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樂及大自然

讓詩詞書法, 音樂及精彩的大自然美化及充實我們的生活 - 伊梅邀請您
個人資料
正文

神童詩人駱賓王和他的詩

(2009-05-11 17:55:35) 下一個

說出來不怕您笑話,我第一次讀駱賓王的詩“詠鵝”是從我兒子的學中文的教科書裏(新加坡出的)。那天讀到王羲之喜愛白鵝,遂溫故了駱賓王的那首詩,順便又讀了對他的介紹和他成年後的詩。我被他的高尚的人格和一首首的精妙絕倫的詩所感動,遂收集於此。連他激烈反對的皇上(武則天)都發出感歎“宰相安得失此人?”。我的感覺是他的詩不但有細心的觀察和準確的表述,還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再就是極好的對仗技巧。我瀏覽了一遍他的詩選,用黑體描出我以為極好的對仗句。以後會慢慢地讀及學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駱賓王和他的詩選 (ZT)





  駱賓王(約
619687)姓駱,字觀光,名賓王,唐代詩人。字觀光,婺州義烏人(今中國浙江義烏)人。唐朝初期的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 

  其父官青州博昌縣令,死於任所。他7歲能詩,神童之稱。據說詠鵝詩就是此時所作: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父死後,他流寓博山,後移居兗州瑕丘縣,在貧困落拓的生活中度過了早年歲月。唐高宗永徽(650655)年間,為道王李元慶府屬,道王叫他陳述才能,他恥於自炫,辭不奉命。後拜奉禮郎,為東台詳正學士。因事被謫,從軍西域,久戍邊疆。後入蜀,居姚州道大總管李義軍幕,平定蠻族叛亂,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時,與盧照鄰往還唱酬。儀鳳三年(678),後調任武功主簿、長安主簿,又由長安主簿入朝為侍禦史,武則天當政,駱多次上書諷刺,得罪入獄。駱在獄詠蟬,有雲: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餘心?以抒悲憤。次年,遇赦得釋。調露二年(680),出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棄官遊廣陵,作詩明誌: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嗣聖元年(684),武則天廢中宗自立,這年9月,徐敬業(即李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駱賓王為徐府屬,被任為藝文令,掌管文書機要。他起草著名的《討武氏檄》(即《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暗鳴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製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氣吞山河。武則天讀至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皇然問:誰為之?或以賓王對,武則天感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11月徐敬業兵敗被殺,駱賓王下落不明。《資治通鑒》說他與李同時被殺,《朝野僉載》說是投江而死,《新唐書》本傳說他亡命不知所之,而孟綮《本事詩》則說:當敬業之敗,與賓王俱逃,捕之不獲。將帥慮失大魁,得不測罪。時死者數萬人,因求戮類二人者,函首以獻。後雖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業得為衡山僧,年九十餘乃卒。賓王亦落發,遍遊名山。至靈隱,以周歲卒。

  在四傑中他的詩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時以為絕唱。駱還曾久戍邊城,寫有不少邊塞詩晚鳳迷朔氣,新瓜照邊秋。灶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豪情壯誌,見聞親切。唐中宗複位後,詔求駱文,得數百篇。後人收集之駱賓王詩文集頗多,以清陳熙晉之《駱臨海集筆注》最為完備。

  他和盧照鄰都擅長七言歌行,富有才情,兼深組織得擅長什之譽(胡震亨《唐音癸簽》)。他的長篇歌行《帝京篇》在當時就己被稱為絕唱,《疇昔篇》、《豔情代郭氏贈盧照鄰》、《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等也都具有時代意義,往往以崎磊落的氣息,驅使富豔瑰麗的詞華,抒情敘事,間見雜出,形式非常靈活。這種詩體,從六朝小賦變化而來,它吸取了六朝樂府中轆轤輾轉的結構形式以及正在發展中的今體詩的對仗和韻律,言詞整齊而流利,音節宛轉而和諧,聲情並茂,感染力強,易於上口成誦。明代何景明說初唐四子音節往往可歌”(《明月篇序》),所指即此。在駱賓王稍後的劉希夷、張若虛以及盛唐的李頎、王維、高,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晚唐的鄭韋莊,及至清代吳偉業等人的長篇歌行,都是沿著這條線索發展下來的。 

  駱賓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獄詠蟬》,托物寄興,感慨深微,是膾炙人口的名篇;《送鄭少府入遼》抒寫立功報國的樂觀戰鬥精神,格高韻美,詞華朗耀,除了全首平仄聲調還不協調,律體形式尚未成熟而外,比起楊炯的《從軍行》、《紫騮馬》並無遜色。絕句小詩,如《於易水送人》、《在軍登城樓》,寥寥20字中,壯誌豪情,激蕩著風雲之氣,頗能見出詩人的個性風格,在初唐絕句中也是不多見的。 

  四傑齊名,原是詩文並稱的。他們的駢文在才華豔發、詞采贍富之中,寓有一種清新俊逸的氣息。無論抒情、說理或敘事,都能運筆如舌,揮灑自如,比起六朝後期堆花儷葉,一味追求形式之美的文風,有著明顯的不同。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便是最能代表這種時代新風、流傳廣泛的名作之一。它以封建時代忠義大節作為理論根據,號召人們起來反對正在籌建中的武周王朝,氣勢充沛,筆端帶有情感。其中之土未幹,六尺之孤安在二句,頗能激發唐朝舊臣對故君的懷念。據說武後讀到了這兩句,矍然為之動容,問:誰為之?或以賓王對。後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新唐書》本傳)足見他在政治和文學上的才能,連敵對方麵目空一世的武則天,也為之折服。 

  《駱賓王集》,最早為中宗時郗雲卿所輯10卷本,其書已佚。明、清兩朝流行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為後人重輯。清人陳熙晉《駱臨海集箋注》後出,最為完善,有中華書局排印本。事跡見新、舊《唐書》。

  

駱賓王詩選:

  

詠鵝(七歲時作)

  , ,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詠美人在天津橋

  美女出東鄰,容與上天津。

  整衣香滿路,移步襪生塵。

  水下看妝影,眉頭畫月新。

寄言曹子建,個是洛川神。


早發諸暨

  征夫懷遠路,夙駕上危巒。

  薄煙橫絕巘,輕凍澀回湍。

  野霧連空暗,山風入曙寒。

  帝城臨灞涘,禹穴枕江幹。

  橘性行應化,蓬心去不安。

  獨掩窮途淚,長歌行路難。

  

夏日遊德州贈高四

  日觀鄰全趙,星臨俯舊吳。

  鬲津開巨浸,稽阜鎮名都。

  紫雲浮劍匣,青山孕寶符。

  封疆恢霸道,問鼎競雄圖。

  神光包四大,皇威震八區。

  風煙通地軸,星象正天樞。

  天樞限南北,地軸殊鄉國。

  辟門通舜賓,比屋封堯德。

  言謝垂鉤隱,來參負鼎職。

  天子不見知,群公詎相識。

  未展從東駿,空戢圖南翼。

  時命欲何言,撫膺長歎息。

  歎息將如何,遊人意氣多。

  白雪梁山曲,寒風易水歌。

  泣魏傷吳起,思趙切廉頗。

  淒斷韓王劍,生死翟公羅。

  羅悲翟公意,劍負韓王氣。

  驕餌去易論,忌途良可畏。

  夙昔懷江海,平生混涇渭。

  千載契風雲,一言忘賤貴。

  去去訪林泉,空穀有遺賢。

  言投爵裏刺,來泛野人船。

  締交君贈縞,投分我忘筌。

  成風郢匠斫,流水伯牙弦。

  牙弦忘道術,漳濱恣閑逸。

  聊安張蔚廬,詎掃陳蕃室。

  虛室狎招尋,敬愛混浮沉。

  一諾黃金信,三複白珪心。

  霜鬆貞雅節,月桂朗衝襟。

  靈台萬頃浚,學府九流深。

  談玄明毀璧,拾紫陋籝金。

  鷺濤開碧海,鳳彩綴詞林。

  林虛星華映,水澈霞光淨。

  霞水兩分紅,川源四望通。

  霧卷天山靜,煙銷太史空。

  鳥聲流向薄,蝶影亂芳叢。

  柳陰低槧水,荷氣上薰風。

  風月芳菲節,物華紛可悅。

  將歡促席賞,遽爾又歸別。

  積水帶吳門,通波連禹穴。

  贈言雖欲盡,機心庶應絕。

  潘嶽本自閑,梁鴻不因熱。

  一瓢欣狎道,三月聊棲拙。

  棲拙隱金華,狎道訪仙查。

  放曠愚公穀,消散野人家。

  一頃南山豆,五色東陵瓜。

  野衣裁薜葉,山酒酌藤花。

  白雲離望遠,青溪隱路賒。

  儻憶幽岩桂,猶冀折疏麻。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

  井絡雙源浚,潯陽九派長。

  淪波通地穴,輸委下歸塘。

  別島籠朝蜃,連洲擁夕漲。

  韞珠澄積潤,讓璧動浮光。

  浮光凝折水,積潤疏圓沚。

  玉輪涵地開,劍閣連星起。

  風煙標迥秀,英靈信多美。

  懷德踐遺芳,端操慚謀己。

  謀己謬觀光,牽跡強淒惶。

  揆拙迷三省,勞生昧兩忘。

  彈隨空被笑,獻楚自多傷。

  一朝殊默語,千裏易炎涼。

  炎涼幾遷貿,川陸疲臻湊。

  積水架吳濤,連山橫楚岫。

  風月雖殊昔,星河猶是舊。

  姑蘇望南浦,邯鄲通北走。

  北走平生親,南浦別離津。

  瀟湘一超忽,洞庭多苦辛。

  秋江無綠芷,寒汀有白蘋。

  采之將何遺,故人漳水濱。

  漳濱已遼遠,江潭未旋返。

  為聽短歌行,當想長洲苑。

  露金熏菊岸,風佩搖蘭阪。

  蟬鳴稻葉秋,雁起蘆花晚。

  晚秋雲日明,亭皋風霧清。

  獨負平生氣,重牽搖落情。

  占星非聚德,夢月詎懸名。

  寂寥傷楚奏,淒斷泣秦聲。

  秦聲懷舊裏,楚奏悲無已。

  郢路少知音,叢台富奇士。

  溫輝淩愛日,壯氣驚寒水。

  一顧重風雲,三冬足文史。

  文史盛紛綸,京洛多風塵。

  猶輕五車富,未重一囊貧。

  李仙非易托,蘇鬼尚難因。

  不惜勞歌盡,誰為聽陽春。

  

晚憩田家

  轉蓬勞遠役,披薜下田家。

  山形類九折,水勢急三巴。

  懸梁接斷岸,澀路擁崩查。

  霧岩淪曉魄,風漵漲寒沙。

  心跡一朝舛,關山萬裏賒。

  龍章徒表越,閩俗本殊華。

  旅行悲泛梗,離贈折疏麻。

  唯有寒潭菊,獨似故園花。

  

出石門

  層岩遠接天,絕嶺上棲煙。

  鬆低輕蓋偃,藤細弱絲懸。

  石明如掛鏡,苔分似列錢。

  暫策為龍杖,何處得神仙。

  

至分陝

  陝西開勝壤,召南分沃疇。

  列樹巢維鵲,平渚下雎鳩。

  憩棠疑勿剪,曳葛似攀樛。

  至今王化美,非獨在隆周。

  

寓居洛濱對雪憶謝二

  (一作洛濱對雪憶謝二兄弟)

  旅思眇難裁,衝飆恨易哀。

  曠望洛川晚,飄颻瑞雪來。

  積彩明書幌,流韻繞琴台。

  色奪迎仙羽,花避犯霜梅。

  謝庭賞方逸,袁扉掩未開。

  高人儻有訪,興盡詎須回。

  

北眺舂陵

  攬轡疲宵邁,驅馬倦晨興。

  既出封泥穀,還過避雨陵。

  山行明照上,溪宿密雲蒸。

  登高徒欲賦,詞殫獨撫膺。

  

夏日遊目聊作

  暫屏囂塵累,言尋物外情。

  致逸心逾默,神幽體自輕。

  浦夏荷香滿,田秋麥氣清。

  詎假滄浪上,將濯楚臣纓。

  

同崔駙馬曉初登樓思京

  麗譙通四望,繁憂起萬端。

  綺疏低晚魄,鏤檻肅初寒。

  白雲鄉思遠,黃圖歸路難。

  唯餘西向笑,暫似當長安。

  

月夜有懷簡諸同病

  閑庭落景盡,疏簾夜月通。

  山靈響似應,水淨望如空。

  棲枝猶繞鵲,遵渚未來鴻。

  可歎高樓婦,悲思杳難終。

  

敘寄員半千

  薄宦三河道,自負十餘年。

  不應驚若厲,隻為直如弦。

  坐曆山川險,籲嗟陵穀遷。

  長吟空抱膝,短翮詎衝天。

  魂歸滄海上,望斷白雲前。

  釣名勞拾紫,隱跡自談玄。

  不學多能聖,徒思鴻寶仙。

  斯誌良難已,此道豈徒然。

  嗟為刀筆吏,恥從繩墨牽。

  岐路情雖狎,人倫地本偏。

  長揖謝時事,獨往訪林泉。

  寄言二三子,生死不來旋。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

  三十二餘罷,鬢是潘安仁。

  四十九仍入,年非朱買臣。

  縱橫愁係越,坎壈倦遊秦。

  出籠窮短翮,委轍涸枯鱗。

  窮經不沾用,彈鋏欲誰申。

  天子未驅策,歲月幾沉淪。

  輕生長慷慨,效死獨殷勤。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一得視邊塞,萬裏何苦辛。

  劍匣胡霜影,弓開漢月輪。

  金刀動秋色,鐵騎想風塵。

  為國堅誠款,捐軀忘賤貧。

  勒功思比憲,決略暗欺陳。

  若不犯霜雪,虛擲玉京春。

  

春夜韋明府宅宴得春字

  酌桂陶芳夜,披薜嘯幽人。

  雅琴馴魯雉,清歌落範塵。

  宿雲低迥蓋,殘月上虛輪。

  幸此承恩洽,聊當故鄉春。

  

過張平子墓

  西鄂該通理,南陽擅德音。

  玉卮浮藻麗,銅渾積思深。

  忽懷今日昔,非複昔時今。

  日落豐碑暗,風來古木吟。

  惟歎窮泉下,終鬱羨魚心。

  

從軍中行路難二首

  (一作行軍軍中行路難、 軍中行路難)

  君不見封狐雄虺自成群,馮深負固結妖氛。

  玉璽分兵征惡少,金壇受律動將軍。

  將軍擁旄宣廟略,戰士橫行靜夷落。

  長驅一息背銅梁,直指三巴登劍閣。

  閣道岧嶢起戍樓,劍門遙裔俯靈丘。

  邛關九折無平路,江水雙源有急流。

  征役無期返,他鄉歲華晚。

  杳杳丘陵出,蒼蒼林薄遠。

  途危紫蓋峰,路澀青泥阪。

  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

  絕壁千裏險,連山四望高。

  中外分區宇,夷夏殊風土。

  交趾枕南荒,昆彌臨北戶。

  川原繞毒霧,溪穀多淫雨。

  行潦四時流,崩查千歲古。

  漂梗飛蓬不自安,捫藤引葛度危巒。

  昔時聞道從軍樂,今日方知行路難。

  滄江綠水東流駛,炎洲丹徼南中地。

  南中南鬥映星河,秦川秦塞阻煙波。

  三春邊地風光少,五月瀘中瘴癘多。

  朝驅疲斥候,夕息倦樵歌。

  向月彎繁弱,連星轉太阿。

  重義輕生懷一顧,東伐西征凡幾度。

  夜夜朝朝斑鬢新,年年歲歲戎衣故。

  灞城隅,滇池水,天涯望轉積,地際行無已。

  徒覺炎涼節物非,不知關山千萬裏。

  棄置勿重陳, 征行多苦辛。

  且悅清笳楊柳曲,詎憶芳園桃李人。

  絳節朱旗分白羽,丹心白刃酬明主。

  但令一被君王知,誰憚三邊征戰苦。

  行路難,幾千端,無複歸雲憑短翰,

  

空餘望日想長安。

  (此首一作辛常伯詩)

  君不見玉關塵色暗邊庭,

  銅鞮雜虜寇長城。

  天子按劍征餘勇,

  將軍受脤事橫行。

  七德龍韜開玉帳,

  千裏鼉鼓疊金鉦。

  陰山苦霧埋高壘,

  交河孤月照連營。

  連營去去無窮極,

  擁旆遙遙過絕國。

  陣雲朝結晦天山,

  寒沙夕漲迷疏勒。

  龍鱗水上開魚貫,

  馬首山前振雕翼。

  長驅萬裏讋祁連,

  分麾三命武功宣。

  百發烏號遙碎柳,

  七尺龍文迥照蓮。

  春來秋去移灰琯,

  蘭閨柳市芳塵斷。

  雁門迢遞尺書稀,

  鴛被相思雙帶緩。

  行路難,行路難,

  誓令氛祲靜皋蘭。

  但使封侯龍額貴,

  詎隨中婦鳳樓寒。

  (同辛常伯作)

  

帝京篇

  山河千裏國,城闕九重門。

  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裏崤函穀,鶉野龍山侯甸服。

  五緯連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橫地軸。

  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

  桂殿嶔岑對玉樓,椒房窈窕連金屋。

  三條九陌麗城隈,萬戶千門平旦開

  複道斜通鳷鵲觀,交衢直指鳳凰台。

  劍履南宮入,簪纓北闕來。

  聲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鉤陳肅蘭戺,璧沼浮槐市。

  銅羽應風回,金莖承露起。

  校文天祿閣,習戰昆明水。

  朱邸抗平台,黃扉通戚裏。

  平台戚裏帶崇墉,炊金饌玉待鳴鍾。

  小堂綺帳三千戶,大道青樓十二重。

  寶蓋雕鞍金絡馬,蘭窗繡柱玉盤龍。

  繡柱璿題粉壁映,鏘金鳴玉王侯盛。

  王侯貴人多近臣,朝遊北裏暮南鄰。

  陸賈分金將宴喜,陳遵投轄正留賓。

  趙李經過密,蕭朱交結親。

  丹鳳朱城白日暮,青牛紺幰紅塵度。

  俠客珠彈垂楊道,倡婦銀鉤采桑路。

  倡家桃李自芳菲,京華遊俠盛輕肥。

  延年女弟雙鳳入,羅敷使君千騎歸。

  同心結縷帶,連理織成衣。

  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蘭燈燈九微。

  翠幌珠簾不獨映,清歌寶瑟自相依。

  且論三萬六千是,寧知四十九年非。

  古來榮利若浮雲,人生倚伏信難分。

  始見田竇相移奪, 俄聞衛霍有功勳。

  未厭金陵氣,先開石槨文。

  朱門無複張公子,灞亭誰畏李將軍。

  相顧百齡皆有待,居然萬化鹹應改。

  桂枝芳氣已銷亡,柏梁高宴今何在。

  春去春來苦自馳,爭名爭利徒爾為。

  久留郎署終難遇,空掃相門誰見知。

  當時一旦擅豪華,自言千載長驕奢。

  倏忽摶風生羽翼,須臾失浪委泥沙。

  黃雀徒巢桂,青門遂種瓜。

  黃金銷鑠素絲變,一貴一賤交情見。

  紅顏宿昔白頭新,脫粟布衣輕故人

  故人有湮淪,新知無意氣。

  灰死韓安國,羅傷翟廷尉。

  已矣哉,歸去來。

  馬卿辭蜀多文藻,揚雄仕漢乏良媒。

  三冬自矜誠足用,十年不調幾邅回。

  汲黯薪逾積, 孫弘閣未開。

  誰惜長沙傅,獨負洛陽才。

  

疇昔篇

  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

  既托寰中賞,方承膝下歡。

  遨遊灞水曲,風月洛城端。

  且知無玉饌,誰肯逐金丸。

  金丸玉饌盛繁華,自言輕侮季倫家。

  五霸爭馳千裏馬,三條競騖七香車。

  掩映飛軒乘落照,參差步障引朝霞。

  池中舊水如懸鏡,屋裏新妝不讓花。

  意氣風雲倏如昨,歲月春秋屢回薄。

  上苑頻經柳絮飛,中園幾見梅花落。

  當時門客今何在,疇昔交朋已疏索。

  莫教憔悴損容儀,會得高秋雲霧廓。

  淹留坐帝鄉,無事積炎涼。

  一朝披短褐,六載奉長廊。

  賦文慚昔馬,執戟歎前揚。

  揮戈出武帳,荷筆入文昌。

  文昌隱隱皇城裏,由來奕奕多才子。

  潘陸詞鋒駱驛飛,張曹翰苑縱橫起。

  卿相未曾識,王侯寧見擬。

  垂釣甘成白首翁,負薪何處逢知己。

  判將運命賦窮通,從來奇舛任西東。

  不應永棄同芻狗,且複飄颻類轉蓬。

  容鬢年年異,春華歲歲同。

  榮親未盡禮,徇主欲申功。

  脂車秣馬辭鄉國,縈轡西南使邛僰。

  玉壘銅梁不易攀,地角天涯眇難測。

  鶯囀蟬吟有悲望,鴻來雁度無音息。

  陽關積霧萬裏昏,劍閣連山千種色。

  蜀路何悠悠,岷峰阻且修。

  回腸隨九折,迸淚連雙流。

  寒光千裏暮,露氣二江秋。

  長途看束馬,平水且沉牛。

  華陽舊地標神製,石鏡蛾眉真秀麗。

  諸葛才雄已號龍,公孫躍馬輕稱帝。

  五丁卓犖多奇力,四士英靈富文藝。

  雲氣橫開八陣形,橋形遙分七星勢。

  川平煙霧開,遊戲錦城隈。

  墉高龜望出,水淨雁文回。

  尋姝入酒肆,訪客上琴台。

  不識金貂重,偏惜玉山頹。

  他鄉冉冉消年月,帝裏沈沈限城闕。

  不見猿聲助客啼,唯聞旅思將花發。

  我家迢遞關山裏,關山迢遞不可越。

  故園梅柳尚餘春,來時勿使芳菲歇。

  解鞅欲言歸, 執袂愴多違。

  北梁俱握手,南浦共沾衣。

  別情傷去蓋, 離念惜徂輝。

  知音何所托,木落雁南飛。

  回來望平陸, 春來酒應熟。

  相將菌閣臥青溪,且用藤杯泛黃菊。

  十年不調為貧賤,百日屢遷隨倚伏。

  隻為須求負郭田,使我再幹州縣祿。

  百年鬱鬱少騰遷,萬裏遙遙入鏡川。

  涘江拂潮衝白日,淮海長波接遠天。

  叢竹凝朝露,孤山起暝煙。

  賴有邊城月,常伴客旌懸。

  東南美箭稱吳會,名都隱軫三江外。

  塗山執玉應昌期,曲水開襟重文會。

  仙鏑流音鳴鶴嶺,寶劍分輝落蛟瀨。

  未看白馬對蘆芻,且覺浮雲似車蓋。

  江南節序多,文酒屢經過。

  共踏春江曲,俱唱采菱歌。

  舟移疑入鏡,棹舉若乘波。

  風光無限極,歸楫礙池荷。

  眺聽煙霞正流眄,即從王事歸艫轉。

  芝田花月屢裴回,金穀佳期重遊衍。

  登高北望嗤梁叟,憑軾西征想潘掾。

  峰開華嶽聳疑蓮,水激龍門急如箭。

  人事謝光陰,俄遭霜露侵。

  偷存七尺影,分沒九泉深。

  窮途行泣玉,憤路未藏金。

  茹荼空有歎,懷橘獨傷心。

  年來歲去成銷鑠,懷抱心期漸寥落。

  掛冠裂冕已辭榮,南畝東皋事耕鑿。

  賓階客院常疏散,蓬徑柴扉終寂寞。

  自有林泉堪隱棲,何必山中事丘壑。

  我住青門外,家臨素滻濱。

  遙瞻丹鳳闕,斜望黑龍津。

  荒衢通獵騎,窮巷抵樵輪。

  時有桃源客,來訪竹林人。

  昨夜琴聲奏悲調,旭旦含顰不成笑。

  果乘驄馬發囂書,複道郎官稟綸誥。

  冶長非罪曾縲絏,長孺然灰也經溺。

  高門有閱不圖封,峻筆無聞斂敷妙。

  適離京兆謗,還從禦史彈。

  炎威資夏景,平曲況秋翰。

  畫地終難入,書空自不安。

  吹毛未可待,搖尾且求餐。

  丈夫坎壈多愁疾,契闊迍邅盡今日。

  慎罰寧憑兩造辭,嚴科直掛三章律。

  鄒衍銜悲係燕獄,李斯抱怨拘秦桎。

  不應白發頓成絲,直為黃沙暗如漆。

  紫禁終難叫,朱門不易排。

  驚魂聞葉落,危魄逐輪埋。

  霜威遙有厲,雪枉遂無階。

  含冤欲誰道,飲氣獨居懷。

  忽聞驛使發關東,傳道天波萬裏通。

  涸鱗去轍還遊海,幽禽釋網便翔空。

  舜澤堯曦方有極,讒言巧佞儻無窮。

  誰能跼跡依三輔,會就商山訪四翁。

  

豔情代郭氏答盧照鄰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關恨蜀川。

  歸雲已落涪江外,還雁應過洛水瀍。

  洛水傍連帝城側,帝宅層甍垂鳳翼。

  銅駝路上柳千條,金穀園中花幾色。

  柳葉園花處處新,洛陽桃李應芳春。

  妾向雙流窺石鏡,君住三川守玉人。

  此時離別那堪道,此日空床對芳沼。

  芳沼徒遊比目魚,幽徑還生拔心草。

  流風回雪儻便娟,驥子魚文實可憐。

  擲果河陽君有分,貨酒成都妾亦然。

  莫言貧賤無人重,莫言富貴應須種。

  綠珠猶得石崇憐,飛燕曾經漢皇寵。

  良人何處醉縱橫,直如循默守空名。

  倒提新縑成慊慊,翻將故劍作平平。

  離前吉夢成蘭兆,別後啼痕上竹生。

  別日分明相約束,已取宜家成誡勖。

  當時擬弄掌中珠,豈謂先摧庭際玉。

  悲鳴五裏無人問,腸斷三聲誰為續。

  思君欲上望夫台,端居懶聽將雛曲。

  沉沉落日向山低,簷前歸燕並頭棲。

  抱膝當窗看夕兔,側耳空房聽曉雞。

  舞蝶臨階隻自舞,啼鳥逢人亦助啼。

  獨坐傷孤枕,春來悲更甚。

  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錦江中霞似錦。

  錦字回文欲贈君,劍壁層峰自糾紛。

  平江淼淼分清浦,長路悠悠間白雲。

  也知京洛多佳麗,也知山岫遙虧蔽。

  無那短封即疏索,不在長情守期契。

  傳聞織女對牽牛,相望重河隔淺流。

  誰分迢迢經兩歲,誰能脈脈待三秋。

  情知唾井終無理,情知覆水也難收。

  不複下山能借問,更向盧家字莫愁。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玄都五府風塵絕,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實千年非易待,桑田一變已難尋。

  別有仙居對三市,金闕銀宮相向起。

  台前鏡影伴仙娥,樓上簫聲隨鳳史。

  鳳樓迢遞絕塵埃,鶯時物色正裴回。

  靈芝紫檢參差長,仙桂丹花重疊開。

  雙童綽約時遊陟,三鳥聯翩報消息。

  盡言真侶出遨遊,傳道風光無限極。

  輕花委砌惹裾香,殘月窺窗覘幌色。

  個時無數並妖妍,個裏無窮總可憐。

  別有眾中稱黜帝,天上人間少流例。

  洛濱仙駕啟遙源,淮浦靈津符遠筮。

  自言少小慕幽玄,隻言容易得神仙。

  佩中邀勒經時序,簫裏尋思複幾年。

  尋思許事真情變,二人容華識少選。

  漫道燒丹止七飛,空傳化石曾三轉。

  寄語天上弄機人,寄語河邊值查客,

  乍可匆匆共百年,誰使遙遙期七夕。

  想知人意自相尋,果得深心共一心。

  一心一意無窮已,投漆投膠非足擬。

  隻將羞澀當風流,持此相憐保終始。

  相憐相念倍相親,一生一代一雙人。

  不把丹心比玄石,惟將濁水況清塵。

  隻言柱下留期信,好欲將心學鬆蕣。

  不能京兆畫蛾眉,翻向成都騁騶引。

  青牛紫氣度靈關,尺素赩鱗去不還。

  連苔上砌無窮綠,修竹臨壇幾處斑。

  此時空床難獨守,此日別離那可久。

  梅花如雪柳如絲,年去年來不自持。

  初言別在寒偏在,何悟春來春更思。

  春時物色無端緒,雙枕孤眠誰分許。

  分念嬌鶯一種啼,生憎燕子千般語。

  朝雲旭日照青樓,遲暉麗色滿皇州。

  落花泛泛浮靈沼,垂柳長長拂禦溝。

  禦溝大道多奇賞,俠客妖容遞來往。

  寶騎連花鐵作錢,香輪騖水珠為網。

  香輪寶騎競繁華,可憐今夜宿倡家。

  鸚鵡杯中浮竹葉,鳳凰琴裏落梅花。

  許輩多情偏送款,為問春花幾時滿。

  千回鳥信說眾諸,百過鶯啼說長短。

  長短眾諸判不尋,千回百過浪關心。

  何曾舉意西鄰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南陌西鄰鹹自保,還轡歸期須及早。

  為想三春狹斜路,莫辭九折邛關道。

  假令白裏似長安,須使青牛學劍端。

  蘋風入馭來應易,竹杖成龍去不難。

  龍飆去去無消息,鸞鏡朝朝減容色。

  君心不記下山人,妾欲空期上林翼。

  上林三月鴻欲稀,華表千年鶴未歸。

  不分淹留桑路待,隻應直取桂輪飛。

  於易水送人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據《史記·刺客列傳》記載,戰國末年荊軻燕太子丹複仇,奉命入秦,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歸還諸侯之地。臨行時燕太子丹及眾賓客如高漸離宋意著白衣冠(喪服)送於易水,臨別時高漸離擊築,荊軻應聲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歌聲悲壯激越,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 遂發。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複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唐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駱賓王以侍禦史職多次上疏諷諫,觸忤武後,不久便被誣下獄。儀鳳四年(公元679年),六月,改元調露(即調露元年),秋天,駱賓王遇赦出獄。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帶,側身於軍幕之中,決心報效國家。此詩大約寫於這一時期,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別友人時的感受,並借詠史以喻今。整首詩寓意深遠,筆調蒼涼。

  從詩題上看這是一首送別詩,從詩的內容上看這又是一首詠史詩。駱賓王長期懷才不遇,佗傺失誌,身受迫害,愛國之誌無從施展。他在送別友人之際,通過詠懷古事,表達對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對現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極大苦悶。寫易水送別一事,慷慨悲壯,氣概橫絕,尤其是“水猶寒”三字,雖古人已去,而英風壯采,懍烈如生;使人仿佛聽到風兒蕭蕭,猶如聽到人聲嗚咽,頓生感慨。全詩以強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煉的手法,擺脫了初唐委靡纖弱的詩風影響,標誌著唐代五言絕句的成熟,為唐詩的健康發展開拓了道路。

  譯文:

在這個地方荊軻告別燕太子丹,壯士悲歌壯氣,怒發衝冠。那時的人已經都已不在,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駱賓王,姓駱,字觀光,名賓王,婺州義烏人(今中國浙江義烏)人。他幼年就才華出眾,高宗永徽年間(650—655年)為道王李元慶府屬,後以奉禮郎從軍西域,久戍邊疆。儀鳳中(676—679年),由長安主簿入朝為侍禦史,因上書議論政事,觸忤武則天下獄,貶臨海縣丞,悒悒不得誌,乃棄官而去。睿宗文明元年(684年),他以衰暮之年投奔徐敬業討伐武則天,並寫下了著名的《討武照檄》。武則天讀到一杯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讚歎他很有才氣,說宰相安得失此人在臨海時,他曾寫過一首《久客臨海有懷》,借景抒情:天涯非日觀,地岜望星樓。練光搖亂馬,劍氣上連牛。草濕姑蘇夕,葉下洞庭秋。欲知淒斷意,江上涉安流

(來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9950.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