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間閑聊, 聊起了子女和父母之間的關係.
話題自一同事開始. 他是獨生子, 這在國內是正常, 在國外則少見.出生於富裕家庭,卻節儉得很, 令我不解, 則問他為什麽.
他的回答是: 正因富裕,又是獨生子(老來得子), 父母對他的期望之高,管教之嚴(怕溺愛害他),令他不堪負荷.考試不得滿分,小則藤條伺候,大則整夜跪地板. 他的確是乖巧聰穎,一路名校畢業,且多才多藝,儀表堂堂.當他高中畢業後,家境富足的他,完全可以自費負笄美國,他卻選擇了拿政府獎學金,代價是學成後必須回國服務六年.六年對於服兵役2年後又上大學的獅城男兒意味著什麽? 當他再去追尋他的夢想時,已經年過30了.他的解釋相當有趣: 他不想欠父母的帳, 不想讓父母感到他應該回報他們;而父母則想通過獎學金的束縛,讓他回到身邊,養兒防老. 整個'同床異夢'!
讓他一直又想遠走的原因之一是: 母親有養兒防老的想法, 而他卻不讚同.他是一個很孝順的兒子, 他以各種方式回報父母,但不認同父母養育他隻是為了今天,每月他給父母幾百大元.他認同當父母年邁時,會盡力照料他們.
這讓為人父母的我, 深思到底灌輸怎樣觀念給孩子,又怎樣孝敬父母.
人的出生是一生中最無助的時刻,不管是天才如愛因斯坦還是有癡呆症,都無法選擇要還是不要到人世間,無法選擇出生在什麽家庭,有什麽的父母.正因為不是孩子選擇要不要到人世間, 是父母要他們來到人世間,父母對子女的種種要求 (去實現他們實現不了的夢想,讓子女扛上養老的職則等等),都顯得過份.父母付出畢生的愛,去灌溉子女, 應該是自願自發,無條件的,在陪孩子成長的一路中,父母也重新活過一次,孩子也給他們帶來了無比的歡樂.
可是, 做到無條件的愛是高難度的.
相信每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當孩子給你帶回好成績,帶回獎品, 那時的愛肯定是100%, 笑容肯定是真心的,擁抱也是溫暖的. 當孩子帶來的是因孩子在學校做了壞事, 要家長見老師或校長的信,那時仍能100%無條件地愛孩子, 這樣的家長是極品, 吾要向你學習,俺還做不到. 盡管表麵上俺挺平靜,臉上仍掛著皮笑肉不笑的微笑,擁抱已免了,而心裏早就像有九尺大浪翻滾,恨不得把孩子卷給鯊魚吃掉.
所以, 做父母或許要體諒孩子的難處,好好訓練自己做到無條件地愛,天天提高自己的覺悟. 孩子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我們要珍惜.
父母老了,腰不再直, 發不再烏黑, 整天嘮叨, 記憶力不複從前,象是老年癡呆的前期, 兒女該怎麽辦? 回想童年時,父母給我們的關愛, 我們能否給回他們50%的關懷? 當放工回家,看到廁所又忘了衝,臭氣熏天, 是否能象父母愛我們般無條件地愛他們,原諒他們的健忘? 又或許因為工作的壓力, 看到家裏亂七八糟, 便臉黑黑如包公?
盡管我們不能選擇父母,但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並養育了我們.我輩100%華人,當然應秉承傳統,不過根據各人修養稍有變更。
所以,做子女或許要體諒父母的難處, 好好訓練自己去做到無條件的愛,天天提高自己的覺悟. 父母也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給了我們過去,讓我們看到自己的未來. 我們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