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講座(六十一):學問的四重境界
2005-08-31 10:58:00, 蔡禮旭, 2704, 0/1708, 原創 , (0)
道德學問是有層次的,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
我們學習了聖賢給我們教誨的五倫關係,就要馬上用上去了。當然不是說你馬上用就全部都學會了,那你也不是普通人了,但是一定要體會到學貴力行,最重要就是要做到。所以《論語》裏麵有一句教誨,它說「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這句話最主要的意思,它點出了一個人的道德學問,它是有層次的,我們必須透過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實踐的過程,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也由這段話我們可以來觀照一下,自己的道德學問是在哪一個層次,所謂「人貴自知」,我們知道自己的水準到哪裏,進而懂得繼續勉勵自己,往更高的層次去發展。
第一句話講到「可與共學」,「共學」就是一起學習。所以諸位朋友,我們現在是處於哪一個狀態,「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的狀態,大家一起學習。學了之後,「適道」,這個「道」就是道理,你學完五倫的道理之後,有沒有開始做,這又是第二個境界了。當我們學完夫婦有別,當我們學了夫妻之間要互相欣賞對方,你學了之後,一進門就忘記了,看到先生又開始嫌東嫌西了,那就沒有「適道」了。古代有兩個很有名的人物跟同一個老師學習,他的老師叫鬼穀子,這兩位人物一個是龐涓,一個是孫臏,跟同一個老師學出來,兩個人的情況一不一樣?差很多。所以諸位朋友大家學是同樣學,但是學出去的效果要看自己的存心、領受能力,都不一樣。兩個師兄弟學完之後,學成什麽樣?學成互相殘殺。龐涓處處嫉妒孫臏,所以把孫臏害得很慘,後來自己也是咎由自取,被萬劍穿心。所以我們一起學習也要共勉之,大家一起走向正道,而且同學可以互相叮嚀,互相鼓勵,一起貫徹下去,可以適道。
當我們真正去做了,「可與適道」,但是「未可與立」,這個「立」叫做屹立不搖。你平常都說我很孝順,我很忠誠,那是在太平時代很孝順、很忠誠,當真正國家麵對危難的時候,很多的讀書人就變節了。在這麽紛亂的社會當中還能夠堅持孝心的,這才是真正的孝子。所以現在孝子容不容易看?不容易,每個人都為自己的生活謀生計。所以老子《道德經》有一段話講得特別好,老子說「國家昏亂,有忠臣」,真正國家在亂的時候,你才真正看出誰才是屹立不搖的忠臣;「六親不和,有孝慈」。當很多社會,家庭的兄弟都不和的時候,你才能從中看到誰才是真正兄友弟恭,懂得孝順的人。所以我們在人與人現在關係這麽不好的情況,你還能夠屹立不搖去遵守聖賢教誨,那你的學問層次已經到第三層,可以屹立的狀態。
古代在亂世當中,很多讀書人都演出這樣的精神給我們看。舉一個唐朝的例子,當初唐太宗因為認識了楊貴妃,所以從此君王不早朝了,所以朝政從盛世變亂世。所以一個為人君能不能修身,能不能把自己做好,那個不是影響一個人,影響整個團體跟國家。因為君王不早朝,整個朝政就荒廢掉,所以一些亂臣賊子就起而造亂,作亂了,所以發生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唐朝在幾個月的時間當中,大半江山都淪陷掉了。這些淪陷掉的城縣,這些地區當官的人有沒有讀過聖賢書?有沒有?有,沒有一個不讀,都是科舉出來的,所以可與適道,他們當官也都當得很好,看起來也都滿有學問的,但是真正遇到危難都變節了。
有兩個忠臣死守他負責的這個縣,叫睢陽城,死守了幾個月,安祿山怎麽打都打不下來,所以唐朝的軍隊才得以緩和一下,重新整頓,再把天下,再把唐朝打回來。這兩位讀書人,一個叫張巡,一個叫許遠,後來他們兩個也被安祿山抓起來,安祿山對他們是嚴刑拷打,要叫他們投降,他們兩個是誓死不願意,當著安祿山的麵一直罵他是叛臣,安祿山看了很生氣,下令把他的牙齒都拔掉,結果當他牙齒都被拔掉的時候,他的正氣不減,依然破口大罵安祿山。我在想安祿山那個時候表麵上看是很凶,其實兩隻腿在發抖,他一定會被這樣的正氣所震懾,所以張巡、許遠的學問是能夠屹立不搖。
「可與立」,屹立不搖還不是學問的最高境界,「可與立,未可與權」,這個權叫通權達變,要有通權達變的能力,不然有時候你會死守了一些原則。舉一個例子「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我們要有仁慈之心,但是聖賢人也教導我們「凡出言,信為先」,所以要有信用。剛好有一個獵人走到你麵前來,因為之前有一隻兔子往東邊跑掉了,他跑過來問你說,「請問兔子往哪裏走?」
問:這個時候你應該怎麽說?往哪裏走?
答:往西邊走。那你說謊。不能說謊,好,往東邊走,這樣有沒有對兔子好?有沒有對獵人好?有沒有對自己好?所以學問是活的,不是死的。當我們告訴獵人說往西邊走了,這樣子一來,兔子活了一條命,二來這個獵人少造一個殺業,所以對每個人都是好的。所以一個人有真學問的時候是處處能成就每個人,那是懂得通權達變,懂得去靈活運用,所以這個就是學問的功夫。
孔夫子有一次發現了一個地區,就是魏國有一個地區封給了一個臣子,而這個臣子正運用這個地區開始製造很多兵器,準備叛亂,準備推翻魏國,剛好孔夫子經過被孔夫子看到,那夫子最討厭的就是什麽?亂臣賊子,所以夫子就離開,準備趕快趕到魏國的首都去把這件事情揭發出來。結果這個臣子知道夫子要去把他的事情告訴他的國君,馬上派大軍把孔夫子團團圍住,然後就跟孔夫子說,「你對天發誓,絕對不能把我的事情講出去」。那夫子情急之下,就對天立誓,「我絕對不把你的事情講出去」,講完之後軍隊就撤了。因為他們說孔夫子是這麽有學問的人,言出必行,所以軍隊都撤掉了。撤完之後,夫子馬上說「走,去魏國」。子路一聽到就很不高興,「夫子,你怎麽可以言而無信」。夫子就跟子路說,「一個人在被要脅之下的信,可以不用遵守。而信要跟義配在一起,信義信義,對於正義的事情你才要守信,所以要靈活運用。而且假如我不去揭發,又讓一個國家的人民都受災難,我一個人受災難沒關係,我一個人背信沒關係,不能夠讓這麽多人民受災難」,所以這個學問才是達到通權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