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樂及大自然

讓詩詞書法, 音樂及精彩的大自然美化及充實我們的生活 - 伊梅邀請您
個人資料
正文

ZT: 陳向陽:福建印象

(2012-01-27 21:24:52) 下一個




ZT:  陳向陽:福建印象

發布者 thchen 12-01-26 08:44

 

2011年底,平生第一次去福建,逛了8天。

 

到處是山

 

都說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真是不假。鷹廈線(鷹潭到廈門)從福建的西北角穿向東南,火車完全走在山裏,直到海邊才出現了不寬闊的平原。不過,山並不大,相對高度多在一到三百米五百米以上的也有,但不多。山雖不高,山坡卻很陡,幾乎都在45度以上,很多還在60度以上,人很難上得去,所以山坡上連梯田都很少見,田地都在山穀底部。不過,幾乎所有的山都鬱鬱蔥蔥,滿眼綠色,與冬季的北京絕然不同。真沒想到福建的植被這樣好。後聽人說,過去燒柴,植被破壞得很厲害,如今大多改燒天然氣,或燒煤燒沼氣了,誰還去砍樹呢?但山上罕見大樹,最大的樹一般也就碗口粗細。筆者隻認得幾種:杉樹,馬尾鬆,毛竹,桉樹(沒錯,澳洲的桉樹),還有柑橘(掛著果才認得)。

 

火車隻能走河穀,先是沿著富屯溪、沙溪(都是閩江的支流),然後是九龍江,直到海邊。河穀都不寬,有些地段隻有百十米,走火車都嫌窄,所以很少見人家。幾百米寬的地段就有農田農舍了。老式農舍是黑瓦或黃瓦,泥牆。更多的是新式農舍,二層、三層或四層,方頭方腦的小樓,水泥牆或磚牆,有些牆上貼了瓷磚。中國許多地方都見類似的新農舍,可能這種樣式最省地也最易建造,但美觀實在談不上。河穀更寬的地方就有城鎮了,除了髒亂的老樓房,已有新式的高層樓。尤其是三明市,那裏的河穀有幾公裏寬,可見許多十幾層,甚至二十幾層的漂亮高樓,還有一座很現代模樣的大體育場,可與北京、上海的現代建築比美,真是一步到位。

 

和中國的其他地方一樣,福建的基本建設不得了。火車走在山裏,卻能見到氣派的高速公路,還有翻山越嶺的高壓輸電線。不過,環境問題也很明顯。比如垃圾,過去農村的垃圾可降解,還了田就看不見了。如今塑料袋之類的卻長久不爛,使垃圾非常顯眼,大多傾倒在村邊的坑塘裏,一路隨處可見。河水也多是濃綠色,明顯的富營養化。九龍江已完全梯級開發,不再是河,而是一連串的水庫。一些水庫裏長滿了水葫蘆,看不見水麵了。

 

廈門確實漂亮

 

由冬季的北京來到溫暖如春的廈門,感覺真好。到處見綠樹,街道比北京幹淨,至少地麵上的痰跡少多了。真的,在廈門很少見人像北京的人那樣肆意吐痰。

 

廈門最漂亮的當然是鼓浪嶼,那裏有更多的綠樹,有許多西洋小樓。島上沒有汽車,窄窄的小巷上坡下坡。小巷兩邊是高高的圍牆,牆頭探出大樹。牆裏也許有花和草,但是看不見,隻能越過牆頭看那些西洋小樓,想象裏麵是多麽典雅。還是堪培拉好,沿街不許建圍牆,每家每戶的花園完全敞開,供行人欣賞。

 

鼓浪嶼的製高點是幾塊巨石,即日光岩。爬一下日光岩要60元門票,太貴了。但若不這麽貴,日光岩一定會擠成“人粥”,那窄窄的登山路恐怕會出危險。鼓浪嶼名氣太大,遊人太多,而烏央烏央的遊人衝淡了原有的韻味。要體會鼓浪嶼,真需要在那裏住幾天。等遊人走光之後再去漫步無人的小巷。天恐怕已經黑了,樹影婆娑,花香陣陣,再從小洋樓的窗中流出夢一般的琴聲,也許味道相當不錯。

 

廈門也很現代,那些漂亮的高樓大廈完全是21世紀大都市的樣子。新建的環島路綠化得很好,海邊的沙灘也不錯,隻是海水不像澳洲的那樣清澈,因為入海的河流帶來太多泥沙。在“一國兩製統一中國”的巨型標語處,金門島遙遙在望。

 

廈門的南普陀寺竟然不要門票。寺廟很新,大概是剛翻建的。山不算高,二三百米,但爬上去也要出身大汗。在山上可俯瞰秀麗的廈門大學,還可遙望鼓浪嶼。廈門還有不少公園、濕地,據說可見悠悠白鷺。還有集美學村,胡裏山炮台等名勝。當然,廈門也有亂一些髒一些的老街道,兩旁是19601970年代的三四層樓房,一層是留給行人的走道和商店,這叫騎街樓吧?這樣的街道有更多的生活氣息,也值得一逛。

 

總之,廈門很值得多住些日子,細細品味。

 

泉州到處是古跡

 

曆史名城泉州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自漢代開埠,曆經南朝、唐宋,及至元明清的長期發展,曆史積澱自是厚重。當然,泉州沒有北京、西安那樣的“大古跡”,但“小古跡”太多了。盡管它們已經淹沒在現代城市中,隻要留心,就見這裏一座廟那裏一座寺。是的,泉州的古跡有一半是寺廟,號稱“世界宗教博物館”。此處有中國現存最早(宋代)的具阿拉伯風格的伊斯蘭教寺院—清淨寺。不過,寺裏真正宋代的“原裝貨”很少,還多是殘垣斷壁,而漂亮的部分是新建的。

 

泉州最有名的寺院當屬開元寺,鎮寺之寶是宋代的兩座石塔,那些殿堂顯然是新翻建的,屋頂雖是黃瓦卻不閃亮,因為並非琉璃瓦。許多柱子是石頭的或水泥的,又粗又長的木頭已經很難找了。不過,對筆者來說,那裏的弘一大師(李叔同)生平展覽和泉州佛教曆史展覽倒是真有看頭,遠比大雄寶殿裏的佛像好看。作為泉州佛教協會所在地,開元寺好像還擔負著佛學的教育普及,寺裏有些房間分明就是教室。也確實有不少平民信眾,他們是真信,不僅燒香拜佛,還去上課聽經,還在廟裏做義工。幾座廟裏都見一些中老年男女在打掃衛生,在搬運雜物,還管維持秩序。一次筆者見幾位和尚在做法事,左右並無不許拍照的牌牌,於是舉起相機,哪知旁邊一位早就盯著我的“大媽”卻馬上伸出手來:“不要照相!”

 

泉州的小古跡太多了,這裏一座牌坊,那裏幾間老屋,有些原物不複存在,就立塊石碑或石牌,比如“弘一大師化身處”。有些原物還在,卻破破爛爛無人看管,比如“施琅故居”,殘破半塌,空無一人,隻有文物保護部門的一塊石碑在鎮守。

 

泉州還有座清源山值得一遊。這裏有宋代的老君石雕像,五米多高。還有宋代以來的佛教道教的石雕石刻多處。但筆者更喜歡那青翠的山,山上還有湖(雖然是人造的),山高400多米,爬上去要出幾身汗。

 

泉州街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批的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他們大多不走馬路而走人行道。所以行人身邊不斷有摩托車擦身而過。雖說看上去亂哄哄一片,尤其是紅燈變綠燈時,兩邊的摩托大軍立即相對衝鋒。可筆者在街上逛了兩天,居然沒看到一起交通事故,真該稱奇。

 

泉州還有一座宋代的古橋——洛陽橋,據說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與盧溝橋、趙州橋、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說洛陽橋跨海,實際隻跨了幾百米寬的河流入海口。那河叫洛陽江。之所以起名“洛陽”,是因為宋代的中原移民懷念故鄉。曆史上中原人口多次大規模南遷,躲避戰亂,不少就來到了福建。筆者還去看了廈門南邊漳浦縣的趙家堡。此堡規模相當大,圍牆數公裏,堡內不光有大片民居,還有堡中堡、地道,有學堂、廟宇、宗祠,還有水塘、田地。即便被包圍,也可長期堅守。建堡人是南宋的皇室族裔,當南宋被元朝消滅後,隱姓埋名,避居於此。

 

由於一批又一批中原人南遷,當時的“正宗”中華文化被帶到南方保存延續,而北方的中原卻多次因戰亂被殺得千裏無人煙。南方人常常顯示出更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就是原因吧。想想看,最正宗的老北京人幾百年前還是東北的遊牧民族呢。

 

福州值得一看

 

曾經聽人說,福州沒啥可看。到了福州才發覺,沒個五六天也是看不過來的。城中有一大片老民居“三坊七巷”,那裏有許多名人故居(林則徐、沈葆楨、嚴複、陳寶琛、林覺民、林旭、冰心等),還有一些展覽(各種民間手工藝和老民俗),不少特產小吃,足夠逛兩天的。城中有於山、烏山兩處風景區。也許風景算不上多好,但那裏的多個展覽(戚繼光、鬱達夫的生平事跡,福州曆史名人,福州的辛亥革命等)卻值得一看。福州還有規模很大的林則徐紀念館,細看一遍半天不一定夠。

 

福州城東還有一座鼓山,山上有以湧泉寺為中心的160景,山也高,960。筆者是坐車上去的。如果徒步(真正遊山就應當徒步)就要一整天了。據說福州還有個船政博物館值得一看。如果擴大到福州方圓幾十裏的範圍,可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名勝古跡之外,風景區和森林公園特別多。這在意料之中,福建本多山,林木覆蓋又很好。

 

另外,福州的鬧市區也值得一逛。雖說現在中國的大城市正在“趨同”,那些大商場、名牌店大同小異,但每個城市的商業街第一次去逛總會有些新鮮感。尤其當華燈初上,到處熙熙攘攘,花花綠綠的土特產品,各式各樣的街頭小吃,總讓人感到特別親切。糟糕的是人隻有一個肚子。

 

福建的小吃

 

閩菜也屬八大菜係之一,其中的“佛跳牆”大名鼎鼎。但不管在哪裏,最吸引人的當地風味還是小吃。去福建之前曾作了一點“功課”,所以目標明確,直奔福建的名小吃。

 

肉粽吃了兩次都沒有失望,不僅味道美,那糯米也特別的粘、軟、筋。廈門黃則和花生湯店的花生湯不負盛名,花生入口即化,湯表麵可見油花,花生油都熬出來了,那湯雖不粘稠,但甜甜的滋味濃濃。不過,同一家店裏的麵線糊卻糟透了,兩大塊鴨血,幾塊涼鴨子還淨是骨頭,澆上一大勺溫不嘟的爛糟麵條湯,一句話:太難吃了。不過,筆者堅信福建名小吃絕不應當這麽“爛”。果然,在泉州再嚐麵線糊就強多了,鴨血切成細絲,還有點海蠣子小蝦仁,有小蔥、綠菜葉,那細麵條略有幾分筋道,味道挺不錯。原來麵線糊不必是糟麵湯。其實,麵線糊的做法很隨意,有100位廚師就有100種麵線糊。

 

海蠣煎的名氣也不小,青蔥、雞蛋,加上些海蠣子一起煎,味道還可以,但筆者可能沒有吃到上乘的。福州的肉燕貌似大餡餛飩,但味道可比餛飩強,除去餡大味鮮,那“燕皮”據說是用豬肉加番薯粉打製出來的,“薄如白紙,軟嫩滑韌”。但筆者恐怕也沒吃到最正宗的,感覺那燕皮比北京的餛飩皮薄點,筋道點,但還是麵味而非肉味。至於吃的福建大魚丸,感覺那是工廠流水線的產品,和在北京吃的“福建魚丸”一個模樣一個味道。倒是在泉州吃的小魚丸(不及蠶豆大)更地道,筋道得富有彈性。

 

福州街頭還有賣麥芽糖的。咱小時候吃的關東糖就是麥芽糖做的,又粘乎又經嚼,越嚼越香。現在北京的關東糖不知改成了什麽糖,雖然又酥又脆,但那股子老關東糖的香味卻沒了。在福州街頭又吃到了麥芽糖,重溫老關東糖的香甜。

 

福建的風味小吃還有不少,隻恨時間太短肚皮有限。

 

福建在狂奔

 

福建不多的平地都在沿海一帶,而這裏的土地已經超負荷了。隨處可見高樓大廈和密密麻麻的農民小樓。城市與鄉村已經難以區分,建築群正在把一個城市和另一個城市聯結起來。剩下的農田更顯寶貴,擠滿了蔬菜和經濟作物。幾乎所有可用的水麵都用來養殖,包括河口海灣、沿海的灘塗。

 

交通太方便了。全省有幾橫幾縱的高速公路,還有動車。廈門到福州近300公裏,坐動車還不到2小時。而每天來來往往有幾十趟動車。一路上見到不少工業園區,碼頭上一排排的大吊車,大片堆放的集裝箱。到處是建築工地,在山區也數次見到整座的小山被夷平,據說新造的“小平原”為的是招商引資,建更多的工廠。

 

不知道如此大規模的建設中有多少浪費,有多少腐敗,產生了多少環境問題。但有一樣是肯定的:福建已經相當繁榮,還在高速走向更加繁榮。

 

(來源: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1397



頂好文, 短短的幾天和精悍小文把福建的特征和精華都概括了,佩服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Yimei192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南山鬆的評論:

希望你去時福建會更好!一定記住嚐一下肉燕!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還沒去過福建,謝謝伊梅姐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