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7時31分報道,記者根據群眾舉報,在上海一些農貿市場發現不少經營注水牛肉的黑心攤販。在對攤販進行暗訪的過程中,記者了解到,這些黑心攤主經營的注水牛肉大部分來自浙江嘉善。 記者暗訪到的這個專門加工注水牛肉的屠宰場,位於嘉善縣裏澤鎮,這裏距離上海隻有13公裏。上海天天新報特約記者朱良勝說:“我以采購牛肉為名,來到這家屠宰場,看到一名工人,在用一把錘子一般的東西,對準牛的腦袋擊打,牛當即到地昏迷。隨後他用一根塑料水管塞進牛的嘴裏,牛肚子就迅速膨脹起來。隨著進水量的增加,它們不停地掙紮。”
離開裏澤的這個屠宰場,記者又來到不遠處的費家浜村。在屠宰場上班的工人大都住在這個村子。通過與工人們閑聊記者了解到,在裏澤的屠宰場,所有屠宰的牛都要事先灌水。一般情況下,一頭600斤重的牛,會被灌進80斤到150斤水。也就是說,一斤牛肉裏,會有2到3兩水。而這裏屠宰加工的牛肉,85%都銷往上海的幾大農貿市場。上海天天新報特約記者朱良勝說:“在這裏你不可能買到沒有注水的牛肉。”
記者在屠宰現場暗訪還發現,屠宰場給牛灌的水並不是自來水,而是汙水,非常不衛生。在一些靠近河流的屠宰場,他們就直接從河裏抽水上來灌。這樣加工出來的注水肉,會對人體健康構成直接威脅。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佘銳萍說:“經過注水的肉因為水源不安全,必然會帶來大量細菌。”
一頭肉牛從屠宰到銷售過程中,必須經過嚴格的動物檢疫。那麽,這些經過大量注水的牛肉,又是如何從浙江嘉善流入上海市的?上海天天新報特約記者朱良勝說:“他們會繞開大路上的關卡,用農用車走小路進到上海。同時他們還能搞到能夠以假亂真的檢疫證明。”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於貪圖暴利的批發商聯手壟斷市場,在上海某些農貿批發市場內,注水牛肉已成泛濫之勢:“注水牛肉銷售價格比沒有注水的牛肉價格要低,存在著很大的利潤空間。六家大的批發商壟斷了這個批發市場,他們全部經營注水肉,象我這樣隻經營幹貨的就沒有辦法生存下去。”
3月14日晚,廣州市白雲區動物防疫監督所在嘉禾畜禽市場發現55號欄的生豬瘦肉精超標,白雲區職能部門迅速采取措施,控製問題生豬,公安部門馬上立案,對涉案人員進行調查,130頭同一來源地的生豬,40頭被證實流往佛山。
問題豬肉未流入市場
昨日記者趕到嘉禾畜禽交易市場時,55號豬欄已空空如也,欄內被清理得相當幹淨。
據悉,昨日一早,有關部門安排貨車把問題豬隻分批運走,集中屠宰並作無害化處理。有關部門強調,屠宰後的該批所有豬隻均已經作無害化處理,沒有任何瘦肉精超標豬肉流入市場。
自檢報告書顯示“合格”
據白雲區有關部門介紹,3月14日晚被檢測出瘦肉精超標的生豬來自河南省延津縣,該批生豬約130頭,豬耳標號為1410726,貨主為馮某某,進入市場的欄號為55號。該批生豬在3月14日晚6時55分被運到嘉禾畜禽交易市場,在進入該市場前,貨主向白雲區駐場檢疫員提供了《生豬違禁藥物自檢報告書》(顯示合格)。
據了解,當時白雲區動物防疫監督所駐場人員按照規程開展了入場檢測,以生豬的尿液作為檢測樣品,用速測卡開展檢測,共抽取了10個尿樣,檢測結果顯示全部為陰性,準予該批生豬入場。
例行抽檢查出瘦肉精
該批生豬入場後,白雲區動物防疫監督所於14日晚,例行對嘉禾畜禽交易市場交易的生豬開展瘦肉精抽檢,對55號欄共抽取了20個尿樣開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結果顯示有10個樣品呈陽性,區工商、農業等部門立即采取措施,控製該批生豬。
隨後,佛山方麵通報稱,經嘉禾畜禽交易市場流出的生豬在屠宰檢測時查出瘦肉精超標,經核實,該批生豬是由嘉禾畜禽交易市場55號欄流出,生豬耳標號為1410726。
運往佛山生豬被控製
經有關部門核實,在開展抽檢工作前,該批生豬曾由王某和陳某某買取並交由佛山肉聯廠屠宰,其中王某購得20頭,陳某某購得20頭,佛山動物檢疫部門抽取了生豬樣品,有5個顯示瘦肉精超標,於是馬上控製住王某及陳某某所購的40頭豬。
事態嚴重抽驗率上調
鑒於事態嚴重,白雲區農業部門加強對動檢部門的指導,加派人手,對進場交易生豬嚴格按照規定抽驗檢疫,進一步加強對生豬的抽驗率,由原來的10%調整為15%—20%,發現問題生豬,馬上啟動有關預案進行處置。在登記和追查製度方麵,白雲區要求進一步完善進出場生豬的登記製度,各批發市場要加強對每批進入市場交易的生豬或出場生豬的車號、司機貨主姓名、電話號碼逐一登記存檔,以便後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