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關於新疆問題的一些思考 (好文ZT)

(2015-03-04 11:03:14) 下一個

 

關於新疆問題的一些思考

 
來源: 2015-03-03 11:53:0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4039 次 (2533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秦風漢魂 ] 在 2015-03-04 10:02:3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去年發生的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事件將人們的視線再次聚焦到新疆少數民族問題,特別是維吾爾族問題上來。聯想到2013年10月28號, 北京天安門發生維族人一家三口駕車撞擊金水橋事件,內地人也已開始切身感受到來自遙遠邊疆地區的恐怖危險。

       本人六十年代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市。八十年代初期考入南方某大學,畢業後回疆工作。九十年代來美國留學。這些年一直關注著新疆的發展變化。最揪心的是 2009年發生的7.5事件,畢竟還有年邁的父母和許多親戚朋友生活在那遙遠的地方。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光天化日之下,在新疆的首府烏魯木齊,居然有197 人被殺,數千人受傷。      

一直想寫一篇關於新疆問題的文章。無奈平時要為五鬥米折腰,且打字速度太慢,幾次剛開始就被其他事情打斷。這次下決心完成它,主要是想歸納總結自己這些年 零亂的所思所想,給自己內心一個交代;其次是與海內外的中國人交流心得體會,一孔之見,難免偏頗;再次,如果萬一能被今後的治疆政策製定者們所參考和借 鑒,則盡到些許報答新疆對我的養育之恩。

一. 新疆漢人的來源     

在新疆目前2,200 萬總人口中, 漢族約有900 萬人, 是新疆主要13個民族中僅次於維吾爾族的第二大民族。從地理分布來看,漢人主要居住在以烏魯木齊,石河子,克拉瑪依等大中城市為中心的北疆水土條件較好地 區。廣大的南疆地區,特別是以和田,喀什和克州為中心的維吾爾族聚集區,少數民族占人口的95% 以上。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局勢動蕩之地,是中原文明與西方世界角力的前沿,一直與中原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近代中國恢複對新疆的控製是200多年前的康熙乾隆時 期。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重新命名這塊廣袤的疆土為新疆。筆者以為應該沿用曆史名稱西域為好。鴉片戰爭以後,隨著西方列強對中國壓榨的步步深入,中央政府對 新疆的掌控日漸式微。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滿清王朝失去了對新疆的統治。國難思良將,好在當時的陝甘總督左宗棠力諫清廷收複新疆。這位民族英雄以七十六歲高 齡精心謀劃,親率三萬湖湘精銳部隊進疆平叛。曆盡數載浴血奮戰,終於蕩平了天山南北。最後兵臨伊犁,迫使沙俄吐出了已吃到嘴裏的塞外江南伊犁盆地。可惜新 疆西北部一百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已無力收回,伊犁成為邊境地區,新疆首府不得不從伊犁遷至迪化,即烏魯木齊。民國時期中央政府對新疆的統治更加虛弱,抗戰 期間新疆處於半獨立狀態。相反,蘇聯進一步強化了對新疆的滲透,掌控了新疆的政治經濟軍事命脈,成為事實上的太上皇,與當年外蒙古的情形十分相似。特別是 爆發於四十年代中後期的所謂“三區革命”, 其實質就是由蘇聯一手策劃,組織,和裝備的分離叛亂事件, 是“東土”的延續和發展。當年叛軍裝備精良,已經攻占了北疆大部分地區,與國民黨政府軍對持於昌吉瑪納斯河流域,兵鋒直指烏魯木齊。政府軍隻能收縮防禦在 烏魯木齊及連接內地的東疆狹長地帶,處境萬分危險。可以說,如果解放戰爭再多打兩年,叛軍很可能將政府軍擊敗或趕回內地。新疆就是另一個外蒙,後果不堪設 想。

        中央政府真正行使對新疆的徹底管轄是1949年以後。8月底蘭州戰役剛結束,新疆國軍首領陶峙嶽將軍代表十萬國軍將士9月底即通電全國起義,並邀請解放軍 盡快進疆控製局麵。一野統帥彭德懷命令一兵團司令員王震將軍率領二,六軍十萬虎狼之師進兵新疆。先頭裝甲部隊10月中旬已開進烏魯木齊。後續大部隊徒步急 行軍跟進。二,六軍是具有光榮傳統的兩支老骨頭部隊。著名的八路軍359旅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許多中基層營連級軍官都是由老紅軍擔任。老部隊立即派出大批 幹部戰士進入起義部隊,通過拿手的新式整軍活動迅速完成了思想改造任務;同時利用中共與蘇聯的特殊關係,順手收編了“三區革命”部隊,組建為民族軍5軍, 大約在54年精簡掉了。

       從陝北一路打到新疆的老部隊是由清一色的漢人組成。起義部隊的主體也是漢人,其中包括少量原青海馬家軍的回族騎兵。與曆史上零散的漢人進疆不同,以上近 20萬漢人是新疆第一次出現的有組織,有紀律,有明確政治目標的強大漢人軍事集團。他們是中央政府統治新疆的基礎和核心。就象20萬粒種子,在往後的歲月 中,他們被撒播在新疆的各個地方,並結出了豐碩成果。

     當時的主要任務是盡快占領全疆及建立各級地方政府。南疆維吾爾聚集的農業區基本無戰事,主要表現是軍旗所至,開門納降;麻煩在哈薩克族為主的北疆牧區。叛 軍主力是以原阿勒泰地區專員烏斯滿為首的數萬牧民。哈族民風彪悍,亦兵亦民,聚散自如,機動靈活,給解放軍造成一定損傷。他們經常截殺解放軍的後勤輜重部 隊及行軍掉隊戰士,極為凶殘。曾經有一次叛軍伏擊了我軍的一個車隊,殘忍地殺害了一名副師長及十幾位參謀戰士。據說痛失愛將的彭大將軍極為震怒,嚴令王震 重兵進剿,追殺凶手。鑒於叛軍機動性高,我軍主力時常撲空,不得已化整為零,組建以團級規模為主要用兵方向,以營連為單位的剿匪分隊。改步兵為騎兵,炮兵 分散到營連。至1951年底,終於活捉匪首烏斯滿,經公審後在烏魯木齊鎮壓。叛亂到1952被徹底肅清。家父有幸作為剿匪部隊的一員,參與了這一時期的軍 事行動。

     住疆部隊當年麵臨的一大難題就是軍心不穩。經過長期的戰爭歲月,當年的老紅軍,老八路都已三四十歲,大部分還是光棍,都想盡早娶妻生子,可當時部隊嚴禁與 當地女子談情說愛。真佩服中共的組織動員能力,竟然在1952年就動員了兩萬多漢家女子進疆。最大的有兩批:一是來自山東革命老區的大姑娘和小寡婦。由於 常年戰爭,山東老區女多男少。這批婦女長期受中共影響,相信黨和政府,吃苦耐勞。筆者的一位發小的母親就是當年來自山東煙台的小寡婦,進疆後組織分配她與 一位起義連長結合。婚後一口氣生了四個兒子,各個英俊挺拔,現在都很有出息;最有戲劇效果的是八千多來自湖南的仙女。心急上火的王震為解決部下的婚姻大 事,居然在家鄉湖南當地的報紙上大作招兵廣告,並在長沙等大中城市設立征兵點,隻招女兵。以當年解放軍在國人心目中中的高大上形象,大批充滿理想的女中學 生湧躍報名,很快超額完成任務。52年的女中學生啊,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她們的家庭成長背景。這批女生年輕,美麗,有文化,有理想。她們的到來,極大地提升 了漢人的整體素質,為天山南北注入了難能可貴的靈氣。 除此以外,部隊還鼓勵官兵各顯神通找老婆。特別是利用定期回鄉探親的機會參加相親,基本解決了大齡官兵的成家問題。

       54年大批軍人集體複原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除了建立遍布全疆各地的100多個農牧團場外,還在原蘇聯的幫助下,新建了以八一鋼鐵公司,七一棉紡廠,和 十月拖拉機廠等為代表的大量工礦企業。技術人員和技工大都從東北老工業基地和東南沿海城市成建製調撥。計劃經濟時代,國家每年都會向新疆指令性分配大批大 中專畢業生。曾經有位五十年代複旦大學畢業的老前輩告訴筆者,當年他們班一半的同學都在黨組織的號召下來到新疆工作;規模龐大的複原軍人從全國各地,特別 是山東,河南,陝西和四川等,成建製地分配到兵團的架子單位中;六十年代中後期,國家還以支邊的形式組織了數十萬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知識青年支援 邊疆建設;另外,內地許多漢人以投親靠友,或者盲目流動等方式來到新疆。本人的一位中學老師五十年代末大學畢業前夕被打成右派,為避免肉體和精神上的迫 害,他隱名埋姓獨自一人盲流到新疆。先幹工人,後當幹部,文革後才回校當老師。

         綜觀解放後到八十年代末這三十多年,除了62年發生的伊塔6萬邊民叛逃蘇聯事件,新疆度過了從近代以來難得的和平穩定發展時期。經濟發展速度遠高於內地,基本沒有發生內地三年困難時期大規模餓死人現象及文革時期大規模武鬥混亂現象。
      
二. 新疆動亂的緣由

1990年春發生在克州阿克陶縣巴仁鄉的暴亂事件拉開了新疆由製到亂的序幕。暴亂分子組織嚴密,有明確的政治目的,與境外分裂勢力聯係緊密,後果十分嚴重。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很複雜,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1.外因是前蘇聯解體及歐美幹涉。

89年開始的華約解體,東歐民主化運動最終推倒了龐大的蘇聯帝國,使之分裂為十五個獨聯體國家。其中新疆周邊就有中亞五個斯坦國,加上原有的阿富汗和巴基 斯坦,形成了語言,文化和宗教相似的泛伊斯蘭國家群,東突看到了希望,疆獨死灰複燃;新疆是國際間諜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東突在歐美有許多辦事機構獲取資 助,分裂中國符合他們的共同利益。

      2.內因之一是中央對新疆局勢重視不足,缺乏戰略布局。

           改革開放以來,在摸著石頭過河及貓論的理論指導下,中央將主要精力放在東南沿海地帶,埋頭發展經濟。6.4事件及東歐劇變以後,國家開始整頓經濟,防止民主自由化思潮,被動應付,沒有明確的國家治疆戰略思路。

        新疆黨委書記王恩茂(原二軍政委,開國中將,文韜武略)85年退下來後,推薦宋漢良(本土幹部)為繼任者。可惜宋的身體後來出了狀況,90年以後就長住北 京治病,新疆一號人物長期不在崗位達4到5年之久;幾乎同一時段,新疆政府常務副主席黃寶璋(人大文革前畢業, 新疆通)因故被調去海南工作。這樣,新疆黨政係統倆位漢人一把手的同時離去,造成巨大的權力真空。中央當時空降了四位官員到新疆的關鍵崗位:黨委副書記張 福生(常務),張文嶽;政府副主席張雲川(常務),王樂泉。熟悉中國政情的人都知道,前三位在新疆過渡(鍍金)後,相繼高調內地為中央部委或各省一把手; 王樂泉是中國政壇的一朵奇葩。九十年代初經常能看到他身穿深色西裝領帶,腳踏白色旅遊鞋活動在田間地頭或植樹的電視畫麵。以大隊書記的業務水平,居然官至 中國麵積最大,形勢最複雜,局麵最吃緊省區的封疆大吏長達16年之久,並以狹疆之重擠身政治局委員,演繹了一出中國官場現代版逆向淘汰的範例。

      3.內因之二是新疆漢人人心思遷,骨幹大量流失,整體素質下降。

            由於政策失誤,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新疆人才流失最為嚴重的時期。曾有知情者告訴筆者,在三年內就有一萬名中高級職稱的各類專業人才離開新疆,他 們絕大多數都是五六十年代進疆的大中專畢業生,是各行各業的骨幹和中堅。事實上,當時不僅是大量的孔雀東南飛,五裏一徘徊,就連麻雀都跟著大批飛走了。國 家幾十年的努力和心血付諸東流,統治根基鬆動;與此同時,數量龐大的農民工,小商販和盲流等來到了新疆各地。他們在繁榮經濟的同時,也帶來了內地漢人的許 多陋習。如不講誠信,做生意偷奸耍滑,缺斤短兩。維族人對這樣的漢人很不友好,稱之為賴瓜子,經常欺負他們。

        客觀地說,少數民族還是比較誠實的。七八十年代,我經常上街買他們的農牧土特產品,從沒有發生過缺斤短兩的事。維族具有淵源流長的曆史,並以自己民族的燦 爛文明自豪;但總體感覺維族心胸不如哈族寬廣,自卑和自大心理並存,對人對事過於敏感。當年班裏還有維,哈,回,俄羅斯等少數民族同學,大家關係融洽。那 時我們經常在烏魯木齊的大街小巷中閑逛,難免與維族孩子發生衝突。打完架後各自走人,雙方都不會有人去派出所報案,更不會象現在動不動就上升為民族問題。 總之,改革開放後雖然漢人總量增長很多,但整體素質大不如前。

        三.淺析治疆策略

         新疆的局勢與中國的整體國運緊密相關。新疆問題的根本解決取決於中國改革的成敗。隻有建立政通人和的文明社會,自由民主法製的政體,繁榮的經濟和文化,健康的價值觀,才能保障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尊嚴,進而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1.淡化民族區別,強化國家認同。

        首先要有各民族同屬中國的國家歸屬感,並享有相同的權力和義務。我們的民族區域自治師從於前蘇聯,已被證明是一種失敗的政體。任何一個民族都不會自願接受 其他民族的統治,幾十萬人口的民族都想著要獨立,這就是民族的本性。隻有在政治製度和法律上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各民族才有可能和睦相處。具體 策略上應取消名不副實的所謂民族自治區和各種名目繁多的少數民族優惠政策,盡快完成從雙語教學向國語教學的轉變。     

       2.治疆的核心是穩定和提高漢人的人口數量和素質。                    

        與西藏不同,新疆,特別是北疆的自然條件好於大部分中國省區,非常適於漢人生存。經過六十多年的艱苦努力,新疆的人均GDP已處於全國的中遊水平,形成了 門類齊全的經濟體係。棉花,甜菜的產量長期位居全國首位;石油,天然氣,黃金,有色金屬和煤炭產量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資金,技術密集型為主的重化工業 布局已全麵鋪開,正處於起飛階段; 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

公路四通八達, 南疆鐵路2012年已通到和田。 全疆有16個機場, 居全國之首。這些都為今後的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為吸引和穩定漢人在新疆紮根建功立業提供了基本保障。

1)漢人的人口數量是基礎。現行的計劃生育政策製約了新疆漢人人口數量,限製了國家戰略目標的實施,應該盡快實行二胎政策。現在新疆漢人數量沒有減少的原 因是流動人口的大量增加,但是這部分人不會紮根,不是新疆穩定的中堅力量。問題是現在漢人的價值觀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加上國內高的離譜的育兒成本,就是 放開二胎,現在恐怕已沒有多少漢人願意多生孩子了。

2)漢人領導幹部是穩定和建設新疆的關鍵。習主席雄才大略,上任後及時推出了“一帶一路”的國家發展戰略。新疆在這一戰略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對新疆 幹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新疆中高層幹部要有大局觀和全局觀,要深刻理解並執行國家向中亞,中東,和歐洲拓展的戰略方針,要繼承和發展先輩們的奉獻犧 牲精神,為國家強盛建功立業;其次,中央應將新疆的幹部培養和配備提高到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特別是黨政首腦書記和常務副主席的選拔任命尤為重要。考慮到 政策的連續性和工作難度,這兩個職務應當至少安排一位本地漢人幹部把關,不宜同時空降兩位大員。新疆是生死攸關的戰場,不是內地官員的鍍金之地,關鍵崗位 的用人不當將會產生難以彌補的後果,對手是不會放過這種機會的;再次,珍惜和正確使用幹部。記得90年巴仁鄉暴亂後,新疆抽調2萬黨政機關幹部進駐南疆村 子,用時半年宣講民族政策。這次新疆要三年下派三批總計20萬幹部進村聯絡感情。絕大部分幹部不會維語,度日如年,虛度年華,空耗糧餉。想想當年我們的前 輩,一個連級幹部帶一個通訊員就走馬上任南疆地區鄉黨支部書記,建立基層政權,靠的是群眾路線和奉獻精神。

3)提高待遇。這是最俗也是有效的辦法。改革開放之前,新疆的工資收入長期位於全國前列。之後逐年下降,現在下降到全國中下遊水平。工作條件艱苦,收入低 下是新疆人才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現在國家富了,滿世界撒錢;每年全國各地派出的援疆幹部數千人,帶動援疆資金3,000多億;大批武警調入新疆,烏 魯木齊滿大街都是裝備精良的軍警;20萬幹部駐村宣講,耗資數百億等等。這些措施都有道理,問題是這些人員和資金都是暫時的,熬過時間就都離開了,不紮 根,治標不治本,反而逐步提高了執政成本,將來總有一天會出現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尤其重要的是提高離退休人員的待遇,因為他們有很強的示範作用,他 們的今天就是晚輩們的明天。以前在新疆工作的時候經常聽前輩們發牢騷,說他們為國家獻了青春還要獻子孫,真是悲從中來。他們還能等多久?

     3.關於少數民族

           新疆有13個主體少數民族,共有47個民族,維吾爾族隻是其中之一,不應過分強調它的獨特性。經過60多年的培養,新疆大部分的領導崗位是由少數民族幹部 擔任,包括一些重要的關鍵部門,有職有權。與現今國內流行的官二代,官三代一樣,新疆少數民族的階層固化有過之而無不及。政府各級機關的民族幹部基本都有 背景,漢族幹部不敢得罪他們,因為過一兩年你就要向他們請示匯報工作了。他們上班遲到早退是常態,但進步飛快。另一個特點是普通話很好,一些人還是北京長 大的,一口京腔,維語能聽懂,說的不好,更不會讀寫維文,是典型的特權階層,國家給少數民族的優惠政策基本上就給他們了。他們與普通民族群眾基本無交集, 更無威望,指望他們作群眾工作是行不通的。

         普通民族群眾是非常純樸善良的。關鍵是他們文化水平低,貧窮落後,被社會邊緣化,沒有上升通道,容易受宗教影響和控製。據說南疆的清真寺達到500人一座 的密度,高過中東穆斯林國家的密度。還是應多建學校,普及國語教學和全民醫保,長遠來看會好過派軍警進駐。

       4.關於兵團           

            由於曆史原因,新疆有兩個正省級單位(自治區政府和兵團),一個副省級單位(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機構嚴重重疊,人員和資金浪費很多,改革空間很大。

            文革後期兵團解散,後在王震的提議下79年重新恢複。由於大批骨幹企業都已劃撥地方,兵團不得已開始了二次創業。經此傷筋動骨以後,兵團的戰鬥力已大不如前。在重建過程中,一些項目的布局又與地方衝突,產生重複建設。

         兵團的主要任務是屯墾戍邊。屯墾是手段,戍邊是目的。首先中央要有總體的新疆工業布局規劃,在同等條件下應優先支持兵團的經濟發展,以使兵團有財力和精力 作好戍邊這篇大文章;另外,兵團的運作方式應與政府有所區別。可以考慮將公檢法和醫保養老等由地方政府統籌管理,減輕負擔,提高戰鬥力。

         5.結束語

               記得小時候父母每3年有一次探親假,全家一起回老家陝西是年少時最快樂的時候。從烏魯木齊到西安乘火車需要將近3天時間。有一次母親激動地叫我看車窗外的 嘉峪關城樓,嘴裏自言自語說:“到口內了,快到家了”。我永遠記著她那張孩子般快樂的笑臉和眼角閃爍著的淚花;上大學的時候為了省錢,兩年才能回家一次。 從嶺南的青山綠水,一路看過祖國的大好河山,到白雪皚皚的祁連山河西走廊。有一年經過嘉峪關時正好是夏日的黃昏,火紅的夕陽斜照在雄偉的城樓上,顯得格外 壯美。當時就想起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句,低吟著張敏敏的《夢駝鈴》,回頭一直望著雄關遠去,殘陽如血。

         內地的同胞們,當您輕輕打開爐灶開關,準備晚餐的時候,可曾聽說過“西氣東輸”工程,可曾知道您用的天然氣來自3000多公裏外的塔裏木,準格爾,和吐哈 盆地;當您瀟灑地發動引擎自駕遊的時候,是否知道您用得汽油可能來自遙遠的新疆。那裏生活著900萬和你我同根同族的漢人,他們與當地的各族人民一起建設 和保衛著占中國六分之一國土麵積的地方,並承擔著國家向西拓展的重任。每當我參觀南方大學同學們裝修精美的豪宅,或者參加他們動則數千上萬一桌的聚會,或 者聽他們抱怨錢不好掙時,經常會下意識地想起新疆的同齡人。特別是我最要好的一位發小,他是一名警察,身材魁梧,相貌英俊,老是樂嗬嗬的。雖然也算領導, 但工資少的可憐。見麵時老是一臉的疲憊,眼圈發黑,眼睛紅腫。問其原因,說天天24小時待命,睡眠嚴重不足,已經很多年沒有休假。去年見麵的時候還是老 樣,他高興地告訴我,現在條件好多了。局裏有24小時的熱飯,裝備也好多了,特別是用槍標準,配彈基數都有很大提高…

        當我寫這篇文章時,眼前總是浮現出南北疆景色迥異的大美風光;想到我那年邁的父母和看著我成長的叔叔阿姨們;想起以前的同事們,他們現在都已是中高級幹 部,一些人正在南疆駐村宣講;想起當年一同畢業回疆的大學校友,現在僅有兩人在疆,不及當年出疆人數的十分之一;還有就是年少時的同學發小,他們都很普 通,分布於各行各業,都是家裏和單位的頂梁柱,經常想起其中的兩位: 一個目前是一家國企的老總,另一位就是黑眼圈,紅眼睛的那位。

        天佑新疆,天佑中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降魔 回複 悄悄話 支邊者的親身經曆:見證新疆由治到亂的過程(大陸禁文)

1970年7月,我被分配到新疆工作。母親不在了,所以沒有像多數同學一樣,先回家探親再報到,而是直接就去了烏魯木齊。那時候學生分配工作以後有派遣費可以領取的,主要就是交通費住宿費等,也就是說已經享受正式國家幹部的待遇,坐火車可以坐臥鋪了。

到了烏魯木齊,一下火車就有了一種到了異國他鄉的感覺,大街上喇叭廣播的是聽不懂維語,滿眼都是穿著五顏六色戴著頭巾少數民族婦女,還有處處的瓜果飄香。我們一起去同學十分亢奮,在烏魯木齊呆了三天時間,天天在街上,把烏魯木齊大街小巷逛了遍,少數民族同胞都十分友好,沒有碰到令人不快的事情。

分配到新疆的大學生要到部隊農場勞動鍛煉二年。新疆地廣人少,駐疆部隊的副食品大部分依靠自己生產,所以基本上每個團都有農場。等到人數夠了,我們就坐上部隊的汽車出發了。一大早上車,行程三百五十多公裏,到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才到了當時我軍陸八師步兵二十二團在烏蘇縣一個叫古爾圖農場。

到了新疆才知道祖國疆土遼闊;到了新疆才知道什麽是荒涼。

我們來鍛煉的學生編成一個連,排行第十就叫二十二團十連。以我們學校的學生為主,因為我們學校位處西北,我們這兩屆畢業生和以往的分配不一樣,多數分配在西北,分配到新疆的學生不少。另外還有新疆藝術學校的部分學生。班長付班長由學生擔任,排長副排長,連長副連長以及指導員副指導員,還有衛生員通訊員均是團部派來的。農場比較大,有專門的機構。除了在烏蘇境內有很多土地外,在博樂州精河縣內還有一千多畝地。我們班十多個人在連副指導員和副排長的帶領下就去那裏負責播種管理那些土地。土地位於叫大河沿的一個鎮上,過去在那裏駐有一個營的部隊,後來撤走了,營房就一直空著,我們就住在那裏。

新疆種地的方法和內地完全不一樣,粗放型的。小麥由播種機播種下去,主要管理就是澆水。它那裏地不像內地,平平整整,而是高低不平,所以澆水很困難,水總是往低的地方流,放了半天水,澆不了什麽地。而且,當地使用的一種叫砍土饅的工具,我們根本不會用。副排長就帶我們去參觀學習當地維吾爾農民怎麽澆水的。隻看見水在他們的砍土镘下非常聽話,指到那裏水就流到那裏。當然,這農活不是馬上能熟練掌握的。後來,當地的生產隊長提出,說他們想試種水稻,他們插秧技術不行,問我們有沒有會插秧的同誌。我們很多人都是來自南方農村,插秧一點問題沒有。於是副排長和那位維吾爾族隊長商定,他們派二位維吾爾族農民來做我們的澆水顧問,我們去二位會插秧的同誌去當他們的顧問。我和來自鎮江的一位同學被派往生產隊做顧問。

我們和生產隊的社員同吃同勞動,不過晚上還是回營房住。那個生產隊全部都是維吾爾族。早上一早出去勞動,中午就在田頭吃飯,一般都是羊肉麵條,加一些洋蔥,因為在野外做麵條比較方便。他們不吃少吃蔬菜,說那是草嘛,牲口吃的。當然水果像西瓜哈密瓜蘋果還是吃的,胡蘿卜也吃。吃完中午飯稍微休息就開始政治學習。他們都是用維吾爾語說的,我們一句也聽不懂。隊裏有一位初中畢業生,會講漢話,他很願意和我們交流,於是他就當起了我們的翻譯。他說這是在批判一個“東突”分子,他從博樂州的一家印刷廠下放下來的。社員們都在發言,批判他分裂祖國的言行。這時我們明白,為什麽在烏魯木齊街頭,沒有警察武警巡邏,卻顯得那麽寧靜和諧的原因。隻有發動人民群眾才是反對民族分裂和民族分裂分子最有效的途徑。武力不可能保證長治久安。你看,這麽偏僻地方,最基層的群眾都發動起來了,新疆能不平安嗎?

我們在大河沿一直待到秋收結束,有七八個月吧。蔬菜自己種,葷菜就得買。星期天就下鄉買雞蛋和雞,改善夥食。維吾爾農民養雞但是不怎麽吃雞和雞蛋。我們就學了一句維吾爾語:“土紅巴媽約克?(有雞蛋賣嗎?)。我們甚至到過很遠很遠漢族人從沒有到過的偏僻居民點,從來沒有出過什麽事。副指導員和副排長也不覺得會出什麽事。如果是現在,我想我們根本不敢到那麽偏僻的地方。

1972年我被分配到新疆地震部門工作,和我們一起分配來的還有新疆大學和新疆工學院畢業的不少維吾爾族學生.雖然素不相識,因為沒有了語言障礙(他們都會說漢語),大家相處得非常融洽。

地震工作需要常常跑野外,興建新的地震觀測站、地震震後考察,地震前兆異常落實等等都需要到野外去。那時我既年輕有沒有什麽家庭負擔,所以一有什麽野外任務,首當其衝。由於新疆地域遼闊交通又不方便,所以出去都是單位派車,一般都是南京產的嘎斯車。新疆真是大啊,有時跑幾百公裏都看不到人,因此吃和喝就成了大問題。所以,好不容易看到牧民的帳篷或農舍,我們就迫不及待的停下車鑽進去了。老同誌有一套辦法;先給裏麵的人遞上香煙(當地少數民族同胞當時一般很少舍得抽香煙,一般都是抽自己產的莫合煙,。好像是煙的杆子分碎的小顆粒,用紙卷起來,然後用舌頭在紙邊添一添,包成一根煙,味道很嗆人),然後用半不拉子的維吾爾族語問候,你們好嘛!這時少數民族的家庭主婦就會端上奶茶和饢,招待我們。我們也就把客氣當福氣,大吃大喝起來。多少年我們跑野外都這樣,當然到了縣或鎮有招待所或飯店的居民點,不會這麽去蹭飯。一般在路途上沒有辦法的時候才這麽做。本人幾乎跑遍了新疆南北,從來沒有遇到過少數民族同胞傷害。在烏魯木齊上街,雖然和陌生的少數民族同胞少打交道,但是也從來沒有遇到過麻煩,即便到少數民族聚居的二道橋以及南梁一帶。和單位的少數民族同事相處也恨融洽,二個民族過年都放假,互相拜年。從我到新疆到毛主席去世,整個新疆是平安無事的。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充分相信依靠發動群眾,和民族分裂分子作鬥爭。依靠人民群眾是毛主席的一貫思想,在戰爭年代是這樣,在建設時期也是這樣。僅僅依靠專政機關不可有效地和民族分裂分子作鬥爭。你用這種辦法可以暫時解決一點問題,但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隻有依靠絕大多數少數民族的群眾,才能長治久安。。

第二,關心邊疆群眾的生活,要使邊疆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關於這個問題,毛主席有過明確指示。他說,不但要使新疆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解放前有較大提高,而且要高於新疆邊境那一邊人民的生活水平。為落實毛主席指示,中央在不斷發展新疆工農業生產的同時,每年給新疆相當數目的財政補貼,並且逐年增加。在毛澤東時代,新疆職工的平均工資大概比內地高一半左右,早年參加工作的職工還要高一些。

第三,充分發揮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建設新疆保衛穩定新疆中的作用。從新疆最北部的阿爾泰到最南麵的和田,總共布下了兵團的十個師,一麵生產一麵保衛邊疆穩定。以前,他們都有武裝值班連。

第四,從少數民族娃娃抓起,在少數民族群眾中廣泛進行熱愛祖國熱愛黨和反對民族分裂的教育。

第五,采取各種措施使少數民族和漢民族不斷地接近,比如維吾爾民族文字的改革。在我的印象裏,新的維吾爾文字和漢語拚音有某些相似之處,在改革開放前的一段時間,新文字似乎馬上要取代老的文字了。改革開放以後,維吾爾文字改革連同已經取得的成果都被拋棄了。

第六,培養一批懂得馬列主義徹底反對民族分裂的少數民族幹部。其中,鐵木爾.達瓦買地是他們的代表。

1976年毛主席走了,像胡耀邦等對毛主席心懷不滿又政治眼光短淺的一批人上台了,他們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很高明,比毛澤東那當然更高明。處處事事和毛主席生前的指示和部署唱反調。具體哪一年記不清了,胡耀邦和鄧穎超到新疆,胡作了一次講話,其核心意思是說,在新疆漢族壓迫少數民族----主要是維吾爾族,,幾百年了,現在好像應該改變了,還規定了一係列做法,比如以前,各地各級機關書記一般都由漢族幹部擔任,從今以後不能這樣做了,等等。並且撤銷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改成純農場,由各州管轄(試行了幾年,情況不妙,又改了回來)。經過這麽一折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戰鬥力和內在素質已經大大不如以前了。

還有,就是限製中央財政對新疆的補貼。記得好像是從1981年開始吧,中央給新疆的財政補貼不再逐年增加,固定在上一年的數字。明顯,這肯定會影響到新疆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然後就是以落實宗教政策為名大規模修建清真寺,其新建翻建的廣泛程度,連我們單位有些有良知的少數民族同事都看不下去了,他們說用這些錢多建一些學校不是更好嗎?

從此以後,民族之間的對立就產生了。首先是震驚全國新疆和田大案。後來是維吾爾“群眾”不斷上街示威遊行,什麽反對在新疆進行核試驗,反對計劃生育。後來發展到,在新疆人代會上,中央建議提名的少數民族藉自治區副主席遭到了維吾爾族人大代表的公開反對,在人代會上選不上。我們老百姓上街也遇到各種挑釁,後來甚至發展到公開叫囂,讓漢族豬滾回去。“新疆是我們的嘛,你們滾回內地去”。再後來就有爆炸等惡性案件發生了。把老新疆王恩茂調回來也沒有什麽顯著效果。過去新疆穩定,不是王恩茂有什麽天大本事,隻不過他認真貫徹落實了毛主席的一係列方針政策和解決民族問題的靈活巧妙的技巧。在新疆這麽多年,深深地懂得,要很好解決民族問題,保持民族團結,方針政策固然重要,技巧尤為重要。

毛主席走了沒有幾年,好端端的新疆就變成了充滿仇恨的是非之地。

我和妻子商量,新疆是堅決不能再待下去了,無論怎麽困難都得想辦法調回去。1988年,我們終於離開了本來是美麗和諧後來變成充滿仇恨的是非之地。和我們一樣逃回來的很多很多,我們一起分配到新疆在一個農場鍛煉的同學,多數回來了。單位裏走了一批。我們回來後,新疆的民族分裂活動就愈演愈烈了。

附:鄧力群回憶錄:為什麽胡耀邦被稱為胡亂邦?

(1)胡耀邦闖了一個亂子

1980年12月,胡耀邦、萬裏到西藏,闖了一個亂子。當時他們了解到中央補貼給西藏的錢每年5、6億元,80%用於在西藏的漢族幹部,包括在西藏進行工業交通等各種事業建設的漢族職工。這本來是很自然的,要搞工廠、修路隻能用這個錢啊,從事工廠生產和修路建設的漢族工人工資也隻能用這個錢啊,但胡卻錯誤地作出結論:中央一年給的5、6億元錢,80%用在西藏的漢族幹部。為了使中央的補助真正用於藏族人,要把80%的漢人從西藏撤出來。另外,本來陰法唐在那裏工作得很好、很深入,工作中或許會有點“左”的東西。胡就抓住這點進行批判,同時,陰法唐在搞土改時從農奴中培養起來、提拔起來的藏族積極分子和幹部也一起挨批,使得這些積極分子抬不起頭來。

後來趙紫陽派伍精華去西藏,伍是彝族人,出身很好,但接受了胡、趙的影響,去了西藏後,專走上層路線,和廣大的藏族幹部都不沾邊,影響很不好。直至胡錦濤去了之後,原藏族積極分子受壓的狀況才得到糾正。

(2)“紀要”與“電報”

當時在全國影響最大的是80%的漢族幹部要從西藏撤出。這個消息一傳到新疆、內蒙......跟著就發生了類似問題。特別是新疆,那時的書記是汪鋒。1980年時,搞防蘇備戰,汪對戰爭形勢估計得很嚴重,驚慌失措。在伊犁邊界,要很多漢族幹部往東撤,縣級以上幹部都要回內地。有些漢族幹部樂得回去,而少數民族幹部中有民族主義思想的則乘機鼓噪要擠走漢族幹部,成為一種風潮,而江鋒同誌又隻是依靠少數幾個人,既得罪了漢族幹部,又得罪了少數民族幹部,在新疆鬧得不可開交。到了1980年,新疆的區黨委擴大會議都開不下去了。

沒辦法了,胡耀邦就把他們找到北京開會,搞了個紀要。其傾向是壓漢族幹部、抬民族幹部。這個紀要一傳達,雙方的矛盾更加激化,會也開不下去了,他們來電報向中央請示怎麽辦。不知趙和胡是否商量過,趙找到我說:新疆問題,搞得這麽僵,他們來了個報告,要中央給他們回電。於是,趙叫我起草了一個複電。這裏比較公道地講了一下漢族幹部、解放軍所起的作用,還講到新疆黨組織成立以後漢族幹部所起的作用,強調民族幹部和漢族幹部要互相尊重、互相團結。這個電報到了那裏,反應各異,民族幹部比較冷淡。這樣就形成所謂民族幹部要“紀要”,漢族幹部要“電報”。問題解決不了,後來要我負責起草一個新疆問題的決定。當時用了比較多的時間來搞這個東西,但後來因文件太長,實際上沒用上。

到了這個時候,胡耀邦感覺到在民族問題上出了毛病,要收拾這個局麵,於是提出“兩個離不開”。在醞釀過程中,我聽說(沒看到文字),原來的紀要上他講過在新疆問題上,黨中央隻要三個權:國防權、外交權、內政否決權。即除了國防、外交歸中央管外,新疆自治區範圍裏的內政都由你們決定。決定了以後,中央隻有這一點權,即看到有哪些不妥當,可行使否決權,其他事情都由你們決定。我就問胡,在民族地區怎麽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呢?除了三個權,其他都由民族自治區自己管,這怎麽行呢?他和我說,這不是他說的,這話是萬裏說的。

這件事情後遺症太大了,很長時間都沒有安定。後來新疆又出了一件事:我們要提鐵木耳,新疆要提司馬義;中央采取了一個措施,即把司馬義調到民委當主任,當時烏魯木齊有一、兩千人(民族人員)上街擁護司馬義。在這種情況下,王震出了個主意:汪鋒不能再呆下去了,要調出,把王恩茂調回去,又調穀景生去當區黨委第二書記。從此之後,新疆的局勢才逐步穩定下來。

(3)胡耀邦的兩個問題

在處理民族問題上,我看胡耀邦有兩個問題,一是對帝國主義要分裂中國這樣的大問題,他沒有警惕:對百多年的曆史,即英國、印度總是想把西藏搞過去,英國、美國、過去的沙俄及蘇聯要把新疆搞走,他可能沒有這方麵的曆史知識,即便有,在他的思想上並不重視,或者說完全忽視這種大問題。在民族地區,反對民族分裂是頭等、特等的大事。一切內政都與此有關。你對帝國主義分裂中國的事情不提高警惕,人家卻天天在打我們的主意,多危險啊!另一個問題是,對民族地區的民族分裂主義危險沒有認識。


網友評論:

我的體會是內地漢族知識分子不能隻從自己所從屬的階級和集團的角度看問題。

胡耀邦是在平反老幹部,清理冤假錯案。解放思想,否定“兩個凡是”這些偉大的運動中起了巨大的不可磨滅的功勳。但是胡耀邦確實不是一個像老毛,老鄧那樣的領導者。隻能是跟著做些具體工作。所以胡耀邦,趙紫陽這些人都是技術官僚類型的。
降魔 回複 悄悄話 在有清真寺的地方,清真寺已經是第一政府了,沒有清真寺的點頭,國家的政策能在回子中推行下去嗎?清真寺在回子中煽風點火一呼百應,地方政府已經淪為給清真寺打下手的小二了!清真寺不滅,邪教不死!

《伊斯蘭的欺騙藝術和聖戰文化》

網址:http://t.cn/RzzCCcS
DD1122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 謝謝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普通話就是國語。

漢字就是中文!

1712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必須(強製)推行中文和國語的普偏性,
中國共產黨治理新疆六十多年,竟然連語言都沒有統一,這是巨大的錯誤!
我愛新疆!
竹林七賢 回複 悄悄話 新疆,中國能掌握多久,其實是個問題
cawan 回複 悄悄話 原作者是中山大學校友?
壓迫反抗 回複 悄悄話 文章寫得不錯, 但完全是站在大漢人的立場。本來就有限的資源,漢族和少數民族在資源使用上矛盾由來已久。兵團進疆後大興水利,到處建壩修水庫,造成下遊幹涸,原住民無以為生。加強移民的力度隻能使矛盾更加激化。
louie14 回複 悄悄話 真誠,客觀。讚一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