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空氣不錯,主要還是氣候特別好,加上是高科技集中的地方,那裏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是人口集中的地方。我們在小城市住慣了的人,到了那裏跟回國沒有太大的區別,到處都是人,超市裏麵更是。
住的時間太短了,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的。一些人,包括很多美國人,退休了,或退休前都搬去加州住了,因為年紀大了還是在氣候好一些的地方比較適合。但前提是要有足夠的錢,因為那裏的消費水平還是很高的,而且稅也比較高。
昨天看報紙上報道,我們這裏被評為全美國第二大退休後適合居住的城市,原因是,稅低和醫療比較好,還有氣候宜人,生活水平不高。其實這裏的冬天還是挺冷的,對老年人肯定不利,但平衡各種條件,尤其不能跟加州這樣的城市相比,所以應當相對來說不錯。
生活就是看哪裏適合自己,找適合自己居住的地方才是最佳的選擇,並不是哪兒好就一定要去哪裏,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在任何一個地方呆的,尤其是大家都看著好的地方。有句話,大千世界,適者生存。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吧。
就像那天我看了一個海外網友的《失落的美國夢》說的一樣,她來美國4年了,在後悔。其實就是不適應,也許這裏真的不適合她生活,好多網友都說,能回去就回去吧。其實隻要出來了,回去也有回去的困難,所以很糾結。什麽事兒都是一樣的,要看是不是適合自己,然後再決定自己要不要做。
每次去加州都覺得加州真是一個好地方,不說別的,就是超市裏那些新鮮的蔬菜和肉,就足以讓人感覺在這樣的地方生活,先說能享受到吃新鮮的好處,而吃對人的生活還是相當重要的。當然等回到我們自己居住的城市的生活,心也就回來了,能感覺得到,這裏才是我的家,在這裏生活比較輕鬆。
人們都是這樣的,在大地方住過了很少能再習慣住小地方,所以很多時候就會很理解那些從小城市到了北京上海的人,說什麽也不願意再回到自己原來居住的城市去了。享受大城市的那種氣氛,有時候都是人的一種需求,很多時候誰也說不清楚,為什麽喜歡大城市,就像說為什麽大家都喜歡美國一樣。
人們可以找到很多理由,從小城市移居到大城市去居住,從一個國家移居到另外一個國家去住,甚至紮根在那裏。多數人找到的理由都不是內心感受的那種,而是表麵上看到的,或想象的。諸如,小城市機會少,大城市機會多,小城市的教育不好,大城市的教育對孩子好。包括出國,都是一樣的。
當人們來到自己原本想象的非常美好的城市或國家,隨之而來的不一定是快樂與美好,而是艱難與困苦。有能力的人能衝破這些,過上自己的日子,雖然沒有想象的那麽好,但總是會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可是有些人則不一樣,甚至有些人會在那裏生活多少年,痛苦多少年。這樣的人就是不適合這個地方。
人們向往美好,這無可非議,但我們常常第一感覺到的美好都是我們內心對那裏的一個氛圍,一個氣氛的感覺,甚至是幻覺。像很多小地方人偶爾一個機會到了北京上海,甚至是聽說了。就說什麽都覺得那裏就應當屬於自己,屬於自己生活的地方。於是想方設法去那裏,去那裏生活。
我們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也忘記了我們從小生活在這裏,我習慣了這裏,適應了這裏。有些人也覺得那些人為什麽不能跟我們生活在一起?就像有些人說,農民為什麽一輩子要做農民一樣,農民也是一種職業,沒有農民哪兒有城市人的生活,我們都要吃的不是嗎?
生活在哪裏並不決定這個人的高低,人們常常把人分為三六九等,再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去看那些貌似不如自己的人。於是覺得在一個小地方的人應當到大地方去生活,讓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是我們這些能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於是很多人要求取消戶口,要求讓他們的孩子跟我們的孩子一樣可以讀書,可以看病,可以這樣那樣。
人們忽略了我們人除了生活上的需要,更有心理的上的需要,而心理上的需要不是別人能幫得到的。就像很多人在國外常常感到被人歧視。歧視,這個問題不管在哪裏都實實在在,時時刻刻地存在著,可是如果我們生活在自己習慣了的地方就不會時刻去感覺這些,因為我們心裏不會那麽去想。而到了外邊就不一樣了,要頂著各種各樣的壓力,還要半路裏打拚一個新生活,談何容易。
所以不管從哪裏移居哪裏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我們沒有思想準備,如果我們事先想象的過於理想,那麽不適應和後悔就會成為必然。所以大城市,發達國家的美好,對於一些不適應那裏的人來說就是一種感覺,是大城市或是異國的那個氣氛,那個氛圍讓你感到它的美好,而真實的你要享受得到你的這種感覺,尚需其他很多很多的條件,也就是說,你付出的也許遠比你享受得到的,不知道要多多少。
這也是人們奇怪,為什麽有些人生活在大城市卻那麽痛苦,有些人生活在美國還那麽糾結的原因之一。
說遠了。
在加州,這次遇到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兒,說出來也許大家都不相信。
現在大家都有微信了,在熟人的圈子裏,我也許是最後才有的。有了微信就告訴了我表妹,讓她加我。說完了就沒再聯係,時不常我上了微信就想一下,表妹怎麽還沒有加我。這次去加州,在爸爸生日的聚會上,我問表妹:“你怎麽沒加我微信呢?”表妹說:“加了呀,你看看。”接著就把她手機上微信給我看,我一看,哪裏是我,是別人。
我說:“那不是我。”表妹一臉的驚訝:“怎麽不是你?這不是你的電話號碼嗎?”我一看還真是我家的電話號碼,我說:“那是我家的電話號碼,不是我手機的,你怎麽會加上了呢?”於是大家都湊過來看,我們都很奇怪,怎麽會有人跟我家電話號碼一樣的呢?
後來大家忙著忙著忘了這件事兒了,在席間,老公突然想起來又說:“誰知道咱們家電話號碼呢?”於是我們又開始討論這件事兒,我說咱們聯係她,問問她的電話怎麽跟我家的一樣。有人說,不要吧,那人家更知道你家電話了。表妹發了個消息過去:“你是誰?”那邊立刻回答:“你加的我。”表妹說:“怎麽辦?她說是我加的她。”表妹又說:“你的號碼怎麽跟我家一個親戚的電話一樣。”那邊回話:“不會吧,這是我用了很久的電話號碼。”表妹又說:“是這樣的,這號碼是我家一個親戚的,她現在就在我邊上。”那邊又說:“這就是我的電話號碼。”我們想了想說,那就是加錯人了。算了吧。表妹說:“那我加錯人了。”那邊說:“沒關係,不喜歡就踢了吧。”表妹說:“你看看她說的,讓踢了她。”我說:“那就踢吧,又不認識。”表妹說:“那我就踢了。”那邊說:“踢吧,很痛,但我忍了。”
過了一會兒,表妹又看了看說:“這人會不會是在國內?你看看這電話號碼。”我仔細一看。我的電話是30幾打頭的,而表妹搜索的時候加了個1,這樣就變成了130... ...國內很多手機的號碼都是130開頭的,而130後邊的號碼,居然跟我家的的號碼一樣一樣的了。世界上有沒有比這更巧的事兒了呢?我不知道,反正這就是我趕上的最巧的事兒了。
表妹說:“那我就刪掉你了,我們加錯了電話號碼。”那邊說:“沒關係,擦肩也是緣。”表妹說:“你看她蠻好的,說的擦肩也是緣。”這個插曲就這樣過去了,給我們的聚會也算增添了不少的樂趣。緣分真有意思,你說居然一個1加上,電話號碼就跟國內一位朋友的一模一樣的了。
寫到這裏想起,如果有一天那位女孩子看到我寫的這篇,是不是又會是一次巧合。我想這樣的機會不大,但不是絕對的沒有。如果真有那麽一天,我真的要跟她做朋友了。因為這緣分太值得珍惜了!
加了一個1後,我們電話號碼就一樣了的小朋友,你在哪裏?
加州之行結束了,但那些美好卻永遠留在了我們的記憶裏。
非常感謝家人為這次爸爸的生日聚會做出的努力,尤其弟弟一家。更要感謝那些遠道而來的親友們,還有在爸媽身邊的親友。尤其是小舅舅和小舅姆,小舅姆帶著傷痛還背著那麽重的包,帶給我們了禮物。讓我們感動不已。
寫到這裏還想起一些以前的記憶,寫下來吧。
在上海生活過的人,都一定知道一個小食品“鹽金棗”一個個小粒粒的。現在的鹽金棗都是裝在漂亮的瓶子裏了,原來都是散裝的,味道鹹鹹的,酸酸的,相當的好吃。當然不習慣的人肯定是不喜歡的。
說到鹽金棗,我想起小時候的故事。在外婆家的時候,有一次到上海小舅舅家玩,小舅姆帶我和她的女兒們去無錫玩,在一個公園裏逛的時候,小舅姆把帶的小零食拿出來給我們分著吃,其中就有鹽金棗。我也許那之前沒有吃過的,吃著覺得真好吃,於是我拿了就趕快吃,吃了又去找小舅姆要,幾次之後,小舅姆說:“怎麽你那麽快就吃完了,要慢慢抿抿吃的,不能嚼了就咽下去的。”我這樣才學會了怎麽吃鹽金棗。
後來我跟爸媽在內蒙生活的時候,小舅舅家經常給我們從上海寄好吃的來,那時候的內蒙古真的,用宋丹丹的話說叫:“那窮的,管啥玩意兒都沒有啊。”小舅舅和小舅姆經常從上海給我們寄吃的,還有兒童雜誌什麽的。
記得那時候我在內蒙上小學,那個地方小,大家住得都近,誰跟誰好就早上到誰家找著,大家搭伴一起上學。我記得有一天早上,我帶著一個小塑料袋的零食,裏麵就有小舅舅剛剛寄來的鹽金棗,到了同學家,同學說:“你吃什麽呢?那時候平日吃零食的人幾乎沒有。我就拿出來一粒給她說:”鹽金棗,是我小舅舅剛剛給我家寄來的,給你一粒吧。“她看了看說:”咋像耗子屎。“我說:”那你別吃了。“她馬上說:”還是讓我嚐嚐吧。於是她拿過放到了嘴裏。可是馬上就又吐除來了說:“這啥味兒啊,太難吃了。”我看著她吐到地下的鹽金棗,心裏那個心疼啊,現在都感覺得到呢。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讓別人嚐過我的鹽金棗,也是那以後我才知道,原來有人不喜歡吃鹽金棗的。
這次舅姆來美國之前問我,想要什麽東西,我張嘴就說:“鹽金棗。”每天晚上我看電視,上網的時候,都會含吃幾粒鹽金棗,也是這時候我想起來在無錫公園裏小舅姆說的:“不要嚼了咽下去,要慢慢抿抿吃的。”記憶就是這麽神奇,不定什麽時候你就會想起來你覺得早已忘記了的事兒了。
《加州行》係列,到這裏就結束了。
妹妹全家現在在紐約呢,去陪女兒領獎了,金牌獎。
發來了照片,全美國24萬人參賽,她第一。掛著呢,金牌。媽媽來電話問我,說是不是像奧運會金牌一樣的,真的金牌。我說不會的。也許是鍍金的吧。這是妹妹家第一個寶貝,是爸爸媽媽帶大的,那寶貝的就別提了。
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