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火鳳凰

北美火鳳凰文化協會,一個愛好寫作、詩歌、攝影的文化團體,活躍在美國新澤西州的華人社區。來到這裏希望認識更多的朋友。
正文

文化DOLLAR TREE

(2009-01-05 10:40:10) 下一個

巴佬/文

    飄落到美國快三十年了,是後悔還是慶幸都沒追究的意思,半輩子就如此度過。


後來的朋友都入了美國籍,為什麽呢?為的去歐洲玩不用簽證?為的老死在中國可以不用往返領退休金?有人就既拿到了中國的身份證,又入了美國籍的。說什麽美國民主自由都是廢話,小百姓實際利益第一,活在哪裏都一樣,難道還想革誰的命,成什麽大義不成?


 


中國和美國還是很不同的,中國是原始積累的資本主義時期,所以才會又三鹿奶粉。不義不公的事當然會層出不窮。誰來當家也沒能耐擺平的。除非象西方兩黨互相監督,新聞界又老挖醜聞。


 


還有一點,經濟起飛了,文化動物就活潑起來。中國最後一次成功的農民革命首領毛澤東說得透徹;過去的文學藝術都是寫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一句話百姓們隻唱“下裏巴人”的,“陽春白雪”與老百姓是老死不相往來的。


 


現在不同了,你回到中國,打開電視看看,“文化”啊、“藝術”啊、“古玩”啊、“收藏”啊,好象人人都發了錢財和文財。專家墨客電視上天天做秀,又怕百姓們聽得不過癮,文、史、哲、藝術統統可以講成如同武俠小說般足夠娛樂性的。這確實是一場群眾文化運動,大家的腦子都給作秀的真假墨客做跑馬場了。這其實是件不壞的事情,就是別太認真,以為真的學到文學藝術,或者什麽文化了。當它娛樂是蠻可以的。


 


我看,海外逸老就是太認真,文化活動得改成文娛活動比較舒服順口些。你看,我們火鳳凰網上現在都登載了,關於奶子大小的研究文章。您老如果年邁對此興趣不大,也不必批評。這些跟當今網上那些藝術評論距離並不太遠,文化、藝術、美學這些專業詞匯都正在飄零,不用背熟乘法九九表,就學微積分的人大有人在,不信你問問美國的大學生。


 


人在美國“討生活”,如果還有身上的基因在作怪,想念家鄉了,或者說得“文化點”“收視率”高些——想念朝思暮想的可愛祖國時,你就到99分或者DOLLAR TREE 商店去逛逛,琳琅滿目,價廉物美,這不就回到可愛的祖國了嗎?


我們在網上也得有個“文化DOLLAR TREE ”。現在看來已經不遠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