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離我們不遠

肺癌,離我們不遠,尤其介紹吸「二手煙」的危害,奉勸煙民趕快禁煙。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場新鴉片戰爭:利用基因技術抹掉數十億有色人種

(2009-03-19 11:42:57) 下一個
一場新鴉片戰爭:利用基因技術抹掉數十億有色人種
(2009年3月20日 轉載)

來源:《世界經濟學人》
原題:一場新鴉片戰爭:轉基因生物與世界糧食控製

《糧食危機》作者:F.威廉8226;恩道爾, 戰略風險顧問/各位來賓,能夠出席今天的會議,深感榮幸。希望我的發言能夠不辜負你們的期望。由於時間珍貴,請允許我以一係列大膽、也許令人震驚的陳述作為開場白,然後簡要總結我的論點,那就是基因操縱隱含的真正目的是控製糧食,以及為實施新的全球優生學計劃奠定基礎,這是英美企圖從地球上消滅數十億有色人種的計劃,憑借這種手段對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國家,以及從非洲、巴西到拉丁美洲和亞洲的整個發展中世界,實施地緣政治控製。

第一個主題:對植物、動物甚至人的轉基因不是一種科技進步,而是一項政治計劃。它存在固有的不穩定性,並且在基本方法上存在缺陷。我們成了做人體實驗的小白鼠。

第二個主題:轉基因生物是英美優生學的新名詞。這一種族淨化項目起始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希特勒的納粹德國對所謂“劣等人種”實施的大規模絕育試驗,這個試驗得到了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

第三個主題:轉基因生物是英美精英們幾十年來企圖控製全球食物鏈計劃的一部分,尤其是針對像中國這樣人口眾多的國家。

第四個主題:轉基因生物依據的科學原理是危險的、站不住腳的,存在固有的不穩定性。它會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不可估量的風險。

第五個主題:轉基因生物的擴散,尤其在亞洲的擴散,其最終目的就是發動一場惡毒的新式生物戰爭。禽流感、“非典”、Epicyte公司、破傷風以及針對種族的轉基因生物都是例子;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同有關企業合謀,支持“終結者”種子;以及所謂的“末日種子庫”。

“遺傳學----優生學的新名字”

主題一/主題二:從1938年起,Warren Weaver博士及其洛克菲勒基金會的同事們就開始推廣一個在科學上完全站不住腳的概念----“分子生物學”。實際上,它隻不過是十多年來對人類優生學研究支持的延伸而已,這種研究在納粹德國被稱為“淨化雅利安人種”。沒錯,英國和美國的富裕精英家族骨子裏都是種族主義者。任何非白種人,不管是中國人、印度人、非洲人,還是其他人種,都比他們的基因低劣。他們推行一種殘忍的社會裏麵----“社會達爾文主義”,其荒謬可笑的程度就和他們推行的分子生物學一樣。洛克菲勒家族及其所屬的階級有錢有勢,正如約翰.洛克菲勒三世所說的:“因為上帝賜予我們金錢”。這些精英們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著手支持這些研究,並在美國緬因州的冷泉港成立了美國優生學會。洛克菲勒基金會是德國優生學研究的最大出資人,他們毫不掩飾地公開資助納粹醫生的研究,直到1939年迫於政治壓力才停止了資助。

(號稱納粹死亡天使的)約瑟夫.門格勒博士參與了這項計劃。希特勒的優生學實際上是通過洛克菲勒基金會提供的資金在“美國製造”的,這一點卻鮮為人知。

二戰後,優生學引起了巨大的爭論。由於奧斯威辛和其他納粹集中營的毒氣爐一一曝光,洛克菲勒家族決定將“優生學的名字改為遺傳學”。1948年,德國優生學家弗朗茨.卡爾曼博士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下成立了美國人類遺傳學會,此人直到1936年還參與納粹的優生學試驗。約翰.洛克菲勒三世於20世紀50年代創立了人口理事會,在“控製人口”的名義下推廣優生學。人口理事會首任主席叫弗雷德裏克.奧斯本,他在1937年將納粹的優生學讚譽為“有史以來人類最重要的試驗”。

洛克菲勒基金會開始向世界各地的生物學家提供資金,研究改變基因結構的各種手段。他們瘋狂的夢想就是改變人類的特性,開發出一種針對特定人種或種族的基因以便消滅數十億人。這一點後來變得越來越清楚。

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的第一項研究是在位於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進行的。他們聲稱這是為了開發一種富含維他命A的水稻新品種,所謂的“金水稻”。據說食用這種水稻可以減少兒童失明的可能。這完全是一個騙局,洛克菲勒基金會在花費了一億美元之後不得不放棄了這個研究項目。但其真實的目的似乎是對亞洲的基本口糧----水稻進行基因改造,並獲取專利。由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的研究於20世紀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在美國迅速展開,以開發轉基因大豆和玉米專利。由於大豆和玉米是美國和工業化國家動物飼料的基本原料。因此這種行為尤其危險。

實質上相同

1986年,洛克菲勒政治精英們的親密夥伴、當時的副總統老布什會見了孟山都公司的領導,這是一家與洛克菲勒關係密切的化學公司,早已被納入了轉基因“革命”的陣營。

1992年,時任總統的老布什作出了一個具有曆史意義的規定,這個規定被稱為“實質上相同學說”。這個行政命令毫無科學依據可言,但是總統行政令明確規定,美國政府必須將獲得專利的轉基因作物視為與一般作物“實質上相同”,因此美國政府不需要對轉基因植物進行特別的衛生和安全檢測。這一規定為孟山都和其他美國化學巨頭,如杜邦和陶氏化學公司打開了方便之門,他們可以隨意獲取專利,推廣經過特殊轉基因改造的農作物種子,這些種子的特性經過改造後隻會對一種特定的除草劑或殺蟲劑具有抵抗力,而這種除草劑或殺蟲劑恰恰由這些轉基因化學公司獨家銷售。比如說,孟山都的轉基因產品“抗農達大豆”對孟山都的農達除草劑具有抵抗力,這種全世界銷量最大的除草劑含有毒性物質草甘膦。

糧食控製與人口控製

主題三:如你控製了糧食,你就控製了所有的人----基辛格《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200號》對發展中國家實行人口控製成為福特總統任內美國國家安全的重點,他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將基辛格主持製定的《國家安全研究備忘錄第200號》文件上升為國家政策。在這個文件中,13個國家被作為高出生率國家挑選出來,這13個國家都擁有原材料資源。

美國政府有史以來破天荒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將減少這些國家和其他國家的人口增長作為自己的國家安全重點。他們的論點是,高出生率的國家由於人口的壓力,將把他們的原材料,如石油等,留在國內市場以促進經濟增長。1975年後,美國援助的先決條件是這些國家執行人口控製計劃。截至20世紀90年代,這一直是高度機密,而且得到了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支持,而基辛格本人則是洛克菲勒基金會一手栽培的門徒。迫於華盛頓的壓力,1975年後,人口控製計劃也成為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政策。

與此同時,在1975年,基辛格監督實施了在世界糧食市場的一係列行動,從而導致在幾個月內糧價上漲了300%。同時還發生了一係列大事,基辛格在1974年、1975年間通過操縱第四次中東戰爭,成功策劃了石油危機。

這隻不是他們控製糧食的初步嚐試而已,正如基辛格所定義的:運用“糧食作為武器”成為了美國的外交政策。我的新書《糧食危機》真實地記錄了這一過程的所有細節。

幾乎與此同時,20世紀70年代後期,由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的美國實驗室研究出來了轉基因植物技術。1972年,博格發明了“重組” DNA技術,可以將不同物種的兩個DNA切片組合進一個混合分子中。這就向假設的“物種障礙”提出了挑戰,“物種障礙”理論認為,從不同的物種中不可能進行的修改。這種新技術唯一的問題是它依據了錯誤的科學基礎。

1983年,包括孟山都在內的3家實驗室宣布,他們成功地將一個基因構件植入了牽牛花和煙草的細胞中,基因構件在這裏是指能夠抵禦抗生素的基因。這是邁向創造轉基因生物的第二個重要步驟。然後孟山都著手植入能夠抗禦其化學除草劑“農達”的基因,這樣一來就使得它既能銷售除草劑“農達”,又能銷售其獲得專利的轉基因“抗農達”種子,如轉基因大豆種子。孟山都還進一步開發了“基因加農炮”技術。1993年,經過10年的研究,在老布什政府“實質上相同”行政令的支持下,孟山都公司首次為“抗農達轉基因大豆”提出了專利申請。然後孟山都實施了“旋轉門”戰略,利用其在政府機構中的關係網加快了授權的過程,以使他們的發明盡快進入市場。

由於政府支持孟山都專利的開發利用行為,轉基因大豆種子、轉基因玉米種子和其他種子被賣到了美國和加拿大的各個地區,農民們受到欺騙,以為這些種子能增加收成。一旦他們買了這些轉基因種子,後悔都來不及。1994年,轉基因作物遍布整個北美洲,今天大約67%的美國農田都受到了轉基因種子的汙染,阿根廷97%的大豆都是孟山都的轉基因大豆,在巴西也占有很大的分額。

到1999年,孟山都在克林頓政府的支持下宣布,它準備收購一家公司,該公司已經獲得一項新的轉基因技術專利,即“終結者”技術。這項技術使得孟山都能夠向農民銷售一種新的轉基因種子,這種種子在收獲一季之後“自殺”,使得農民來年不得不再次向孟山都等供應商購買新種子,從而被迫淪為美國種子供應商的新農奴。而美國政府正是終結者技術的聯合開發者和專利聯合擁有者。

由於全世界的抗議,加上洛克菲勒基金會和轉基因支持者戈登.康威的勸說,孟山都於1999年公開宣布,不會將終結者技術商業化。這純粹是個圈套,2007年,孟山都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道共同獲得了“終結者”技術專利。今天,孟山都擁有“終結者”種子的全球獨家專利,可以隨心所欲地將其許可給它選擇的任何一個人。設想一下,中國的農民被說服種植孟山都的轉基因種子----如棉花、大豆、水稻、小麥等,期望有更好的收成。美國政府鼓勵孟山都在中國推廣這種種子。然後,比如說過了3~4年,由於風的傳播和購買種子,轉基因作物遍布中國各地。這時美國政府翻臉了,它“不滿意”中國的外交政策,決定通過孟山都切斷對中國至關重要的種子供應。僅就這一點來說,轉基因生物賦予了美國精英們前所未有的對糧食進行控製的權力。這也許過於理論化,但是為什麽美國政府拒絕在1999年放棄終結者技術呢?正如基辛格所說:“如果你控製了糧食,你就控製了所有的人。”

第四節 伊拉克農民隻能種下轉基因種子

從字麵上看,似乎隻有伊拉克農民選擇從國際種子公司購買的那些種子,才歸屬美國新強加給伊拉克的專利法管轄。實際上,伊拉克正在被改造成一個巨大的實驗室,以便在孟山都、杜邦和陶氏化學等轉基因種子和化學品巨頭的控製之下進行糧食產品的開發。

經過伊拉克戰爭的磨難,劫後餘生的大多數伊拉克農民如果還想繼續種地的話,就不得不轉向他們國家的農業部,尋求得到新種子。這就為布雷默控製伊拉克人的糧食供應打開了方便之門。

在十多年的時間裏,伊拉克農民承受著美英為首的、對急需的農業設備的禁運。另外,戰前伊拉克還遭受了連續三年的嚴重旱災,這些天災使伊拉克麥類作物的種植急劇減少。多年的戰爭和經濟製裁已經摧毀了伊拉克的農業。到2003年,糧食產量已經下降為不到第一次美伊戰爭之前的1990年產量的一半。到了2003年,大部分伊拉克人依賴聯合國石油換食品的糧食配給生存。

在使伊拉克糧食生產“現代化”的名義下,美國國際開發署和美國對伊拉克農業重建和開發規劃機構參與到對傳統的伊拉克農業的改造當中。當時起關鍵作用的、由華盛頓任命的伊拉克農業“太上皇”是丹尼爾8226;阿姆斯圖茨,他曾是美國農業部的官員和大型糧食聯合企業嘉吉公司的副總裁。阿姆斯圖茨是關貿總協定談判烏拉圭回合期間擬定美國在農業方麵的主張的關鍵人物之一,烏拉圭回合談判導致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

《第81號命令》名義上的目的是“確保伊拉克得到優質的種子,並為伊拉克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提供方便”。當然,“優質”是由占領當局定義的。加入世貿組織意味著伊拉克必須開放市場,使其法律符合主導世貿組織政策的強大工業和金融利益集團製定的規則。

《第81號命令》一發布,美國國際開發署便開始通過美國農業部提供數千噸“高質量、合格的小麥種子”,這些種子來自美國,並得到了補貼,被分發給困境中的伊拉克農民,這在一開始幾乎是免費的。根據對轉基因種子和植物專利持批判態度的非政府組織GRAIN的一份報告,美國國際開發署拒絕允許獨立的科學家確定這種種子是不是轉基因種子。自然,一旦證明是轉基因小麥種子,在一兩個種植季之內,伊拉克農民將會發現自己如果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向外國種子公司支付專利費。GRAIN的報告揭穿了《第81號命令》的意圖:

聯軍駐伊臨時管理當局已經使伊拉克農民在收獲後將按法律注冊的新品種的種子留存並再次使用成為非法。伊拉克人也許可以繼續使用和留存他們的傳統種子和經過多年戰爭和旱災後留下的種子,但這不在統治者規定的重建日程當中。這項法令的意圖是為在伊拉克建立新的種子市場提供條件,在那裏,跨國公司可以銷售它們的種子----無論是否經過基因改造,農民將不得不在每個作物種植季節重新購買這些種子?。

雖然從曆史上看,伊拉克曾禁止私人擁有生物資源,但美國強加的新專利法引入了一種對種子的壟斷權利製度,這種權利,沒有任何伊拉克農民有資源通過開發而得到。

實際上,布雷默將有關“植物新品種保護”的新章節納入到了伊拉克以前的專利法當中。據說,這是為了提供對“植物新品種的保護”。植物新品種保護作為一種知識產權,事實上是植物品種的專利,它給予了那些聲稱發現或開發了新品種的植物培育者對植物的排他性權利。

“植物新品種保護”中的保護,與保護自然資源毫無關係,而是“保護私人培育者的商業利益”。喬治8226;奧威爾也說不出什麽更好的話了。在美國製定的法令之下,“植物新品種保護”實際上意味著植物品種的毀滅。

轉基因生物的科學謬誤:簡化主義

無論洛克菲勒基金會的科學家們如何絞盡腦汁,我們都不能將生命簡化為基因。轉基因生物存在固有的非自然屬性和不穩定性。侯美婉博士是倫敦“社會中的科學研究所”所長、知名的轉基因生物批評者。她強調說:“對動植物的基因改造始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人們認為,基因組是恒定不變的、靜態的,生物的特征隻是固定地鑲嵌在它們的基因組中,這種思想被寫進了分子生物學的核心法則中……一個基因決定一種特性,因此你可以轉移一個基因並得到你所想要的特性,不管是除草劑耐受,還是抗蟲害。”侯美婉博士接著說:“但是遺傳學家很快發現,基因組具有明顯的動態性和‘流動性’。它不停地與環境對話,並決定哪些基因需要打開,什麽時候打開,在哪裏打開,打開多大程度,打開多長時間。而且基因物質本身也可以根據經驗進行標記和改造,這種影響將被傳給下一代……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最大好處在於,它最終必將打破基因決定論的神話。”總之,轉基因生物和植物專利依據的是騙人的偽科學。侯美婉博士得出了最後結論,強烈警告我們應該注意:“轉基因的不穩定性是個大問題,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大問題。最新的證據證實,經過多年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已發生了重排。”

轉基因生物與種族生物戰爭

第五個主題:轉基因生物擴散的最終目標,尤其在亞洲,是一場殘忍的新式生物戰爭。

現在讓我們看看最近在亞洲爆發的H5N1禽流感病毒。首先,一些事實表明,不存在H5N1禽流感爆發。其次,有證據顯示這種禽流感起源於規模龐大、衛生條件惡劣的工業化養雞場,這些養雞場由亞洲和美國的農業綜合企業開辦,並不起源於農戶放養的雞群。目前在禽類中仍然存在問題,因為在約12個國家中,H5N1還是一種地方病,還有新的疫情發生。但仍然沒有持續不斷的人與人之間傳播的情況發生。

對1997年以來記錄在案的雞群H5N1感染病例源頭的研究確認了一個確鑿的事實:H5N1的源頭是遍布亞洲的高度集中圈養的工業化養雞場。這些養雞場大多數由泰國實業家謝國民所擁有。他是CP集團的頭頭,是亞洲最大的工業化雞肉生產商。謝國民曾在美國的愛撥益加農場接受培訓,是小布什的兄弟尼爾 布什的朋友和生意夥伴。謝國民在他生意起步的時候也曾得到納爾遜 洛克菲勒的資助。他的副總裁吳漢泉當過泰國外交部的副部長,受聘擔任戴維 洛克菲勒的精英三邊委員會的成員。這是亞洲最大的綜合養雞企業,據報道,其大規模工廠化養雞場是全球雞群中H5N1病毒傳播的真正來源。

CP集團和類似的大規模集中養雞場,如美國的泰森食品公司,為病毒的變異提供了理想的溫床。在工業化養雞企業中,雞都經過了改造,品質類似,長得盡可能得快。它們被關在密閉的籠子裏,踩在雞屎上,吃著和著雞屎、病菌和氨類物質的飼料,不見天日,直到6周後長大。

如果這些雞在死亡之前被屠宰了,這些病毒就通過被感染的雞肉,用卡車從亞洲拉到了西歐。H5N1能夠保持“活性”或生存達6周之久。

根據專門研究病原體的學者說,1997年香港爆發的禽流感,最大的可能是由於進口的雞肉所帶來的,可能來自泰國或廣東的工業化養雞場。這種惡劣衛生條件的聚集被稱為“

病毒超載”或“寄主密度”。然而,在華盛頓的壓力下,世界衛生組織顛倒黑白,不但沒有將散養雞讚譽為健康的,反而虛假地稱它們是病毒可能的攜帶者。包括CP集團和泰森食品在內的商業化農業獲得了影響力和權力。泰森食品是美國政治獻金的主要資助者。我的建議是,支持當地的家庭式農民,補償他付出的勞動。這是更健康的方式。

轉基因雞與針對種族的基因武器

為了將H5N1這一鬧劇補充完整,蘇格蘭羅斯林研究所和劍橋大學的轉基因科學家一起工作,研究出了能夠抗H5N1病毒的基因工程雞。轉基因雞能將基因物質的片段插入雞蛋中,從而使得雞蛋能夠抗H5N1病毒。羅斯林研究所還和美國佛羅裏達的Viragen公司一起研究出了克隆羊多利。一旦獲得了這項專利,公司預計他們能在4~5年內孵化出的轉基因雞“足以取代世界上所有的雞”。

雞肉是亞洲大部分地區的蛋白質的主要來源。稻米是一種主食。大豆是重要的食物和飼料。這些作物都被3~4家美國、英國公司申請了專利,他們和他們的政府能夠獲得對地球上一切生命前所未有的控製權。下麵最後一個例子將強調轉基因計劃的危險性和它的地緣政治意義。

2001年,美國加州聖迭戈的一家小型生物技術公司Epicyte自豪地宣布,它的一間溫室裏種滿了“轉基因殺精玉米”。這家公司將這種轉基因避孕玉米專利視為解決世界人口過剩的方法。Epicyte公司後來被另一家生物技術公司收購,它和陶氏化學旗下的陶氏益農公司轉基因分部,以及瑞士轉基因生物巨頭先正達公司,簽訂了共同研發和戰略許可協議,以進一步推進這項研究。美國農業部出資支持了Epicyte的田野實驗。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美國五角大樓一直在從事極端秘密的研究,以完善納米-生物-認知武器。這些武器采用了基因和納米技術,以針對特定的種族人群。一旦這種武器得到完善,並與在亞洲擴散的轉基因種子相結合,洛克菲勒基金會將數十億有色人種從地球上抹去的優生學夢想將會成為現實。在這種情況下,轉基因生物將會成為一場新的、廣泛的、更加恐怖的生化版鴉片戰爭。人類文明將可能無法在這次劫難中幸存。讓我們不要袖手旁觀。謝謝。 _(網文轉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