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但有三寸氣,敢叫鬼神驚——記詩人江嬰(二)

(2009-03-09 20:00:12) 下一個
 麵對我這個年齡相差幾十歲的不速之客,老人猶見老友,談笑風生,快人快語,有問必答,一下子打消了我行前的怯意,拉近了我們的距離。不到半個時辰,我就了解了老人的基本身世:清華大學畢業,從參加學運開始步入革命隊伍,而後奔赴當年為許多熱血青年仰慕的解放區。建國伊始,就被調到政務院(即現在的國務院)任職,不長的時間就以其學識和能力獲得領導器重。但是,法製與民主思想極其濃厚的他,漸漸地就對政界一係列有違法製與民主的做法產生了懷疑和抵觸。單純的他,總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難道這就是我舍棄學業、放棄前途,甚至用生命所追求的民主理想?鬱悶的他終於向組織遞交了辭呈,希望從事從小就立誌的教育事業。七次堅辭,才獲準去職。但生性耿直的他,並沒有找到理想的桃源,不久就因言被打成右派,投入非人的煉獄。在22年的管製歲月,他失去了人生最美好的年華,也幾次與死神擦肩。悲憤出詩人,飽嚐艱辛的他以血淚作墨,寫就了一篇篇史詩般的歌賦,在他的詩裏不僅飽蘸了心酸,而更多的是憂國憂民的感慨和沉思。離休以後,筆耕更健,詩集不斷,海內外爭睹,成為獨樹一幟的兼具古典風格與現實主義的詩詞大家。

  談話間,老人不時吟詠力作,時而低徊,時而激昂,但更多的是對國家與民族的前途憂思惆悵:



“老命將殘心未殘,馳眸回首兩身寒。平生唯望民為主,敢罷招魂一曲彈。”



“誰占煙春誰剩秋,黃花笑對覆霜頭。奇刑噴氣加身日,展翅心飛向自由。”



“嚐盡人生味,唯餘死不知。 真誠邀一夢,大笑越雷池。 ”



“寧嚐寂寞不嚐歡,顛倒人生顛倒看。四十餘年驀回首,春花滿眼覺心寒。”



“淚寫滄桑萬卷圖,後來觀者必驚呼。 人生曆劫何如此,隻為心靈不作奴。”



“傷悲我自借詩傾,久曆榛荊未止行。但得人間存赤子,何愁寰宇不風清。 ”



“一萬裏江翻夢幻, 五千年月照荒唐。”



“粵魯川蘇集一餐,圓台方桌滿杯盤。魚蝦自是江淮好,水困災民酒困官。”



“風雨一生寧膽寒,必橫雲海絕漫漫。難為鵬鳥還鯤去,拚卻衰殘搏巨瀾。”



“自古功成者,虛懷幾人守?”



“中華傳統家天下,辛亥抽刀空斷流。”



“若問玄機何處在,權為真主法為奴。”



“一生為革命,反作奴與仆。 ”



“千年古國囊中物,九野蒼生策下牲。 ”



......

 望著老人那剛直的身板,聽著詩人那鏗鏘的韻律,不禁和那句古辭聯係起來:老夫聊發少年狂。是的,在我麵前的就是一位少年,一位抱定理想、矢誌不渝、願於信仰共生死的無邪少年!一位但有三寸氣,敢叫鬼神驚的白發少年!




附記:

江嬰先生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陸陸續續寫了不少詩,並從八十年代開始在大陸、香港出版了《半葉詩選》、《江嬰詩集》、《霜前拾葉》、《霜前橫笛》等十幾本詩集。近期又將有《江嬰詩存》付梓。
綜觀江嬰先生的詩詞,其最大的特點是:在繼承了中國詩歌史所冶煉的詩藝的基礎上,以一個有良知的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境界,審時析勢,寓思於辭,鞭惡崇善,敢憤敢歌,用今人之語,寫今人之事;加上其作品 格律規整而不失揮灑,用辭凝練而不失蘊籍,既給人們引發了深刻的人文思考,也使人欣賞到了頗具美學價值的詩作。尤為稱道的是,他無論是身居高堂抑或慘處逆境而依然理性思維、意誌彌堅。這一點在他的詩詞中得到了全麵地體現。在其作品中,不論是憤而悲歌之作還是怡而抒情之賦,都浸透著對社會和民生的責任感並充滿著率真達觀的美好願景。
正是基於江嬰先生的成就,國際學者基金會於2007年將第一屆中國自由文化獎中之詩歌獎授予了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一片冰心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久聞“南熊北江”,卻無緣讀其全詩見其尊顏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