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樂及大自然

讓詩詞書法, 音樂及精彩的大自然美化及充實我們的生活 - 伊梅邀請您
個人資料
正文

音樂欣賞入門的捷徑 (原創)

(2009-04-27 07:25:18) 下一個




音樂欣賞入門的捷徑 ( 原創)


人如不欣賞音樂,等於缺少了人生的一大樂趣;當您聽到一支震動您的靈魂的樂曲或引起您的心靈共鳴的一首好聽的歌時,您會覺得在這之前我是不是白活在世上了?我自己就有過這種經曆。

近年來有許多科學家通過科學研究證實,音樂對人的身心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音樂還有很多奇妙的功能。美國一位醫學家曾統計了 35 名美國已故著名音樂指揮的年齡,他們的平均壽命為 73.4 歲,高於美國男子的平均壽命 5 年。據德、意等國家的調查,經常聽音樂的人比不聽音樂的人壽命通常要長 5~10 年。 ( http://hi.baidu.com/wo4feifei/blog/item/df222cb3d1e7eda7d8335a53.html

音樂,詩,繪畫 和藝術攝影都應屬於抽象類別,不象實物或普通的照片那麽直觀,好懂。但是大師級的極好的作品會跨越抽象與現實的障礙,讓普通甚至沒有受過一點入門教育的人(“音樂盲”)受到音樂的喜怒哀樂的感染。比如說小斯特勞斯的“藍色的多瑙河”,貝多芬的“田園” ,及中國的音樂“江河水”和“百鳥朝鳳”等。

凡事開頭難。國外的人比較講究受入門教育,比如談到澳洲的文化之一:品嚐葡萄酒。我曾問我的同行那麽苦的葡萄酒有啥好喝?他告訴我他花了錢去上了一個入門短訓班後才知道如何品嚐葡萄酒。我得到了些啟發,而後又經過一幫愛好品嚐葡萄酒的同事們的熏陶和基本訓練後我才懂得欣賞葡萄酒,能從酒的“苦澀”中能嚐出葡萄的水果味。

欣賞音樂也最好要受些入門教育。那天和一個同齡好友談起聽音樂,她是個很幽默的人,說她最不喜歡聽音樂,有時在網上好好地瀏覽突然音樂聲起,把她嚇一跳。這不得不使我想談談自已受音樂欣賞入門(啟蒙)教育的親生體會。在我們那時代 ( 1966-1980 )(文革時剛上小學 3 年級),電影隻有三戰(南征北戰,地道戰 和 地雷戰)和八戲(八個樣板戲)可看;哪象當今音樂和歌曲隨手任您挑來。我記得在上初中學時僅上過兩堂正兒八經的音樂課,我是洗耳恭聽,認認真真地記筆記,學會了識簡譜。那時好在有不少好聽的老歌和樣板戲,常常跟著收音機大唱樣板戲,李鐵梅,少劍波,楊子榮,阿慶嫂等都能唱得很象。上高中時,有一次老師抄出班裏一個女生的“莫斯科郊外的夜晚” 手抄歌詞,說這是黃色歌曲。

恢複高考後,我上了南京大學,在學業的後期,即 1980 或 1981 年,我們這代人才首次接觸到大陸外的歌曲,主要是台灣的校園歌曲及香港的鄧麗君的極好聽的,所謂的“靡靡之音”,而後是西洋古典的圓舞曲為主的名家音樂(因為學校剛開始興起交誼舞)。就在那時,我有幸地參加了在南大最受益的兩次與專業無關的啟蒙講座: 1. 古典(西洋 western classic )音樂欣賞, 2. 油畫(西洋 western )欣賞。我記得當時一位音樂係的講師在座無虛席的禮堂裏播放貝多芬的“田園”(第六交響樂)並講解如何欣賞貝多芬描述到郊外的愉快心情等。他還給我們聽了貝多芬的“命運”(第五交響樂)序章,說聽起來象是有人在敲門,大家覺得真有那樣的感覺。講師還係統地介紹貝多芬的其他的交響樂以及其他第一流音樂家的作品。

那就是我的第一次受益非淺的音樂欣賞入門教育,此後自己就能夠有意識地去留意更多的作品及對作品的講解,比如我特喜愛的迪斯尼製作的“ Fantasia” (幻想曲)電影 1 ,用動漫形式對音樂大師們的作品作了極通俗及直觀化的解釋( interpretation ),尤其是把貝多芬的“田園” 解釋得如此形象

化,連小孩子都能聽得看得入迷,我們大人則如癡如醉。我喜歡在郊遊的路上的汽車裏播放“田園”,看著窗外的美景更能體會貝多芬的音樂的優美貼切,所以心情特好。後來聽了介紹製作“ Fantasia” (幻想曲)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和“音樂盲”對古典音樂的興趣和進行啟蒙如何欣賞,這是一種更易接受的音樂欣賞入門的教育方式。我認為每個人都該看看這個電影,特別是還在“門外”的人,看過之後您會開始喜歡西洋古典音樂的,從而為您增加生活的樂趣。聽音樂會。在澳大利亞有一個政府辦的廣播電台頻道( ABC Classic FM )就是專門致力於讓聽眾欣賞西洋古典音樂和歌劇,非常好,不但播放各音樂大師作品,還有許多音樂會實況轉播 . 每個星期日還有個聽眾點播節目,此節目是主持人事先從聽眾點播的要求裏挑出一些音樂作品後編成有邏輯性的一組音樂,而且在播放之前簡單介紹一下此音樂的來源及意義等。

中國的古典音樂對我們來說更易入門,當然想要達到“高山流水”遇知音 2 的程度

還需要花一定的功夫的。十幾年前我在國內曾從廣播中聽過介紹 “梁祝”的節目,對更好地欣賞“梁祝”很有幫助。現在國內的許多網站比如 http://www.guqu.net/ (中國古曲網)都可以用來幫助我們了解和學會欣賞中國的古典音樂。

今天我們除了擁有各種形式的大量的 音樂作品的收藏( CD , DVD 等),還有 文學城和 YouTube 上熱心網友的愛心奉獻,大家可以利用“連接”更有效地一邊上網瀏覽,一邊欣賞自己喜愛的音樂大師的作品,況且有的網友如浪寬還附上介紹 音樂 大師的作品和各樂章的描述,以便使我們更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希望您早日聽到敲動您的心房,引起您的共鳴的好音樂或歌曲!


1
Fantasia (film) - A collection of animated interpretations of

great works of Western Classic Music


http://en.wikipedia.org/wiki/Fantasia_(film)



2
高山流水

二、成

  高山流水

  解釋: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處 戰國 · 鄭 · 列禦寇《列子 · 湯問》: “ 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鍾子期曰: '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 而誌在流水,鍾子期曰: ' 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比喻樂曲高妙

  示例:清 · 袁於令《西樓記 · 病晤》: “ 清音繞畫梁,一聲一字,萬種悠揚,高山流水相傾賞。 ”

  孔聖人尚學琴於師襄,一操便知其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

三、典

  

  伯牙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鍾子期曰: “ 善哉,巍巍兮若泰山! ” 誌在流水,鍾子期曰: “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

  後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複鼓琴,以為世無足複為鼓琴者 。

  傳說先 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 , 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 “ 巍巍乎誌在高山 ” 和 “ 洋洋乎誌在流水 ” 。伯牙驚曰: “ 善哉,子之心與吾同。 ” 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春秋時代,有個叫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隻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 “ 你已經學會了。 ”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麵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隻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 “ 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 ” 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 “ 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 ” 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 “ 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 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

  兩人分別約定,明年此時此刻還在這裏相會。第二年,伯牙如期赴會,但卻久等子期不到。於是,伯牙就順著上次鍾子期回家的路去尋找。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打聽子期的家。這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親。老人告訴伯牙,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讀書,再加上家境貧寒,積勞成疾,已經在半月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時擔心伯牙會這在裏久等,叮囑老人一定要在這一天來通知伯牙。聽到這個消息後悲痛欲絕。他隨老人來到子期的墳前,撫琴一曲哀悼知己。曲畢,就在子期的墳前將琴摔碎,並且發誓終生不再撫琴。自此始有高山流水遇知音 , 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典故 , 後有稱頌其事,在此築館紀念,稱為琴台,現琴台東對龜山,西臨月湖,成為武漢著名古跡勝地 。

伯牙 ,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說他 “ 姓俞名瑞,字伯牙 ” 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書》與《荀子》、《琴操》、《列子》等書中均為 “ 伯牙 ” 。東漢高誘注曰: “ 伯姓,牙名,或作雅 ” ,現代的《辭源》也注曰: “ 伯姓牙名 ” 。伯在古代是個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時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時擅長相馬的伯樂等 。

(來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17022.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yimei192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TZMAN的評論: 改為“三戰”,謝謝提醒!
yimei1926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是的,和你有同感,比如說我就是喜歡好老歌,我想一來由於都是專業譜曲家寫的,二來歌詞也是專家寫的,有美的感覺;當今的歌需百裏挑一首好的,多半是業餘的水平。歌詞粗糙,音樂的水準也差,不是象講話一樣的平淡,就是吼叫似的噪音。至於年齡的問題是由於用我母親的,想紀念她,過一段再改吧。
TZMAN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很有同感。那個時候人有音樂饑渴,而現在則是音樂垃圾太多了。
可是為什麽要憑空給自己加上三十歲呢?很不謙虛。
那個時候是三吧戰,還有《地雷戰》。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