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夢女
《江南民風》
杭州近鄰的富春江有“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之稱。兩岸青翠秀麗,江水透澈碧幽,在山水之間還分布著許多名勝古跡和民風異俗。每年在美國感恩節時,富春江旁的一個小鎮上便有個民間節日和集會。那裏不僅聚集了各式各樣的商品,而且各家還擺宴請客,隻要是朋友帶來的客人,都視為上賓,誰家客人多誰家就光彩。像似慶祝一年的收獲,又像似恩謝親朋好友。宴席和集會連擺三天。其盛況勝似美國的感恩節。
我們一位朋友因受當地一家企業老板的邀請,便帶著我和父母前去趕集赴宴。大約開了一小時車,我們來到了鎮上的一家公司門口。隻見門口已停滿了車輛,朋友說這家公司老板因客人多,家裏擺不下,就把宴席擺在公司的飯廳裏。當我們來到飯廳時,已經有幾桌開吃了。那裏放著幾十張大圓桌。等我們坐好後,主人便來和我們寒暄問好。大家自我介紹了一番,原來這家公司老板是當地一位有名的企業家。去年上交國稅就有2億多。被浙江省評為優秀企業家。介紹完後,服務員便倒茶,上菜,一會兒功夫,就上了十幾道菜。桌上放滿了美酒佳肴,大家邊吃邊聊。不知不覺大廳裏已坐滿了人。有劃拳喝酒的,有舉杯敬酒的,熱鬧非凡,真像個廟會。吃完飯後,有的便去逛街趕集,我和父母由朋友陪同前往附近的孫權故居遊覽。
《孫權故居》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一定都知道孫權這個人物,他是三國時,吳國之帝。他在赤壁之戰中擊潰了曹操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麵。後自己建吳稱帝,遷都建業。他是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故居座落在富春江南,仙霞嶺餘脈龍門山下,現稱龍門古鎮,距杭州大約50公裏。這裏群山懷抱,田野縱橫。古建築觸目皆是。我們走進古鎮,到處是鵝卵石築就的路和民宅,是罕見的明清古建築群。這裏的各類古建築形式齊全,有塔,寺刹,祠堂和明代的磚砌牌樓。這些建築物在曆經滄桑和戰亂後,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伴隨著古樟,小橋,溪流與古街,構成了古鎮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一條鵝卵石古街引著我們進入了孫權的故居。這條古街長約7百多米,古巷裏清風如水,街上的鵝卵石被歲月磨得滋潤光滑。兩旁的店鋪依稀可見古時的招牌。我們參觀的第一間店鋪是算盤鋪,裏麵光線暗淡,牆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舊式算盤。接著我們又參觀了工部,義政堂,牌位廳,戲院等等古建築。曆史上這裏原有60多座廳堂、古建築。現保存下來的有2座祠堂,30多座廳堂,3座磚砌牌樓,1座古塔和一座寺廟。其中較為完好的古建築有孫氏宗祠、山樂堂、義門、百獅廳等。在故居的中心有個水池,那裏的景色別具一格,猶如一幅水墨畫,是畫家門常去寫生的地方。
隨著孫氏家族的繁衍而層層擴建,逐漸形成了以廳堂為中心的眾多居住院落,廳堂居住院落大多廊房相連,走一家就可以進百家,如入迷宮一般。所以有“下雨串門不濕鞋”一說。鎮上居住著大約6000餘人口,90%是孫權的後裔。據孫權家譜記載,從三國到民國28年(1939年),孫氏已繁衍到65世。其中孫中山也是孫權的後裔。據孫權父親孫堅自稱是春秋戰國大軍事家孫武的後代(孫武是《孫子兵法》的作者)。
遊完孫權故居已近黃昏,隻見屋簷角上的紅燈籠在晚風中搖晃著,山峰在暮靄中漸漸朦朧,我們踏著夕陽,告別了古鎮便打道回府。
江南遊感
富春江水蕩悠悠,古跡民風百世留。殘屋石街聞舊貌,名人家宴看新秋。
(待續)
========================================================================
和韻 by 獨立金秋
千年逝水蕩悠悠,空有英明百世留。忍見家鄉仍舊貌,仲謀何事立寒秋?
中國今非昔比,洋洋大觀。浮華無限,不落根基。隻可惜中國的進步都在表麵上,人文、文化沒能跟得上。
我們回去,成為土人嘍。
桃源歸世不識今,桃源村人,“不知今日有漢”
影去風來又出新,
俗落洋都失法語,忘記咒語,變不回來了。意即“流連忘返”。
回身愁煞外鄉人。 (身在“巴黎”無法語。)
千年逝水蕩悠悠,
空有英明百世留.
忍見家鄉仍舊貌,
仲謀何事立寒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