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天降大雪,封山封路,所以在家裏難得清閑幾天,也順便把一些舊影碟拿出來看看。首先看的一個連續劇是【黎明之前】,哎呀呀,這部國產劇真是了不得,拍得不是一般的好,從第一集開始就情節緊湊吸引人,於是就連續幾天一口氣的看下去。看完之後,再上網看看關於這部劇的評論,才知道這部國產劇是少有的借鑒了好萊塢製作風格的劇作,怪不得那麽好看。
我是地道廣東人,從來隻看港產片或香港電視劇,要不就是美劇,一般不看國產或者國語片,但是這部劇讓我陡然間對國產劇興趣大增,記得一年前看過一部【密戰】也拍得很不錯,有點看頭,現在這【黎明之前】就拍得更好了。
看完之後,又再接再勵,看了另一部國產劇【雪豹】。拍得還可以,就是前半部分慢熱了一點。最後結尾又處理的僵硬了一點,比如說周衛國對這竹下俊是不是應該有點英雄重英雄,惺惺相惜的感情呢?
清閑下來,心情放鬆後,腦袋裏就會迸發出一點火花。畢竟是成年人,不會完全地沉迷於電視裏。看電視的空隙時間我就會想想中醫的事情,這裏迸發一點,那裏迸發一點,慢慢的幾天之內星星之火就有點燎原之勢,燎原之後,腦海裏就好象看見滿地的碎片慢慢拚湊成一幅完整的圖片一樣,眼前一亮,突然間驚喜莫名,頓悟出中醫的真諦。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說法,叫做讀書的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由薄讀到厚,第二個層次,由厚讀到薄。第一個層次就是小孩子剛剛開始讀書,看那些兒童讀物,硬皮封麵,字體大大的,圖畫很多,裏麵的文字通俗易懂,每本書隻有幾頁紙。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所看的書越來越厚,文字越來越複雜高雅,頁數逐漸增多,動輒幾百上千頁磚頭那麽厚。這就是由薄讀到厚的過程。
但是陰陽會互相轉化的,讀書讀到一定程度也會讀到頭了,就會由厚讀到薄。就是一個升華過程。如果你沒有悟性,那麽這個轉換過程估計不會出現。讀書讀多了之後,你會發現大多數書都是重重複複說同樣的一件事情,一本書翻開來,大致上有九成九是廢話,真正有用的隻有一兩句話,甚至沒有。比如說,最近我看一本書【中醫治癌新路】,是當年京城四大名醫施今墨的弟子張仁濟寫的,我的天,整本書洋洋灑灑184頁,竟然沒有一點新的東西。估計我看這本書的花費的時間隻是稍微比從網上下載花的時間多一點。
那麽中醫的真諦是什麽呢?由厚讀到薄,最後薄到多少張紙呢?答案就是【傷寒雜病論】。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