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上見加拿大電訊巨人北電倒閉,先翻出這篇舊文曬曬黴。
1980年代
1988年,軍隊團級退役幹部任正非,幾個人, 七八條槍, 以湊來的2萬元人民幣在深圳創立了華為公司。 那一年剛開始全國性的特區熱, 我十幾個大學同學煙酒生畢業都下了深圳, 趕上了最後一波有接收單位就可以上深圳戶口的優待政策。 另一方麵, 那幾年也是十萬野雞下廣東的起點, 開創了一片繁榮娼盛的南國夜生活。 當時深圳如同華為這般的野雞公司多如牛毛, 大家基本上是從香港倒騰點東西,人扛肩挑地從羅湖混入深圳轉手倒賣, 跟內地的倒爺一個商業模式, 算不算走私是個灰色地帶。從服裝, 室內裝飾, 到電腦散件, 以及完成辦導體晶體管加工後的矽片, 做什麽的都有。 深圳正是大興土木之時, 到處蓋樓. 為與香港接軌, 以顯特區特點, 樓蓋那兒, 電話線就通那兒, 一時間電話交換機市場火暴, 老任倒的就是那玩意兒, 好聽點叫代理香港產小型交換機。
80年代在中國, 中高端的電訊產品, 基本上是AT&T (Lucent) 的天下。 由於美國政府祭出反壟斷法, 經數十年庭上庭下爭鬥, AT&T 於1984年無奈讓出地方電話業務, 由從AT&T 肢解出來的數個Baby Bells 經營 (2006年, 當年的Baby Bells之一的南方貝爾, 回購了經營陷入困境的AT&T, 那是不相幹的後話了)。 但是僅有長話業務和設備製造業務的AT&T仍是巨無霸似的一方豪強, 1987年的全球銷售額是340億美元。
上溯4年, 史丹福的科學家夫婦Len Bosack and Sandy Lerner於1984年在矽穀創立了Cisco。 到1988年時, 因為資金短缺, 科學家夫婦不得不以讓出對公司的控製權向VC融資。 結果那年John Morgridge入主Cisco, 成為領導29名員工的CEO. 而公司管理層則逐步實現了向職業經理人的過渡, 並於數年後成功地將創辦人夫婦擠出了公司。
1990年代
任正非沒有滿足於做一個倒爺, 他看準國內在程控交換機技術上基本是空白, 將華為的所有資金投入到研製自有技術中, 很快就自主研發出萬門交換機。 這種自主研發打頭, 充分利用中國低製造成本實現高性價比的策略,讓華為冒了極大的風險,但也最終使華為成為中國大陸研發能力最強的電信設備製造商。 公司成立十年後, 也就是1998年報, 華為的年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 並開始了海外擴張。 不過此時的華為未必在已從AT&T獨立出來的Lucent的主要竟爭對手名單上, 任正非居然可以客戶的身份到新澤西參訪Lucent總部。 據從Lucent上海趕到迎接的小買辦事後八卦, 在新澤西某酒店大堂裏會合任正非時, 老任也就是一加強版的鄉鎮企業家形象。
1998年處於新經濟高潮中的Lucent全球銷售額是263億美元, 大紅圈圈的醒目Logo覆蓋全球, 傲慢且高貴。 從賓州到新澤西, 從東海岸到西海岸, 從太平洋這邊到太平洋那邊, 多少老中以為Lucent工作而自毫, 言必稱貝爾實驗室是信息時代的發源地。 某海華青年才俊網上寫下雄文數篇, 中心思想就是隻要貝爾實驗室在, Lucent就一定是當世通訊信息業當仁不讓的霸主。 公平講Lucent對員工的薪水福利還是不錯的, 有謠言稱在北美低房價地區Lucent雙職工海華, 飯後夫婦散步閑聊的話題之一就是”掙錢這麽多怎樣才能花完?”
而Cicso1998年的銷售額則達到85億美元, 並成為第一家14年內股票市值達1000億美元的公司。 那些年在工作的Cicso海華, 因為公司如日中天的股價, 身價百萬以上也是平常一件事而已。 這時候灣區高科技新貴們已開始不大看得上東海岸的old timer。東海岸學生去矽穀麵試者閑談間曰Lucent亦大肆招兵買馬, 有麵試考官很奇怪,問為何Lucent這種不合時宜的恐龍這許多年居然仍未垮掉?
2000年代
2003年, Cicso嗅到華為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市場上的潛在威脅, 一月份正式起訴華為及華為的美國分公司,要求華為停止侵犯思科知識產權。一家民營公司也被美國之自由公正的媒體跨海冊封為軍方控股的神密怪胎。 麵對空前的壓力, 華為沒有憤青化, 也不報怨美方”極大地傷害了華為人的感情”。華為於同年3月開始了與美企, Cicso的對手3COM的戰略合作。結果是3COM的CEO Bruce L. Claflin在法庭上作證: “在同意成立合資企業前,3Com公司已花了數月同華為公司的工程師會麵洽談並測試了產品。在此過程中,本人親眼目睹了華為公司世界級的工程能力。我相信從合資企業運出去的產品在世界上將是獨特的和有競爭力的,並且這些產品是在完全尊重各公司知識產權的基礎上設計出的。” 該生還對媒體大談他尊敬任先生年青時從軍衛國的舉動, 正如許許多多美國人以曾經served their country而驕傲。 這樣雙方一路纏鬥, 其間華為對其產品中的外圍軟件疑似Cicso的部份外圍軟件作了些改動, 最終兩方於2004年達成和解, Cicso撤除訴訟。
兩年官司沒讓華為慢下腳步, 2004年華為全年銷售額達到50多億美元, 其中海外幣收入占了大約一半。 灣區新貴Cicso也更上層樓, 2004年銷售額達到220億美元. 而那個曾經的電訊巨人Lucent則延續著從2000年泡沫化開始的惡夢, 一路潰敗, 到2004年銷售額隻有91億美元了.
2007年9月, 聯手美國私募基金, 華為以22億美元開價正式啟動收購前合作夥伴3COM的程序。 不料此舉在美國朝野引起喧然大波, 一時間全美愛國誌士上下呼籲國家安全受到威脅。 與此同時任正非在退役多年後, 被美國某些弱智議員”提拔”為解放軍將軍, 華為成了was founded and has been run by a former PLA general and was funded by PLA。 不得已, 數月後華為和合作者向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CFIUS)撤回交易審查申請,消息一出,3Com股價立刻大跌23%。 雖然收購受挫, 華為2007年的全球銷售額仍達到160億美元, 而同年Cisco突破了284億美元。 這時日落西山的Lucent已於2006年底被法國公司Alcatel並購, 到2007年時Lucent部份年銷售額已委縮到80幾億。 任正非不無遺憾地說:我們緊跑慢趕, 剛快趕上Alcatel或Lucent, 倆一合並, 又比華為大許多了! 不過據說2008年華為的銷售額目標是240億美元, 能否實現大家可以四目以待。
幾句費話
華為的崛起, 東海岸老牌貴族Lucent阻擋不了, 西海岸新貴Cisco也阻擋不了。 因為華為崛起的背後, 是中國的崛起。 中國的崛起, 歐洲阻擋不了, 美國也阻擋不了. 因為中國崛起的背後, 是華夏文明複興後孕育出的無數象華為這樣的平凡但生命力超強的公司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