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女博客 (非公開的博客)

一生常在夢幻中,夢中歡樂皆是空。不知真情與誰同?恨難尋,恰似孤雁飛無窮。
正文

淺談評詩

(2005-12-19 17:33:21) 下一個

我讀過一篇元人舒嶽祥寫的《俞宜民詩序》。舒氏此文是談詩的。他認為:“作詩難,評詩尤難。”“尤難”在何處呢?在於:“必具真識而後評之當,必全正氣而後評之公。”因此,他強調在那些“喜以文人自任,而輒以詩家予人”的所謂文人中有四種人“莫之評”,不能當詩評家。他們是:富貴者、貧賤者、少銳者、衰老者。為什麽呢?

他說:蓋富貴者真識懵然,大以科舉寸晷之長,獵取顯仕,一生學問不出是矣,安能劑量詩人之銖兩也。貧賤者正氣索然,酤邊炊畔,毀譽失真,安能為人軒輊乎。不特評之者之妄,而求之者亦甚微薄矣。少銳者真識未定,新涉筆墨行間,安知古人之要眇。雛鳥習飛,自謂已冥鴻舉矣;肆口談論,固先生長者之所羞也。衰老者正氣已耗,方畏人之議己,而求所以自媚於後生者,故立論多恕,而擬人非倫。

舒氏所列舉的四種人,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那些學識淺薄的官爺、腕爺、款爺;位卑貧寒還未混出名堂的小文人;少年得誌不知天高地厚的“新秀”;以及有了名望中庸自保的文壇耆宿。這些人不是沒有“真識”,就是喪失了“正氣”,既“不能以知人”,又“易至於失己”,讓他們來評詩論文,還有什麽“公”、“當”可言!

可在網上,我們誰也不知道他/她屬於哪種人。但是有兩種人大家是不會喜歡的,一種人:打著評詩的旗號,嘲笑諷刺,打擊報複寫詩者。還有一種人:拿著放大鏡專在“雞蛋裏挑骨頭”。結果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楞是把別人一個好好的“小分頭”剪成一個“小平頭”還樂不其呼。這兩種人:前者無德,後者無能。都不可評詩。

在詩壇,我最欣賞的評詩者是三單兄,此人,品行兼備,學識淵博,文理並茂。他不僅虛心好學,還常常誨人不倦。對不同的流派能夠寬容理解,善意砸磚,使本壇許多詩友受惠不淺。他是詩壇第一位寫詩評的人。他的詩評深入淺出,見解獨到,風趣幽默。是詩壇難得的人才典範。可惜他已回國而不能進WXC了。他的離去對詩壇是一大損失。但我相信詩壇是藏龍臥虎之地,望後繼有人!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