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尋找韓國千氏的祖先 (複原發貼)

(2009-01-29 17:43:59) 下一個
根據千氏在韓國家譜的記載: “生於河南登封潁陽的明朝將軍千萬裏是落籍朝鮮半島的千氏第一人。明萬曆二十年(1592),明王朝任命大將李如鬆為總輸使赴朝支援。隨軍運糧官兼總督將千萬裏領攜二子千祥、千禧率鐵騎兩萬作為後勤保障。由於千萬裏出色地完成任務,使明軍在平壤、郭山、東萊等戰役中大勝日寇。五年後,在丁酉戰役中,他率軍在蔚山、櫻山等地三戰三捷,戰功卓著。” 根據千氏家譜的線索,尋找在明史的記載,卻找不到任何關於明朝將軍千萬裏的痕跡。

官方的記載由於朝代的更換和政治因素的幹擾並不一定是最真實的記錄,但是主要將領的名字應該不會有失誤。千氏的後代族人傳言千將軍是單傳的獨子,為了躲避滅門之禍而定居朝鮮,後來在大約八代後,中國祖籍的人來帶走了幾個男丁傳宗接代。那個時代到底發生的什麽事情哪?為什麽史書上找不到千將軍的記載?

有一個可能就是另一個人為了逃避滅祖的罪隱瞞身份而更名千萬裏。明代一向重文輕武,武將稍有差錯就是殺頭滅門。崇禎殺了不知道多少兵部尚書,到最後沒有人敢帶兵打仗了,這應是明代滅亡的原因之一。那時該名換姓,避禍他鄉的人很多。為了擺脫官府追殺,往往又會消除很多可以追尋的痕跡。百年過後,時代變遷,人去樓空,原本的真情也就撲朔迷離,無法考尋。很多當今發生的事情都無法追尋真相,何況六百年前的事哪!

許多的曆史考證都借助家譜記載,因為家譜作為個人的記載,對祖先和後世負責,比較官方的記載更加真切。假設千氏家譜是對的,讓我們推測一下,這位將軍到底是誰?“隨軍運糧官兼總督” 他的官銜在總兵一級。“率鐵騎二萬” 當時援朝的隊伍有: 遼東精騎一萬;宣府、大同各選精騎八千;薊鎮、保定各選精銳步兵五千;江浙步兵三千。四川副總兵劉綎率川軍五千,做為後續部隊。當時萬人以上的鐵騎隻能是遼東的李如鬆部, 所以這位將軍一定是隸屬遼東, 而且參加了壬辰,丁酉戰役兩次戰役。可以查到的參加兩次戰役總兵一級遼東李如鬆部的將領有副總兵楊元,和李如鬆弟李如梅。這樣最可能的人就是副總兵楊元。

據史書記載:在收複平壤的戰役中,中軍楊元領兵進攻城西門; 碧蹄館大戰中,左協大將副總兵楊元率援軍到來,衝破日軍包圍領軍搶占如鬆右方陣地,救李如鬆於重圍之中。丁酉戰役中被認為是間諜的沈惟敬率營兵二百出入釜山。兵部尚書邢玠陽為慰借,檄楊元襲執之,縛至主將麻貴的軍營。然而自沈惟敬被執後,向導始絕。後來日軍開始反攻,楊元率三千遼東鐵騎鎮守南原,攻擊南原的日軍,約為守軍的二十倍。楊元拚死抵抗,並親自上陣與敵軍廝殺,身負重傷,身中數槍率十餘人突圍而出,其餘部隊全部陣亡。 駐守全州的明遊擊陳愚衷聞南原已破,亦棄城北遁。

主帥楊鎬決定整飭軍紀,問罪於敗將楊元和逃將陳愚衷。他在給刑玠的報告中,尤言陳愚衷的罪責道:“謂南原被圍時,已傳檄愚衷催督數次,而愚衷按兵不肯南向”。邢玠得報後即上疏朝廷,請以重典治二將失律之罪。明廷很快就作出了決定:“下逃將楊元、陳愚衷於經略問,依律重處,從刑玠請也”,楊、陳二將後皆被問斬。楊元沒有戰死沙場,卻被自己人處死,時人悵惘。當時李如鬆已經失勢,無法為自己的部將說情。

李如鬆喜歡率隊輕騎遠襲,向來沒有失手。後來卻不幸誤入遼東女真的圍堵身亡。當初在碧蹄館戰役中李如鬆隻帶幾千人輕進,被兩萬多日軍圍住,家丁李有異舍身救主,在最關鍵的時刻若不是深知主帥習性的楊元及時趕到,恐怕李如鬆早就身死日軍之手。後來在遼東,如果李有異,楊元後來還在,李如鬆也許會再次脫身,這樣的話後來在薩爾滸麵對努爾哈赤的就不是窩囊的楊鎬大人了。這些話說了也沒有用,天下的蝴蝶滿天飛,誰知道那一隻覆滅了大明。

朝鮮人倒是對自己有功的人心理肚明。當時他們留住了許多他們認為有功的中國武將。人家楊元打日本多賣力,要不是為了堅守南原,不會被處死。楊元雖死的比竇娥還冤,卻嘎然而止沒有後話。當時具體會發生什麽樣的事,就不可知曉了。可以肯定朝鮮人一定會盡全力幫助楊元和他的後人的。

據《清宮舊事》一書所載,千氏始祖名楊騰,原為西域羌族部落中的一員大帥,勇健多謀。後漢建安中(公元196—219年間),占仇池方圓百頃地而立國,自號“百頃氏王”。至三國魏,楊騰後裔楊千萬繼承百頃氏王王位,則遷徙入西蜀,改楊姓為千姓,從此四川有了千姓。這位楊千萬和千萬裏也許有某種關係。反正祖先都是楊氏,在那個戰火紛飛,人事傾軋的動亂時代隻要能生存下來,誰還在乎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了哪!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