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
2014 (136)
2015 (338)
2016 (372)
2017 (389)
2018 (91)
http://bbs.tiexue.net/post2_11627290_1.html
回溯中國大陸液晶麵板產業發展曆史,有一段恩將仇報的曆史不得不提。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爆發,很多台·灣的麵板廠家陷入困境。2009年上半年,工信部、國台辦組織中國大陸彩電廠商,赴中國台灣采購液晶麵板,金額高達44億美元,總量超過1200萬片。一度被評價為“將中國台灣企業拉出了金融危機泥沼”。
不過,台灣人並沒有領情,而是狠狠擺了大陸一道,他們寧願低價賣給韓國,也不賣給大陸,說是不願隻依靠大陸客戶,怕被大陸渠道控製台灣麵板行業。同時韓國企業壓縮對華液晶出口量,開始漲價。接下來的6個月時間,麵板價格漲幅達到了30%以上。台灣跟進韓國企業控製產量,並從中獲利。
2013年,大陸以合夥操控價格的名義對韓台麵板廠高額罰款(3.13億人民幣)。此次事件以後,商貿部擺明了態度:“液晶麵板行業,以後任何事不再與台灣合作”。
如果沒有華星光電和京東方的產能做底氣,中國大陸恐怕也隻能忍氣吞聲。這就是獨立自主的價值。
大國就是這麽任性!不服氣?太平洋不加蓋子,想怎麽隨便跳,沒人攔著。
台灣麵板行業後來多次求饒,但國台辦理都不理。台灣麵板行業因為市場喪失以後技術滯後,逐漸陷入困境。郭台銘甚至不顧顏麵,要中國人大會討論大陸麵板重複建設產能過剩的問題,放台灣麵板行業一條生路。
什麽叫做產能過剩?中國還沒有占據世界第一位置的產業,能叫做產能過剩嗎?要說產能過剩,國外和台灣的廠家,先都死完再來討論這個問題不遲。
對手還沒有死光之前,不要輕言產能過剩,夏普已經倒下,被富士康接手。其他廠家,都在利潤邊沿掙紮。台灣的廠家,已經劣勢盡顯。而嚐到產業鏈甜頭的中國廠家,還在努力擴充產能,玩同質化產品的規模效應,歡迎和中國人過招,保證欲仙欲死。
憑借著領先一代兩代的技術,日韓廠商在高端液晶屏(手機和平板電腦),還有很強的競爭力。而占據主要銷量的計算機顯示器和電視機,中國的液晶麵板廠家,還在不斷擴大市場占有率。
按照正常的預測,到2018年,中國大陸將在液晶麵板這個產業,奪到世界第一的位置(樓主不揣以最壞的惡意,想象萬一北朝鮮有朝一日,幾發炮彈不長眼,正好落在南邊兄弟的液晶生產線上)。到那個時候,全世界的液晶產業鏈,也會逐漸往中國聚集。
如果你想換一台大電視,如今的價格已經便宜了很多。我查了一下天貓,55寸的液晶電視,最低價格2800就可以買到。還不到一台蘋果手機價格的一半。
感謝那些一直在努力的中國企業家。他們讓中國製造,不僅有血有肉,而且有骨氣和靈魂,有力量有分量。
看上去隻是一個液晶麵板產業的故事,然而它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產業的本身,它帶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
任何時候,再難再沒有希望,也要想著要走通自主路線。核心技術很難買來,即使買來,也是落後的,或者代價非常沉重。
液晶產業被台·灣擺了一道以後,大陸對台·灣的合作,終於失去了耐心。事實證明,給台·灣的利益輸送,是下下之策。不僅收買人心無效,而且花錢往往買來的是仇人。
在液晶產業發展過程中,國家資本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後京東方在合肥、成都、鄂爾多斯建立的多條生產線,地方國資委都給予了大量的支持。沒有國家資本力量做後盾,這種技術資金密集型的產業,根本無法熬到盈利的春天。
對一個產業,不要輕易下“產能過剩”的結論。特別是這個產業,還有國際廠商競爭的時候,要關閉生產線,也讓別人先關。中國有市場規模,有社會製度優勢,同樣層次的產業競爭,就算大家都在地獄裏廝殺,最後活下來的也是中國人。
液晶產業的後來居上的經驗,後來推廣到芯片製造、新能源產業,除了被封鎖的核心技術需要時間突破,在大規模資本和巨大市場支撐下,各個領域正在一個個被撕開口子。
任何一個重大產業,背後不僅僅是市場之爭,還是很重要的政治博弈手段。想想,當液晶麵板衰落以後,HTC這樣的企業也逐漸沒落,台·灣產業越來越空心化,他們還有什麽能力和大陸叫板?
如果中國大陸沒有企業做麵板,現在至少一年需要500多億美元用來進口,中國大陸電子工業將是什麽狀況?如此算來,投資在液晶麵板產業的上千億資金,起碼給中國人節約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匯,實在是再合算不過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