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悵地告別美麗的非洲
讀了雲易的好文(詩情畫意的壯觀——看美國電影“走出非洲” )(附後),極具同感,他 / 她似乎把我想的都寫出來了,我隻好寫上幾句廢話。
我也特別喜愛此片,看了不止 5 遍,也因此片讀了原著的簡寫本(在 Reader’s Digest 讀者文摘 的裝訂集裏)。
第一次看此片是在澳大利亞的電影院裏。當時英文水平不夠高,所以有許多處聽不懂,隻好猜,比如凱倫的丈夫得的性病的名稱。
這部片子真是上等的大師作品,無論是從揭示人性,倫理道德,鮮明的人格,還是表現非洲特有的美麗風光和人文地理,再就是藝術的表現方式(從名著改編,導演,演員,音樂等)。片中有我很喜愛的且認為是第一流的導演和演員。影片展示的畫麵很大並涉及到殖民地裏各階層的人。
我還特別喜愛片中的主題樂,立馬就能哼出來,可見它深深地烙入我的腦海,此主題曲使我想起影片裏凱倫和丹尼斯在如詩如畫的音樂伴奏下坐在飛機裏俯視著美麗壯觀的非洲大地,綠林蔥蔥,流水潺潺,各種可愛的動物自由飛奔或飛翔,當兩人的手緊握到了一起時大自然和人間的真摯愛情的和諧使電影達到最高的境界。使我發笑的是,在上飛機時,凱倫問丹尼斯“你什麽時候學的飛行?”他回答“昨天”。
影片中有幾幕(除了兩人在飛機上幕)我印象很深的:
1. 凱倫的旁白,意思是,男女之間的愛需要耐心,因為男人總是那麽的自由,總是讓女人耐心地等他!
2. 凱倫家裏土族人的管家對她忠心耿耿,並非常關心及愛護她,自己也很有教養。
3. 丹尼斯替凱倫洗頭的溫柔,一起跳舞的深情等;
4. 在凱倫的好友的葬禮的不遠處,他的黑人情人隻有默默悲哀,遠遠地望過去的份。
5. 凱倫的堅強性格: 為了給丈夫等人送給養不辭辛勞和危險獨自前往的曆險經曆; 為了爭取資金不失去咖啡豆的 種植園 在當地 的官員麵前下跪;從故事一開始她無資格進入男人的俱樂部,到結束時,俱樂部的男人們起立向她致敬。
6. 凱倫的人道主義精神:教當地人英文,對仆人的平等態度等。
這部片子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可以運用了真正的多元的電影藝術來感動人們,觸及到人們的靈魂,看後讓人永生難忘。可惜啊,如今這樣發人深省的片子太少了,難怪我這幾年幾乎不去電影院看電影了。
以下附上雲易的好文(也轉載於我的前一個貼裏):
·雲 易·
出國前看過不少外國電影。那時候的譯製片,經典的非常多,所以很多我都反複看。最多的看過 5 遍。而相對晚一點的好萊塢電影,我唯一看過上 5 次的,就是“走出非洲”( 1985 ,西德尼·波羅克導演)。
在看“走出非洲”前,我因為先聽了主題曲而 “暗戀”上了此片。所以,當我在一個朋友借到這個錄像帶後,一口氣就連看了兩遍。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雖然先被音樂引起聯翩浮想,再看電影時我竟然沒有感到絲毫的失望。
“走出非洲”首先征服人的,是它的藝術部分:壯觀的非洲景色,大氣磅礴而又激情浪漫的音樂。這兩者(攝影和音樂)都是在電影史上的單項傑作。尤其是在電影開始的非洲景觀,壯美之極,令人驚歎。和某些嘩眾取寵故弄玄虛的“技巧”相比(比如張藝謀的“黃土地”等等),“走出非洲”的畫麵是流暢地(而非分割地)融入故事情節之中的,充分體現了電影“蒙太奇”藝術語言的魅力。此片的主題音樂( John Barry 作曲 ) 也是少數的令人回味無窮的作品之一,是能夠獨立於電影之外的音樂傑作。
電影,作為綜合藝術語言,自然不光是以其藝術部分來打動人,還有及其通過情節表現思想意義的一麵。此片在這方麵絕不遜色。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女作家凱倫·布裏克斯(梅麗爾·斯特裏普主演,原形是同名小說的作者自己 - 伊薩克·丹尼森 Issak Dinesen )在非洲的生活經曆。凱倫因為愛情失意,和自己並不喜歡的人結婚來到非洲(肯尼亞)生活,經營一個農場。其間她經曆了和丈夫的疏遠,愛情的幸福,疾病的痛苦,到最後失去一切的不尋常的人生曆程。
此片雖然講述的是個人生活經曆,但深度和廣度都大大超出了“個人”的範圍。首先此片透視了一個非常深刻的主題:人生的“得失”。男主人公丹尼斯(羅伯特·雷德福)是凱倫的理想戀人,然而此人是個徹底的自由主義者,絕不願意把自己的生活綁定在一個女人身上。為此凱倫感到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但丹尼斯卻不以為然。在一次跳舞的過程中他對凱倫說:你總認為自己有這樣,有那樣,有農場,有錢,有仆人,但你是否真正地擁有者這一切?凱倫的命運不幸被丹尼斯言中,就在凱倫的農場剛要豐收時,一場大火讓凱倫變得一無所有;而就在丹尼斯幾乎要回心轉意要和凱倫在一起生活時,命運又奪走了丹尼斯的年輕的生命。最後凱倫一個人回到英國,一無所有的她,唯一擁有的是非洲的色彩絢爛的記憶。
此片在對人生的啟發之外,還著墨於對西方文明的反思。凱倫來到非洲生活,除辦農場以外,還致力於把(英國)文化傳播給當地土著人。她辦起學校,教當地孩子英文,還給當地人治病。而對此丹尼斯都不很感冒。他認為把這些土著人一個個變成“小英國人”實在麽有任何意義。事實上是,土著們在忙著自己的簡單生活時,“文明人”卻在忙著打仗(一戰)。丹尼斯也被卷進戰爭中,但最後因厭戰而退伍回到非洲當狩獵人。對“文明”的厭倦也影響了他的情緒,和對凱倫的愛情。
影片對愛情的描寫與傳統的愛情故事手法 - ——王子追求公主 –——相比是且然相反:一個思想成熟的已婚女性對一個英俊男子的執著追求。羅伯特·雷德福扮演的丹尼斯是非常完美的男性形象:英俊瀟灑,思想成熟,還具備著富於魅力的“野性”。他顯然是凱倫的夢中白馬王子。丹尼斯在學會開飛機的第二天,就把凱倫帶上了藍天。在主題音樂的伴奏下,這一段情節無疑是影片的最高潮,用凱倫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丹尼斯讓她看到了上帝才看得到的景象。然而這樣的幸福也隻是短暫的,很快凱倫就感到了“不安全感”,丹尼斯的不羈天性,讓凱倫感到非常的痛苦。為此丹尼斯絕不讓步,寧願傷害凱倫,也要捍衛自己的自由。所以凱倫在苦苦追求之後,在自己喪失了一切之後,終於悟到,我們本來就是一無所有。所以她在丹尼斯的葬禮上最後說到:他本不屬於我們,他本不屬於我。
然而這樣的失去和一無所有,絕非是悲慘的,而是超脫的。正是這樣的“失去”,讓凱倫回到自我和自然相融的更大的寧靜中。在影片的結尾,鏡頭從丹尼斯的墓地拉開,讓人一覽無盡的非洲原野。此時凱倫以畫外音說道,她接到當地朋友的信件,說是每天一早一晚,都有兩頭獅子(一雄一雌),留戀在丹尼斯的墓地上。 “丹尼斯一定會喜歡聽到這個消息。我一定記得告訴他”。電影就在這樣讓人心碎而又讓人升華的景觀中結束。在永遠失去了自己的戀人之後,凱倫終於在對非洲的記憶中找回寧靜,找回了一份永遠不再離開她的美麗。
看“走出非洲”是 20 多年前的事,但至今我很難找到那一部影片對我有這樣深刻的影響。此片拿下當年 7 項奧斯卡,的確當之無愧。
我幾次試圖讀丹尼森的原作,但沒有機會。相信原作一定有其電影不能取代的意義。但我也很難想象小說會取代電影留在我心中的印象。作為電影,“走出非洲”似乎遠遠超出了一部電影的娛樂價值,或者說,它其實發揮了電影這個綜合藝術的全部魅力:故事情節,音樂,畫麵,和令人回味的“言外之意”。
對我個人來說,這部影片最值得回味的是它的“詩意” - ——它是一首以電影語言寫下的優美而寓意深刻的抒情長詩。整個電影的節奏緩慢,情節在音樂和畫麵中自然地流動,讓人生臨其境地感受凱倫的情感生活,感受非洲的原始和自然的壯麗。所以最後,我要以凱倫在影片中的一段絕美的詩意獨白,來結束我對這部 20 多年前看的電影的美好回憶。此段獨白是在凱倫失去丹尼斯之後,獨步在叢林和原野中的遐想,概括了她在非洲的 17 年的生活:
If I know a song of Africa, of the giraffe and the African new moon lying on her back, of the plows in the fields and the sweaty faces of the coffee pickers, does Africa know a song of me? Will the air over the plain quiver with a color that I have had on, or the children invent a game in which my name is, or the full moon throw a shadow over the gravel of the drive that was like me, or will the eagles of the Ngong Hills look out for me?
(如果我知道一首非洲的歌 – 新月的月光印在長頸鹿的背上,地裏的犁耕,采咖啡人的流著汗水的臉龐 - 是否非洲也會知道一首關於我的歌?在原野裏顫動的空氣,其中是否會有著我曾熟悉的色彩?孩子們是否會發明一種以我的名字命名的遊戲?明亮的全月是否會在我走過的碎石路上投下我的身影?或者,雄鷹是否會在恩岡山上尋覓我的蹤跡?)
(來源: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29587 )
還有影片中的主題樂和兩人飛過非洲的片段:
Flying over Afric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6Ug94HJSTU&feature=related
再附上百度名片:
《走出非洲》( Out of Africa )是丹麥女作家伊薩克 · 迪內森( Isak Dinesen )的自傳性小說。後來,小說《走出非洲》被搬上銀幕,由 美國 知名電影導演西德尼 · 波拉克( Sydney Pollack )執導,並在 1986 年獲得 奧斯卡金像獎 。
|
|
目錄
1. 相關評論
2. 幕後製作
3. 精彩花絮
4. 精彩對白
5. 穿幫鏡頭
1. 演職員表
2. 製作發行
1. 相關評論
2. 幕後製作
3. 精彩花絮
4. 精彩對白
5. 穿幫鏡頭
1. 演職員表
2. 製作發行
展 開
小說《走出非洲》丹麥女作家 伊薩克 · 迪內森 ( Isak Dinesen )在 1937 年發表了她的第二部作品,即自傳體小說《走出非洲》( Out of Africa )。作家以優美的文字敘述了 1914 年至 1931 年她在非洲經營咖啡農場的生活,充滿深情地回憶了非洲的自然景色,動物和人。故事纏綿悱惻,扣人心弦。字裏行間體現出作家對非洲風土人情的熟悉和眷戀,處處洋溢著散文美的內涵。
《走出非洲》出版後 , 曾多次再版 , 不僅在東非和 英語 國家暢銷 , 還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也有中文譯本在 中國大陸 出版。
影片《走出非洲》電影《走出非洲》由 西德尼 · 波拉克 ( Sydney Pollack )導演,根據丹麥女作家伊薩克 · 迪內森( Isak Dinesen )的小說《走出非洲》( Out of Africa )改編而成。片中蘊含有動人的浪漫故事,又有迷人的非洲
海報 (3 張 )
風光。外景在 肯尼亞 實地拍攝。幾位演技派大 明星 梅麗爾斯特裏普、羅伯特雷德福、 克勞斯 馬裏亞勃萊德爾聯袂主演,把一個具有傳奇、浪漫色彩的故事和人物的情感糾葛詮釋得酣暢淋漓,感人肺腑。該 影片 獲得獎項第五十八屆 奧斯卡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音響、最佳藝術指導七項大獎( 1986 )。
《走出非洲》是一部表現得而複失-喪失了像田園詩一般美好、質樸生活的影片。它是以追溯往事的倒敘手法開始的:梅麗爾 . 斯特裏普扮演的女主人公艾薩克 . 丹森已屆垂暮之年,且已成為小說家,但她在丹麥故居終日緬懷往昔在東非肯尼亞度過的十幾個春秋。當畫麵上出現她已故的情人芬奇 . 哈頓持槍行獵的身影時,艾薩克以低沉的聲音述說過去。
電影劇照 (11 張 )
接著影片以閃回鏡頭表現 1913 年年輕時代的艾薩克。那時她名叫卡倫 · 布裏克森,是丹麥一個富家女,她美麗、聰穎、性情深沉、感情豐富、但虛榮心較強。為了博得一個男爵夫人的稱號,她不惜遠離丹麥故鄉而到東非肯尼亞去找在那裏定居的表哥、 瑞典 男爵布羅布裏克森,並和他結婚。布羅是個不務正業的浪蕩子,終日熱衷於狩獵和談論當時已發生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 ,另外還玩弄女人。因而,卡倫的婚後生活並不愉快。她與布羅共同經營了一家咖啡園,雇傭了一千多當地農民。卡倫對非洲的原始森林、野生動物十分感興趣,因此也常常外出打獵自娛。有一次她在行獵中,遇到一頭猛獅,卡倫險被吞噬,幸得一青年男子營救。這位青年英俊瀟灑,也是英國的貴族子弟,名叫芬奇 . 哈頓,曾
參加過戰爭,當過飛行員,但由於對戰爭反感,退伍歸來即到非洲狩獵。寂寞、空虛的卡倫對他一見傾心,但性格孤僻、固執的芬奇對她卻若即若離。此後兩人經常結伴狩獵,有時還露宿林中。兩人談時論問,但由於觀點不同,時而發生爭論。
電影截圖 (17 張 )
不久,卡倫發現從丈夫布羅那裏傳染上了梅毒,遂急回丹麥醫治,歸來後仍與芬奇時有來往。布羅後因負債累累,離家出走,這名存實亡的婚姻終以離異告終。從此,卡倫一人獨自經營莊園,她與非洲土人的感情先是格格不入。經過多年相處,她感到土人十分純樸、尤其是她的仆人和種植園農工,和他們的感情日益親密。而她與芬奇保持著一種兩心相印時合時分的關係,始終沒有結合。不幸的是在 1930 年左右,她慘淡經營的咖啡園遭到火災,幾乎燒成灰燼。因這裏經濟拮據,她不得不賣出莊園。禍不單行,與此同時,她心愛的好友芬奇因駕機失事墜入山穀而喪生。在經濟和感情上的雙重打擊下,卡倫不得不告別度過了她青春歲月的非洲,滿懷哀怨悵惘離開了她喜愛的非洲 。
( http://baike.baidu.com/view/468741.htm )
謝謝麗雅,也祝周末快樂!
我也上了《走出非洲》的文章,在這裏: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8&postID=24205
周末愉快!
問候阿鬆,一並抱抱!
謝謝小妹妹也喜歡。
祝你欣賞快樂!
謝謝伊梅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