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2025 (8)
實驗驗證“食物相克”沒道理
為了真正驗證食物相克到底有沒有依據,中國營養學會與蘭州大學、哈爾濱醫科大進行了實驗。蘭州大學的試食試驗選擇蘭州地區誌願健康人60名,分別試食5對典型的“相克食物”。結果顯示,人群試食7天後均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及臨床症狀,受試者的精神狀態、飲食、睡眠、大小便等均未見異常,均未出現腹脹、腹痛、腹瀉、嘔吐、惡心等症狀。
哈爾濱醫科大學的人體試食試驗,同樣證實了食物相克沒有科學依據。
據悉,最早“食物相克”實驗發生在南京。1935年,南京出現了一種流行疾病,民間傳說是香蕉和芋艿混吃導致食物相克而中毒。
南京大學教授鄭集決定通過試驗來驗證。鄭集選擇流行最廣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同食機會較多的香蕉與芋艿、花生與黃瓜、大蔥與蜂蜜、牛肉與板栗等14組食物,將每組食物同時喂食白鼠、猴。最後還選擇這14組中最普通的飲食以人試食,在食後的24小時內,所有被試動物及人的表情、行為、體溫及糞便顏色與次數等都正常。由此,南京流傳的因食用“相克食物”香蕉和芋艿而中毒的傳言不攻自破。這次的試驗也開創了現代營養學界對於食物相克研究的先河。
營養素“對抗”不必斤斤計較
雖然科學試驗證實食物相克沒有科學依據,但是食物中的營養素互相作用進而影響吸收,的確是事實,這也是近年來食物相克論的一大理論支柱。“比如說菠菜和豆腐是相克的。”中國營養學會名譽理事長葛可佑介紹,因為菠菜中草酸可降低食物中鈣的吸收,同時吃菠菜和豆腐會對鈣的吸收有一定影響。但並不能說吃菠菜燒豆腐一定會缺鈣,因為在下一餐中鈣就會補回來。而且把菠菜先用開水燙一下,它所含的草酸就會溶解一部分,不影響鈣質的吸收。
營養素與食物成分相互作用確實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人的影響不大,沒必要斤斤計較。隻要做到合理搭配、平衡膳食,營養素之間的作用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人體酸堿不易失衡
有的民眾疑惑,經常看到書上說有些食物是酸性的,要少吃,這種觀點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少人更為此刻意地飲用弱堿性水,或過多地食用堿性食物。葛可佑指出,“人體酸堿平衡”是很多偽養生專家“忽悠”市民的另一個方法。隻要人還處在正常狀態下,酸堿一定是平衡的。人體適宜的酸堿度正常值在 7.35至7.45 之間,變動範圍很窄。因為人體器官組織細胞的一切生理活動必須在這個適宜的、弱堿性的體液中才能正常。隻有在病理情況下,由於器官功能障礙、組織細胞代謝障礙或調節機製障礙,而發生“酸堿平衡紊亂”。
常見的“酸性食物”、“堿性食物”,其實是根據食物經過消化、吸收、代謝後,最終在體內生成的物質是酸性還是堿性決定的,並不代表食物的好壞。膳食不平衡的確會引起一些疾病,但並不能引起酸中毒或是堿中毒。
而至於很多民眾關注的“吃過多動物性食物引起慢性病是酸堿不平衡造成”的問題,葛可佑表示,吃過多動物性食物容易引起慢性病是因為營養不平衡,不是酸堿性的問題。(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