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刺殺希特勒》:政變,讓刺殺不再乏味

(2009-03-08 23:06:32) 下一個

《刺殺希特勒》:政變,讓刺殺不再乏味



觀看本片請點擊:刺殺希特勒
http://www.vodgo.com/84914.html

%u523A%u6740%u5E0C%u7279%u52D2



陰謀論對於文學作品的最大作用便是它可以使原本簡單的事件變得曲折,而結果的不確定又恰恰能製造出最揪心的緊張體驗,當現實與計劃發生偏差時,陰謀所帶來的藝術效果正在舞台上慢慢地發酵。
——基督山伯爵 題

戰爭電影在上世紀80、90年代曾經是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一種類型片,然而自從進入了21世紀以後,伴隨著傳統動作片的沒落,以二戰作為題材的戰爭電影似乎也逐漸淡出了好萊塢的熒幕。全新的電腦特效讓電影藝術再一次成為了真正的“造夢藝術”,魔幻式的戰爭史實取代了最為簡樸的二戰史實,繼而以全新的視覺衝擊肆虐於熒幕之上,傳統二戰片中所追求的那種血流成河第一次遭遇了冷場。就戰爭火力而論,真正重量級的二戰電影迄今為止始終都停留在1998年的那部《拯救大兵瑞恩》。

作為在熒幕上已經久違了的二戰電影,布萊恩·辛格此次執導的《刺殺希特勒》並沒有試圖去挑戰《拯救大兵》的那份火力,也沒有試圖去嚐試《父輩的旗幟》所透露的那種反思情懷,他巧妙地使用了驚悚片的製作模式,充分挖掘了整個故事中的陰謀元素,從而使《刺殺希特勒》成為了一部沒有大場麵但同樣可以做到引人入勝的二戰大作。

把施陶芬堡上校一手策劃的這起“720事件”搬上熒幕,並且成為一部擁有2小時時長的戰爭片著實有著不小的難度。這起刺殺案本身是一個曆史事件,它曾經真實地在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上發生過,對於事實的尊重與再現成為了影片的劇本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1944年的7月20日,施陶芬堡上校將一個藏有炸彈的公文包放在了希特勒的會議桌下,炸彈引爆後按計劃實施了“瓦爾基裏計劃”,計劃表麵上是鎮壓德軍內部騷亂的應急行動,而事實上卻是一次標準的暗殺奪權行動。影片的原名“Valkyrie”就是直接引用了這次行動的代號,然而影片的中文譯名似乎曲解了影片所試圖表現的核心。無論是《刺殺希特勒》還是公映時將要使用的《行動目標希特勒》,這兩個片名都將重點放在了對希特勒的刺殺上,可事實上導演是試圖敘述一個完整的“瓦爾基裏”計劃,而並非是簡單的刺殺希特勒行動。

這樣的片名在前期印象上就潛意識地把觀眾帶入了一個誤區。很容易讓人想當然地以為影片的高潮應該出現在刺殺希特勒的那一刻,就好像傳統意義上的刺客電影一樣,經過一係列地平鋪直敘,最後刺客躲在大樓的對麵,用狙擊鏡瞄準重要目標的頭部,隨後視線跟著目標移動,在關鍵時刻扣動扳機,引爆最後的高潮,伴隨著任務的失敗,代表正義的一方取得了勝利,影片也隨之宣告結束。虛擬杜撰的刺殺故事一般都喜歡這樣設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火線任務》與布魯斯威利斯的《豺狼日記》就是這類電影的代表作。但是《刺殺希特勒》沒有辦法走他們那樣的虛擬套路。在這個真實發生過的事件中,刺客所代表的是正義,而代表正義的刺客在最後失敗了,成為了烈士,這是一個悲劇。並且在史實中,整個刺殺行動自始至終都是在密謀進行的,希特勒的這方完全沒有任何直接地對抗措施,所以交叉剪輯式地正反對比敘述也完全無法在這裏得到有效地發揮。再看刺殺行動本身也僅僅是靠近敵人再放置炸彈這樣的簡單手法,幹淨利索,但是卻效果直接,如此簡潔明了的手段完全沒有辦法單獨地成為整個故事的高潮。

回歸頭來仔細想一下,一旦把故事的關注點放在了整個“瓦爾基裏計劃”上,那麽影片的高潮部分與核心情節也就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布萊恩·辛格便是從這個角度作為切入點著手的。

影片首先交代了施陶芬堡上校在北非的戰鬥經曆,雖然篇幅不長,但是切中要害,他曾經全心全意地效忠於阿道夫·希特勒,他是上校官銜裏最年輕的軍官,他甚至在北非戰場上貢獻出了自己的左眼與右手。多年的戰爭讓他的信仰發生了動搖,他開始意識到希特勒和他的法西斯統治才是一切罪惡的源頭,而持有同樣觀點的德國軍官並不占少數,唯有終結希特勒的生命,推翻現有的政權,才是納粹德國惟一的出路。這些情節本身相當平淡,然而卻是影片進入正軌前所不得不做的前期鋪墊,這部分情節大約用了40分鍾的時間來加以敘述,除去開頭10分鍾左右的北非劇情,估算下來大約30分鍾的鋪墊其實並不算太長。這些鋪墊之後的每一次交談也都是直接衝著計劃的核心而去的,節奏感開始逐漸加快,影片也第一次散發出了驚悚劇情片的那種味道。

刺殺希特勒的內容在影片節奏加快的那一刻就被提前擺上了舞台,這對於毫無準備的觀眾來說應該是始料不及的。這也就是前麵所說的不恰當的譯名所帶來的“印象誤導”。炸彈的爆炸僅僅是整部影片高潮部分的一個起點,“瓦爾基裏計劃”在炸彈爆炸之後才開始正式登台亮相,整個政變從開始到最終失敗的過程瞬間接替了“刺殺希特勒”的內容,成為了影片下半段的核心情節,也就是這場政變的內容構成了那種令人窒息的緊張氣氛。

克裏斯托付·麥考利在這裏再一次發揮了他在懸疑片方麵的編劇才能,事態的實際發展在熒幕上一步步地偏離了原定的計劃,從影片中那段“被浪費的3個小時”開始,我們都知道這個計劃完了。或者更確切地說,觀眾其實在觀看影片之前就已經知道了這個計劃是失敗的,但是在觀看這樣的一個故事時,沒有人會去考慮到最終的真實結局,觀眾隻會伴隨著劇情地發展,為劇中的人物而感動擔憂,這也就是通常所謂的“引人入勝”了。人在潛意識裏都是希望這個行動能夠成功的,一旦把握了觀眾的這種心態,那麽影片便已經取得了一半勝利,之前的那些平淡鋪墊也就可以輕鬆地被人們所忽視。

回過頭來看導演布萊恩·辛格,他此前最出色的成就主要都是在商業片、娛樂片上,《X戰警》、《超人歸類》的成功歸根結蒂也隻是同一種模式上的成功。《刺殺希特勒》對於他來說可以算是一次轉型地嚐試,當然7500萬美元的投資也並非一個小數目。整部影片的畫麵風格相對來說確實達到了發行方先前所說的那種真實感,對於二戰中柏林原貌的還原也為影片“驚悚性質”的緊張氛圍起到了不少的增色作用,再配上穩定的運動鏡頭,盡管影片幾乎沒有戰爭場麵,但是作為一部劇情片的特點卻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暗殺、政變、事實證明“陰謀論”的藝術效果在二戰電影中所具有的影響力並不比“簡單暴力”來得差,戰爭片作為一種類型片,隻要針對相應的故事選對合理的高潮重心,也同樣能做出引人入勝的效果,血色的生理刺激與主旋律的反思其實並不是戰爭電影惟一的出路。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