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牛虻》/重印35種文學經典
1978年春天,國家出版局決定需要重印一批書,以暫時解決文革十年帶來的書荒。出於謹慎,開了以下書單組織重印:“五四”以來文學10種,如《郭沫若劇作選》、《子夜》等;中國古典文學9種,如《東周列國誌》、《儒林外史》、等;外國古典文學16種,如《悲慘世界》《牛虻》等。
當時重印上述35種書籍,每種印40~50萬冊,一共印1500萬冊。
2 《跟我學》/第一次外語熱
1979年,《跟我學》(FOLLOW ME)出版,掀起了第一次全民學外語的高潮。
3 《窗外》/瓊瑤言情小說熱
1981年,瓊瑤小說《窗外》、《聚散兩依依》、《夢的衣裳》、《在水一方》……征服神州大地的癡心男女。18年後瓊瑤卷土重來,《還珠》係列再次風靡神州。瓊瑤是惟一能“毒害”3代青少年的華人女作家。
4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熱
1976年5月,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出版,從此她的作品在全球的華人社會廣為流傳。三毛也成為了80年代最熱的文化明星之一。
5 《存在與時間》/美學熱
80年代初,剛剛洞開國門,在那樣一種啟蒙的氛圍和語境當中,思想文化著作、尤其是哲學理論書成為時髦。美學熱,李澤厚的著作,薩特、尼采,包括80年代後期流行的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成為當時的流行讀物。80年代的閱讀出現了這樣一種似乎很奇怪的現象,大眾把金庸、瓊瑤和薩特放在一起,大眾文化和高端的哲學並行不悖。
6 《紅高粱》/小說和電影聯姻
1988年,張藝謀憑《紅高粱》一片成名,一舉奪得了第38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大獎。隨著電影的獲獎,小說《紅高粱》的作者莫言也幾乎在一夜之間迅速走紅。
7 《妻妾成群》/先鋒文學熱
1989年底,蘇童的成名作《妻妾成群》問世。1992年,經電影“大腕”張藝謀之手調弄成了著名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大熱帶動了小說的熱賣。蘇童、餘華、莫言、格非、馬原、孫甘露成為80年代後期開始興起的先鋒文學的代表。
8 《張愛玲文集》/ 張愛玲熱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港台文化初入內地,張愛玲是和沈從文一起被發現的“出土文物”。1984年始,浙江文藝的《張愛玲散文全編》、安徽文藝的四卷本《張愛玲文集》一度相當流行。張愛玲熱一直持續到今天。
9《黃金時代》/王小波生前鮮為人知
王小波生前鮮為人知,死後卻聲名廣播。自1997年4月11日去世後,他的作品幾乎全部出版,評論、紀念文章大量湧現,出現了一股“王小波熱”。甚至,一批他的堅決擁躉者還出版了《王小波門下走狗》一書。
10《老照片》/“讀圖時代”開啟者
《老照片》1996年12月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創刊,發行量最高時達五十多萬份,成為“讀圖時代”的標誌性事件。
11 《金瓶梅》/第一次“性學熱”
1985年,阮芳賦的《知識手冊》和吳階平的《性醫學》出版,引發第一次“性學熱”。1985年5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刪節本《金瓶梅詞話》,隻印1000套,刪去了19610字。據說,北京處級以上的作家搶購該書。
在中國,長期以來,《金瓶梅》就是禁書,一直到現在,依然如此。雖然我們現在並沒有明令禁止,但是你如果是一般的讀者,到圖書館裏借書,你說要借《金瓶梅》,肯定是被拒絕,肯定是借不到。
12《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驚世駭俗
1985年,痛訴文革悲慘命運的“傷痕文學”流行一時,張賢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它第一次談到了性壓抑的問題,有關性描寫在當時是驚世駭俗。
13 《北島詩選》/朦朧詩流行一時
1986年,統治文壇的是朦朧詩,創造並統治這一時代的有3個人:北島、顧城和舒婷。北島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顧城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當時文學青年口口相傳的詩句。
14 《頑主》/我是流氓我怕誰
1988年,王朔的4部作品在這一年被同時搬上銀幕,該年被稱為“王朔年”。王朔的小說讓老一代文人找不著北,他用調侃的方式來躲避崇高,從而消解了中國文學嚴肅、正經的刻板麵目。
15《圍城》/錢鍾書熱
1990年,電視劇《圍城》的熱播為錢鍾書的小說《圍城》贏得了大量的讀者。
16 《年輕的潮》/汪國真熱
汪國真的詩先以手抄本形式風靡全國。1990年5月21日,第一部詩集《年輕的潮》出版,連續5次印刷,印數達15萬冊,汪國真熱意味著詩人時代的終結。
17 《射雕英雄傳》/武俠小說熱
1991年的圖書市場可謂金庸稱雄。三聯書店與金庸聯姻,真正成就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說”的傳奇。“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14部金庸小說在迷倒了海外華人和港台同胞後,正式刮入內地。中國國家兩代領導人先後接見了金庸,鄧小平笑說:“對查先生,我也是知名已久了。”
18 《廢都》/廢了誰?
1993年,以美文著稱的賈平凹冒了他平生最大一次險:6月,《廢都》出版,被稱為“當代的《金瓶梅》”。
正式印刷48萬冊。半年後,它被國家新聞出版署宣布為“禁書”,批評聲波瀾壯闊。
19 《廊橋遺夢》/中國式的美國夢
中國圖書市場真正意義上的暢銷書發軔之作,就是199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廊橋遺夢》。1996年被好萊塢搬上銀幕,但它在中國的暢銷,卻並沒有沾到什麽影視的光。
20 《文化苦旅》/ 餘秋雨熱
1995年,《文化苦旅》出版,餘秋雨開始了他長達十年的暢銷旅途。《文化苦旅》是一本散文合集,在此之前,餘一直是純粹的學者身份。
21《歲月隨想》/“名人出書”粉墨登場
1996年趙忠祥的《歲月隨想》出版,銷售超過100萬冊,上演了一幕“名人出書”的大戲。來勢洶湧,銳不可擋,當真有橫掃千軍之氣概。
22《花季雨季》/少兒文學的發軔之作
1999年,《花季雨季》及其姊妹篇《十六歲的花季》出版,成為整個少兒類圖書的發軔之作。
23 《學習的革命》/發行過千萬冊
1998年12月,上海三聯書店和北京科利華公司合作推出《學習的革命》,發行過千萬冊,在書業界引發一場營銷革命。此書暢銷更大的意義在於,它是強大資本進入圖書宣傳、銷售的一次嚐試。這是一次書業外部高人進入書業的一次操作演練。
24《第一次親密接觸》/網絡文學熱
1999年,痞子蔡《第一次親密接觸》的出版掀起了網絡文學的熱潮。該書出版後曾連續22個月高居內地暢銷書排行榜。
25 《三重門》/少年作家橫空入世
2000年,《三重門》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超過110萬冊。在寫《三重門》之前,韓寒還是一個讓老師家長頭痛不已的問題少年。出書之後,他就成了名利雙收的少年作家。韓寒之後,張悅然、郭敬明等一批“80後”少年作家崛起。
26 《富爸爸,窮爸爸》/馭金熱
2000年,《富爸爸,窮爸爸》被引進出版,掀起一陣“馭金熱”。這本紫皮書大“洗”中國人腦,人們熱衷於學習“怎樣才能令金錢拜倒在我們的石榴裙下”。
27《哈裏·波特與魔法石》/魔法時代
2000年10月6日,哈裏.波特係列叢書中前3本中文版上市,人民文學出版社印了60萬本,開啟了文學的魔法時代。
28 《誰動了我的奶酪》/勵誌書熱
《誰動了我的奶酪》是中信出版社第一個成功商業作品。2001年9月首次出版,到2002年重印9次。
29 《品三國》/易中天大熱
2006年,易中天在百家講壇中品了品三國,《品三國》(上)發行超過200萬冊。
30《於丹〈論語〉心得》/於丹成了香餑餑
2006年11月,於丹的《於丹〈論語〉心得》由中華書局出版,一年發行量近430萬冊,風頭超過易中天,成為圖書市場的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