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窮人都有什麽福利(ZT)

(2015-06-17 08:35:45) 下一個

美國窮人都有什麽福利(之一)?

 
 
來源: 2015-05-31 12:05:2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17235 次 (22547 bytes)
   大家都知道美國社會有富人、窮人和中產階級之分,中產階級常常抱怨收入不太高,稅一分少不了,拿福利又不夠格,而窮人基本不用交什麽稅,福利一大把,至於窮人到底有什麽福利,一般華人大都不甚了了。本人是做財務計劃的,盡管絕大部分客人都是上中產階級,有不少甚至進入頂尖收入的富人階層,但工作需要對美國的福利製度也做了一些了解和研究,現行文介紹如下,供大家參考。文中所用數據和資料皆來自官方機構或研究單位,有些數據與大家所看到的可能不一致,這或許是因為年限的不同或其它原因,請大家明鑒。
首先,什麽是窮人?窮人(the poor)多用於口語表述,很大程度上是個政治概念,美國官方一般用中性的低收入者(low income)。據美國人口統計局的定義,20114口之家(2大人帶2小孩)年收入在$45,622以下就被劃為低收入者家庭,在低收入之下還有一條貧困線(poverty line, 是指4口之家年收入在$22,350以下.人口統計局說,全美國有一億四千六百萬人口屬於低收入,占美國人口總數的48%這其中有4900萬人口屬於赤貧,即家庭年收入少於22的貧困線,占美國人口總數的16%
          官方資料說美國有工作的低收入家庭是不斷上升的,從2007年的占28%增加到2011年的32.1%. 從收入分配來說,美國的貧富差距也是很大的。下圖是美國的聯邦所得稅的統計數據:

          上圖可以看出,美國頂尖1%的家庭其調整後收入(AGI) 占美國所有AGI20%,如果把頂尖10%家庭的AGI加在一塊,則占了美國所有AGI45.77%,將近一半,而底層50%人所有的AGI加在一起隻占12.75%
          衡量貧富分化的另外一個指標是看累積的財富。收入是每年都有的進項,而財富(assets or  wealth)則是積攢下來的,如房子、車子、銀行存款和投資等等。紐約大學教授沃爾夫的研究表明,美國1%的人口擁有超過超過全美三分之一的財富,接下來4%的人擁有全美財富的28%,接下來的5%的人口擁有14%的全美財富,再接下來的10%擁有12%的財富,也就是說10%的人擁有超過78%的全美財富,20%的人擁有超過90%的財富,中間的40%瓜分12%的財富,而底層的40%已無財富可分,事實上這40%人的財富是負值,也就是說他們的負債超過擁有的資產。
              應該說在已開發的工業化國家,美國的收入差距和貧富不均可能是最厲害的,在減少收入差距方麵做的最好的是北歐國家,但美國沒有明顯的仇富現象,也很少聽說窮人鬧事造反的,騷亂經常有,但多半因黑白種族問題而起。這中間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我認為是美國的低收入階層享有各種福利,涵蓋稅收、吃飯、住房、醫療保險和教育等方方麵麵,而這些福利是收入較高的中產階級享受不到的,富人更是想也別想。美國低收入者的福利主要來自聯邦、各個州和各種慈善組織,本文主要討論來自聯邦的福利。
所得稅減免美國抑製收入差距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實行累進稅製(progressive tax code),收入越高稅率越高。目前美國共有6級稅率:10%15% 25% 28% 33% 35% 39.6%。已婚聯合報稅、年收入在$18450一下的稅率為10%$74900 以下的稅率為15%,而中產階級的稅率大都在25% 28%,富人(AGI23萬以上的)稅率在33%35%,最高的為39.6%。這是聯邦稅,大部分州還有州稅,也是累進稅製,有些城市還征city tax, 如紐約市。如果你收入在50萬以上、又不幸住在紐約市,你賺的錢的一半可能都要交出去。盡管稅率表上顯示低收入者也要交稅,但實際上由於各種creditsexemptions deductions, 4口之家的低收入階層(年收入在$45600以下)可能一毛錢稅都不用交。前幾年羅姆尼競選總統時就說有47%的美國人一分錢聯邦稅都不用交,羅姆尼說的沒錯,但政治上不正確,得罪了將近一半的美國選民,這總統夢也就徹底沒戲了。

營養補充計劃與加拿大和北歐、西歐一些國家比起來,美國不能算是福利國家,但美國的窮人和低收入人士所享受到的福利待遇看在從大陸出來的人眼裏美國簡直就是窮人的天堂。上篇文章介紹了美國的低收入階層基本上不需要交稅,4口之家隻憑標準扣減(standard deduction)和個人免稅額(personal exemption),其$27000的收入就不用交聯邦稅,再加上其它的扣減,年收入少於4萬5的4口之家基本上一分錢聯邦稅都不用交。除了稅收減免外,接下來的就是營養補充計劃(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 即以前的糧食劵(food stamp),由美國農業部監督執行。隻不過是以前的糧食劵是紙劵,窮人可以拿去買食物,但產生的弊端是很多人拿去換現金,20多年前本人業餘在費城的外賣餐館打工時,外賣餐館收入的大頭就是兌換糧食劵,賺取中間的差價,當然這是非法勾當,但確實是easy money,外賣餐館大都做這種生意。也許是意識到糧食劵的漏洞,若幹年以前改為記賬卡(debit card), 持卡人憑卡到超市等製指定的商店購買食品,但不可以到餐館去買吃的,換現金恐怕很難。

申請營養補充計劃當然有收入限製,農業部有3條標準:第一,gross income必須等於或少於130%的貧困線(也就是三口之家的月收入必須少於等於每月$2144 或$25,700一年,四口之家則是$31008), 第二,如果算純收入,則必須等於、低於貧困線(即四口之家年收入在$22350之下;第三,家中資產主要指銀行存款必須少於$3250 (有老人或殘疾人)或$2250 (沒有老人、沒有殘疾人). 滿足了這幾項條件就可以申請營養補充計劃。今年5月12日美國農業部公布全美領取營養補充計劃的人數有4570萬人,比過去幾年大大下降。2012年12月全美有多達4778萬人領取糧食劵,領取的金額從一個人每月194元到一家八口每月最多可以領到1169元。聯邦政府花在營養補充計劃的開支一年約為750億元。

美國實行12年免費義務教育,但學生在校吃午飯是要自己花錢的,也就是幾塊美金而已,就是這幾美元的學校午餐,低收入家庭的小孩也可以申請減免,成為真正的“免費午餐”。具體規定是如果家庭收入少於等於貧困線的130%,午餐完全免費;家庭收入在貧困線130%-180%之間,則隻需要付幾毛錢,不超過40 cents。全美國有超過10萬中小學,總計3100萬中小學生享受這一福利,聯邦政府一年開支109億美元。

住房補貼 聯邦政府對低收入人士還提供住房補貼,這主要是Section 8. Section 8 最早源於1937年的住宅法(Housing Act of 1937), 後經不斷的修改和補充,成為今天聯邦政府資助低收入人士,實現居者有其屋的主要計劃。據2008年的統計,全美國有480萬家庭獲得了Section 8的住房補貼。要獲得Section 8的住房補助,其家庭收入不能大於所在郡(county)中間收入的50%。大多數人把這筆補助用於租房付房租,也有一些人用這筆補助款自己買房,付mortgage。Section 8補助額的多少取決於申請人的收入和家庭的大小,最多一個月補助$2200,這筆Section 8 補助直接由政府每月打到房東的賬戶上. Section 8 大部分來自聯邦住宅和都市發展部的撥款,但通過每個地方的公共住宅署(public housing agencies來發放和管理, 其目的是給低收入、老人和傷殘者提供體麵、安全和幹淨的住所。接受Section 8的房東需要和當地的公共住宅署簽約,他們還會派人來檢查住所的條件以保證達到他們的標準。與公共住宅署簽約的房東不可以隨意漲房租,每年漲租金都有一定的限製,隻能是2-3%左右。聯邦政府提供的這種住房救濟每年大概有205億美元,全美有480萬家庭受益(2008年的數據)。除了聯邦政府外,50個州的州政府花在住房補貼上的錢有98億,地方政府的花費則是455億(來自網絡資料),還有些慈善組織也給有急需的家庭提供不定期的房租救濟。我有個朋友把房子租給Section 8房客,有2次房客沒錢交她應交的那部分房租,這個房客就找到慈善組織替她出了幾百元。

對於那些房產投產人來說,收Section 8房客各有利弊。最大好處是每個月的房租可能有一半、甚至大半是有保證的,來自政府,直接打到你的你的賬戶上。弊病是剩下的那部分房租你可能會被拖欠,甚至收不到。這些人收入低,也多半信用不佳,死豬不怕開水燙;第二,房租漲幅受政府控製,極有限;第三,要把他們趕走不容易,如果再攤上個殘疾人或老人或單身母親,如果他們不願走,你還真沒轍。而且,從法律上講,你不可以因他們是Section 8而不把房子租給他們,他們要告你歧視,你還真可能吃不了兜著走。

上大學基本不需要付費 前文說過美國中小學實行12年免費義務教育,窮人的孩子上學不用花錢,甚至還可以享受free lunch。美國的大學是要收費的,但又提供各種獎助學金,而獎助學金大部分都是need-based,即根據你的家庭收入和資產來決定是否給你資助,給多少資助,這種政策對低收入的家庭來講當然是極大的福利。美國聯邦政府資助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大學的最大項目就是Pell Grant (培爾贈款),它是白給,不需要還,一年最多可以拿到$5775 (2015-2016年度)聯邦政府花在Pell Grant 上的撥款2011年是416億美元,有961萬貧寒學生受益。至於那些財大氣粗的長青藤或其他私立名校,低收入家庭的小孩更是一分錢都不用花,不僅免學費而且提供食宿費用,而且他們的低收入的線畫的比政府的貧困線高多了。對2014-2015年度入學的學生,哈佛、耶魯宣布隻要你的家庭年收入少於65,學校提供全額的獎學金,哥倫比亞大學的標準是年收入少於6萬,就一分錢不用掏。而且這些私立名校都把入學和獎助學金分開,明確宣布不會因為你需要資助而影響你的錄取。
免費醫療保險Medicaid  除了吃、住、上學各種補貼外,窮人和低收入人士的另外一個很大的福利就是免費的醫療保險,即Medicaid,這是政府救濟的大頭,目前全美大約有6600萬人有Medicaid, 占全美人口近22%一年花費4000多億,而且幾乎每年都在快速上漲。說到Medicaid, 很多人把它與Medicare搞混,盡管這兩個programs 都是醫療保險,但Medicaid 主要是給窮人和低收入者提供的,沒有年齡限製,是真正的福利;而 Medicare 來自於你平時所交的2.9% Medicare tax (你付一半,雇主付一半),  要滿65歲人才可以申請,不能算福利,如果你沒交過Medicare Tax, 你退休後也就申請不到Medicare. 1965年通過的“社保修正案”(The Social Security Amendments of 1965)創立了Medicaid, 其目的是給低收入、低資產的人士提供醫療保險。 Medicaid經費來自聯邦政府的撥款和州政府的自籌款,但具體管理由各州負責,所以各州關於Medicaid 的規定和福利有些區別。
            申請Medicaid必須是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人,有些州還要求獲得綠卡3年或5年以上。申請Medicaid的主要條件就是低收入。依據20103月通過的奧巴馬Care的規定,對65歲以下的申請人來講年收入必須少於等於聯邦貧困線的133%,而從2014年開始成年人年收入如果低於聯邦貧困線的138%,就可以申請Medicaid (2013年聯邦貧困線是成年個人年收入為$15856)根據政府官方網站www.healthcare.gov的資料,如果你所在的州加入了奧巴馬保險,如果4口之家年收入少於$33465你就夠格申請Medicaid, 三口之家的標準則是$27724一個人的收入門檻則是$16243.
            除了低收入外,Medicaid 還對資產有很多限製。首先,銀行現金和其它流動資產如股票和基金必須少於$2000, 自主房價值必須低於50萬,自己擁有的汽車價值必須低於$4500,你本人擁有的人壽保險中的現金值要算你的資產等等。從這些收入和資產的標準來看,中產階級都不夠格,不可能拿到Medicaid,所以中產階級最好早做規劃,以免到老了、有病了弄得手忙腳亂。有些精明人說到老了可以把資產轉移給子女,就可以去申請Medicaid, 但你要知道轉移資產有5年的回溯期。而且有些資產是很難轉移的,比如401K和各種退休計劃,即使你拿出來再轉移,但你要交很高的所得稅,未必合算。
            單純從福利待遇來比較,Medicaid 顯然比一般的醫療保險和Medicare.一般的健康保險,不論看病還是買藥,你都要付co-payment, 有些還要付很高的deductible,Medicaid最多隻需要付$3.65的自付額, 甚至還可以申請減免。中產階級退休後申請的Medicarecover 長期護理的費用,而Medicaid cover這些開支。Medicaid 病人住nursing home  的開銷由Medicaid買單,住家裏的還會派醫生或護理人員上門服務。我有客戶的父母某種程度上生活不能自理,Medicaid付錢請人到他家裏給他做飯,這叫custodian care,這些福利Medicare 是不管的,要自己買單。中產階級當然很憤憤不平,自己辛辛苦苦交了一輩子稅,到頭來什麽福利也沒有,而窮人什麽也不幹,全由政府也就是由納稅人養著。當然因政府赤字越來越高,Medicaid付的錢自然也就比一般的醫療保險少,很多自己開業的醫生不太願意接受Medicaid,  接受Medicaidnursing home其服務質量恐怕也沒法與私立nursing home 相比,畢竟一分錢一分貨的市場法則還是起作用的。
官方數據說,美國全國醫療照顧方麵的花費2013年又增長了3.6% 達到2.9萬億美元,人均$9255,GDP17.4%. Medicare 開銷一年5857億美元,Medicaid開銷漲的最快,一年漲了6.1%達到4490億美元。而且預測說從2013202310年全國醫療開銷還會每年增長5.7%遠高於同期GDP的預期增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