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青

擁有健康的身體,保持良好的心態,創建美好的生活。
個人資料
曉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說說要重審《蝸居》

(2009-12-02 10:36:27) 下一個

聽說廣電局要重審《蝸居》了,要把一些台詞拿掉,要把35集壓縮成32集再重新播放。也許這是個假新聞,最好這是個假新聞。

《蝸居》不過是一部比較現實的電視劇,六六也說了,寫的是現實,至於如何演就管不了了。我的感覺是這樣的,盡管現實生活就是這樣的,如果我們用電視劇這樣的形勢表現出來還是有一定的宣傳作用的,就是人們本來沒有在意的事情經過這樣的宣傳會誇大它的作用,而一些本來是個別現象的東西經由這麽一宣傳也有被認為是普遍現象的可能。

不過,既然已經上演過了,而且很多地方台早就播了,網上也早就有了,其實影響早已存在了,在這樣的時候如果再重新改過再重播沒有太大的意義,隻能說明官方對這部劇的不認可,別的作用好像不大。而且大家都有體會,一件事情如果你不去過多宣傳沒有人太在意,但是當你要說有要重新審的時候,尤其是要禁播什麽的,這樣的消息比正麵宣傳來得更有作用,本來沒看的觀眾會好奇地看,本來沒連續看的觀眾會重新看,本來沒好好看的觀眾會再看一遍。因此我覺得如果沒有太大的必要就不必再重審、重改、重拍、重播《蝸居》了,起不到什麽作用還要浪費很多錢,當然要是為了以此證明官方的態度那就必須要這麽做的了。

《蝸居》通過幾家人的生活表現了大城市房價太高的現象,而年輕人買不起房這樣的事實也是客觀存在的,這個不用宣傳就是人人皆知的,我看了這部劇倒覺得為什麽中國的年輕人如此想在剛剛工作的時候就要買房呢,為什麽不能先租房住著呢,而且很多都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房子付清,當然越早付清房貸你花掉的錢也越少,可是那樣的壓力會很大,甚至你根本不可能辦得到。這個完全是一個心態的問題,如果人們能通過這部劇認識到我們的心態本來就有問題的,人的生活不應當這樣來過,那麽這部劇還需要重審嗎?

再說二奶,中國的官員畢竟是少數,而且能像宋思明那樣對待二奶的也不多,那不是一個普遍現象,也不可能被大多數的年輕女孩子所效仿,沒有必要把這樣的劇情視為有誘導作用,至於台詞的黃我覺得也沒有想象的那麽嚴重,現在黃的東西已經不是那樣的台詞了。我也不覺得重審真的是因為台詞,這個隻是一個借口,因為這部劇上映前是審過的,那些台詞應當是被審通過的,不然是不會在電視台播放的,而內容是因為不知道能引起這樣大的反響而沒有被重視。

有一些東西是現實存在的誰都無法改變,社會的關注完全取決於人們的心態,心態這個東西又取決於什麽呢,這個就不是你不讓表現或宣傳能起到作用的了。對我來說,看了這部劇沒有起到要被重審那樣內容的作用,反而讓我想到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麽非要一工作就買房呢,海萍和海藻完全可以等一些年再買房,而且完全可以買一個小一些的房子,像小貝說的那樣:“先買一個小一點的,以後有了錢再換。”不是很好嗎?我相信大多數人看到海藻的選擇也不會羨慕的,她的結局盡管是跟著馬克去了美國,不過現實生活中的二奶恐怕沒有這樣的結局的,除非她嫁給了馬克,不然她走得了嗎?宋思明的妻子都被抓了,她會那樣容易在手裏還拿著那5百萬宋思明的錢就能出境?這就是電視劇,要說現實挺現實的要是細想就不是那麽回事了,所以應當是“本故事純屬虛構”。

誰那麽傻就會以為這一切都是真的,會去效仿。房子貴這是事實,不過在有一些城市房子是不貴的,900元一平米的也有,要是一定要買房子才能生活就可以去那樣的城市,大家都要在大城市生活,又都要一下就買一個大房子這本身就不現實。再說這房價一再上漲也不完全是政府和房地產商的問題,還是大家都買得起,如果沒人買得起,那麽這個房價拿什麽上漲呢?

美國次貸危機以來房價不斷下降尤其是過去很貴的房子下降的更多,在我居住的城市就有房子去年還是100萬美元的,今年在賣70多萬,為什麽呀,就是因為沒人買,都買不起他自己又付不起了就得降價賣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因此如果有人能買得起這個房價就會不斷上漲,這是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的,別說一部僅僅35集的電視劇了,這個問題實在是不好解決。

所以我覺得真的沒必要重審《蝸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五弟五哥' 的評論 : 謝謝支持!
五弟五哥 回複 悄悄話 同感。
現實中的個別例子,大眾接受就好了。
俺也覺得挺符合生活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