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2025 (17)
瘟疫中,要求的社交距離2米是比較遠的距離,對於聊天的人來說,根本達不到,再說你想保持那種距離,對方不一定覺得需要。
許多需要雙方努力的事兒一般都比較麻煩、也不見不容易做到。
這不,一個網友因為出門拿個垃圾桶,跟鄰居聊了會兒天,結果鄰居確診了,她是因為自己家人聚會被家人傳染上的。
這跟別人聊天,雙方都沒有戴口罩。天呐,想想確實夠後怕的。有時候,真是看著美國鄰居們根本不在乎的樣子,又聚會又聊天的,好像也沒發生什麽,也覺得咱們是不是有點大驚小怪了?
可是真的輪到自己後怕的時候,真是太擔心了。
防護很重要,在別人不夠重視的時候,自己更要加倍地小心。說實話,不得不出門,不得不出去上班的人,真的是風險很大的,因為你真不知道哪個人就是病人,也許沒去查,也許還沒確診。但他們就在我們周圍。
即便我們時時刻刻覺得自己很小心了,也會有機會感染的,隻是我們心裏比較踏實,我們注意到了,還有不幸也不會太後悔。
今天看新聞說,美國的疫苗要大麵積應用最快得明年年中以後。也許後年?都是不好說的事兒,因為現在還不了解這個病毒,就怕病毒一個勁的變異,如果這樣據說疫苗的研發也不是很容易的。
所以,我們與病毒共生存的時間會比較長,在這樣的現狀下,不但心理要有充分的準備,防護也不能鬆懈,不靠好好的防護又靠什麽呢? 真得小心再小心。
最好出門不要遇到人,遇到人最好不聊天,最多打個招呼,哪怕是帶著口罩。因為專家要求的不僅僅是戴口罩,是即便戴口罩也得保持社交距離吧?
戶外好一些,尤其室內更是高風險。再好的環境也得有防護,即便對方是個健康的人,也要預防,因為現在誰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會不會被感染。但不接觸人,不跟人麵對麵聊天,應當會減少很多風險。
為什麽說要沒事兒盡量少出門呢?就是為了防止遇到要跟你聊天的人。那些喜歡跟別人隨時聊天的人,多半是不大在乎的人,也是不注意防護的人。所以更要小心。
咱們就都比較注意,你看很多網友跟朋友之間有美食或什麽好吃的要給對方,都是放到人家家門口就走的,不會進屋聊幾句,或在門口聊幾句的。都比較注意防護。
美國人的觀念、生活習慣跟咱們不一樣,而且有時候你做得他們理解不了還容易產生誤會,所以,最好沒事兒的時候少出門,避免因為閑聊帶來的感染風險。
都說這個病毒現在變弱了,但得上還是很受罪的,因為我們也不知道自己真的染上了,會不會變成重症。那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兒。
大家都在說,2020我們能活下來就好,想想還真是這樣的。
希望咱們都能平安地度過這個不平凡的一年吧。希望來年一切能好起來!
我覺得不用過度恐慌, 做好個人防護,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防護意識, 不要盲目恐懼,過度緊張, 抑鬱, 也會削弱自身的免疫力。 曉青的文章是給大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 謝謝曉青筆耕不輟, 讓我們一起共同渡過這一段特殊的時光, 天佑美國。
我們大家都多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