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廣龍

不為名不為利, 隻為公平和正義. 不愁吃不愁穿, 隻愁百姓沒衣穿. 文革年代出生, 八十年代末到德國留學, 目前在德國工作. 愛
個人資料
正文

德國之聲走進死胡同

(2009-01-14 05:47:45) 下一個

    德國之聲已於2008年12月15日關閉了讀者來函欄目, 德國之聲在賣國精英的折騰下徹底違背了神聖的西方言論自由的口號! 德國之聲終於成為了自談自唱的反麵樣板, 中國網絡主流媒體幾乎都有論壇。 誰劣誰優, 誰正誰反, 有目共睹!

廣龍 2008-01-14


廣龍欣賞德國之聲讀者來函欄目

    廣龍對德國之聲留下讀者來函欄目表示欣賞。 該欄目批評德國政府和媒體的聲音特別多, 不乏激烈的批評, 德國之聲泰然處之, 和其他德國、 西方媒體相比難能可貴。其實, 德國之聲上真正代表德國之聲觀點的文章並不多, 德國之聲的文章和評論多屬其他德國媒體轉載性質, 不完全能夠代表德國之聲自身觀點。 但讀者和網友們往往直接批評德國之聲,德國之聲實乃挺身而出替人受過, 肝膽俠義精神可嘉。 建議德國之聲所有文章注明出處,使讀者評論時不會誤傷好人。 德國之聲能夠將讀者批評信刊登出來, 不管讀者的觀點是否正確,起碼給其他讀者識別真偽和錯對的機會, 是一種民主公平的做法, 讓大家都可以參加討論分析錯對和衝突的原因。 即使德國之聲公開的是讀者反動的言論, 大家就有機會看到他是如何反動的, 也就有機會讓其他讀者批評和反對他。隻有那些害怕真相和想欺騙大眾的人才會阻止德國之聲將所有正反言論公開。 這些人甚至采取人身攻擊, 拒絕擺事實講道理, 拒絕接受正確的觀點, 他們自己同時放棄了批評他人錯誤觀點的機會, 實在不可取。 讀者來函欄目民主公平才能夠取信於人, 才能夠公正, 才能夠真正言論自由, 才會受到各種不同讀者的支持。

    廣龍認為, 隻要不是種族歧視、 不是侮辱漫罵、不是鼓吹暴力推翻政府的言論都應該不加限製。  默克爾和西方總統整天被反對黨批評,但反對黨又罵不傷他們的身體, 反而培養了他們身上足夠的抗體。 聽取批評和咒罵是很難受, 但這就是西方引以為傲的民主呀!再難受也要聽, 也要麵對。 否則專製的帽子遲早會壓死人的。專製的個人、 媒體、 組織和和政府都不是符合西方國家價值觀的。 建議各位朋友, 在發表議論和評論時盡量心平氣和、 擺事實講道理, 漫罵和侮辱對方同樣是專製的表現, 要用深刻的文字將自己的感受和意見寫出來, 髒話既不深刻, 也扭曲和削弱了正確的觀點, 有時更侮辱了髒話。在我們反對暴力的時候,先從反對文字暴力做起。 即使批評醜陋的思想和言行, 請盡量用文明的文字去表達,這樣的批評更有力。 廣龍喜歡看到批評廣龍的觀點, 不喜歡一言堂, 接受正確的批評使人進步,回避和拒絕正確的批評是保守、 是落後、 是錯上加錯。 同時希望德國之聲明確告訴讀者哪些言論不適合德國之聲讀者來函欄目, 這樣既充分尊重讀者的勞動, 同時也節省德國之聲編輯審閱時間, 更不用花時間去刪髒話。 德國媒體和中國媒體都存在這個問題, 德國之聲也不例外, 那就是不加說明拒絕刊登他們認為不適合的文章, 想發表文章的讀者有時感到莫名其妙, 明明沒有違規, 德國之聲卻不公開, 這個問題請德國之聲改善。 本來發表個人觀點的讀者, 完全是他個人的問題, 責任也由他自己負擔, 不需要德國之聲為了"保護"他或其他的什麽原因而拒絕公開有爭議卻不違規的讀者觀點。

廣龍

原載: 德國之聲 讀者來函欄目 2008-12-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