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留痕

希望能為過去留下點什麽……
正文

最近讀的幾本書

(2008-12-17 18:05:40) 下一個

最近有點兒壓抑的感覺,一些事情始終在隱隱地提醒著我對過去的回憶,而有些事是我想忘也忘記不了的,關於人的自尊、關於婚姻、關於人的命運……最近幾個晚上我輾轉反側,睡得很不好。睡不好,幹脆起來讀書。
 

繼《追風箏的人》,前段時間我又讀了胡塞尼的第二本《燦爛千陽》,這位美籍阿富汗作家極具感染力的敘述,再一次讓我震撼。他巧妙的故事情節安排,以及簡練、動情的描寫又一次感動著我,讓我為那個多災多難的國家而唏噓不已,為故事中兩位女性的堅忍和寬容而動容。
 

《出版商周刊》是這樣評論的:它是一部“阿富汗30年曆史的揪心記錄,一部關於家庭、友誼、信念和因愛得救的及其動人的故事。”……胡塞尼讓我們看到,女人對家庭的愛竟然能讓她們投入不可思議的英雄般的自我救贖,而依憑對愛的回憶,就能讓苦難中的女性活過滄桑。令人眩暈的偉大成就……關於不可寬恕的時代,不可能的友誼以及不可毀滅的愛。我想,在那種特定的社會環境下,生活著這樣一群和我們一樣有著七情六欲的人們,她們有著對未來的美好向往,而她們卻始終被別人被社會所左右著,她們的人生就如同那柔弱的小草,但她們卻做了最好的表現。很悲劇性的一本小說,但對胡塞尼這兩本書的喜愛卻是分明的。
 

前天晚上,化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我又讀完了那位澳洲年輕作家寫的《偷書賊》一書。本不太喜歡這本書的書名,因為它讓我聯想到一些不太美好的感覺。因此這本書擱在我的書櫥已有34個月了,始終沒去翻動過它。但一旦當我細細讀來,卻讓我欲罷不能了,於是挑燈夜戰,幹脆一口氣把它讀完了。故事是我所喜愛的故事,人物也是我欣賞的人物,字裏行間透著一些憂鬱和悲哀的調子,就像那低沉的和旋始終貫穿於整個故事中。它是以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的一個貧困小鎮為背景的,講述了一個女孩和文字之間的故事,其中也講述了人和人在特定曆史時代中的溫情以及人性中美好的一麵。在一個冰天雪地的日子裏,被無力撫養的生母送去遙遠的一個小鎮中貧困的一戶人家收養的小女孩,那體型如同一個小衣櫥開口閉口“小母豬”的養母、那眼中始終閃著銀光的慈善的養父、那位出場不多卻很通融很善良的鎮長夫人以及那些苦難的猶太人……,女孩因為養父學會了認字,因此和文字結緣,讀懂了那和她生命休憩相關的14本書,最後開始用筆寫下了一些故事。
 

溫情的東西總是能夠打動人,和如今國內的小說不同的是,這三本書讓我看到人性中美好的東西,並讓我為之感動。雖然有些悲情的東西在裏麵,但文字的描述是清新的美好的,不同與以往的。

心情不好的時候,更喜歡擁著暖暖的被子,手捧一本喜愛的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