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身累和心累都會產生疲勞
疲勞不僅可以由體力活動引起,也可以由不良情緒如生氣、情緒低落等因素引起。以下是常見的引起疲勞的幾種因素。
缺乏運動:人們誤以為運動會令人疲累。但事實恰好相反,若缺少運動,肌肉會變得虛弱,當機體要運用它們時,便需花更大的氣力。
睡眠問題:除了熬夜、失眠可引起疲勞外,有些人常利用雙休日睡懶覺,且振振有詞地說這是養精蓄銳。殊不知,遲睡遲起擾亂了生物鍾,更容易導致疲勞。
心理問題:抑鬱是導致疲倦的最普遍原因,情緒不好、過度緊張可直接導致疲倦。
營養不良:若日常飲食以各種加工食品為主,人體會感到疲乏,不妨多吃新鮮蔬果、魚、雞、全穀類食物和豆類。
脫水:人在脫水後,血容量降低,體力下降,精力不支。一般每人每日最好飲用8至10杯水。
用眼過度:如果全神貫注於某物過久,人體會感覺頭昏腦漲、四肢麻木,此時應閉目養神片刻。
從疲勞到癌症隻有4步
疲勞進程第1步:輕度疲勞。這個階段的人由於吸入的氧氣量減少,血液中氧氣濃度與血糖值下降,會出現頻繁的打嗬欠等疲勞症狀。
應對方案:當出現以上症狀時,停下工作休息5分鍾,做做深呼吸,同時適度攝入些糖分,狀況即可有所改善。
疲勞進程第2步:渾身乏力。這個階段由於血液中的氧氣濃度與血糖值持續下降,肌肉或內髒局部組織陷入氧氣與營養不足的困境,會有渾身乏力的感覺。
應對方案:除了深呼吸之外,此時應該做一些輕度體操,讓僵硬或者沉重的部位獲得伸展,以便使血液循環恢複正常,時間持續10至20分鍾才有效果。
疲勞進程第3步:情緒焦躁。在此階段,會覺得全身精疲力竭,肌肉或內髒等器官含氧量降低與營養不足的狀況更加嚴重,已經踏進即使輕度運動也無法恢複體力的階段。
情緒會顯得焦躁、易怒;皮膚顏色暗沉,甚至身體出現小疹子;頸、肩、背、腰部的僵硬感越發嚴重;睡覺時輾轉難眠,容易落枕,躺在床上還會腰痛,睡覺時會鼾聲大作,或出現磨牙現象。
應對方案:解除這一進程的疲勞非常重要,是不讓疾病上身的最後屏障。可以想辦法讓身體變暖,如泡個熱水澡,同時保持充足睡眠,會讓體力逐漸恢複;再加上舒緩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就會慢慢消除疲勞。盡量不要長期服用止痛藥或安眠藥物,因為這些藥物會讓交感神經越來越興奮,容易陷入惡性循環。
疲勞進程第4步:內部變異。這時,身體內部開始產生明顯變異。身體的變化包括肩、背、腰等部位的疼痛,伴隨青春痘、口腔潰瘍、牙周病、胃炎、便秘與食欲不振等症狀,各種各樣的毛病不斷出現,甚至還會在精神上出現輕度憂鬱症。
應對方案:切記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睡眠,使身體暖和,做些和緩輕鬆的體操,這樣的鍛煉達1周左右才可能有用,一步一步開始重拾生活步調,讓身體恢複原有的健康狀態。
特別提示:一旦踏入這個階段,輕者需要幾個月,重者需要幾年的休養生息。因此,一定要在疲勞進程達到第三階段之前消除疲勞。
如果不重視疲勞進程的4個狀態,過於操勞,不好好保養身體,40歲以後,大病就會不時纏身,增加罹患癌症的可能性。(美國《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