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PNP已在北京、上海、蘇州、杭州八個城市設有孵化加速器,並已累計投資孵化超過200家中國創業團隊。

(2017-03-26 11:52:24) 下一個

矽穀創業孵化加速器的中國路線圖:加速布局

2017年03月27日 00:04 新浪綜合

本文來自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趙娜 北京報道

  矽穀創業孵化加速器正加速在華布局。

  2016年7月,創業孵化和投資機構Plug and Play(“PNP”)中國總部簽約落戶北京中關村智造大街,目前,PNP已在北京、上海、蘇州、杭州八個城市設有孵化加速器,並已累計投資孵化超過200家中國創業團隊。

  2017年2月,早期投資和創業加速機構500 Startups宣布任命新任大中華地區主管及合夥人。500 Startups團隊在中國投資了30多家公司,其中多家公司獲得中國企業的後續投資。

  而Y Combinator雖然沒有明確的入華時間表,但首席營運官Qasar Youris在2016年年底表示會一直和中國投資人、創業者保持親密接觸。去年9月,Y Combinator開通微信官方公眾號,中國創業團隊可以在這一通道提交申請。

  矽穀早期風險投資機構Newgen Capital創始及管理合夥人張璐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矽穀有完整的創業生態體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創新中心、孵化器、加速器。不是說好項目都從這樣的渠道來,但創業團隊確實可以通過這些機構了解從0到1的過程,獲得一些基本的起步知識。”

  在中國這個並不缺少早期投資資金,甚至並不缺少孵化器的市場上,遠道而來的創業孵化加速器如何為創業企業服務?中國創業公司的高估值,會否讓他們望而卻步?成長於矽穀創業體係的他們,將如何把握中美跨境的機會?

  孵化加速器的中國啟示錄

  清科研究中心今年3月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中國有科技企業孵化器2530家、全國上報眾創空間名單2345家,兩項合計4875家,成為全球孵化器數量最多的國家。

  “雖然中國孵化器數量發展成為全球最多的國家,但加速器的發展卻遠不如國外。中國雖設立多個加速器,但並未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加速器,中國加速器的全麵開花尚待時日。”上述報告指出。

  21世紀經濟報道早前曾報道過微軟加速器的運營模式(詳見本報2017年2月6日《微軟加速器免費“陽謀”》)。該機構北京駐企CEO羅斌在當次專訪中介紹,微軟加速器並非從0到1的孵化性質,而是從1到10的加速作用。這樣的定位決定著,微軟加速器選擇的往往是已經取得一定成績的快速成長企業。

  前述微軟加速器並不是從矽穀來到中國的初創企業服務機構,但其運營模式和思路同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羅斌對“孵化”和“加速”的界定也適用於其他分別定位為“孵化器”或“加速器”的機構。 

  根據張璐的觀察,中國企業做孵化加速和美國企業做孵化加速有著不同的路徑選擇,“中國重視物理支持,比如辦公空間;美國看重虛擬支持,比如資源、信息。如果美國的孵化器能夠把虛擬孵化的概念帶到中國,這會是一個很好的融合和配合。”

  “他們確實給中國市場帶來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新的做法。大家雖然做的是同樣的事情,但走進去之後能感覺到氣質的不同。”速普創新總經理任立殿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服務方式的不同選擇

  和很多矽穀孵化器和加速器一樣,微軟加速器強調資源的對接;不同點在於,微軟加速器在中國地區擁有自己的入駐企業辦公場地。

  “培訓是一個溝通過程,我們要用培訓裏涉及的方法論去進行實時溝通。這是我們要求創業團隊在加速器內辦公的原因。”羅斌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談及矽穀孵化加速器來華運營的優勢,任立殿分析說:“這些機構一定會吸引到相當優秀的創業項目。他們在矽穀擁有強大的品牌,在從美國等地回國創業的群體中,有天然的影響力。”

  但是,如何服務中國創業團隊、是否在中國本土提供孵化加速服務,以及是否在華設立物理場地提供創業服務,幾家矽穀孵化加速器作出了不同的選擇。

  從結果上看,中國創業者可以加入PNP的在華孵化加速器,通過赴矽穀或在線的方式參與YC的課程,參與500 Startups的加速計劃則仍需要到矽穀進行。

  根據YC早前披露的信息,獲得“YC Fellowship”的團隊不用搬到灣區,可以通過線上的視頻語音的方式參與項目,並由YC提供的專職導師提供支持。同時,該機構還在今年3月推出了一項為期10周的MOOC課程,供創業者進行免費的在線學習。

  短期來看,參與500 Startups的創業公司仍需赴美參與加速計劃。500 Startups大中華區合夥人楊佩珊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從被投項目的業務出發的。建設場地不是我們(在中國)第一第二階段要做的,也許第三第四階段會進行。”

  借勢中美跨境

  創業者的視野和心態都在快速成長。如果說多年前的創業公司通常在業務擴張到相當規模,甚至遇到瓶頸時才采取考慮是否進入全球市場,如今的很多創業者則在創業伊始就把“走出去”作為未來發展的選擇之一。

  當一位美國創業者談到“海外市場”時,進入大腦中的第一個詞往往就是“中國”。在過去多年中美國大型互聯網企業和科技巨頭紛紛入華之後,“到中國去”成為很多創業公司想做的事情。

  以PNP為例,該機構已經從美國矽穀、德國、俄羅斯以及Plug and Play在全球其他國家的孵化器引進了超過100個科技項目;500 Startups在全球的投資項目中,也有一些具有一定體量的企業明確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興趣。

  關於美國創業企業有意拓展中國市場的驅動因素,張璐分析,除了人口紅利,中國市場還有一大優勢——消費者對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適應速度快於美國普通民眾。她進一步解釋,“矽穀地區的接受速度確實很快,但矽穀代表不了整個美國。”

  當然,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對於另一方的創業者來說都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市場,需要企業在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再去進行探索。這意味著,矽穀的創業孵化加速器們如果要做企業“跨境”的服務,隻能服務其項目中已經成長到一定規模的企業。(編輯 林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