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要說不要看iPad, 就連報紙,書籍,雜誌,iPhone,等等,都不要看,上廁所就上廁所。吃飯要專心,上廁所也要專心。
人類社會發展,由開始的質樸簡單進化到現在的紛繁複雜,資訊泛濫,有人說是資訊爆炸。人類已經不勝負荷。
老子有一句話,大意是,知識是無限的,人類是有限的,以有限去追求無限,是很危險的。理論上是這樣,那麽具體有什麽危險呢?
危險就是,人類處理每一條資訊都需要耗費腦力精力,精力耗費得多了,就會出問題。精力這東西不是無限的,憑借個人努力可以不斷提取。精力是父母天生傳授給你的生物資產,需要你善加利用妥善保養。用完就沒了,用完就是生命結束的時候了。
所以,現在的人普遍流行一個說法就是精神空虛,為什麽會精神空虛?因為就是資訊泛濫,而這個資訊泛濫消耗了你的精力,導致你的腦子都空了。所以就有一種精神空虛的感覺。以前的人或者上一輩的人沒有多少人說精神空虛的啊,為什麽?因為以前物質不發達,資訊不發達,但是人們的精神生活豐富啊。你看見過出家人做和尚的嚷嚷過精神空虛嗎?沒有,他們的精神無比充實,出家人極少聽說過自殺的。物質豐富,精神就空虛,物質匱乏,精神反而豐富。精神和物質就是相互轉化。所以那些得道的億萬富豪(不是暴發戶),他們都刻意保持物質生活簡單化,甚至要捐掉自己的大部分財產,以保持精神上的富足。
但是過出家人的生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正如我說的,越是簡單的事情越難做好。出家人似乎非常簡單,粗茶淡飯,隻需要打坐念經,但是真的很難做得好。相比之下,現在的人似乎都有小兒多動症(小兒多動症延伸到成人),難以集中精神,難以靜下心來持續做一樣事情。我自己總是想找個時間打坐,修煉一下,但是難啊,不是找不到時間就是找不到地方。就連上廁所不帶iPad都很難,好像不帶本書,不帶一份報紙(不是為了節省廁紙哈)就覺得少了點什麽東西似的。
但是慢慢的也就習慣了,而且發現專心上廁所好處多多,上廁所前頭腦昏沉的,坐在馬桶上,閉上雙眼,養養神,結束之後就覺得精神清爽很多。現在甚至偶爾有些時候帶了iPad上廁所,反而覺得不習慣,索性又把它擺在一邊專心如廁。所以平時不能打坐也不要緊,就從上廁所不帶iPad開始吧。
有人曾經說過,要善待你的身體器官,這話說得很對。就拿這專心上廁所來說,如果你能夠不看任何書本雜誌電話,閉目養神,你發現可以用心感覺到自己的腸胃的蠕動,似乎有一種能夠和自己的腸子溝通的感覺。
從某個角度來說,自己身體的髒器其實就是你的雇員,虐待壓榨自己的雇員的公司沒有一個會成功的,善待自己的雇員是任何一個組織成功的必要條件。有些人為了創業或者是工作狂,廢寢忘食,對自己身體不管不顧,一心撲在工作上事業上。但是身體器官不是傻子,你不對它們好,它們也不會對你好,它們也會生病或辭職。到時候就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前一段時間,看國內的著名餐飲業翹楚海底撈的成功秘訣,看了一遍,其實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要善待自己的雇員。雇員就是自己顧客,把自己的顧客伺候好了,生意何愁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