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空中旅行的安全性

(2009-02-15 20:28:43) 下一個
空中旅行的安全性

在前麵的帖子裏談了飛機結冰造成的空難,沒有講的是乘飛機旅行的安全性。我手邊沒有具體的數字,不過大家可以放心,空中旅行仍然是最安全的旅行方式。

毫無疑問,在飛機墜機事故中的生還率是很低的。但是,安全的概念不是定義在事故發生後的結果,而是事故發生的概率。打個比方說,生活在紐約與生活在一個小鎮,哪個更安全呢?過去,紐約凶殺案每天都有,現在好多了,也是每個月都有吧。在小鎮中,八成十年出一樁。但是,如果說紐約的人口有1200萬,每個月發生一樁,十年中我們遇到凶殺的概率是十萬分之一,與生活在哪個鎮子是一樣的,而且十萬人口的鎮子在美國可不是一個小鎮了。因此,紐約什麽時候也輪不到最危險的地方。

在外出旅行中,死人事故的發生率一般是以人數/百萬哩來衡量的。每天有上萬個航班,每個航班少則幾百哩,多則近萬哩,在過去兩年多中,水牛城的這個航班是第一個出現死亡事故的商業航班。如果計算死亡事故發生率,實際上會遠遠低於其它的旅行方式。從東海岸回中國來回有15000哩,回六七趟國沒出任何岔子沒有人會注意,可開車十萬哩沒出小磕小碰你起碼可以與家人小小吹噓了。如果說大家回中國又擔心飛機出事,學電影裏麵雨人那樣自己開車去中國,大概十個人中就至少有一個會因為勞累過度而途中翻車,一個被土匪打截,還有五個半途放棄的。

實際上,對乘飛機旅行的擔憂更多是心理上的障礙,也是媒體誤導的結果。媒體隻報導航班事故,但不報導安全抵達的航班,造成了人們的偏見。據說戈培兒曾說謊話說一千遍就是真理,八成這句話倒真的是真理。二戰我們沒趕上,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武器的傳說我們是聽過的。對於媒體,乃至於政治家和律師,一個真正的真理是他們隻想讓你相信他們想讓你相信的東西,而聽他們話的秘訣是要發現他們應當說而沒有說的是什麽。這才是為什麽這個國家有法律有法官還需要律師的原因,八成也應當是法學院的座右銘。

有網友談到乘火車旅行,起碼在北美,火車也許到是最危險的旅行方式。前兩年AMTREK有幾次撞車翻車事故,其中涉及旅客死亡,使美國鐵路客運的名譽大損。加之成本和耗時的因素,美國鐵路客運如今已經是氣息奄奄。唯一還有生命力的是大城市的通勤市郊火車,但也是事故不斷,傷亡事故也不鮮見。不翻車還有持槍上火車濫殺無辜的。在我的印象中,有統計數字表明,乘汽車或火車旅行的事故發生率都遠遠高於空中旅行。

總的說來,北美的空中旅行安全還是有保證的,政府對幹線航班的控製還是有效的。比方說,我的一個朋友前些天就遇到了一件事情。她乘坐的一個航班由於雨雪天氣在機場被延誤。他們最終上了飛機,飛機離開登機口進入滑行道排隊起飛。在那裏等了半個小時又返回了登機口,航空公司安排所有旅客住進了飯店。此時,還有航班不斷起落,旅客問為什麽不起飛。答案令許多乘客茫然。為了防止駕駛員過度疲勞而發生事故,不知道是法律規定還是政府指令,駕駛員的連續工作時間有嚴格規定,不可超過X小時,譬如說是10小時。該駕駛員當天中午12點飛第一個航班,當晚8點他們離開登機口,預計10點以前可以到達目的地。但由於在滑行道上等了半小時,預計無法在10點以前到達,按照規定此駕駛員不能飛這個航班。因此他們原路返回。這種事情在中國也許是不會發生的,但規定就是規定。更有意思的是,有些航空公司規定乘務員的工資是按飛行航段計算的,這些乘務員那天晚上是白忙了。

當然,選擇自己認為更安全的航空公司還是有道可尋的,這裏就不贅述了,因為沒有誰讓我給他們做廣告。不過,大家無妨將空難與中彩比較一下,都是小概率事件。如果你不相信你買彩票能中頭彩,擔心遇到空難也就多餘了。如果有誰真的中過大彩頭,就更應當去空中旅行了,因為中過彩頭又遇上空難,那是小數點兒後麵多少位的概率呀。如果真正有誰遇到了,你的名字肯定會流芳百世。這個出名度多少億萬富翁花錢都買不到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臭老王 回複 悄悄話 看了前貼,想起流速大壓強小是中學教的貝努利定理,而氣球的升空和船一樣依阿基米德原理是不要速度的。

冰對飛行的危害人們知道得很晚,我來美國後有次飛機掉波托馬克河FAA才作出冰雪天起飛前要除冰的規定。這次事故很可能是飛行員放棄手控用自動飛行係統之故(這有違規定)。

死人和飛機出事是兩個事件。出事概率很小,但出事了死人概率就很大。後者是條件概率,前者是非條件概率。兩者之積的聯合概率,以及知道人死而是飛機出事的概率都很小。這後者叫貝葉斯概率。哈,不知道對不對。
說誰誰 回複 悄悄話 嗬嗬,看來你對航空公司的事情滿熟的。那你說說,飛行員幹嗎要拿莫高的工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