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已於本周一在世界貿易組織正式對美國和歐盟提起訴訟,要求它們切實履行中國入世議定書中的有關條款,(ZT)

(2016-12-25 12:29:15) 下一個

中國正式對美歐提起訴訟,全球貿易戰一觸即發!

2016年12月16日10:29   新浪新聞 我有話說(3人參與) 收藏本文

  原標題:中國正式對美歐提起訴訟,全球貿易戰一觸即發!

  作者:陳季冰  來源:公眾號“冰川思想庫”

  如果中美兩國不能就此達成妥協,就有可能對WTO和全球貿易體係造成係統性的重大衝擊。國際商業界已經開始擔心,日漸強硬的中國可能不會等到這場訴訟在WTO內部走完程序就采取反製行動。

  中國已於本周一在世界貿易組織正式對美國和歐盟提起訴訟,要求它們切實履行中國入世議定書中的有關條款,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中國商務部在12月12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它已經要求與歐盟和美國分別展開磋商,並將尋求由一個世貿組織專家組進行裁決。

  現在看來,15年前為中國量身定製的那條歧視性條款已將WTO自身置於一場史無前例的危機之中。

  美國和歐盟麵對嚴峻選擇

  2001年中國加入WTO時簽訂的《入世議定書》第15條是這樣規定的:“在針對來自中國的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時,並不自動采用中國產品國內價格作比對價格,而是選擇第三國產品價格,即替代國價格作對比價格,這種待遇保持15年。

  根據這項條款的規定,到2016年12月11日,它將自動終止。不過,美國、歐盟和日本等WTO成員此前均已明確宣布,未來仍不會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也就是說,一旦與中國發生反傾銷糾紛,它們將繼續使用特殊公式和替代國價格來對中國產品開征懲罰性關稅。(關於這個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我本周一發表在冰川思想庫上的相關文章美歐日拒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開放促改革不複存在 )

 

 ▲世界貿易組織總部 ▲世界貿易組織總部

  對於現在的中國究竟能不能稱得上一個“市場經濟體”,別說在歐美,大概就連中國國內都會引發許多麵紅耳赤的爭論。但如果僅僅依據《入世議定書》第15條的字麵含義,WTO幾乎沒有任何理由不支持中國的訴訟,中國在這場官司中的勝算是很大的。

  眼下,由於各種反西方的陰謀論在中國國內民眾和社會輿論中甚囂塵上,許多國人也許會不假思索地將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的WTO視為一個由西方國家把持和操控的傀儡和工具。然而陰謀論終究隻是視野狹窄、頭腦簡單的人聊以自以為是的迷霧而已,WTO的獨立性是不容置疑的。

  盡管現行世界貿易體係的規則和實施或許主要都是西方國家製定的,但WTO法律體係一旦形成,所有成員在它內部就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平等的義務。如果動輒因為受到政治壓力而扭曲規則,那麽它就不可能存在那麽多年。

  一旦WTO裁決美國和歐盟敗訴,那麽它們就將麵對嚴峻的選擇。

  美國和歐洲當前都承受著二戰以來最強大的民粹主義挑戰,今年英國退歐公投、美國總統大選和不久前意大利修憲公投出現的令人震驚的結果就是這種民粹主義情緒的集中宣泄。築起高牆阻隔外來的商品和人員,看起來是一股不可阻擋的政治潮流。

  如果它們全盤接受WTO的裁決,那麽這種民粹主義壓力就會進一步升溫。尤其是歐盟,2017年對它來說是一個“大考之年”,德國、法國、荷蘭等國(可能還有意大利)都將舉行大選,而大選的結果直接關乎歐盟的生死存亡。

  但如果美國和歐盟拒絕接受WTO裁決,那就會破壞WTO多邊貿易體製的基本規則。就像中國商務部所說的那樣,這將嚴重損害“國際貿易規則的嚴肅性”。危言聳聽一些,歐盟、美國、中國和日本是當今全球前四大經濟體和貿易體,假如它們之前發生不可調和的衝突,整個WTO體係因此解體都不是什麽不可想象的事情。

  事態仍有轉圜餘地

  不過,WTO的爭端解決將會經曆一個曠日持久的冗長程序,這類事關重大的裁決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明確作出,這給各方提供了一段協商轉圜的緩衝期。預計WTO也會主動要求美、歐、日等成員就此問題與中國展開進一步的磋商,以期達成建設性的妥協。

  美、歐、日或許會效仿之前澳大利亞和南非等國的做法,拿“市場經濟地位”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繞開入世協定書的硬性規定,通過其他法律程序與中國達成對它們來說更有利的新協議。簡言之,就是在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前提下向中國開出一些其他方麵的條件作為補償。

  事實上,過去大半年來,歐盟一直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從中國這一方來看,接受這種安排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遺憾的是,這對美國來說卻是極為困難的。再過一個月,唐納德•特朗普就將正式就任美國總統。眾所周知,對選民的貿易保護主義承諾是他當選的重要基礎,而其中的核心議題就是要在貿易問題上對中國采取強硬態度。直到上周他還在公開對媒體說,中國不是一個市場經濟體,“中國對美國將近一半的貿易赤字負責,(而且)他們不按規則行事。”況且,特朗普早就揚言要退出TPP、大幅修改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甚至威脅退出WTO。期待新一屆美國政府在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的立場上作出任何建設性的改變,都是不切實際的。

 

 

▲據英國《金融時報》,歐盟擬在貿易爭端中把中國視為市場經濟體,但提出中國(需承諾)大幅削減鋼鐵生產過剩▲據英國《金融時報》,歐盟擬在貿易爭端中把中國視為市場經濟體,但提出中國(需承諾)大幅削減鋼鐵生產過剩

  而日本則是一個跟從者,它的立場基本上會依據美國和歐盟的最終決定。

  因此,如果中美兩國不能就此達成妥協,就有可能對WTO和全球貿易體係造成係統性的重大衝擊。國際商業界已經開始擔心,日漸強硬的中國可能不會等到這場訴訟在WTO內部走完程序就采取反製行動。未來,如果美國和歐盟繼續沿用老辦法對中國產品采取反傾銷製裁,中國也可能會對它們的產品開征高昂的報複性反傾銷關稅。

  事實上,昨日有消息說,中國國家發改委已經對某一家美國企業車製造商發起反壟斷調查。一旦雙方打響貿易戰,無疑將對全球貿易和艱難複蘇中世界經濟構成巨大傷害。

  近來有外媒報道說,中國的國家領導人將會率團參加下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考慮到達沃斯論壇本身的性質以及論壇舉辦的地點,中國領導人肯定會在那上麵全麵闡述中國的經濟貿易政策,並且很可能與歐盟就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展開高級別磋商。

  希望這能為雙方打破僵局注入一些希望和動力。

  世界貿易體係正值巨變前夜

  把視野拉得更寬一點,我們還會發現,這場危機爆發的時機,正值世界貿易體係處於巨變的前夜。

  1個月多前,英國《金融時報》著名的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發表文章稱,西方引領貿易繁榮的時代也許已經結束。未來若貿易增長複蘇,那也將是由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大國所推動。

  中國是在難產的多哈回合談判啟動(2001年11月)啟動之際加入WTO的,當時恐怕沒有誰會預料到,短短15年後,中國會站到世界貿易舞台聚光燈的中心。

  15年過去,多哈回合仍沒有談成,甚至越來越像要夭折的樣子。這期間,中國的貿易總額卻已經翻了好幾番,如今很難想像一個沒有中國的世界貿易。

  2009年,中國超過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商品出口國;2012年,中國的商品貿易總額首次超過美國,一舉摘取世界貿易冠軍(如果把服務貿易也計算在內,美國仍然名列全球最大貿易國榜首)的頭銜。

  目前,中國的進出口占全球貨物貿易的10%以上,是入世前的3倍多。這使得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國正在和將要成為全世界一大半國家的第一貿易夥伴。

▲近三年,中國的進出口都占全球貨物貿易的10%以上▲近三年,中國的進出口都占全球貨物貿易的10%以上

  這深刻地改寫了世界貿易乃至世界經濟的版圖。

  長期以來,世界貿易的規則一直是由美國和歐洲等西方發達國家製定的。直到多哈回合啟動之時情況依然如此,因為當時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依然是無足輕重的窮國。但隨著這些新興經濟體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後,形勢不得不隨之改變。

  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強國從未真正感到自己屬於由西方設計並主宰的多邊秩序,現在它們迫切想要參與全球貿易規則的製定中去,使之更加適應自身發展的需要。

  一些分析家正確地指出,在以“發展”為主題的多哈回合談判中,正是由於這10多年中發展中國家力量的不斷壯大,改變了過去由少數幾個發達成員說了算的談判格局,這使決策過程變得複雜和困難。

  WTO內部現在分為特征鮮明的兩個團體:一個是以經濟合作組織(OECD)國家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另一個則是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發展中國家。前者作為既得利益者,往往試圖保持現存秩序;而後者則經常擰成一團,提出對發展中國家特別照顧以及更加靈活的法規等訴求。

▲2001年11月啟動的多哈回合貿易談判,於2006年7月22日中止▲2001年11月啟動的多哈回合貿易談判,於2006年7月22日中止

  直到不久前,西方仍然努力想要繼續維護自身的規則製定權,但這樣的努力如今已越來越捉襟見肘。一方麵是因為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它得不到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情緒高漲的西方國家內部的民意支持。

  從某種程度上說,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亞洲新興國家已經取代老牌的西方強國,成為所謂“第二次全球化”或“全球化2.0”的引擎。但既然如此,它們必定會把自己的意誌帶進新的規則中去。

  由於WTO多哈回合談判進展極其緩慢,許多成員國正在對它失去信心和耐心(美國已於近期正式提議放棄多哈回合,另起爐灶)。這催生了一係列雙邊和區域性自由貿易協定,TPP和TIPP就是其中最大的兩個,目前僅亞洲地區就有20個跨地區的自由貿易協議正處於不同的實施階段。

  就拿中國來說,過去幾年裏,中國已與亞太地區的新西蘭、澳大利亞、韓國、加拿大以及歐洲的冰島、瑞士等國家簽署了雙邊自由貿易協議(FTA)。

  除此之外,中國也在努力推動自己的區域一體化議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包含亞太16國的“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RCEP),它將是一個覆蓋34億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其GDP和貿易量分別占全球的54%和44%的地區。

  這類雙邊和區域性自由貿易協定的蓬勃興起使世界貿易格局變得更為複雜,也對WTO體係構成了挑戰。

  西方和中國都需要改變

  當今世界貿易的中心舞台已不再僅僅屬於西方國家,而且這種實力轉移還在加速。

  假如西方不肯承認這一現實,主動地與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分享權力,那麽它們以及它們建立的體係和機構將會日益邊緣化。

  然而,美歐一直在質疑的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終究也的確是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

  如果不進一步推進國內的市場化改革,中國將很難肩負起引領新一輪全球化的使命。不僅如此,如果中國的市場化改革不進反退,那麽以中國目前的體量,將是全世界的災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