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健康

主要涉及食療營養,菜肴烹製,飲品調製,果蔬種植,養花陶情,兩性健康,中醫及運動養生等。
正文

九種不良習慣使大腦遲鈍

(2008-12-18 11:02:01) 下一個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曆時一年的“中國城市少年兒童生活習慣研究”課題在北京發布了研究成果。通過對長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蘭州市、成都市等6個城市中5000多名家長孩子的深入調查,客觀反映了我國城市少年兒童的飲食、睡眠、玩耍、運動、媒介接觸和衛生習慣現狀,其中暴露出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令人吃驚。  

  
  1.長期飽食。進食過飽後,大腦中被稱為“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的物質會明顯增多。它能使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出現大腦早衰和智力減退等現象。


  2.輕視早餐。不吃早餐會使人的血糖低於正常供給,久而久之對大腦有害。據有關資料顯示,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兒童在課堂上的最佳思維普遍相對延長,而吃素的兒童情緒和精力下降相對較快。


  3.甜食過量。甜食降低食欲,減少對高蛋白和多種維生素的攝入,導致機能營養不良,影響大腦發育。


  4.睡眠不足。大腦消除疲勞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長期睡眠不足或質量太差隻會加速腦細胞的衰退,聰明人也會變得糊塗起來。


  5.長期吸煙。長年吸煙使腦組織呈現不同程度萎縮,易患老年癡呆。因為長期吸煙可引起腦動脈硬化,導致大腦供血不足,神經細胞變性,繼而發生腦萎縮。  


  6.少言寡語。大腦中有專司語言的葉區,經常說話也會促進大腦的發育,並能起到鍛煉大腦的功能。平常應該多說一些內容豐富、有較強哲理性或邏輯性的話。蒙頭睡覺人在蒙頭睡覺時,隨著被子裏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氣濃度不斷下降,長期吸進潮濕汙濁的氣體,對大腦危害極大。

  
  7.不願動腦。思考是鍛煉大腦的最佳方法。多動腦筋,勤思考,人才能變得更聰明。


  8.帶病用腦。在身體不適或患病時,勉強堅持學習或工作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還容易造成大腦損害。


  9.別以為“智能提升從零歲開始”、“3歲定終生”或是“6歲決定一生”隻是宣傳標語!NO!根據研究,人類在胚胎期,腦部神經就是最早發育的,即使呱呱落地之後,也處在迅速發育的階段,以新生兒來說,大腦約重四百克,已經占了成人腦重量(約一千五百公克)的四分之一強;到了一歲腦重量約九百公克;到三歲時腦重量便已發育到60%強,到了六歲大約重1200公克,逐漸接近成人的腦重了。(來源: 平凡往事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