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張悟本,這個名字對我來說非常陌生,在電視上中央4台的一期什麽節目中見到過他,看著他口若懸河地在講著他的《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的理論我感到他不像個醫生,更不像個養生專家。你也許會問,那你用什麽標準來判斷醫生和養生專家呢?
告訴你吧,我覺得一個醫生是應當有很清楚的學曆的,什麽世家隻能是為他添彩的,而不能是你相信他的根據,養生專家也一樣,要有養生專業的清楚的學曆。再一個就是要聽他說的靠不靠譜,這個就要看你自己的分析判斷能力了,一個人活著一定要有一點知識和常識,在現代社會中信息已經不像過去那麽封閉了,當然正是因為這樣才讓很多人都變成了“專家”。
看完那個電視節目我上網google了一下,一篇《張悟本養生誰受益身世揭露真相》的文章出現在網頁上http://sz.yangtse.com/jiankang/jiankangxinwen/2010-05-19/293807.html
要說時下什麽食物最火?恐怕非綠豆湯、長茄子莫屬。而這些食物的推崇者張悟本,算得上目前國內養生界最熱門的人物了。他的食療方子中沒有什麽靈丹妙藥,不管給誰開,都少不了3樣東西:白蘿卜、綠豆和長茄子,並稱多次用它們治好了肺癌、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肺炎等數十種常見疑難病症。
張悟本又出書,又上電視節目。在他口中,不管你患了近視、高血壓,還是癌症,“藥店”就是你家隔壁的菜市場,“醫院”就是你家的廚房,“藥方” 則離不開五穀雜糧。據說,就因為他的理論,市場上雜糧都跟著漲了價。百姓更是追捧,很多人甚至把他的話當聖旨一樣照著做。
張悟本是否出自“中醫世家”
那麽,這個敢在電視上拋出各種“怪論”的張悟本究竟何許人也?據某媒體報道,他出生於中醫世家,其父曾為國家領導人保健醫,6歲開始隨父學習中醫,食療臨床經驗二十餘載,並任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北京悟本堂中醫研究院掌門人,人稱“中醫食療第一人”和“京城最貴中醫”。
關於張悟本的出身,近日,某論壇網友爆料稱,張悟本原為北京市第三針織廠職工(現為銅牛集團),其妻子和父親都是該廠員工,並非出自“中醫世家”。
為查明真相,5月12日傍晚,《生命時報》記者來到張悟本曾經的住所、北京東三環邊上的某小區暗訪,碰巧遇到一位在此住了近二十年的大爺。他得知記者來意後稱:“你說的是張悟本啊,我也在電視上看到了。當時我還挺納悶的,這不是老張他兒子嗎?還挺能白活的。”這位老先生表示,他父親是會給人按摩、針灸什麽的,但沒聽說是中醫世家,我們在這裏住了這麽多年,也沒找他們看過病。
此外,還有兩位曾經也是北京第三針織廠職工的阿姨表示,張悟本確實曾為北京市第三針織廠職工,其妻子和父親也是該廠職工。其中一位阿姨說,張悟本當時和她在同一個車間,他主要負責維修機器,當時並不是醫生,可能是下崗之後再去學的。對於“他父親是否任國家領導人的保健醫”,另一位阿姨搖著頭,意味深長地笑著道“沒聽說過”,並表示張悟本以前倒是賣過保健品鈣片。
有資料顯示,張悟本的教育經曆是:“1981年,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係;2000年,北京師範大學中醫藥專業”。不過網上有人對此提出了質疑。為求證該資料的真實性,5月12日,記者進行了電話采訪。北京醫科大學現已歸屬北京大學醫學部,該部負責學籍管理的馬老師經查詢後告訴《生命時報》記者,1981年,該校無畢業生畢業;1981年入學的學生裏麵,也沒有找到叫張悟本的人。對此,一位熟識張悟本的編輯告訴記者,張曾告訴過她,他沒畢業就退學了。當記者又打電話到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求證時,巧的是,一位女老師告訴記者,“昨天還有人過來幫張悟本辦理畢業證明,說他原來的不見了。”女老師告訴記者,2000年,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確實開過中醫藥專業,也確實有個叫“張悟本”的學生。不過,當時這個專業國家不承認學曆,是函授性質,不用脫產,主要是自學,開卷考試。
這篇文章讓我大吃一驚,盡管它證明了我的感覺。
如果這篇文章說的是事實,那麽我們這眾多的人相信他的養生學是不是錯誤的呢?我覺得這關鍵還是在我們自己。試想,我們每天靠吃能把病治好嗎?吃的合理能幫助我們健康,吃的不合理也的確能讓我們生病,可是大家都吃一樣的東西,每天都吃就能治病嗎?這個道理不說也應當懂的。
人們追求健康長壽這個沒有錯,不過人們要想健康首先要讓自己的生活符合客觀規律,按時吃飯,吃飯要多樣,什麽都要吃又什麽也不能吃太多;要按時睡覺,不能睡太晚也不能起太晚。也許你說現在工作壓力這麽大,事情這麽多,每天回到家就已經很晚了,那麽早睡覺時不可能的事情,還要看看電視、電視劇什麽的呢,要不生活豈不是太單調了,說心裏話,我也是這麽想的,很多時候我也是看電視連續劇看到半夜,其實這樣對身體的影響是最大的。
再說為什麽人們如此熱衷於養生,就是希望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讓自己健康,而不影響自己想怎麽過就怎麽過的生活,說白了就是想咋作就咋作,然後吃飯喝水的功夫按照“專家”們說的一吃一喝就行了,照樣健康,照樣常壽,至於那些東西是不是適合自己是不是真的能起到養生的作用就不細想了,因為自己不是專家。而且這些宣傳來自中央電視台,這是有說服力的地方,不是隨便的哪個禮堂的講座,如果說上當了也有地方說理去,況且在這裏如果說的都是不對的,還有什麽可以相信的了。
其實不然,如果我看到的這篇文章是真的,如果有一天中央電視台又說這位養生“專家”不是真正的專家了呢?所以,我覺得我們自己不論怎樣都要提高警惕,千萬不要讓不科學的東西在我們生活中影響我們的健康。
這幾天跟大家一樣,我看到很多關於人們每天要喝一斤綠豆煮的水的報道,還有很多人喝出了毛病,也有人因為綠豆漲價了買不起而難過的文章,這些都是養生專家的建議,人們相信養生專家遠遠超過相信自己,其實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醫生,當你有不舒服的時候還是看醫生比較好,養生其實比看病更難。
看過《老大的幸福》吧,傅老大咋告訴我們的,“在古代,醫生分三類,第一類是食醫,就是搞養生的;第二類是醫生,是治病的;第三類是獸醫。”所以千萬不要把養生看的隻是吃吃喝喝那麽簡單,這裏的學問還是很大的。當然傅老大也不是一個養生專家。
不要把自己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專家的身上,人要活的健康首先要自己學會自律,要讓自己生活的科學,生活的符合客觀規律,就像春夏秋冬一樣,我們在這四個季節裏不但吃有講究,穿的也一樣不同,你想在冬天不用穿棉衣嗎?找養生專家吃點什麽能不能做到呢,告訴你,能。不過我想你絕對不會那麽去做的,因為你知道冬天應當穿棉衣。其實道理就是簡單,我們在吃喝上的養生也一樣,要想吃點什麽就不得病,吃點什麽就治病,這個同樣不符合客觀規律,一個人健康與否有很多因素,不僅僅靠吃喝,還靠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和足夠的睡眠時間,還要靠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天生良好的身體素質。這些東西缺是一不可的,要是相信這個道理就不會輕易相信什麽養生堂了。
我沒有意思說養生堂說的都不對,而是我們的理解不一定都對,我根本不相信那些專家每天就照他們自己說的在吃,吃蘿卜是理氣,吃多了就瀉氣了,吃綠豆是清熱,吃多了就生寒了,這個應當不難理解。就像我們夏天很熱的時候如果喝一瓶冰鎮汽水一定覺得特別舒服,可是你想想你能連喝好幾瓶嗎?那樣是不是就會覺得涼了?當我們大便幹燥的時候如果能拉一次稀一定覺得很舒服,可是你要是連續拉幾次呢,還舒服嗎?這個道理比瀉氣和生寒更容易理解吧。
其實隻要我們自己稍微動動腦筋,稍微有點常識,不要盲目崇拜專家,多了解一些養生知識對我們來說不是一件壞事,關鍵是我們萬萬不可以把養生專家的話當成指示,他們說的不過是一些養生知識,是建議而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那麽去做,你想過沒有,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什麽事情是適合所有人的,就我們自己也應當隨著自己的身體情況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一些習慣,不是嗎?
所以,趕快消除自己那些靠簡單的吃吃喝喝就能健康長壽的想法,好好學習健康養生知識,選擇適合自己的東西去吃去喝,要相信科學的養生。有病的時候還是要看醫生的,那些有病不用看醫生的說法絕對是不科學的!
大海航行靠舵手 萬物生長靠太陽。
改變世界靠改變人們的觀念,改變自己不健康的生活也要靠改變自己的健康養生觀念。
說得好,自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