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2025 (17)
《繁花》是一部30集的新電視劇,剛剛開播到十幾集,這部劇是王家衛導演的,王家衛是香港當代電影製作人,他的作品非常擅長光影,曾多次獲得各種獎項。
有人說他所以現在不怎麽拍電影了,就是因為他從來不按套路出牌,自己想怎麽拍就怎麽拍,好多人不願意跟他合作。
《繁花》這部電視劇豆瓣上來就8.1分,還是很高的。我不太了解,劇還沒播呢,分就出來了,這是不少劇都有的現象,那麽這分是怎麽來的呢?是有觀眾期待的成分吧。
《繁花》我們期待很久了,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這部劇胡歌是主演。
胡歌很火,其實他拍的影視劇不是很多,但喜歡他的人遠超想象。不管因為什麽吧,與其說大家期待《繁花》不如說大家期待看到胡歌主演的劇。
《繁花》,我也期待了很久了,有人提起就上網搜一搜,全是失望,沒有任何信息能知道這部劇什麽時候能開播。
前段時間又看見有人說《繁花》開播了,我都不相信了,後來才知道真的開播了,那時候我在看《似火流年》,看到《繁花》隻播出了4集,就想等等,等到放得多了再看,否則一下就追上了,要是天天期待更新很煎熬的。
我看劇一般聽說新劇出來隻要網上有了,我就會看了第一集,看看是不是接下來可以看它,即便覺得不是特別滿意,等到正式看的時候也會連續看四集再決定是不是要繼續看,其實差不多的劇都是比較好的演員演的,所以一般都能看。
否則為什麽演員們都爭著當明星呢,不僅僅是因為要有名,而是隻有有了名氣才能參演更多的影視劇,也才能賺錢,才能更有名。
《繁花》雖然我期待已久,我依舊按常規先看第一集,這種看第一集我一般都是馬馬虎虎的,有時候手裏做著別的事情順帶著聽著看著。
沒想到,第一集播完了,沒看懂,說什麽來著?隻知道胡歌演了一個阿寶,跟一個叫爺叔的老人家要學什麽本事,老人家有點瞧不上他。
開始我沒有看網上介紹,也沒有看大家評論。所以,就覺得這部劇是要講什麽的還沒搞清楚,因為有胡歌,我肯定還是要看這部劇的,起碼我發現這部劇拍攝的非常美,至於像大家說的那樣,不像九十年代的上海,我沒有太在意。
上海,在我的記憶中,在我的印象中,想象中,它一直就是那麽美的。跟別的城市是不一樣的,我曾經說過,上海就是中國的海外。
因為它的曆史,因為那裏土生土長的人,那裏的水土、環境、文化的氛圍,造就了上海人,讓他們與別處的人不一樣。當然小市民群體也很結棍!
別的不說,喝咖啡這個習慣就不是別的城市特有的習慣,我感覺每個上海人似乎都在喝咖啡、談論咖啡,那裏的咖啡店永遠都是人滿為患的,價格不論多貴,不管要排多久,咖啡是一定要喝的。
不是不少上海人常常在網上談論咖啡,談論因為咖啡而顯現出來的那股小資的味道嗎?而另外一些人就抵觸這種論調。
其實上海的咖啡,就是東北的糊塗粥,是鍋包肉、溜肉段、炸丸子、凍秋子梨、凍柿子,是哈爾濱紅腸、馬迭爾冰棍、雪糕,是兆麟公園的冰燈,它也是呼倫貝爾草原上的蒙古包、奶茶,是北京的火鍋、酸奶、山楂糕、還有什麽茶文化... ...
《繁花》看了六集,還沒有看到有什麽端著咖啡杯津津樂道的,也沒有看到誰擺上一茶幾的各類茶壺茶杯,一壺茶翻來倒去... ...
風風火火的第一集結束了,我也沒有再去想,看是要接著看的就好了,等它再放多幾集我再看也不遲,畢竟手上看著的也是很不錯的。
期間在網上看到一些對《繁花》的評論,習慣性的,不少人頭天晚上看過,第二天就會來說說,多數人都說不好,起碼不如預期。
王家衛出生在上海,他是上海人,5歲才隨家人去的香港。生就的骨頭長就的肉,在哪兒出生的人,一定是有水土影響的,我相信他拍的東西不會太離譜。
至於說劇中的場景是不是當時上海的真實情況,這個不是很重要,因為這是劇,講的是故事,而不是完全的現實,有藝術加工的成分的。
其實用電影的手法拍劇,王家衛不是唯一的,記得第一個拍劇像電影的是柳雲龍,我的印象很深,當然效果照王家衛的差很多,畢竟他還沒有那麽深的造詣。我是很喜歡這種拍攝的,看著很美,感覺也非常美。
有人說,看上去像民國時期,我覺得不完全像,畢竟這些人物都是現代的,風風火火,沒有民國人的範兒。包括爺叔和阿寶。
遊本昌飾演爺叔,90歲高齡親自出馬而且戲份這麽多,演得實在是演技登峰造極,胡歌沾了爺叔的光、爺叔也讓胡歌襯托得更加有光了。
終於看完了手上的劇,要看《繁花》了,一般情況下我會從第二集開始看,但這部劇不行,得從頭看起,又看了一遍第一集,感覺非常好。
看劇可以了解其他人的評論,但也要自己好好看了再說,因為每個人看劇的目的不一樣的,有人是為了欣賞、有人是為了評論,有人是要看自己喜歡的演員的表演,也有人是要尋找劇情的真實性,要針砭時事。
我曾經看了一部劇,網上評分隻有3分,記得我寫評論的時候說了,我看了一部低分的劇,不是我非要看低分的劇,說因為我感覺那部劇還可以看,甚至覺得也不錯的。
所以每個人的要求不一樣,對劇的欣賞和品評就不一樣。很正常。
就好像上海人喜歡喝咖啡,也許是習慣,也許是需要,也許就像北京人和酸奶喝茶,東北人吃喝他們喜歡的,蒙古人喝奶茶,等等的,沒有什麽真正的事非好壞的區別。
一個人生活的樣子和本質是有區別的,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一點,那就是被人接受的程度,遠比自己顯示出來的那股味道要重要。
我相信,《繁花》表現出來的這些上海的男男女女,並不是完全真實的當年上海人的形象,盡管他們都說著上海人的普通話而聽上去就是上海人說的,但他們的上海勁頭表現的沒有那麽足。寫到這裏想起來很多上海人評論這部劇的時候,滿意的不多。也許王家衛沒有滿足這部分觀眾的心理要求,也許王家衛真的沒有抓住上海人的特點,我倒不相信完全是因為網上說的,滬語版中上海話說得不地道。
這人呢就是這樣的,要是滿意就會看有點長處多,要是不滿意呢,就滿眼都是缺點,也正常。
唐嫣,看她的劇不少,喜歡她是從《何以笙簫默》她跟鍾漢良演的,從那看了不少鍾漢良的劇,唐嫣在那部劇中演得實在是太棒了。再後來的劇,她的演技還沒有超越那部劇的。
這部劇她跟胡歌一起演,又回到了那種狀態,完全放下了演的架勢,輕鬆、用了飽滿的熱情去演繹每一個瞬間,這個汪小姐,隻要一露麵就是四處放光的感覺。而胡歌隻要跟他對手,也是顯得更加飽滿的,他倆很搭的。
看看他們的劇照就能感覺得到,汪小姐對阿寶,還有阿寶對汪小姐是與其他人不一樣的。當然他們內心是有區別的,阿寶想的和汪小姐想要的並不是一回事兒。至少眼下還沒看出來有別的希望。
馬伊利,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演員,她的《我的前半生》是我最喜歡的,她的戲路子很廣,可以演各色人物,尤其這部《繁花》她演得也是很放得開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跟胡歌配戲。
如果說這部劇的精彩是因為王家衛導演,說因為老戲骨出場而顯得精彩,倒不如說是因為胡歌帶著和襯托著這些人,把這部劇展現得金光閃閃。
胡歌對戲每一個角色用的是不同的演技,這部劇是我看過胡歌的劇中演得最好的。有人說他不如梁朝偉,看哪一方麵吧,我感覺讓梁朝偉來演阿寶,未必有這樣好的效果,因為他跟其他演員是不是很搭,這對劇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很喜歡梁朝偉,他的影視劇有別人沒有的特點,他的角色胡歌未必勝任,但阿寶,我覺得隻適合胡歌來演。
她演的玲子,是一個不一般的女人,她是一個聰明而有智慧的女人,又不失女人的特點,她可以付出,但也要即時回報,她總把自己的小九九不聲不響地就實現了,阿寶呢,他的原則是他的需要是第一位的,缺了玲子不行,但玲子的小心思早就攥在他手心裏了,所以跟玲子如何打交道相處,對阿寶來說不是難事兒。
玲子總是風風火火的,有用不完的精力,但她內心也有深藏著的感情,她喜歡阿寶,阿寶喝過的啤酒,她端起來,也去若有所思地喝上一口。在阿寶麵前,玲子從來都是不卑不亢的,雖然心裏也有虛的時候,因為阿寶不會給她下不來台,而她總是在強硬之後付出阿寶的要求,當然必須得有錢賺。
辛芷蕾,是我喜歡的演員。但這部劇中她有點讓我失望,她沒有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不是因為她不是上海人呢,她是一個黑龍江人,讓東北人來演一個要融入上海的人,就像讓東北人去裝小資,可以,但不會很像。
有些地域很明確的故事,外地人演不是特別容易演好的,尤其是演上海人。不是上海人就是某一種高尚的象征,而是上海人有他們的特點和性格,比起其他地方的人來說,他們的特點更突出、更明顯,所以要演他們演得很像確實不容易。喝咖啡成長起來的人和喝奶茶成長起來的人不一樣的,就像在冬天寒冷地方的人長大的和在氣候溫暖地方長大的人似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是真理。
她要表現的李李是一個不同於別的女人的人,她是一個外地人,來到上海,想要生意做得好,想要融入上海,就得收斂一點外地人的樣子,而不是要展示自己外地人的樣子,畢竟你是來做生意的。
為什麽阿寶說她生意做不過三個月呢?
她的年齡不適合露整個的後背了,不好看。而她的打扮其實很東北,因為她是東北人,個頭、骨骼都是東北人的樣子,跟唐嫣和馬伊利比她更是顯得不上海,容易被排擠。
她適合演特工,眼神比較犀利。
有些東西不是不想融入,而是骨子裏有的是去不掉的,所以融入起來難是正常的。
就像過日子,不是用盡了所有的包容,寬容都能去跟一個不適合的人過得風平浪靜的,骨子裏的不配才是根本。
李李想要用自己的風格融入一個她陌生的世界,何其難啊!看看阿寶對她的態度,看看這個寶總上來就給她的顏色,沒有明顯的對立,沒有明顯的手腕,卻實實在在地給她了一個下馬威。
《繁花》沒想到的是,董永演得怎麽那麽好... ...
這是一部非常好的劇,特別有看頭,尤其第5集,太精彩了。畢竟我才看到第七集,接著看,也許會有不同的感覺出現。
這部劇特殊的光影拍攝,給劇添彩了,它會讓你忘記這是一個九十年代的故事,看著像電影一樣的感覺也非常好。就像《似火流年》它的拍攝完全符合那個年代的樣子,看著就特別真實,但那是一部反映那個時代年輕人的故事,真實就顯得特別的重要。
希望看了《繁花》開頭就不想看後邊的人還應當撿回來看看,挺不錯的一部劇。
繼續追吧!
你可以一口氣看完,不行吧,太累了,慢慢看吧。
看劇照,用光非常美,周邊很多人在看此劇,主演都是我喜歡的演員,希望講國語,我上海姐妹們看的是上海話版,曉青看什麽版?
------------------------------------------------------------
曉青 發表評論於 2024-01-05 09:56:41
回複 '桃木' 的評論 : 大家都覺得難看就說明問題了。回頭去看看你給我的地方評分怎麽說。
這部劇肯定是有問題的,不然那麽多人不喜歡呢。
有些好奇王家衛的電視劇什麽感覺,之前看過他的帶有舊上海味道的電影.
王家衛是香港導演肯定有點香港味道,就像《莫斯科行動》電視劇有俄羅斯導演參與,味道就不一樣,但很好看。
我特別喜歡你劇評當中的一段話“一個人生活的樣子和本質是有區別的,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一點,那就是被人接受的程度,遠比自己顯示出來的那股味道要重要。”金句啊!
Chat GPT 永遠也寫不出這種活潑的,有生命力,有煙火氣的文章來.......
祝新年快樂!
還行挺好看的,滬語我看了一點,不行各說的都有口音尤其唐嫣,估計忘掉的差不多了,再說起來費勁,影響看劇。普通話的還好。
一般的影視劇都不如小說好看,《山楂樹之戀》我看了,後來再看電影就覺得拍的不咋地。後來不看小說了,就看劇吧,如果都看特別容易棄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