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裏學熱力學,是二十七、八年前的是事情了。昏暗的教室裏,教授在相空間裏撒歡地推導一黑板、一黑板的公式,俺基本上似睡非睡處於夢遊狀。那門課學得半生不熟地,好歹知道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用比較簡單的方式表達,就是“孤立係統的熵值(混亂程度)永遠是增加的”。
八十年代末,興起一股所謂文化熱。囫圇吞棗地讀過幾本書,學到些當時可以四處賣弄的字眼:分形、混沌、破缺、熱寂之類。研究生時科學哲學那門課,是個複旦畢業的半老才子上的。工科院校的文科教授,舉手投足都很另類。記得他陰陽怪氣,裝得很酷的樣子,有一回提到過:宇宙的熵增加到最大,大家都蟑螂死光光,就是熱寂。
這兩天又讀到熱寂這個詞,感覺親切是必須的,忍不住掰扯掰扯,不然糾結得慌。不過俺是半瓶水,所以俺說俺的,願不願聽,同不同意,就隨你大小便了。
熵增加以至熱寂是有前提條件的,自然界中的係統,並不必然熱寂。如果非線性係統偏離平衡點超過一定極限,係統可能演化出新的穩定有序結構。這時熵不但沒增加,反而減少了。這就是所謂的耗散結構理論。
最容易滿足熱寂前提的,是無序運動的多粒子係統。
宇宙熱寂,則是一個貌似很科學、很數學地方式,來描述世界末日的老概念。說起宇宙是有限還是無限,大家可以打得頭破血流。如果相信宇宙是無限的,或者是膨脹的,宇宙熱寂就是不太可能的。
典型的耗散結構是微生物細胞。寬泛一點,遠離平衡的開放係統都是耗散結構,比如開放的社會係統。
文化熱寂是一個比較是是而非的概念,因為作為文化主體的人類,心機之深,最不擅長的就是無序、隨機運動。複雜的社會係統,更像一個非線性係統。
而且,也隻有孤立封閉的社會,才有可能產生文化熱寂。對各個社會文化子係統而言,全球化是自願或被自願地成為開放係統,是對舊的平衡的徹底打破。這樣的過程,反而有利於產生新的穩定有序結構,至少在一段時間裏遠離所謂的文化熱寂。
當然,全球化到一定階段,社會新次序建立,重新進入平衡態,社會文化在經曆輝煌後,會歸於平淡和無聊。但是,人類又不是沒有這種經曆,平淡的未來並不比平淡的過去更可怕。文明史中,還有那個時代,會比漫長的歐洲中世紀,文化上更無聊了?中世紀以後,不還是有文藝複興?
如果像物理學家那樣建立一個模型,暫時忽略世界其它地方,就可以把古中國人活動的範圍,假定為全球。這樣一來,全球化在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就差不多完成了。如硬要說熱寂的話,中國文化,在經曆過漢、唐、宋這樣的高峰以後,差不多就已經熱寂了。地球上的每一個古老的帝國,還不都是這樣局部地全球化過了?
站在高處觀望,當然希望世界文明是多樣性的,每一個子文明各不相同。但是如果你是隻能生活在孤立的子文明內部的普通人,其它文明的多樣性對你有何意義?
從普通人的角度,很難苟同讓全國各地的農民過著他們自己的單調生活,而城裏人可以帶著優越感,在需要的時候,到全國各地鄉村去領略一下豐富的鄉土文化。也很難苟同讓中國人過著從前那種日子,讓洋人帶著優越感,偶爾或經常去一下,然後居高臨下地感歎一聲:China is amazing!
所以應該有條件地支持城市化和全球化,當然無論我們支持還是反對,都沒用。這種事情,無法拒絕,無法阻擋,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有討論意義的,是如何城市化,如何全球化,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小負麵影響(什麽事情會沒有負麵影響?)。
熱愛中國文化的,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實現中國文化影響下(乃至主導下)的全球化,而不是西化或美國化。當西人談論他們的文化熱寂時,也許正是東方文化的複興機會。
熵增原理簡單而言,任何物體都會走向無序。
扯遠一點:
聯想到那麽多被科學家發現的精密無比的自然規律(宇宙4大力, 沒有一條自然規律是人類創造發明的。
讓你無法無視造物主的存在。
由此看來,無神論都是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屁孩,而相信無神論的需要極大的迷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