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夢女
有一天,一位哲學家見到一位漁夫在海灘上曬太陽,便奇怪地問:“你怎麽不去捕魚?”
漁夫說:“我已經回來了。”
哲學家說:“為什麽不多捕一船?”
漁夫答:“我們吃喝夠用了。”
哲學家說:“多捕魚可以多存錢呀。”
漁夫搖頭道:“存錢幹什麽?”
哲學家算道: "如果你每天多捕一船魚, 十五年後就會買很多船"
漁夫懶洋洋地說:“那又怎麽樣?”
哲學家認真地說: "那時, 你就可以安安穩穩地躺在海邊曬太陽了"
漁夫說:“我現在已經安安穩穩地躺在這個海邊曬太陽了。”
這就是一位哲學家與一位漁夫完全不同的人生理念。你能說哲學家迂腐麽?你能說漁夫不求上進麽?不管什麽人都向往著幸福和滿足。其實幸福就在自己的眼前,但如何去抓住它,卻是一門學問。幸福也是一種自我感覺。隻要自己感到快樂舒坦,就是幸福。錢多錢少並不是幸福的標誌。
我有位朋友,夫妻倆都有全職工作(工作也都很體麵),倆人年收入有十幾萬美元,隻有一個小孩。但他們仍嫌錢不夠。又買了一家老美的零售店。自己當起了老板。由於有了兩份工作,老婆就把單位的白班換成晚班,白天在自家店幹活,晚上去單位上班(在醫院工作)。老公白天在單位上班,晚上在自家店幹活(要幹到零晨2點才關門)。兩夫妻就這麽白天晚上輪流著打兩份工。縱使有一幢大大的房子,也不能夠同桌同枕。老公常常晚上睡在店裏,一早又去公司上班。從來也沒個休假日。每天隻能睡2,3個小時的覺。
一天,老公突然昏倒在工作中。醫生診斷是:勞累過度,需要休息。但他們已上了“賊船”怎還停得下來。我勸他們把店賣了,快快樂樂地生活。可他們說:“為了小孩上大學,要多賺錢,多存些錢。” 我暈!真是典型的中國人。恨不得把子孫三代上大學的錢都攢足了才肯瞑目。豈不知:“鳥為食亡,人為財死”!像怎樣活著多累啊。即便有再多的錢也沒有幸福可言。俗話說:知足者常樂!中國人真該學點“漁夫哲學”和美國人的瀟灑。人們常比喻:美國人是賺5萬花十萬,而中國人是賺十萬花5萬。雖然中國人存的錢比美國人多,但誰活的更快樂更瀟灑呢?一定是美國人。美國人正如那位“漁夫”,而中國人正如那位“哲學家”。
這時,我又想起了另一個漁夫與哲學家的故事:
一位漁夫在激流中擺渡, 一位哲學家坐在他的船上。
哲學家閑著無事便問漁夫:“你懂曆史嗎?”
“不懂”漁夫回答。
“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學家有些惋惜,停了一會,他又問:“你懂數學嗎?”
“不懂”漁夫又好氣又好笑地回答。
“那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哲學家無限惋惜地說。
這時, 一陣狂風刮來, 小船翻了, 兩人同時落入了激流中。漁夫問哲學家: "喂! 你會遊泳嗎?"
“不———會!”哲學家上氣不接下氣說。
“那你就失去了整個生命”。漁夫喊道。
這個故事寓含了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一個人若沒有學會在人生長河中遊泳,即使其它的東西學得再多,他也難以生存。因為他缺乏基本的適應和生存的能力。這就是為何近年來,一些中國才子在國外自殺的原因吧?大家不妨看看這本“漁父管理學”。從中吸取其精華,在人生之路上學會如何巧幹,如何生活的更瀟灑,而不是苦幹和蠻幹。要學會做錢的主人,不要做錢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