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男為何不愛好當後爹? BY圍觀生活 ---家壇人最喜歡的話題,我就不奉陪了

(2009-04-22 06:53:28) 下一個
國男為何不愛好當後爹? 2009-04-21 13:50:08
BY圍觀生活


國女特愛捅的一個國男婚戀死穴,是國男不願意當後爹。洋男國男優劣的爭論中一點死穴,國男就不支倒地。有人炒做說人家洋男視對方的孩子為上帝額外的禮物。

為了幸福,在您要自備“額外禮物” ,走“禮多人不怪”路線之前,最好找有職業道德的外嫁高手谘詢一下。

這洋男就這麽傻?生孩子又不用親自噗噗,幹嘛要懶到這種地步?你可能看到過美國街上貼著“PREGNANT?I CAN HELP。”的廣告,你啥時候看到過街上貼著:“NOT PREGNANT?I CAN HELP。”的廣告?

國男這死穴的產生,一個是國男總覺著結婚是一輩子的事情,所以想事兒特多。洋男的境界,我們小時候就有過。那時候覺得給人家當爸爸是特占便宜的一件事,罵一句“我是你爸”,感覺特好。長大了知道這是一件人命關天的大事,不能亂承諾。洋男從找朋友到結婚是跟著感覺走的,人家沒一見麵就打算和你過一輩子。女方歲數大小,有無孩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HAVE FUN,或叫“珍惜今天”。見過老美女的比男的大二十歲的,感覺來了搬一起,日子過餿了一拍兩散。俺的一個美國同學說,他父母結了四次婚,生了四堆不同姓的後兄弟,他抱怨:他們隻顧自己,爽了結,不爽離,根本不把孩子當回事兒。

可是有時侯走著走著就分不開了,走著走著就一輩子了。用小沈陽的話說就是:男女之事老簡單了,一來,一走,一段情就沒了,嚎;一來,不走,一輩子就沒了,嚎。

國男想的太多反而耽誤了美好姻緣。

國男把孩子看的很重,隨便舉例:老美家庭,把小孩子扔家裏,自己去旅遊太正常了,老中家庭卻很少這樣的。俺們國男覺得要對孩子負責一輩子,子不教,父之過,不好意思把孩子當禮物亂收。俺那美國同學,就很欽佩華人父母,對自己負責,對孩子也負責。俺們送孩子去這班那班忙孩子,俺外嫁朋友也要送,孩子的洋後爹老大不高興了,覺得根本用不著。

“額外禮物”的說法,聽著跟養貓似的,貓不一定是自己親生的,“額外禮物”買一送一,那更是賺到了。

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我們大部分人,都成長在雙親具全的社會裏,在生孩子的事情上不常見不勞而獲的。美國有超過50%的離婚率,想想我們孩子的同學裏,鄰居中,離婚家庭的是不是就有不少?我旅行時,常碰到飛來飛去看望父母的孩子,聊起父母的離婚,很平常心。這種得天獨厚的後爹環境中長大,沒吃過後爹肉,也見過後爹跑,後爹技術早已普及,當起後爹當然比俺們更胸有成竹。

可喜的是,祖國的離婚率正在突飛猛進,據說大城市已經與國外接軌了,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定更能接受對方的子女,爹不是你親爹,奶奶也不是你親奶奶的樣板戲理想,終會在神州大地成為現實。那時候是女的就帶個孩子,你不想打光棍就當人後爹吧。

反正別人也當你孩子的後爹,不虧。

(看到西岸海豚同學的新作講到國男最大的死穴是沒有幽默感,幽默和後爹哪個是更大的死穴?我的結論是:

--- 給人當後爹需要幽默感。)
-----------------------------------------------------------------------------------------------------------------------------------------
俺這磚一拋,引來了河邊醫生的一塊寶玉,這裏也向各位推薦河醫生的博客,讀完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很有營養。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php?blogID=7294

洋男樂當後爹之我見—透過現象看養兒防老文化
BY RIVERSIDE

洋男為什麽不在乎拖油瓶,甚至樂當後爹?這個現象擺在那裏,是跟國男不喜當後爹比較出來的。為什麽,到底為什麽?海外原創的高手紛紛攢文或跟貼加以分析和闡述,其中圍觀的《國男為何不愛好當後爹?》堪稱裏程碑之作。該裏程碑大作逗樂之餘,寓教於樂中提出了兩點核心看法。一點是洋男“從找朋友到結婚是跟著感覺走的,人家沒一見麵就打算和你過一輩子”。另一點是洋男在“得天獨厚的後爹環境中長大,沒吃過後爹肉,也見過後爹跑,後爹技術早已普及,當起後爹當然比俺們更胸有成竹。” 以我愚見,這兩點固然能硬生生逗出大家幾聲壞笑,其實沒有擊中洋男樂當後爹現象的要害。



讓我先講一點題外話做個引子,還用圍觀裏程碑裏的素材。圍觀說, “ ( 中國男性 ) 覺得給人家當爸爸是特占便宜的一件事,罵一句“我是你爸”,感覺特好。 ” 為什麽中國男性喜歡當別人的爹?很可惜這個問題圍觀沒有鑽下去進一步闡明,離真理隻有一步之遙卻不幸錯過了,真的有點替圍觀可惜。當爹能當飯吃嗎?當爹能長一斤肉嗎?當爹到底有什麽爽的?當爹的好處到底是什麽?當爹的潛台詞是什麽?這要追溯到中國幾十年幾百年前幾千年前的中國文化習俗。



想當初,男性是中國社會的主流,長輩男性又是主流裏的主流。一個村裏最高輩份的男性,權威性甚至可以與當地地方官相比。孩子是什麽,孩子是父母的附屬物,孩子的命都是父母給的,所以父母可以隨便使用,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把命拿走。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不論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反正是必須做的。任何形勢的不孝反叛必受嚴懲。在這樣一個社會環境中,能不喜歡當爹嗎?所以罵一句“我是你爸”,其實是暗示“我是老大,你必須服從我”。此國罵的另一重好處是,短短“ 我是你爸”四個字裏,又偷偷夾帶了“連你媽也被我如何如何了”的意思。



另一種更流行的國罵“我 X 你 X ”其實是“我是你爸”的翻版,隻是強調的對象不一樣而已。曾經看到一個笑話,講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國人罵“我 X 你 X ”,老外實在不理解:我們兩個人吵架,跟我母親有什麽關係?再說了,我母親那麽老了,你怎麽居然會有興趣?所以說,老外不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不知道短短四個字的標準國罵裏其實包含了我血性中華男兒的精神勝利法 — 我和你母親做了所以我是你爸,我是你爸所以你必須絕對服從我。老外隻從字麵來理解我們流傳千百年的國罵,當然無法體會其中意淫的深意。

這麽說來,中國男性很喜歡當爹的,為什麽卻專門不喜歡當後爹呢?因為後爹不是爹呀!在中國古代,女的都不許改嫁的,哪有後爹一說。有些孩子從小被別人收養,長大後知道了自己有親爹親娘都要千裏尋爹,千裏尋娘的。如果認賊做父,那是要被世人不恥的。想一想,如果父母分手了,娘還跟了別的男人,當孩子的要是有骨氣的話絕對要效忠親生父親,跟那個所謂的後爹死磕。



中國從祖宗傳下來的經驗是,養孩子就要養親生的,血濃於水。孩子養大了,就等著孩子給自己養老吧。中國從古到今,就不曾有過全社會的像樣的社會養老製度,不靠自己的孩子靠誰。



與中國的養兒觀點相比,洋人的觀點完全不同。洋人就沒有養兒防老的想法。在洋人看來,作父母的不論是因為愛,還是為了一時之爽,把孩子帶到了人世間,就有責任盡自己的力量將孩子養到 18 歲。這不但是責任,也是法律的要求。 18 歲以後再養就是情分,不養是本分。作孩子的怎麽回報父母?按照社會的習俗,隻有定期去看看父母就算盡了本分。作孩子的太便宜了吧,不用照顧父母?對!有社會保險製度呢。作父母的應該給自己存好了退休計劃之類的養老金。作孩子的等自己長大了,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養到 18 歲,自己的孩子也不需要養自己。所以總的來說,這種養育後代的文化習俗對每個人來說最終還是公平的。既然不求孩子回報,是不是親生就不是太要緊。不管是誰的孩子,隻要自己養著,天天一起過日子,慢慢就互相有了感情。到了 18 歲,孩子願意怎麽跟自己交往,就隨他 / 她自己了。孩子願意找自己親生父親去,也隨他 / 她,反正也沒指望孩子養老。基於這樣一種養老文化,以這麽一種心態看問題,當然對當後爹就不那麽介意了。

有人會說,中國現在的年輕人也不管老人的養老了,為什麽華男還不喜當後爹?要知道,文化和習俗是有慣性的。雖然文化習俗的背景和經濟基礎改變了,但文化習俗本身的改變會滯後一段時間。華男當後爹問題除了養兒防老的根本經濟基礎外,還有一些怕被別人評論等小顧慮。當“孩子不養老“文化習俗進一步普及和穩定後,相信華男不喜當後爹問題會逐漸改觀。這種改變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