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這人就怕想不開,想開了就什麽事兒都不是事兒了。
感冒可怕不,挺可怕的,不但自己遭罪、傳染家人還耽誤很多事兒,那想想呢,誰會不感冒,誰又沒有感冒過呢?既來之則安之,挺一挺、抗一抗,都會過去的。
但是,以後就要注意了,因為以前很少感冒,即使有也很輕,所以不會太當回事兒,現在一個是疫情以來感冒都變得重了,拖延的時間都長了,加上自己年齡也大了,所以病起來就會感覺比較辛苦。這也是正常的。
咋辦呢?以後就要有所防備,想想是不是應當打打流感疫苗,這樣即便得了也會輕一點,預備點感冒藥,有了症狀趕緊吃上點,什麽電視裏常作廣告的三九感冒靈之類的,什麽感冒清熱衝劑,過去都是很管用的藥,指望這裏的醫生看感冒,好像有點殺雞用宰牛刀似的,他們很不重視這個問題,而且也沒啥辦法。
過去是說多喝水、睡覺,現在疫情之後就是加了一樣吃點維生素C,發燒吃退燒藥,嗓子疼吃止疼藥,天呐就是不給抗生素。沒辦法老師就是這樣教的,已經都背下來了。
因為新總統的上台,一係列翻天覆地的新政策,把大家搞得像驚弓之鳥一樣,都不知道明天一睜眼又有啥出台了,關鍵的是股市本來好好的,卻大跌了下去,本來房子還房源不夠,一直漲價的,變得掛牌很久賣不出去,不少得降價很多才能出手,都心不甘情不願的。
其實,房價再跌也不會跌到買價那兒去,除非你剛剛買了不久就要賣,那肯定是要虧的。過去大家工作相對穩定,房子也是相對便宜,所以真的被沒收拍賣的房子不是很多,現在不一樣了,大家的工作都相對不穩定了,房價這些年漲得不管多慢都在漲,尤其疫情這幾年漲得還是不少的。
股票也是一個道理,大家都知道投資要長遠打算,不能想著一夜暴富,那就成了賭博了,所以很多人持股十數年甚至是數十年了,就是跌也難跌到原始吧。當然了不管多久,不管起始投入了多少錢,眼看著大數字變小了,就覺得自己是賠了,虧了和賠了應當不是完全一樣的概念。
跟房子的道理是一樣的,除非你新進股市的,一下大跌,你肯定是賠了,虧大發了。當然你也不會一下投入千萬百萬的吧,倒也說不準,因為很多人的投資賬戶裏都有千百萬的錢了。很多人若幹年都是靠股息什麽的生活的。
很多時候,我們看咱們國人,過去都窮怕了,總是要留著老本當救命的錢,所以一般不會傾家蕩產去投資,而且賺了錢也會把賺的那部分當成自己的本金,不容減少,一旦少了就是賠了、虧了。
國內剛剛賣房子的時候,房子都不貴,多半人都是一次付清買的,因為對咱們而言,利息是坑人的東東,等於把自己的錢白白地給了別人。可是現在房價這些年瘋漲,已經到了普通人不可能一次付清地買房的程度了,爹媽拿出養老錢來資助也就湊個首付,剩下的就得貸款。
這樣的形勢下如果房價跌起來,不管百分之多少都很嚇人的,加上高薪工作的減薪形勢,一下就讓人心裏沒底了,有人甚至因為這種突發情況而尋了短見。
一時的想不開,真的會要人命的。不管你怎麽說、怎麽勸都沒有用,因為每個月要按期付款的,你手裏卻沒有了錢,眼看著幾百萬在短時間內不翼而飛,這心裏就很難接受,更不用說要現在生活在蜜罐裏的年輕人能承受了。
許多人開始抱怨,我想不僅僅是國內,全世界現在都有很多人在抱怨、在發愁,不知道未來會是個什麽樣子了。過去有句話叫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現在想想也許是有道理的,因為某種大的變革肯定會帶來動蕩,現在不像過去各過各的日子的形式,現在是全球都是一個繩兒上的螞蚱,任何一個牽動都會影響到所有。
所以說,與其抱怨決策和分析判斷未來的走向,不如想開點自己想想自己的辦法,因為政策在別人的手裏,可不能說他不會這樣的,不會那樣的,現在這個世界,任何過去想不到的,或者是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會發生也正在發生著呢,難道不是嗎?
但,天塌不下來,即便天塌了還有大個子頂著,實在不行還有地接著呢,怕什麽,隻要自己能存活下來,一切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好起來的。
好起來未必是房價大漲、未必是股市大漲、未必是人人都能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而是讓人類能在正常的,符合規律的生活中生活起來。
是啊,想想,一個房子幾十萬買的,沒有幾十年呢,就變成了上千萬了,一隻股票隻有幾毛錢一股,沒有幾年變成了幾百上千一股了,人人都成了百萬甚至千萬富翁,這種形式能一直持續嗎?有句話一直強調的是,要可持續性發展,暴富和突如其來的無憂無慮的生活通常是不可持續的,為什麽呢,誰也沒有搞清楚,但事實證明是這樣的。
為什麽我們這一代人沒有上一代人抗壓能力強,而下一代人更不如我們這一代人呢?有很多東西是需要經曆的,沒有經曆過就沒有經驗,也沒有被那些不願意經曆的東西才能建立起來我們的抗壓能,承受災難的能力和應對很多想不到的事情的能力。
在我們的心目中,有一個非常可怕的固有觀念,那就是應當怎樣,怎樣是對的,隻要沒有達到我說的那種期望,你就錯了,錯了得改。
現實不是這樣的,你有你的標準別人也有別人的標準,而說了算的人的標準才是標準。我們都有善心、都有好意,無論是出發點真的為了對方還是同時也為了自己,確實,幫到了對方甚至給對方奠定了崛起的基礎,但你要夢想說從此對方就歸順於你了,那你就錯了。
看過孫麗和鄧超演的電視劇《幸福像花一樣》的應當還都記得,孫麗本來不想嫁給鄧超的,後來他們講好了條件婚後孫麗仍然可以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可是婚後不久,兩人就開始吵架,孫麗憤怒地說,婚前說好的,我可以這樣那樣,鄧超理直氣壯地說,從結婚那一天開始,我們就是平等的了。言外之意,為了追求孫麗而答應她的那些承諾也就同時失效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這樣的問題,婚前總有一個人覺得自己比另外一個強,感覺走到一起後還會享受她/他比他/她強的生活,也就是說要以自己為中心,有這樣期望的人多半婚後都會大失所望,因為一旦成婚,兩人就平等了,甚至那個本來被人認為不如另外一個的反而更加理直氣壯,就像鄧超和孫麗演的角色。
你幫了我,不假,但我現在比你強了,這是我的能力,你幫了我我心裏感激你,但不會在順從於你,因為我有能力了。這不就是常說的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嗎?
這就像你借錢給別人,是,你有錢,你肯借給別人,但借錢的人遲遲不還的時候你也會抱怨,借錢的人就會覺得,你有那麽多錢還差我這點嗎?我先不還等更有錢了再還你,甚至本來還不上錢的,就會覺得你給我花點能怎樣?你那麽有錢呢,花都花不完。
人很多時候思想是很複雜的,我們不能把簡單的事情想得太複雜,也不能把有些能發生的狀況視為不正常,要在做出決定的時候想好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這樣才能預防某些矛盾的產生,一旦問題出現了,真的能不能圓滿解決,那也許都是未知數了。
許多事情,我們無法讓它不發生,一旦遇到了,那就得想開點,保證自己的生活隻能靠自己,因為形勢就是這樣的,你改變不了,說破了天也是無濟於事的。天災人禍隨時都有,無法避免的事情,我們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也總會光顧我們的生活。
前幾天看網友評論《凡人歌》裏麵那對夫妻不也是,本來感情很好的,因為媽媽生病老公不肯跟別人借錢給媽媽看病,媽媽去世了,她就跟老公離婚了,後來找了一個有錢的老板。
這種情況看起來是老公沒有盡到力,但也要想想,這不是一星半點的錢,你借了拿什麽還人家呢?確實因為沒有足夠的錢,雖然媽媽的病是不治之症,總想砸鍋賣鐵的能讓自己不後悔,但現實就是這樣的,別人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借了不還人家怎麽生活呢?
很多劇都有這樣的情節,一句,我以後慢慢還,拿什麽還呢?這個世界有很多我們看著不合理的事情,很多我們覺得都應當有人幫我們解決的問題,但事實是,沒有人能幫到我們的心裏去的。因為人的需要是無止境的。
生活,無論是談戀愛結婚生孩子,無論是孝順老人還是溺愛孩子,無論是親人間、朋友間還是愛人之間,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難題,遇到了要理智、要實事求是地,根據自己的能力去解決,萬不可感情用事,不顧一切,那樣不會有理想的結果的。
最近看了《我的後半生》講的是夕陽紅的故事,挺好看的,現在的老年人都比較長壽,當一個走早了剩下的那個就還有條件可以開始新生活,一個老男人70歲,在老伴去世了一年多後開始偶遇各種女人,搞得是一地雞毛,非常真實的一部劇。看看這些影視劇,再看看當下的真實生活,我們不能說劇都是瞎編的。
人若都能想得開倒是好了,但想不開的時候確實需要有人開導、引導,我們也要學會多交流,不要自己悶頭做決定,很多猶豫不決都會來來身心的不健康,無論遇到怎樣的災難,都要想,一切都會過去的,著急隻能幫倒忙。
現在的天氣越來越暖和了,外邊的花兒開得特別的好,公園裏的鬱金香也盛開著,下一個周末一定得去看看,拍點照片。
這些花兒都是我手機拍的,鄰居家門口的花兒,每年都有好多。
病基本好了,人也覺得有點精力了,就又開始閑聊天了。
祝大家健康快樂!
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各種動蕩百姓遭殃,沒辦法。扛著吧。
這兩天明顯感覺好多了。謝謝亮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