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城

【放棄傳統的豬油導致國人健康每況愈下】原創者,7天內閱讀量達400萬+,又被盜轉載無數。微信號:eye-tells
個人資料
醫者意也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治了一個“據說是”很罕見的病

(2009-03-22 19:33:33) 下一個

這天我正在忙的時候,診所裏走進來一個步履緩慢拄著拐杖的白人老年男子,旁邊有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陪同。我問他,有什麽要幫忙的?他用低沉的聲音說:一個新的生命(生活)。我一聽,怔了一下。然後他就繼續說,他得了一種很罕見的疾病,簡稱 IBM,不是那個國際知名的電腦公司,而是一種病。他說你隻要在網上查一查就知道是什麽問題了。他說,由於這種病太罕見,藥廠覺得沒有價值去開發對症的藥物。所以他也就沒有什麽有效的治療。因為這種病弄得他幾乎完全喪失生活能力,所以他才說希望我們能夠給他一個新的生命(生活)。他的朋友最近在這裏看過覺得很好,極力推薦他過來讓我看看。

我連忙讓他坐下,他說,可不可以給張高凳給我坐,因為我的腰彎不了,而且坐下來後也很難站起來。這病看起來真的很重。

我以前沒學中醫時,常常聽說有人患了某種很罕見的疾病或癌症,心頭總是一凜,覺得這些人真的是很可憐,怎麽會這麽不湊巧。後來學了中醫,才知道這些所謂的很罕見的疾病或癌症完全是無稽之談。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世間上任何事物都逃不出陰陽五行的範疇,隻要熟讀陰陽,所謂的奇難雜症都可以找到原因。現在這老人的所謂的罕見病,我相信也不出其外。

老人開始訴說病情,他說他從嬰孩時期六個月大的時候就得了第一次肺炎,以後就一直沒有中斷過,好了又犯,犯了又好。特別是過去9年以來總共至少有十幾二十次的肺炎發作。現在這 IBM病則是從十五年前開始的,先是感覺身體肌肉慢慢虛弱無力,然後某天突然間就摔倒在地,就此確定是這IBM病。說到這裏,我已經明白了大半。這又是西醫胡亂治療造成的奇難雜症。此人必定是長期頻繁使用抗生素治療肺炎,日久天長就傷害了胃氣。所有吃抗生素的人都有這個感覺,就是吃了會反胃作嘔頭暈,這就是傷了胃氣的表現。胃氣者,陽明也,陽明主氣血,脾主肌肉四肢,脾胃受傷,當然就會造成肌肉萎縮無力。

所以我總是在重覆這句話,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者,流散無窮。明白疾病【陰】和人體【陽】的關係的話,病情一看就知道是什麽回事,解決方案也馬上昭然若揭。不明白疾病和人體關係,眼裏隻有病【陰】而沒有人體【陽】的話,就流散無窮。於是什麽雞毛蒜皮的病都是罕見的,什麽都大驚小怪。

我繼續問下去,你覺得冷嗎?很冷。這男人說,還有胃口差,氣短,整天都昏昏欲睡。他接著說,我的醫生想要幫我換人工膝蓋,但我問過我的鄰居(鄰居也做人工膝蓋置換手術),他說根本沒用,所以我就沒做。我笑笑說,你真聰明,換膝蓋是幫不了你這個病的。我再問,口渴嗎?他說,口渴,喝很多水,而且小便也很多。這是屬於腎的毛病,而且這也解釋了他為什麽會有高血壓。

我很快就打定主意,這病屬脾腎兩虛,也必須脾腎雙補。於是擬方開藥,一個藥方補腎,一個藥方健脾提氣,調和營衛,再加上一些祛風的藥,透發邪氣出腠理。一個星期,六服藥。

很快一個星期就過去了,這男子如期回來複診。仍然要坐高凳,他說,用了藥之後,全身出了一通微汗,頭腦覺的豁然開朗,周身感到清晰的痛感,而不像以前那樣隻是混混沌沌的又痛又重模糊不清的感覺。而且,他個人覺得,健脾提氣調和營衛的那個藥方比較對路,覺的整個人比以前健壯有力。這表明身體得到補養而且開始透汗驅邪,所以他才感覺到清晰的痛感。他半真半假的對我說,我要讓你出名,因為我這病是很罕見的,美國醫生都沒辦法治。你治好了我這病,你就肯定出名了。我聽了隻是哈哈一笑。隻要繼續按照這思路下去,這病不難治好。隻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堅持下去。

從此就基本上按照這個藥方處理,過程中或許會有所加減,全憑臨症酌情。而他的反應也十分好,直覺感到隻要按照這個藥方下去,他的病遲早會好,甚為樂觀。同時,他也讓他女兒也來吃中藥。他的女兒就是第一次來診所時陪伴著他的那位年輕女孩。奇怪的很,她今年二十五歲,竟然沒有駕駛證,也不會開車。我問她為什麽,她說住在紐約根本不用開車啊。

情況一直不錯,藥方也一直沒有多大改變,這老人也是十分樂觀。他有一次告訴我,他最近去見過他的醫生了,直截了當的說他在吃中藥治病。結果他的醫生氣的大喊大叫,“好像瘋了一樣”,質問他說,你怎麽可以這樣?你知道這些草藥是什麽成分嗎?你知道這樣安全嗎?這老人回應她說,那你要我怎麽樣?你們又沒辦法治我的病,難道就讓我等死不成?

可惜的是,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久之後,華爾街就開始崩盤,這父女倆終於受到影響。他有一天打電話給我,說,我女兒最近失去了工作,而我隻有每個月一千出頭的社安金收入。你可不可以給我打個折扣?反正我這下半輩子大概都要在你這裏吃藥的了。我當然也很同情他,說,可以啊。於是他又繼續來了幾次,但後來最終還是沒有辦法堅持下去。殊為可惜。這真是應了最近流行的一句話:沒什麽不要沒錢,有什麽不要有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