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女博客 (非公開的博客)

一生常在夢幻中,夢中歡樂皆是空。不知真情與誰同?恨難尋,恰似孤雁飛無窮。
正文

《故國遊——江南水鄉烏鎮》

(2006-07-08 22:54:43) 下一個


《憶江南》by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蘭,
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的這首詞描寫了江南的春色。用一個“好”字已攝盡了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同時又以一個“憶”字道出了對江南春色的無限懷念之情,無不讓人向往江南。對我這個在江南長大的人來說。江南的山山水水固然美,但更美的是她的曆史文化和她的古風原貌。所以江南的水鄉古鎮便成了我的向往之一。從海南島遊完回到杭州後,我又馬不停蹄地去了烏鎮——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在江南有不少像烏鎮這樣的古鎮,美麗寧靜地像一顆顆珍珠。可是,烏鎮除了小橋、流水、人家之外,更多地飄逸著一股濃鬱的曆史與文化氣息,從宋至清,這裏就出了161名舉人,其中進士64 人。這可能是它的曆史悠久和文化發達的緣故。

烏鎮離杭州隻有50分鍾的車程。我和哥哥及嫂子一行三人駕車來到了烏鎮。站在烏鎮的青石板廣場上,一眼望去,便是黑瓦飛簷的一道門廊,氣宇不凡。飛簷的頂端,上書“烏鎮”兩個字。那字黑黑的想是銅鑄的。廣場正前麵,是一組人像雕塑,也是漆黑一團,表現的卻是江南水鄉百姓的生活場景:一泓池水前,老幼婦嬬,洗衣浣紗,擔水網魚,全然是日常生活的氣息,人物形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卻不知為何漆成黑色,想來是與那“烏鎮”兩字匹配。古風猶存的東、西、南、北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構成了雙棋式河街平行水路相鄰的古鎮格局。這裏的居民屋宅都傍河而築,街道兩旁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築,輔以河上石橋,充分體現了小橋,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鎮風韻。鎮上的西柵老街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築群之一。據說影片“橘子紅了”的街景就是在這老街上拍的。故當我們一到烏鎮,就有人力車來兜我們去看老街。但我們首先想看的是烏鎮東柵景區內的小橋、流水、人家。所以就直接去了烏鎮的東柵景區。景區的門票是¥60。我們買了門票進了景區後,仿佛進入了曆史隧道,來到了晚清(19世紀)烏鎮的時空中。景區內雖說沒有大觀園那麽氣派但也古香古色,別有一番風味:那小橋、流水、人家盡映入眼簾。

漫步在古色古鎮之街,我仿佛徜徉在宋詞的意境裏,那石拱橋靜臥、獨木舟斜橫,偶爾吳儂軟語透過木格窗欞隨風過耳,別有一番詩情畫意。景區內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築屋,臨河水閣,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但有一點是其它水鄉古鎮沒有的,那就是烏鎮人家的水閣。所謂水閣,就是民居的一部分延伸至河麵,下有木樁或者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橫梁,擱上木板。水閣是真正的“枕河”,三麵有窗,憑窗可覽小河風光,午夜夢回,枕下流水潺潺,別有一番情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水閣是烏鎮的靈氣所在,雖然它沒有奢華,難比高樓,但兩千年來,就是它默默地陪伴著烏鎮勤勞善良的人們度過了他們每一個平凡而又實在的日子。有了水閣,烏鎮的人與水更為親密;有了水閣,烏鎮的風貌更有韻味;有了水閣,烏鎮的氣質更為悠雅;有了水閣,烏鎮的曆史更添了一份委婉;有了水閣,烏鎮的遊程更多了一份回味。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如此描寫故鄉的水閣:“。。。人家的後門外就是河,站在後門口(那就是水閣的門)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夢回,可以聽得櫓聲,飄然而過。。。”

景區內除了迷人的水鄉風情外,人文氣息也非常濃厚。茅盾的故居就在此地,東麵的立誌書院是茅盾少年時的讀書處,現辟為茅盾紀念館。茅盾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原名沈雁冰,他的《子夜》、《林家鋪子》,是那個時代風雲變幻的一個縮影。也正是因為茅盾的筆,烏鎮才如此的出名,茅盾故居的立誌書院,據說還是梁昭明太子讀書處,由此可見,烏鎮自古便是人文薈萃之地。如此出類拔粹的小鎮,因為她的悠遠古樸而滋潤了一代代文化大家,而一代代文化大家又為小鎮添上了一道道的輝煌。 除了矛盾故居外,景區內還有:江南木雕館、江南百床館、餘榴梁錢幣館、宏源泰染館、匯源當鋪、修真觀、翰林第、皮影戲等等供遊人參觀,讓遊客大飽眼福。

中午,我們在一家沿街的木樓小酒店吃了中飯。這酒店就像武俠小說裏俠客們常光顧的那種酒樓。坐在酒樓窗口能看到街景。我們點了幾樣烏鎮的名菜:如:三珍齋醬鴨、烏鎮羊肉、熏豆茶、青螺絲、臭豆腐等等佳肴,烏鎮不愧是烏鎮,連肉都滷得黑黑的,那羊肉簡直太好吃了。真讓我們一飽口福。吃完飯,我們一路觀看了酒作坊、紡紗織布作坊、繪扇作坊、竹根雕作坊、陶藝坊、製筆作坊、創煙作坊。。。一個緊挨著一個,讓人目不暇接,猶如置身於100年前的江南水鄉,周圍的一切仿佛都在雨霧織成的夢裏。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那些藍印花布店鋪和藍印花布作坊。烏鎮人將染好的藍印花布掛在太陽底下曬的情景確實很美,那一幅幅藍印花布從高高的雲天直掛而下。太陽照著的時候,藍印花布發出耀眼的光芒,一朵朵別致的花兒仿佛呼之欲出;當風吹過的時候,那些懸掛著的布匹跳著優美的舞蹈,飄飄然欲飛到天上去的感覺。走進藍印花布店鋪,各種各樣的藍印花布小襖、藍花衣裙、藍花頭巾、藍花傘,藍花手工藝品,令郎滿目,應有盡有。。。點綴流動於青山綠水石橋巷陌之間,展現在每個店鋪裏,真是美不勝收,形成了當地獨特的色彩韻味。若穿上這些藍印花布衣裙,你就不難想象江南女子有多水靈和秀美了。


      織布作坊                              絲棉作坊                          藍花布鞋作坊                          



         粘糖作坊                                百床館                             皮影戲

烏鎮有許多土特產,如:黑芝麻粉、姑嫂餅、杭白菊、蘿卜幹、粘糖,芝麻酥糕,藍印花布,絲棉等等。我們一路閑逛,一路shopping,一路參觀。一天的旅遊就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了。那小橋、流水、人家;那長櫓搖拽中的木舟;那舊石板鋪地的老街;那古老的商鋪、茶館和河邊垂掛的楊柳,在夕陽中伴著和煦的晚風,使黃昏的烏鎮顯得寧靜而又古樸,滄桑而又美麗——她,就像一個淡泊而又憂鬱的美人。。。

《憶江南》二首 by 夢中女

江南美,
美景在桐鄉*。
流水小橋長木櫓,
老街舊宅手工坊,
古樸又滄桑。

江南別,
難別相思愁。
孑鳥依依腸寸斷,
鄉音嫋嫋夢魂留,
何日再重遊?

* 烏鎮在桐鄉市,故桐鄉意指烏鎮


離開烏鎮後,第二天我就去了上海,在上海呆了一天便回美國了。這次故國遊雖然短暫,但很充實。遺憾的是,我在杭州沒有呆幾天,和父母沒有吃幾頓飯。這使我心裏感到很內疚。臨別時,我都不敢和父母說“再見”。怕說了“再見”就再也見不到他們了。就這樣,我忍著淚,帶著一片惆悵離開了父母,離開了我的故鄉。當飛機落在美國本土上時,我仿佛又從天堂下到了人間。。。















(故國遊完)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jacky_m 回複 悄悄話 雖也去過,但讀了你的文章,如再此重遊,文筆很是漂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