,談笑風生,邊走邊談。經常途中停車,到群眾家裏、到工地現場、到車間班組看望群眾,了解情況,獲得第一手材料。所到各地,不清道,不戒嚴,不搞花架子,不搞假現場,不要地方當局事先導演。

在機關工作作風上,要求工作人員高度負責、一絲不苟,善於同各方麵協商辦事。國務院工作涉及上下左右方方麵麵,協調任務很重。有些難度大、涉及麵廣的問題,往往要到下麵去,了解情況,研究辦法。比如有一次為解決好一個省大批下放人員安置問題,我根據趙紫陽總理的指示精神帶領有關人員去現場辦公,參加省委會議,統一認識,研究可行辦法,得到了妥善解決,並對當時存在類似問題的省市,提供了思路和解決的辦法,起到了舉一反三的作用。

  在我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之後,我仍念念不忘80年代國務院機關的風氣,不忘曾經給予我真誠幫助的同誌們。有時我自費與他們聚一聚,一起吃頓飯,聊聊天,敘敘舊,這是一種真誠的友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