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插隊歲月

(2009-01-20 02:17:21) 下一個

引子

     青春無悔——寫在知青碑前:
                             ——知青張愚若、張穀若   
     ……歲月將過去的一切
     無情地抹去,
     當年的火紅年華,
     隻化作這‘青春無悔’?
     ……三十年嗬,麵對著石碑上
     一排排姓名,
     我們該大聲發問:
     真個是青春無悔?曆史無悔?
     ……親愛的朋友,
     你回憶往事的時候,
     也說問心無愧?
     嗬,
     誰說青春無悔、歲月無悔、
     人生無悔、曆史無悔?
     碑上一個個姓名中
     分明有血、有肉、有情、有淚!
     對一個民族,這段空白怎麽能
     熟視無睹,
     對一段曆史,
     這段時代肯定是停滯倒退!
     ……曆史當然有悔,
     這是一個民族不應有的一頁,
     歲月當然有悔,
     因為長江不會倒流、
     時光不會倒退!……
            
    我們這一代人的大多數都和一個叫做插隊知青的曆史名詞有過不解之緣。從1968年11月到1977年底,大規模的插隊運動延續了整整十年,十年間大約有1000千萬的城鎮青年到農村去插隊,我,就是這千萬分之一。

    我們這一代人的大多數和祖輩、父輩相比,我們和他們一樣經曆過三年大饑荒的饑餓,經曆過文化大革命的恐怖,經曆過生活物質極其匱乏的困苦,但是我們多數人卻沒有享受過祖輩們曾經有過的受教育、求職、遷徙的自由;和我的後輩相比,我們中的多數沒有像他們那樣能夠享受物質的豐富,選擇職業的自由。這個國家在曆史上所犯的錯誤或者說是罪孽,不公正地、過多的由我們這一代人來承擔了,我們這一代人是被犧牲、被蹂躪、被利用、被拋棄的一代。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一輩子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一輩子沒有有過理想的職業,一輩子沒有有過稍稍富足的日子,甚至許多人一輩子沒有有過愛情,有人一輩子生活在“上山下鄉”的陰影中,還有人因病或自殺過早地離開了人世。而今他們中的多數已經下崗、退休,無所事事地在麻將和電視劇中打發餘生。當年的正值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生命中從未有過閃光的日子,就已經滿頭華發,被社會遺忘。我們在相對唏噓之外,還能說些什麽!假如沒有那場運動,但是曆史是沒有假如的!

    今天,我們回憶往事,已經沒有了當年的衝動,不再那麽的迷惘,也不必再去怨恨,我們當以一顆的平常的心去看待那場運動。作為一個老知青,一個有著深深知青情結的人,我一直認為,插隊知青的曆史是不應該被忘記的,也是無法掩蓋的,更不是有些人所謂的“青春無悔”。記得我原來經常跟女兒講在農村的故事,春天躺在麥草堆頂曬太陽,夏天在稻田裏逮黃鱔,秋天在荒草坡上燒玉米,冬天在冰冷的水塘抓魚。聽那些有趣的故事女兒當時隻是感到新奇,但是,當有一天女兒對我說:爸爸,你們那時真的好幸福,插隊多好玩啊。聽了女兒的話我震驚了,是啊!我們談插隊都是隻談歡笑,不談心酸,大概是因為心酸的部分要多於歡笑吧。青春、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刻!誰的青春誰不珍惜,似水流年、覆水難返,在我們逝去的青春中包含了插隊的曆程,那是那樣的痛苦、那樣的殘酷、那樣的黑喑,那樣的讓人感慨,那樣的令人難忘。我想,作為一個能拿起筆來的知青,寫出真實的過去,寫出曆史的真實麵貌,這是曆史的責任。不管我的文采如何,都將是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