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從民國時期中國工人的工資,看百年後的工人階級地位(轉載)

(2009-09-03 06:10:57) 下一個
從民國時期中國工人的工資,看百年後的工人階級地位(轉載)



作者:鐵筆如刀 提交日期:2009-8-14 12:34:00 訪問:90863 回複:508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萬惡的舊社會,模糊了階級關係!

----民國時期中國工人的工資

   獨角獸資訊 發表於 2009-8-10 12:40:00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編輯  2008年5月8日

  

    南昌起義前後,老百姓究竟苦到什麽程度?剛好我手邊有幾本書,其中兩本是中共早期革命家的回憶錄,一位是張金保,另一位是包惠僧,通過他們的所見所聞,可看出當時的生活狀況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樣水深火熱。

     武漢的紡織女工一月30多塊大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這兩本回憶錄對大革命時代的記述,主要是工人運動,那我們便沿著他們的記述往下看吧:張金保曾經擔任過第六屆中央委員、中央婦委書記。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她從鄂城鄉下來漢口第一紗廠做工,一個月後,“領到半個月的工資——七塊大洋,另外半個月的工資被廠裏當作押金扣下了。我拿著錢心裏高興極了,因為這意味著我每個月可以掙十四塊錢,可以勉強糊口養家。”第二年,張金保一人看管兩台織布機,月薪30多塊錢。“這樣,我的生活好些了,開始有了點積蓄。”

  

    或許是不能淡化萬惡的舊社會,否則怎麽要起來鬧革命呢?所以張金保才這樣說“十四塊錢,可以勉強糊口養家”。而在《銀元時代生活史》中,作者陳存仁則毫無顧忌地說自己在上海當見習醫生時,每月薪資雖隻8元,但袋中常有鏗鏘的銀元撞擊聲,使他氣概為之一壯,外表飄飄然,“第一個月,吃過用過,口袋中還剩下五塊錢。”

  如此同時,新成立的上海市公安局,巡警月薪10至13元,巡長16至18元。有趣的是,這種連紡織女工都不如的工資水平,居然比北洋軍閥時期的淞滬警察廳還要高1至2元錢。《銀元時代生活史》一書也披露:上海衛生局的一名科長,月薪也不過30元。

  

    你相信嗎?一個紡紗女工的工資,竟然高過巡長和科長!而在當時,物價低廉:據《上海解放前後物價資料匯編》和《上海工人運動史》披露:1927 年在上海,二號梗米1石14元,麵粉1包3.30元,切麵1斤0.07元,豬肉1斤0.28元,棉花1斤0.48元,煤炭1擔0.14元,煤油1斤 0.06元,肥皂1塊0.05元,香煙1盒0.036元,茶葉1斤0.23元,活雞1斤0.37元,鮮蛋1個0.027元,豆油1斤0.19元,食鹽1斤 0.043元,白糖1斤0.096元,細布1尺0.107元。原文中的“石”,應為兩百斤;1包麵粉,應為44斤。

  

    

  

    

  

    再看金價——漢口的價格是:1920年,每兩38元,1927年65元;上海可能便宜些:1920年,每兩21元,1927年37元。

  

    至於地價和住房,除租界和商業區以外都不算昂貴。1928年,上海近郊的高行、陳行、江灣和楊行的每畝地售價分別為150-100、100-60、 1000-70、100-300元。1933年,漢口第六區的最低地價為84元1畝,第七區的最低地價為90元1畝。

  

    房租價格:上海的石庫門一層樓,有電燈、自來水,月租10塊錢;住客棧,每一鋪位3角5至6角;紗廠宿舍,月租2到5元不等,兩層樓可住10 人,自來水由廠方提供,有的還供電,帶家眷者,兩家分租一層,費用不過1元多;最好的宿舍,為磚瓦結構,鋪地板,長寬500平方尺,容積5000立方尺,有廚房、路燈和下水道,月租6至9元;此外,工人也可租地,結廬而住,半畝地年租金200元,21戶人家分攤,平均下來每戶每月8毛錢,當然,環境極差。

  

     又如在北京:“四合院,房租每月僅20圓左右;一間20平米的單身宿舍,月租金4—5圓……魯迅所購買的西三條胡同21號四合院

  有好幾間房屋和一個小花園,售價國幣1000圓。”

  

    從二十年代中期一直到三十年代末,全國物價大體平穩,因糧食豐收,部分農產品還有所下降。工業品方麵,由於歐、美、日展開商品競爭,棉布和石油等洋貨還降價促銷。如在漢口市場上,1934和1935年,100斤麻油分別隻有17.90和14.50元,1斤豬肉分別隻有0.29和0.198元,雞蛋跌幅最大,幾乎跌了一半,而100斤大米也從1926年的7.55元跌倒1933年的4.66元,100斤煤球的零售價,1936年也從過去的1塊錢跌到 8毛錢左右。如此同時,地價也隨之回落。抗戰前,江蘇鎮海縣畝產400斤的農田,售價從1928年的140元跌到70元,畝產300斤的農田則從100 元跌到40元。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包惠僧是湖北黃岡人,參與領導過二七大罷工。他在回憶錄中寫到:北洋軍閥“ 用一套福利設施的辦法籠絡員司、麻痹工人,在交通部內設有鐵路員工福利委員會及職工教育委員會,在鐵路上也組織了一個員工聯誼會,福利機構遍布在各段各廠各站,大的車站,都設有扶輪學校,主辦中小學教育,專收員工子弟,一律免費,每年年終發雙薪,季節發獎金,這些小恩小惠從局長員司到工匠為限,小工卻沾不到邊。”

  

     “初提升的工匠,每月工資不過二十多元,工齡長、技術好的每月可得四、五十元……至於小工和臨時工,那就苦極了,從八九元到十一

  二元不等,工作的時間除正規的十小時而外,還要給員司和師傅服役。”

  

    “工匠的生活和工作時間與一般政府機關的中下級職員差不多,比人力車工人、碼頭工人、紡織工人高得多。小工的工作情況與生活情況就比較苦,他們的工作時間長,收入少,工作還沒有保障。”

  

    具體的福利製度,除免費的扶輪學校外,包惠僧沒有多談,但另一本《中國近代史通鑒》則透露了一些:在勞動組合書記部領導之下,京漢鐵路的工人也取得一些勝利,如“每年有十五天官假休息,一年有兩身工作服,六十歲退休,工資照發”。

  

    綜合張金保和包惠僧的記述來看,大同小異,即二十年代前期和中期,無論是鐵路上還是紗廠,工資都不低;不同之處是,張金保沒有談到小工,包惠僧則多次提到。然而,即使按小工最低工資8塊錢,也完全吃得飽飯。在上海當見習醫生的陳存仁,同樣的月薪,吃了用了,還剩下5塊錢呢。包惠僧自己也在書中提到,隻要3個銀元,就可以在旅館包吃包住1個月。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再對比當時物價,你相信嗎?一個“苦極了“的小工,年薪竟然可以在漢口買1畝地!至於那些“工作時間長”、“要給員司和師傅服役”的問題,自古皆有,這是小工、學徒入門後的傳統陋習,如今仍未絕跡。

  

    工人的溫飽生活,不是個別現象。二十年代初期,開灤煤礦工人罷工,要求增加工資,最後勞資雙方達成協議,日工資由原來的0.90元增至1.26 元,即月薪從27元漲到37元以上。即使是未漲工資前,礦工的薪水也大大超過警察。鐵路工人、煤礦工人、紡織工人,都是人數較多、近代化程度較高的產業工人,他們的收入狀況,對於全國工人階級而言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當然,張金寶是個例,尚不足以說明整個紡織行業。那麽,我們再借鑒《青島黨史資料》第二輯的兩個數據:1925年,中國女工平均日工資0.45 元;1928年,青島紗廠女工日工資最高0.73元,最低0.18元,平均0.455元。這兩個數據完全吻合。而1929年,山東各省一等警察隊巡長的工資是12元。另據1934年7月1日出版的《勞工月刊》載文指出:目前武漢一般工人的月工資平均15元。大多數是女工的第一、裕華、震寰三大紗廠,工人 1.5萬,工資平均20元。

  

    我們再看看其他勞動階層的收入水平:1926年底,武漢國民政府在財政相當困難的情況下,籌措教育經費,將小學教師的月薪增至20個銀元以上。 1933年,湖北省立第一小學的月薪為39至56元;省立第一、二、三中學的月薪多在60—80元之間,可買1兩黃金。1935年,漢口的金價最高90 元、最低76元,上海最高96元、最低77元。說完教師,再說店員。

  

    漢口過去有家悅昌新綢緞局,營業員工資最低10元,最高40元,一日三餐的夥食由店方提供,早上饅頭、稀飯、油條,中午和晚上四菜一湯,八人一桌,節假日加菜。每年還有兩個月例假(學徒除外),下江籍的回家,報銷車費。穿衣有津貼,每年多發一個月的本人工資。年終如有盈餘,則按16股分紅,店東 12股,經理1股,全體職工3股。

  

    老武漢的葉開泰,待遇也不錯:學徒三年期滿後,月薪10個銀元,第二年15個,第三年20個,全體店員每月發“月費錢”,作為剃頭、洗澡、洗衣的費用。每年帶薪休假72天,如果沒請假,則多發72天的薪水。端午、中秋有獎金,到年終再以各人薪水為基數進行分紅,一般年景,1元薪水可分紅四到五毛錢。藥店還有基金會,分期存入4個月薪水,切藥老師傅吳碩卿告老回鄉時,取回本息500多元。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注:當年沒有星期天休息的概念的,2個月或72天假期減去52天星期天,還有十多天帶薪假期)

  

    如果大家對這些資料心存疑慮,那麽,就請看看毛爺爺的名作《尋烏調查》:雜貨店“學徒三年出師後,照規矩要幫老板做一年。他在這一年的開頭,就把他在學徒時期穿的那些破舊衣服不要了,通通換過新的,因為他現在有了些錢用……如果回家去討老婆呢,那老板除送他十多塊的盤費外(他家在遠鄉的),還要送他十元以上的禮物,像京果呀,海味呀等等,使他回家好做酒席。他不討老婆而隻是回家去看看父母呢,如果他是遠鄉人,就以“盤費”的名義送給他一些錢,盤費數目少也要拿十多元,多的到二十四五元。如果是近邊人,那末徑直送他十幾塊到二十幾塊錢。幫做一年之後,正式有了薪俸,頭一年四五十元,第二年五十多元至六十元。……忠實可靠而又精明能幹的先生,老板把生意完全交給他做……賺了錢分紅利給先生,賺得多分三成,賺得少兩成,再少也要分一成。”

  

     當然,對於這種和諧的勞資關係,一向強調“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毛爺爺抨擊道:“他們階級關係原來是那樣的模糊”。

  

    尋烏,太偏遠了,位於閩粵贛邊境的深山裏,我們還是以大城市作例證吧。到1933年,上海工人的月工資一般為20元,雙職工家庭年收入為400 元以上。技術工人、小學教師、醫護人員等家庭的月收入超過50元,達到小康水平;中級職員、工程師、中學教員、醫生、記者、作家、律師和一般演員的家庭,月收入一二百元以上,則進入中產階層。

  

    抗戰前10年內,扣除物價上漲因素,上海工人實際收入年均增長0.9%。作為中國工業最發達、產業工人最集中、商品經濟最繁榮的大都市,這一指標具有典型意義。不幸的是,1937年7月爆發的盧溝橋事變,無情地打斷了中華民國的現代化進程,幾乎將中華民族推進萬劫不複的深淵。那些曾經真實的工薪階層,就這樣殘留在曆史的碎片之中。


http://bbs.tiexue.net/post_3788748_1.html


新中國成立3年來,北京市電車修造廠的老檢修工人孫玉貴的家庭生活變化可大了。兒子孫廣利給算了一下解放前後他們收入支出的細賬。現在他們爺兒倆的工資一共是一百二十多萬,另外,每季還有技術獎勵,老頭每月還可以拿工資百分之二十的勞動保險金。如果拿實物來計算,現在每月的收入足足可買十五袋白麵;而解放以前呢?盡管他們爺兒倆一個月拚死拚活的幹,還掙不上一袋半麵。就是說:他們現在的生活,要比解放前提高十好幾倍了。

現在,孫玉貴晚上回家一進門飯已經做得了,大碗小碗香噴噴的擺滿一桌子,吃過飯喝點茶,扭開電匣子,一邊聽京戲,一邊感歎:“工人的生活真是一天比一天好,說不準到共產主義社會是個啥樣子……”為了增產迎接國慶,老頭在晚上還得到廠裏去趕點夜活,他兒媳婦早就把雞子、掛麵準備好了,等他回來時再吃一頓夜餐,老伴現在生活得也很輕閑自在,帶帶小孫女,幫著做點家務活。要什麽穿的戴的,總是十開口九行。前些日子她就嚷著要再置件皮襖,他兒子就給她準備好了幾十萬元錢。老婆子聽著電匣子裏在介紹物資交流大會的情況,她就高興地說:“廣利!趕明兒星期天,你騎自行車,我坐三輪,咱們到天壇‘物資交流會’上看看貨色去。”這個家庭現在除了吃飽穿暖,每月還有剩餘錢買“有獎儲蓄”……


客觀評價計劃經濟的曆史作用(這裏有刪節)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393799.shtml
  
  (楊帆修改完畢)
  
  《烏有之鄉》講座楊帆、高粱——中國前後30年經濟發展比較(080913)
  主持人:下麵請楊老師做主題發言。
  楊帆:今天的討論是我提議的。
  關於計劃經濟這塊我講了很多東西,今天就不準備講了。誰要看我的東西可以看,我主要說幾條思想方法的問題。今天我就是講講思想方法,有這麽幾條。
  第一點現在談這個事的意義很重要,就是由於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現在上邊和下邊的總結脫節,對於1995年以後的改革這段怎麽評價,其實我們在《烏有之鄉》,三五年前我們早就反思了,能夠形成社會思潮輿論的。非典之後,十六大前後就開始爭論,現在都開完十七大了,爭論主要是1995年以後的問題。
  1995年之前這一段,有些人也是一直否定,至少我和高粱不會否定,現在整天吹改革開放偉大成就也是那一段的。我們早期都是改革開放的,至少不會否認,我們對1995年以後也沒否定方向,但誰也不敢說1995年哪些改革是他設計出來,大家可以想想有沒有,你能提出一個人來嗎?肯定有人設計,沒人吹。價格改革是李鵬時期完成的。教育產業化,我知道是誰,但他從來不敢吹,教育部說從來沒搞過,都不敢承認。1995年國有企業改革誰設計的?我不知道。醫療市場化誰設計的,這幾條都沒人承認。為什麽,不光彩。其實我倒沒說不對,方向沒錯,利益分配上出問題了,我一直這麽說。
  最近更沒敢承認了,拿外匯買美國次級貸誰設計的?他敢出來吹嗎?明年兩會上要質詢,他們都是悄悄幹的,沒有人敢吹。說明這不是什麽好事。要是光榮的事早出來吹了。這就說明1995年以後這個改革爭議很大。社會是早有結論,是中央什麽時候承認的問題。
  利益集團不願意承認,現在大吹特吹改革開放三十年,吹的還是那前十五年。後十五年該批評的,群眾性討論已解決,等著中國經濟再出事就不得不承認了。1995年之後我們出了什麽什麽錯。看來我們進步不大,不到經濟崩潰就不願意承認錯誤。
  今年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說總結經驗已沒有什麽可總結,主流瞎吹牛,下邊不跟。十五年前我還沒吹呢,我可以專門吹八個鍾頭,在到開發區怎麽搞民主,搞競選,怎麽搞外資,大有可吹。第一條,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時候反而沒話,說明什麽問題,不敢正視問題。
  第二條就是思維方法,總結曆史從來是為現實服務的,也許很多年以後才比較客觀,但是那時候大家都死了很多年,當時什麽樣你都不知道了。曆史就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我們先承認改革開放的成就,這個說的很多很多,要經過剔除,究竟這三十年取得什麽成就,有客觀評價,不要瞎吹。1995年以後這個改革,能三七開已不錯。我們退一步說,單說成就這部分,你這成就從哪來的?是不是隻源於改革開放?市場交際花?
  。。。。。
  你說還不夠,因為國企還沒改革,外資還沒有進來,推到2000年矛盾變了,2006年市場準入,外國資本全都來了。到這時候你說主要矛盾還是不夠開放?就差這一條了,國家機密、企業機密還沒有開放。
  國有企業到1995年最峰值,當時國有企業職工1.1億千萬,國有企業數是十一二萬家,到2005年是一個結點。2005年全部企業職工是4288萬,企業數是2.7萬家,到了2006年是2.5萬家,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中間國企調進來,民企增加十倍二十倍,三資企業增加了七八倍。
  說改革還不夠,政治改革肯定不夠,經濟上到2000年也差不多了。中國股票市場也有了吧,房地產市場,還有啥東西沒開放的?沒市場化的?2000年到頭。
  所謂的左派思潮,國家主義思潮起來,你這邊改革開放已經到頭了,弊病開始顯露。現在看出來了吧?今年股市跌的這個慘樣,打擊的都是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就徹底明白了,原來你們一小堆官僚和外資打著改革旗號幹這個。幾次股市洗劫中產階級,讓外國資本得了最大好處。如果你還說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在中國不徹底,還要繼續往前跑實在說不過去了。
  我認為1995年左右矛盾開始轉化,十年到現在,我跟高粱大概就那時候開始轉化的,奮鬥十年,這個帽子扣我們反對改革開放,再也扣不下去了。因為我從來沒反對過,從來都是肯定的,隻不過主要矛盾變了。
  咱們請幾個中國近代史的,三十年代就有一次爭論。那時候就有市場經濟,搞得不錯,一次大戰帝國主義各種列強打,對中國壓迫放鬆了。國家名義上統一了。張學良東北易幟,經濟發展黃金時期,很可惜日本人打來了。
  我們對國民黨的東西沒有徹底否定,國民黨1936年也成,如果這個世界沒有帝國主義中國崛起了。很可惜世界上有帝國主義,你說怎麽辦,你不拿起槍你就不行。市場救不了你,三十年代就告訴你,市場經濟救不了你,改革開放救不了你,因為你沒有槍。這個道理難道可以否定嗎?市場經濟1936年就有,我告訴你,榮氏家族,到無錫看看,一個博物館。到山西看看。第二條絲綢之路,後來都起不來,就是有帝國主義打你。第二條絲綢是賣茶葉的,私人資本比現在民營資本強多了,榮氏大院,幾代做茶葉,能把江西茶葉山買下來,把這個茶葉外蒙古烏蘭巴托,走俄羅斯東邊運到莫斯科和歐洲。從外蒙古過去叫第二條絲綢之路,拿駱駝運,這不是全球化嗎?中國商人很厲害的嘛。
  後來為什麽衰落,你看這幾條。一條就是俄羅斯興起了,俄羅斯商人跑到這邊來把你那個山買了,戰爭把你打敗以後俄羅斯的資本到中國來自己生產茶葉了。第二條是俄羅斯對外國商人征收高稅。中國的衰敗不在於有沒有市場經濟。曆史上有,民國時期尤其發達,湧出一大批非常優秀的企業家。一個成不了,為什麽?戰爭不能勝利。
  我建議你們請一個人,看中國三十年代爭論,中國是不是已經進入資本主義,是前資本主義還是後資本主義,在當時就有爭論。有一派人說中國已經是資本主義社會了,納入資本主義體係了,這就是左派,主要矛盾是外國市場經濟的壓迫,這是左派的觀點,認為中國已經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右派說中國遠遠沒有到資本主義,中國還有那麽多農民,還有那麽強大的封建專製,市場經濟遠遠沒有到,中國根本就是一個前資本主義國家,市場經濟還要大大發展。
  在當時三十年代就有這爭論,七十多年了,中國同樣有這樣一個爭論,根本問題是對現在中國社會改革形勢怎麽判斷。
  第六個思維方式問題,改革開放的成就,我從經濟角度源於幾個方麵,來源於計劃經濟。第一條計劃經濟裏邊有市場經濟因素,中國和蘇聯的計劃經濟完全不一樣,最簡單兩句話,一個是農村一個地方政府有很大的市場經濟。中國的真正計劃經濟就是八個機械工業部,壟斷經濟命脈,高度計劃。別的農村和地方政府,老百姓生活這些事都是地方政府管。
  即使八個工業部裏邊,中央企業最嚴厲計劃裏,也留30%自籌,自籌就是易貨貿易,在中國最嚴密的計劃經濟裏邊核心體係裏邊有30%叫市場經濟因素。還不說農村,地方政府管老百姓的柴米油鹽醬醋,中國從來沒有搞過徹底的計劃經濟。你把計劃經濟說這麽壞,中國搞過多少計劃經濟,自己都不清楚,就徹底否定。計劃經濟幹什麽沒幹什麽,自己都不知道。
  計劃經濟要保證國家計劃完成,這是百分之百的。比如說你冶金部,說明年一千萬噸鋼,交不了撤職。他有辦法,沒問題,但是我要多少煤,多少電,多少勞動力指標,多少錢。跟中央要東西。計劃就是這麽產生的,討價還價,也有利益集團,不在市場上搞,在計劃會議上且打呢,打得差不多了,領導出來協調,談判談到最後,一律砍30%,自籌去吧。原材料不夠,自籌。也有計劃外的,你可以多生產,拿計劃外的鋼自己去換汽車、換煤炭,這就是市場經濟易貨貿易。
  中國人很熟悉市場經濟,不像蘇聯全是搞理工的,投入產出表的計劃經濟搞得徹底。中國從來就是四不像,多麵手,又是官又是商又是學者。大家都是多麵手,搞計劃經濟的時候很熟悉計劃經濟,也熟悉市場經濟,天天都在搞。計劃經濟鐵板一塊,那說的是蘇聯,從來中國就不是這樣。到農村也是市場經濟,一毛四一斤糧食國家收購,其他福利一律不管,蓋房子,孩子上學看病,全都是農民自己出,所以中國計劃經濟很嚴酷,隻跟農民要糧食,社會主義福利不給。
  第二條是文化因素。
  第三條是GDP統計。在計劃經濟大量數字沒統計,這是專業問題。計劃經濟家務勞動沒有進入GDP,現在第三產業增加特快。資源和土地基本為零價格,電力、水,交通基礎,原材料極低價格。所以 GDP也低。現在房價漲上去了,年輕人成左派了,在北京發現買不起房子了。他們家的教育投資不能收回,打擊了大學生們。房價漲得這麽高,他們說是市場經濟決定的,你有什麽話說呀。
  現在女孩子都要嫁北京男孩,男孩要找北京女孩,不這麽幹在北京待不住,一輩子高房租。市場經濟就這樣,和國際接軌了,你怎麽著?你還沒脾氣,一點脾氣都沒有。
  在前三十年GDP這麽快,重要的原因就是價格補貼取消了,財政補貼取消了,變為價格,這樣計算上就變成了那個GDP了,這部分根本就是統計方麵的一個統計遊戲,好多勞動不是計劃經濟下沒有,而是說你沒統計,比如我們小時候一家生五個孩子,這孩子都是我們母親,我們姥姥、奶奶,在家裏邊把你養大的,他這個勞動算不算錢,這個勞動現在我們都變成托兒所,現在托兒所算成國民收入了,算成GDP了,以前就不算,這個東西就是說你原來沒統計,而且壓抑了價格。你糧食一毛四一斤到城裏賣兩毛一斤,實際農產品現在漲到一塊,中間漲了七八倍十倍上去,其他東西漲得更多。東西一漲價自然它的GDP就漲,你說扣除了物價因素根本沒扣除,就是說家務勞動和第三產業。比如說我們現在吃飯館越來越多,以前在家裏做飯,家裏做飯是不是也是勞動,問題是你媽在家裏沒工作他在家裏做飯,他這個做飯就統計不到GDP裏麵去,到飯館吃飯就得上百上千,好幾百。所以這個東西都沒算。我是搞經濟的,我在物價局我還幹過處長,我就知道這怎麽算出來的。這個部分還有潛力,比如土地原來是零,現在變成十萬塊錢一畝,這個現在就漲。所以價格就跟著漲,GDP跟著漲。文化的因素我說了,這是統計的因素。人口的因素,人口的因素正好是計劃經濟時期,我們多生了四億人,這些人當時國家很窮就是吃不飽飯,為什麽,因為人生的太多,都是小孩。後來這批人長大了,開始幹活了,幹活變成生產者了,所以計劃經濟下負擔了四億人口,就是那時候負擔的,他們隻是純消費。而且當時中國還有,普及了公費醫療,隻有還負擔的全民族的教育,基本義務教育包括農村醫療,中國的人均壽命從36漲到的68,所以說前三十年困難,高粱講了很多就是講的一條,就是說把錢弄來發展重工業了。
  還有,把這個錢用來養小孩了,而且用來養老人了。說民國時期人權很好,人權很好活36歲?剛才批判計劃經濟,其實最重要的一條計劃經濟沒有個人自由,這是最不好的,是應該批判。但是你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首先有命了,這條應該先肯定,以前沒命,以前活36歲基本沒命。一百年人口是四億,一百年生多少死多少。
  老說大躍進餓死多少,你怎麽不說生了多少?中國人生了四億五千萬,而且活下來了,平均壽命68歲,有人說75。中國的計劃經濟這三十年,要養活兩三億新出生的小孩,又養活了六七十歲的老人,純消費者特多。那時勞動力短缺,大量農民進城了,不要老誣蔑,兩種身份製多壞。是不好,但那時候農民進城很多,因為城裏頭勞動力短缺,城裏缺工人,農民就來了,來了就解決戶口。
  母親在北京,小孩是北京戶口。解放初中國工人不過一千萬人,到計劃經濟時期到了一億四千萬,還是進城了嘛,雖然有戶口限製,但是農民還是進城了,怎麽沒進呢?勞動力不足當然進城了。
  人口的增量有什麽意義。有人說毛主席最大的問題就是多生四億人口,真損,叫誤生四億人。對經濟學一竅不通,這叫增量,存量沒有用,就是經濟學主流派,一百年中國四億五千萬人是最佳規模。我上學的時候老師都這麽說的,中國多生四億人。
  多生四億人在經濟學上叫做增量,存量一百年人口雖然是世界最大,存量最大,增量沒有,經濟沒增長,所以現在主流經濟學才明白,說中國怎麽現在經濟還高速度增長,就是人口紅利。
  什麽叫人口紅利,人口紅利就是現在長大了,出來幹活了,正好趕上外資來,勞動力為什麽這麽便宜,還不是那時候生多了,少生點就沒這麽便宜了。你說生孩子養孩子就不算是罪過?這才是中國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四億多生的孩子。
  那個時期之所以困難是負擔了這麽多人,在農村負擔了四億的過剩人口,長到十六歲出來,一直幹到二十六歲。今年說勞動力不足了,還是沒生多,正好,要是那時候少生兩億,現在蓋房子就沒人了。現在勞動力成本上升,這幫外國資本就鬧。
  最後一個就是國家政治強大的因素,國家強大不是起壞作用,至少在幾次關鍵的時候國家起很好作用。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就扛住,這會兒也還不錯,又顯示國家力量。一個抗地震,一個奧運會。大家特別害怕恐怖主義。我說就沒問題,集權體製有這好處,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動員能力還是很強,原來我還怕沒有,今年我很高興。
  今年1月4日是穀底,我在政法大學抓了一個80後的不尊重老師的學生,全校還有一半人反對我。為什麽把學生抓出來你知道嗎?當麵羞辱老師,說我就不告訴你名字,你不敢攔我。就像咱們飯館吃完飯,不交錢,你說老板怎麽辦?他不抓你等什麽?必須抓住。
  我是說底線,幹什麽事不能逮不著人。現在談戀愛都逮不著人了,在網上談,談一百多個了,就逮不著人。這人再也不敢見真人了,在網上已經騙來騙去,他不敢見真人,為什麽?見不到真人,談戀愛我不管你。但是基本秩序,抓不著人的時候社會還有秩序嗎?任何一個地方抓不人所有道理都白說,法製多麽多麽健全,偷自行車破案率1%,這國家就完蛋了,就是要把人抓出來。
  法國總理特傻,終於把80後、90後罵回到愛國主義方麵來了,地震去了很多人,青年人終於在這兩次大震動麵前回歸。
  我有貢獻,在大家不敢動手的時候敢抓,曆史上會承認我這一抓,誰要不信一會兒你試試,吃飯別給錢,你敢不敢走?自由社會你憑什麽抓,又侵犯人權了。特別小姑娘吃飯可以不給錢,吃完飯走老板不敢動手,老板是女的還行。但抓不住小夥子,男老板又不敢抓小姑娘,飯館就倒閉吧。打110,五分鍾以後來早走光了。這個時候叫做私力救濟,外國法律有,中國法律沒這條。養幾個黑社會,吃飯不給錢必然有人出來,咱練練。你們年輕人不妨出去練練,吃飯不給錢你看會受到什麽待遇,吃完不給管不了正好,逮不著人,白吃不就行了嗎?你可以試試。你看它有沒有人出來管你。在公權力達不到的時候,私人暴力允許使用,這才叫法製呢,為了維護利益你可以臨時把他抓住,使用私人暴力,這是允許的。但是有兩條,一個時間不可以太長,必須馬上通知公權力到達,第二不許用過分的手段。
  中國居然沒有這條法律。但是我相信各個飯館和公共場合一定養著一批黑社會,要不然任何飯館都辦不下去。
  
  普世價值是什麽,左派說普世價值就是社會主義或者說沒有普世價值,右派說普世價值就是市場經濟、人權、民主,後來左派加上一個,平等,加一個強大。我說普世價值,比如我們談今天的問題,普世價值是什麽,或者叫做曆史發展規律是什麽,就是有比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更基本的規律,這就是工業化原始積累,不要把計劃經濟跟市場經濟對立。他們是工業化原始積累的不同的階段。也不要把中國和西方對立,因為我們所做的事和西方所做的實際是同一件事,就是由農業國變工業國這麽一件事,這個馬克思主義也承認,所有的人都承認,社會學家、經濟學家沒有不承認的,任何一個國家,必須搞重工業,搞軍事,搞技術,特別是大國,要搞武力和國防。
  把左右派的思路都去掉,你也甭整天說計劃經濟好,你也別整天說市場經濟好,得看具體條件,什麽時候用什麽東西。當時曆史任務和條件來具體分析,什麽地方好,什麽地方不好,根本上來說這兩個東西不是對立的,在中國不同階段主流都是好的。
  工業化原始積累,分為三種形式。第一條就是西方式,早期的殖民主義掠奪式。第二條叫三南模式,南亞、南歐、南美,依靠外資,搞原始積累靠外國資本,也很繁榮,但毛病很大,金融崩潰、兩極分化。印度搞不過中國,為什麽?你們知道現在印度高速公路修了幾公裏?一百公裏以下。高速公路修不起來。
  印度經濟學家英語極差,聽不懂英語,更不懂中文,我們這邊專家,隨便找都是精通英文和中文,還懂印度話。你說話他聽不懂,翻譯不過去,我們的翻譯也笨,他聽不懂,他翻譯也聽不懂,我講的話他更不懂。他們理解不了中國話,你說他們怎麽比較中印呢?
  他們就問一個問題,你們高速公路怎麽修的這麽快。小兒科。後來我說我理解你們,我估計印度國家能力太弱,沒有能力修高速公路,是不是這樣?他很著急,國家修不起高速公路。征地的成本有多高,那是講人權講產權的地方,富人養狗,窮人要飯不許進,誰進打死,這是印度的法律,保護私有財產。要飯的人那麽多,在城裏沒地方,在河邊在橋下,在貧民窟裏擠,這叫現代化。講人權、講產權,保護私有財產印度最好的,民主製度多少年。連高速公路都修不起來。
  中國國家權力不隻是壞作用,都讓給市場,中國就能好了?中華民國,印度,包括南美模式都很清楚。
  第三種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模式,我給它定義是國家工業化的原始積累,社會主義沒有說得這麽好,整天說人民當家作主,是表麵上的說法,什麽時候也沒當過家做過主,不要把計劃經濟說成人間天堂。但它完成了工業化原始積累,作為三條道路之一,至少可以和世界並列,原始積累效率高、速度快,而且道德高尚。
  要翻西方殖民主義曆史,他們搞原始積累,速度比我們慢,美國、英國沒崩潰過。但是他們曆史上殺那麽多人,不道德,很肮髒的高尚這一條,至少在近代不屬於西方,屬於中國,中國最高尚的就是社會主義這段,全體人民勒緊褲腰帶,生活那麽低,用自己力量搞重工業,沒有對外掠奪。中國人到現在不敢說,沒有人敢說,說都不敢說。咋回事?思想上真正獨立了嗎?毛澤東敢說,罵美國人。這三十年,你瞧中國人洋奴有多少。連句基本話都不敢說。我剛說中國要向世界移民全球化,大家馬上說這不行,這叫黃禍。
  包括擁護共產黨的,愛國的人也用西方名詞說話,叫黃禍。這世界有黃禍嗎?那是曆史上蒙古人打歐洲的結果,我們漢族人沒幹過。中華民族是漢族為主體的,是蒙古帝國幹了那一段。世界上有沒有白禍?五百年來世界上是不是白禍,白種人全世界移民,建立了多少白種人國家,殺了多少土著人,他們為什麽不叫白禍?華人在印度尼西亞天天受氣。華人在什麽地方給誰咱們災難了?在美國不過兩三百萬人。從來沒有人說曆史上有白禍。除了白種人擴張、殺人,賣鴉片,賣白麵,鴉片戰爭就是白禍。曆史學家沒有一個人敢說這種話。
  計劃經濟時期,很高尚的一個時期,中國人民自己付出兩代人犧牲,換來中國不挨打,七次戰爭全打贏。靠自己的力量,人民是很窮,為此付出代價,犧牲的自由、犧牲了戀愛和個人幸福,確實做出無數的犧牲,甚至被整死那麽多人,隻能看作一種犧牲,就是我們全民族做出巨大犧牲,但是我們比西方人要高尚。
  中國收入分配,按西方模式研究,基尼係數又提高了,從45漲到50,是2002年。到2008年又五個百分點。這幾年股票房地產加速,到55了。這套辦法研究不了腐敗,因為腐敗都是沒數的,腐敗隻能估計,經濟學家不研究腐敗,因為經濟學方法讓你不能研究腐敗,沒有數字,你必須得有數字才能研究腐敗。按照規範研究沒法研究,所以我們就不算了。經濟學有什麽用?
  說毛主席時期餓死三千萬人沒完沒了。據我知道非洲是滅絕了至少一億人,美洲至少一億人,計劃經濟是三千萬嗎?我們估計沒有這麽多,最多一二百萬。他們說餓死一個也不成,說那個話就沒有意思了。現在市場經濟下,一年車禍十五萬,艾滋病這都能統計出來的,自殺每年三十萬已遂,未遂150萬。礦難死的更多了,那你說死一個也不成,這完全是市場經濟社會幹的。礦難死的怎麽就不說了,至少幾萬人,私了的還有嘛。這些人對我們民族對國家有偏見,在學界占主流,他們說話這麽多的傳媒、報紙、電視台給他們說。
  今年80後、90後我給予高度的評價。我抓住擾亂課堂的女生,有重大貢獻。老師還有尊嚴,就是讓你怕著點。
  法國總理智商到了低到極點,敢在奧運會罵我們,年輕人出於踢足球的愛好開始反對西方,抵製家樂福。中產階級明顯看出,有人把國有資產送給外國人,在海外有存款,這部分也根本統計不出來的,
  醜化計劃經濟,是說效率低,說兩彈一星說膩了,不愛聽不愛聽,不就是兩彈一星嗎,除了兩彈一星還有什麽東西?高粱說還有大飛機的噴氣式,他說的。我都不知道,1956年噴氣式,有飛豹戰鬥機。
  有人說這麽大浪費,計劃經濟效益特低,代價特大。首先我說你們這些經濟學家你算過賬沒有?福特基金也不設立這東西,計劃經濟的賬他不給你算,就告訴你沒效率,怎麽沒效率?
  高粱論證的,所有原創性技術在中國研製的成本就是外國的八分之一左右吧。研製大飛機是五億人民幣,大概是美國的十分之一。
  中國的研製費用大概是外國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這個水平,解放軍修鐵路、修公路成本可能高嗎?不發工資,組織性紀律性比現在工頭加民工,這就不用說了。工程兵、鐵道兵幹活,是解放軍幹的,你怎麽說你敢說他沒有效率?烈士,死一個人給一百塊錢,打越南時候解放軍陣亡多了,小平特批,軍委特批,鑒於國家困難,一個烈士一千塊。你一找不出貪汙來,二找不出賠償來,三找不出工資來。你就說計劃經濟工程效率比市場經濟低,你憑什麽?沒有任何道理說這種話。
  我們經濟史董誌凱老師編一本書,七十多多,專門研究中國經濟史,他研究了蘇聯的225個項目,說宏觀微觀效益都好,引進的都是短線,沒有重複建設。你憑什麽說效率低?三線建設確實有重大布局問題,有重大錯誤。但計劃經濟重工業這個期間,包括修鐵路,包括基本大企業效率很高。
  現在的學生不知道誰是聶榮臻,我說你知道林彪是誰嗎?他說好像還知道。這些學生都是共產黨員,但是不知道共產黨曆屆總書記。再過五年毛主席是誰都不知道了。
  老師都講的什麽呀?整天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政治課學生一點不愛聽。
  學生不知道八個工業部,不知道計劃經濟下中國能造軍艦、能造飛機。我懷疑教育部有人成心把政治搞成這德行,特沒勁的東西,醜化政治和曆史,弄的學生從小特不愛聽政治課。
  計劃經濟最大問題是經濟波動大,1958年到1962年上下40%,文化大革命1967----1968年兩年波動大。80年代也比較大,90年代朱鎔基軟著陸那次最小。這次可能又比較大,恰恰不是計劃經濟造成的。大躍進的錯誤不是計劃經濟的錯誤,是破壞計劃經濟的錯誤。
  1958年大躍進大波動是破壞了計劃經濟。
  
  
  
  
  
  
   烏有之鄉 http://www.wyzxsx.com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393799.s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