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樂及大自然

讓詩詞書法, 音樂及精彩的大自然美化及充實我們的生活 - 伊梅邀請您
個人資料
正文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簡析],三國演義主題和片尾歌。

(2009-08-21 19:52:37) 下一個


我喜歡李白的浪漫和豪放,更喜歡
蘇軾的傳神,驚心動魄的描述和揭示人生真諦(在深思過後)的情懷和技巧。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簡析],三國演義主題和片尾歌。


詩詞名
: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  朝代體裁:詞  類型:懷古


背景

這首詞作於公元1082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被囚禁130天之後被貶為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團練副使,遊覽江邊赤鼻磯時,寫下了著名的前後《赤壁賦》和這首傳誦千古的詞章。

題曰“懷古”,實則“借古抒情”.先寫所見,“大江東去”一句,氣勢恢宏,聲情並茂。既為“懷古”拉開了序幕,又為抒情奠定了基調。古戰場群峰險峻陡峭、怪石崢嶸挺拔、波濤洶湧澎湃、雪浪直拍江岸,好一幅雄奇壯美的江山畫卷。接著緊承上文,追憶當年曾在赤壁火敗曹操的周瑜。“小喬初嫁”寫他年輕英俊;“羽扇綸巾”寫他風流儒雅;“談笑間”寫他從容鎮定,成竹在胸。

以上“懷古”是撫今追昔;以下“抒情”是吊古歎今。遊覽這古戰場,作者突然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江山如故,英雄安在?當年風流倜儻的周瑜不是一樣被東去的大江淘刷得無影無蹤了嗎?我又何必自作多情苦苦為名利而奔波呢!名不成而身遭囚禁,年未老而霜點兩鬢。水到渠成地發出“人生如夢”的深沉浩歎!

結尾的慨歎看似消極悲觀,其實含蓄曲折地表達了作者 報國無門、壯誌難酬的苦悶。寓悲憤於豪放,寄壯誌於浩月,正是這首詞獨具的特色。


(來源:http://www.chcj.net/thread-853367-1-1.html

[簡析]

蘇軾的詞,不論內容和形式,都不那麽拘於一格。有時放筆直書,便成為"曲子中縛不住"的"句讀不葺之詩";有些從內容看也頗為平凡。正如泥沙俱下的長江大河,不是一道清澈流水。但正因如此,才能顯出江河的宏大氣勢。人們可以如此這般地挑剔它,卻總是無法否定它。

蘇軾這首《念奴嬌》,無疑是宋詞中有數之作。立足點如此之高,寫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詞壇罕見,在詩國也是不可多得的。

他一下筆就高視闊步,氣勢沈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細想萬千年來,曆史上出現過多少英雄人物,他們何嚐不煌赫一時,儼然是時代的驕子。誰不讚歎他們的豪傑風流,誰不仰望他們的姿容風采!然而,"長江後浪推前浪",隨著時光的不斷流逝,隨著新陳代謝的客觀規律,如今回頭一看,那些"風流人物"當年的業績,好象給長江浪花不斷淘洗,逐步淡漠,逐步褪色,終於,變成曆史的陳跡了。

"浪淘盡"──真是既有形象,更能傳神。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一開頭就抓住曆史發展的規律,高度凝煉地寫出曆史人物在曆史長河中所處的地位,真是"高屋建瓴",先聲奪人。令人不能不驚歎。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上麵已泛指"風流人物",這裏就進一步提出"三國周郎"作為一篇的主腦,文章就由此生發開去。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這是現場寫景,必不可少。一句說,亂石象崩墜的雲;一句說,驚濤象要把堤岸撕裂;由於亂石和驚濤搏鬥,無數浪花卷成了無數的雪堆,忽起忽落,此隱彼現,蔚為壯觀。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如畫"是從眼前景色得出的結論。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時俊傑之士。這長江,這赤壁,豈能不引起人們懷古的幽情?於是,由此便逗引出下麵一大段感情的抒發了。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作者在這裏單獨提出周瑜來,作為此地的代表人物,不僅因為周瑜在赤壁之戰中是關鍵性人物,更含有藝術剪裁的需要在內。

請看,在"公瑾當年"後麵忽然接上"小喬初嫁了",然後再補上"雄姿英發",真象在兩座懸崖之間,橫架一道獨木小橋,是險絕的事,又是使人歎絕的事。說它險絕,因為這裏原插不上小喬這個人物,如今硬插進去,似乎不大相稱。所以確是十分冒險的一筆。說它又使人歎絕,因為插上了這個人物,真能把周瑜的風流俊雅極有精神地描畫出來。從藝術角度來說,真乃傳神之筆。那風神搖之處,決不是用別的句子能夠飽滿地表現的。

"羽扇綸巾"──這四個字,充分顯示周瑜的風度閑雅,是"小喬初嫁了"的進一步勾勒和補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從這裏就轉入對個人身世的感慨。"故國神遊",是說三國赤壁之戰和那些曆史人物,引起了自己許多感想──好象自己的靈魂向遠古遊曆了一番。"多情",是嘲笑自己的自作多情。由於自作多情,難免要早生華發(花白的頭發),所以隻好自我嘲笑一番了。在這裏,作者對自己無從建立功業,年紀又大了──對比起周瑜破曹時隻有三十四歲,仍然隻在赤壁磯頭懷古高歌,不能不很有感慨了。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於是隻好曠達一番。反正,過去"如夢",現在也是"如夢",還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澆奠,表示對它的敬意,也就算了。這裏用"如夢",正好回應開頭的"浪淘盡"。因為風流人物不過是"浪淘盡",人間也不過"如夢"。又何必不曠達,又何必過分執著呢!這是蘇軾思想上長期潛伏著的、同現實世界表現離心傾向的一道暗流。階級的局限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常常無法避免而不時搏動著。

綜觀整首詞,說它很是昂揚積極,並不見得;可是它卻告訴我們,詞這
返回詩詞目錄個東西,絕不是隻能在酒邊花間做一名奴隸的。這就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也是劃時代的進展。

詞壇的新天地就是通過這些創作實踐,逐步發展並且擴大其領域的。蘇軾這首《念奴嬌》,正是一個卓越的開頭。至今為止,仍然象豐碑似地屹立在中國文學發展史的大道上。

[出處]

薑葆夫、韋良成選注《常用古詩》

(來源:http://www.ishici.com/N/NZMXBKNYC.html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如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yimei1926的評論:
謝謝你的解析。我常常擺烏龍:-)。
辛棄疾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我讀過,但沒記住。熟悉的隻有“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可能是因為這幾句流行的緣故。
yimei192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如山的評論:

謝如山來訪及評論。我隻寫了“我喜歡李白的浪漫和豪放,更喜歡蘇軾的傳神,驚心動魄的描述和揭示人生真諦(在深思過後)的情懷和技巧。”其他都是從網上選來的(請見我注的出處),我僅是把最喜愛和精華的評論用黑體字標出。

是的,我也喜歡嶽飛的《滿江紅》等和辛棄疾等(在我想登出的單子上)... 你狂草了下麵這首了嗎?

 辛棄疾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祝周末快樂!


如山 回複 悄悄話 這篇評論寫得很好!特別是細節地方,如:

“在"公瑾當年"後麵忽然接上"小喬初嫁了",然後再補上"雄姿英發",真象在兩座懸崖之間,橫架一道獨木小橋,是險絕的事,又是使人歎絕的事”

我是特別喜歡這首詞,還有楊慎《臨江仙8226;滾滾長江東逝水》和嶽飛的《滿江紅》等。我常常喜歡用狂草寫這些詞。另外喜歡用小楷寫範仲淹的《嶽陽樓記》、陸遊的《釵頭鳳》等等。對這些我所喜歡的詩、詞、文,我用毛筆、鋼筆(有時在飛機上隨手拿一張紙就寫)可說是寫過無數遍,並且“倒背如流”。

看來你喜歡的詩詞有很多跟我一致。你的很多評論(注解)都很有見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