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快三十年前,當時正準備高考,忙得不可開交。有時會覺得枯燥無聊,就想法避開父母、班主任監視的目光,偷偷看些閑書。有本書,名字記不得了,現代人寫的通史之類,講了周昭王伐楚的故事。當時讀後蠻震撼的,覺得拍電影是個好題材。
故事梗概是:周昭王十六年,鎬京旌旗招展,天子親率六師出征,浩浩蕩蕩討伐楚國。大軍行至漢水流域,順流放舟而下,呈勢如破竹狀。不料這時出了意外,滿載的大小戰船,均於中流解體。結果昭王及麾下六師人馬,不戰而溺斃江心。原來造船時就中了楚人的招,戰船是用水溶性的膠水粘結起來的。這樣的船,當然是遇水即化。楚人不費一刀一劍,就滅了誌高氣滿的周六師,還搭上了不可一世的周昭王。這真有點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意思。
俺無事時,想起那段故事,順著挖下去,發現些有趣的東西,忍不住嘮叨嘮叨。
(一)周昭王怎麽了?
一國天子,六師大軍,死得窩窩囊囊,是很沒麵子的。所以事情發生後,西周官方記載裏對此事諱言很深。《史記周本紀》追記道:“昭王之時,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諱也”。結果史書裏就開始語焉不詳了,“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貫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
朝廷遮遮掩掩,民間就沸沸揚揚,謠言滿天,幾千多年後,更是不知孰真孰假了。有一說昭王南狩,渡漢水時被犀牛驚嚇,跌落江中淹死。因為,“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荊,涉漢,遇大兕。”那個“兕”,據說就是現在的犀牛。
有不同意的,說其實昭王不當心掉漢江裏,被揚子鱷吃了。周人為了避諱,很有可能把“鼉”說成“兕”,而“鼉”就是揚子鱷。還有證據說,昭王子周穆王替父報仇,南征時以黿鼉架橋,以泄殺父之恨。“周穆王伐大越,起九師,東至九江,駕黿鼉以為梁也。”
(二)昭王死於何年
一說昭王十六年初次南征荊楚,大勝。昭王十九年,再次南伐荊楚,結果全軍覆沒,昭王死於漢水之濱。
後來又有人說,周昭王隻有一次伐楚。說二次伐楚,是不解先秦之前,天子駕崩,有三年喪俗:天子駕崩當年為辟位、次年為載格、第三年為踐位。踐位後,新君方可登基。
所以事情是這樣的:十六年,昭王南狩溺斃,隱而未報。十九年,穆王繼位,結果後人誤以為昭王十九年才駕崩。因為滿世界都謠傳昭王崩於南征之途,故又錯上加錯,認定昭王崩於十九年的二次伐楚。
(三)為何伐楚
從古到今,戰爭的目的就是掠奪資源,昭王伐楚也不列外。西周正是青銅文明鼎盛的青銅時代,銅和錫當然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青銅可以做工具、武器、裝飾品、神器,青銅鼎是西周禮製的核心符號,更是江山社稷的象征。所以,控製了青銅,就有了問鼎天下的資格。而當時出產銅錫的地方,就在今日長江南岸的大冶和銅陵一帶。因此,伐楚是為了青銅資源,為了江山社稷。
(四)損失有多大
《周禮》中說:“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皆中大夫”,可見西周一個師有兩千多人。西周初年,天子控製的軍隊,總共隻有十四個師。六個師鎮守鎬京周圍的京畿地區,有所謂“西六師”之說。八個師駐紮在東邊殷商故地,兼顧東南各諸侯國,故常被稱為“東八師”或“殷八師”。
六師伐楚,對西周應該是相當規模的戰爭動員。而六師具溺斃於漢水,是對西周國力和國威的沉重打擊。故有人認為,這次失敗是西周國運的一個拐點。
(五)伐的那個楚
俺讀故事時,想當然地認為,昭王伐楚,伐的自然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裏的那個楚,記得當時那本書裏也是這麽說的。不過,現在有人說,昭王伐的是“楚蠻“或“荊蠻”,而非楚國。
周成王封熊繹為子男,封地隻有五十裏,楚君從此被稱為楚子。從成王到昭王,中間隻有一個康王。這麽短的時間,楚國不可能從一個五十裏的貧窮小國,強大富有到與西周作對。就算昭王真要討伐五十裏的小楚國,也不需要動員六師的兵力。其實穆王十四年,昭王的兒子穆王還帶著包括楚子的一幹諸侯打過徐戎,可見他們之間不像有殺父之仇。
“楚蠻“是周時居於江漢之間的一些大部落族群,可能控製著江南的銅錫資源,故成了西周的討伐對象。楚國在熊渠繼位之後,開始強大起來,逐漸征服和取代了“楚蠻“。此後世間就隻有楚國,而無“楚蠻“了,那時西周天子已是周夷王。後人隻知楚國不知“楚蠻“,所以會誤以為昭王伐的是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