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池沁芳
生在既是書香門第又是富商大賈的豪門,在藝文精英匯聚之處耳濡目染的成長;自幼飽讀詩書,展現音樂、美術等才華,受到家族長輩與世人的珍愛與讚許;身兼鋼琴家、指揮、作曲家、教師等多重身分的全能型天才,三十八歲平靜的離開人世。如此華美卻短暫的一生,19世紀初的德國音樂家─孟德爾頌,正是這樣的天之驕子。 雅科布·路德維希·費利克斯·孟德爾頌·巴托爾迪(德文: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通稱費利克斯·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生於1809年2月3日,逝世於1847年11月4日。 父親是位銀行家,母親則是精通四國語言的鋼琴家,孟德爾頌在獨天得厚的環境成長,加上勤奮、專心之至的努力,孟德爾頌9歲就以鋼琴家身分登台公演;11歲開始作曲,由於家中聘有一個私人的管弦樂團,所以他能隨時聽到他自己早期作品的專業演出。12歲時,與當時文壇巨擘歌德,建立起忘年之交的深厚友誼。歌德認為孟德爾頌的身上及作品裏,永遠呈現著清晰,散發一種難能可貴的古典精神。哲學家黑格爾亦曾擔任過他的家庭教師。
(13歲的孟德爾頌)
《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Op.61),是孟德爾頌17歲時的作品,《仲夏夜之夢》這係列曲子顯示了孟德爾頌驚人的天賦,也顯示了他對莎士比亞的崇敬。大眾耳熟能詳的《婚禮進行曲》,也是選自《仲夏夜之夢》中。
(《婚禮進行曲》)
1829 年,孟德爾頌不顧當時音樂權威的反對,親自指揮演出巴赫的《聖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留下永垂音樂史的偉大功績。這是巴赫逝世79年後第一次被公開演出。他用了幾年的時間研究《聖馬太受難曲》的總譜。當在當時音樂界引起很大震動,聽眾被音樂感動的放聲痛哭。因為這次的演出,使得大家開始從新注意巴赫,巴赫的音樂也逐漸在世界各地的音樂會中被演出。
(《聖馬太受難曲》)
孟德爾頌27歲時接受萊比錫大學贈送的名譽博士學位,並擔任管弦樂團指揮。「指揮棒」便是由孟德爾頌發明的,他可以說是第一位能夠符合現代指揮家定義的指揮家。翌年,他和美麗的西西莉·吉雷納德 (Ccile Jeanrenaud)共結連理,婚後育有子女五名,家庭美滿又有崇高的社會地位。
(孟德爾頌妻子西西莉·吉雷納德)
(孟德爾頌妻子西西莉·吉雷納德)
1840年,他接受政府任命擔任首都音樂總監,基於種種官僚作風等原因,孟德爾頌逐步抽身而出,之後他與舒曼合作創辦了萊比煬音樂學校,孟德爾頌為首任校長,這所學校後來成為歐洲重要的音樂學校之一。 由於一生充滿了光榮與幸福,因此他所創作的音樂偏向高雅、嚴謹、明晰、邏輯、安適、自在、保守、謹慎、愉快的旋律。《莊嚴變奏曲》 (Variations Serieuses in D minor, Op. 54),是2009年「新唐人全世界華人鋼琴大賽」複賽曲目,孟德爾頌在32歲,創作的巔峰期,完成這部作品。《莊嚴變奏曲》曲式嚴謹,技巧華麗,內容充滿莊嚴、神聖和光明。
(《莊嚴變奏曲》)
1847年5月,當他自第10次訪問英國準備回家時,意外傳來了他最親密的姊姊芬妮去逝的噩耗,孟德爾頌悲痛至極,導致健康狀況更加惡化。10月份,他患輕度中風,11月4日便與世長辭,安葬在姊姊的墓旁。
(孟德爾頌的姊姊芬妮)
2009年4月12日,世界頂級的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布裏斯本演出後,有媒體采訪到了亦為音樂家的孟德爾頌後代,他表示,神韻的演出令人歎為觀止!先人智慧的結晶,仍雋永點滴的潤澤後世,祖輩的光榮,透過富有生命力的旋律循序牽引,至今未曾停歇。
http://www.youmaker.com/ (點擊網址看視頻)
我剛剛從國內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