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國外的生活讓人感覺乏味呢?ZT
(2009-08-21 02:58:33)
下一個
一個泛濫了的解釋是:第一代移民很難融入主流社會。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道理,卻又讓
人覺得隔靴搔癢,不中要害。什麽叫主流社會?
是經濟地位嗎?以留學身份出來的華人的平均收入在美國是各個族裔中是數一數二的。
如果一二十萬的家庭年收入不是主流,那美國大多數人都非主流了。
是精神生活嗎?大多數高學曆的華人都會關注美國社會的熱點問題,上下班的路上讀讀
華爾街日報,晚上看看CNN的新聞,周末看場熱門電影。如果實在不喜歡英文閱讀,在
中文論壇也可以了解美國社會動態。更何況在網絡上可以隨時了解跟蹤一切中國發生的
事情,有時比在國內還方便快捷。幾乎所有熱門的中文電影電視,各種選秀節目,所有
的流行音樂,都可以在第一時間享受到。擁有雙重文化背景,精神生活應該是更加精彩。
可我還是覺得生活中少了些什麽。
我們公司規模比較小,辦公室沒有其他中國人,和我一個級別,年紀相當的也隻有一個
美國人。我們經常一起出去吃午飯。這個人很不健談,很少主動找話題,也很少接話。
而我覺得大家一起吃飯不講話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所以我會主動和這個同事談談工作,
聊聊周末的活動,電影電視什麽的。我喜歡瞎侃,如果對方是個中國人,即使一句話不
說,讓我對著他胡侃一個小時,也不應該是多難的事。但用英語侃,這差別就大了。經
常是我提起個話題,說幾句,就沒什麽可說的了。而我這個同事又不接話,這話題就冷
了,聊不下去了。在冷場的同時,我再搜腸刮肚地尋找下一個話題。說兩句,沒詞兒了
,再冷場。有朋友說,那你就別跟他吃飯了唄,累不累啊。累我倒不覺得,讓我不爽的
是我沒有能力用英語胡侃。
我意識到自己實際上有一個雙重性格:在中國人麵前胡吹胡侃,典型的外向性格;在美
國人麵前,我就沉默寡言了,內向了。如果說最開始的時候有不自信,害怕自己語法和
用詞錯誤的因素,現在這已經不是主要原因了。更重要的是我的英語不足以讓表達成為
一種享受。當一個人在生活中有所感受,嫻熟地運用語言來最貼切地表達這種感受是很
大的一種樂趣,也是外向性格人群的基本滿足。而如果因為詞匯和用法的局限,隻能用
簡單而幹癟的語言來進行表達,那種想說又說不出來的感覺就像成了半個啞巴。比如,
如果我看了醉琴的小說後想說:這部小說寫得真是入木三分,讓人拍案叫絕,真是把萎
縮男的嘴臉刻畫地惟妙惟肖。可我說出來的隻是:this novel is really fantastic .
這句幹幹巴巴的話,沒有任何信息量,沒有任何深度。這就讓人失去了表達的願望。
對我來說,生活中缺少的就是用英語暢所欲言,最充分貼切地表達和交流。在外國人麵
前內向和不健談的我不是本來的我,是語言造成的雙重性格。
這種雙重性格不僅意味著在生活中缺少交流的對象,在職場上也嚴重限製著發展空間。
尤其是在需要與客戶大量交流的領域。按照卡耐基的說法,成功百分之三十來自對技術
的掌握,而百分之七十來自與人的關係。一個對語言不能嫻熟掌握的人,又如何運用語
言處理人與人之間微妙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麽大量第一代移民從事的是技術型而非管理
型的工作,也是玻璃天花板存在的原因。
我曾信誓旦旦地要對自己發動一個“消滅雙重性格運動”。可是不是最終能達到目標,
我心裏一直沒底。當然如果不付出努力,我就注定是個“兩麵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